03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_第1页
03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_第2页
03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_第3页
03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_第4页
03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况: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位于中轴线东侧,南面为教学行政 楼,东面为非机动车停车场,北面为 30 米规划道路。 门诊及后勤服务用房主要为七层(局部为三层) ,建筑面积约为 9740 平方米。 二,建筑专业设计 1.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招标公告及设计任务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J49-8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GB 50045-95 ) (2005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J114-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2.建筑平面设计:门诊楼首层南向设计大厅,中部为设置诊疗室, 北部为医务服务空间。二层南部为检验室等公共空间,北部为医务 服务空间,三层东南向为住院部病床区,西北部为服务空间,医患 流线不交叉,分区明确,医护效率高,全方位人性化设计。 教学楼主要采用南外廊设计,解决了教室的通风采光、遮阳问 题,避开了内廊的“热岛”效应同时创造了一个交流,休息,观景 的空间,两端的扩大平台空间丰富了立面造型。教学楼首层架空, 主入口设置在西侧,与医院人流截然分开。 3.建筑造型设计:外立面不追求过分的惊人效果,通过结构、材料、 光影变化等真实的建筑语言获得充分的表达。南面结构柱梁形成框 架结构产生富于光影变化的建筑立面效果,与裙楼柱廊交相辉映。 三,结构专业设计: 1.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1.1 设计依据 结构设计依据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主要有: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 年版) 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0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体工程技术规程 (DBJ/T15-18-97)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003 年 4 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2006 年版)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1 本工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 范(GB50038-2005)取值如下: 序号 使用部位 活荷载 标准值 (KN/M2) 备注 序号 使用部位 活荷载 标准值 (KN/M2) 备注 1 地下室顶板(非人防区) 5.0 等效静 荷载 10 上人屋面 2.0 2 地下停车库 4.0 小车车 库 11 消防楼梯 3.5 5 厕所 2.0 12 教室 2.0 8 电房 7.0 13 屋顶花园 3.0 9 配电房 5.0 注:人防地下室部分另计。 2.2 首层楼面施工荷载按 10kN/m2 计算。 3.结构体系 : 3.1 采用框剪结构,典型柱网为 9.0m10.0m,梁高控制在 0.8m 以内。 3.2 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其建筑物构件耐火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执行。 四、给 排 水 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2 本工程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由本单位总水表后接出供水管。 2.4 供水设备 本工程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共设一套无负压供水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Q=10L/S,H=65m,N=15KW 2.6 区内所有给水管道全部暗装。 3、生活污水排放系统: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暂定,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 地下室集水井内设潜污泵,型号为 50QW18-15-1.5 ;设计参数:Q=10 升每秒;H=15 米。当集水井内水位距集水井顶 5cm 时自动开启,距潜水泵顶 5cm 时自动关闭。 阳台排水由专门立管排出。 4、雨水排水系统: 采用重力流内排水雨水系统。 设计重现期为三年,设计降雨强度为 4.77l/s100m2。 5、空调冷凝水系统: 采用 DN32 排水立管收集空调冷凝水。 6、管材: 排水管: 室内排水管采用 PVC-U 排水管,承插式胶粘剂粘接; 室外接户管采用硬聚氯已烯起强筋管,承插式橡胶图连接。 给水干管:衬塑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给水支管:PP-R 给水管,热熔连接。 五、电气专业设计 1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9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 年版);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 65-8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2,变、配电系统: 2.1.高压配电系统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 本工程高压采用环网连接,专变的单母线不分段运行,高压开关柜采用负荷开关, 10KV 高压线路采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力电缆。 2.2.计量: 按用电类别装设总表,总表后还需单独计费的用户装设分表。,电表设于每 层电气竖井中。 2.3. 在低压配电室集中设置电容器柜,按负荷运行状态,对无功功率进行自动补偿, 使功率因数不低于 0.95。 4配电系统: 4.1. 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配电方式。 4.2.教学楼低压配电干线分别独立敷设。 4.3. 本工程选用干式电力变压器和干式电容器,低压开关柜全部选用不带可燃油的框 架开关和塑壳开关。供电干线采用密集型铜芯母线和塑料绝缘铜芯电力电缆,垂直部位沿 电缆竖井敷设,水平部位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支干线及支线采用难燃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 金属线槽或电线管暗敷。 4.4.确保照明配电支线采用穿镀锌钢管暗敷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0mm,采用明敷时 (包括在天花吊顶内),镀锌钢管(或金属线槽)外应涂防火涂料保护。一般照明和动力回路 采用阻燃电缆、电线。 4.5. 弱电管线按系统独立敷设,并采用镀锌钢管或槽板配线。 5照明系统: 5.1. 照度、负荷标准见下表: 部 位 照度 (Lux) 照明用 电(W/m2) 动力插座用 电(W/m2) 空调用电 (W/m2) 总用 电(W/m2) 备 注 设备房 10020 0 510 5 10 15 教学区 300 10 20 60 90 含分体 空调 5.2.依据国家照度标准,按本工程的环境特点和使用要求,采用高效灯具和节能光源。 荧光灯等气体放电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自带电容补偿,功率因数不低于 0.9。 5.3. 一般照明配电线路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配电线管暗敷,应急照明配电线路采用难 燃型电线电缆配电线管暗敷。 5.4. 公共场所、变电所、电梯前室、疏散楼梯及前室、疏散走道均设应急照明灯。疏 散走道及公共出口设疏散指示标志灯。 5.5. 消防控制室、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配电房设事故照明,其照度不低于一般照 明照度 50%。用于疏散的事故照明,其照明不低于 0.5Lx。疏散用应急照明灯自带蓄电池, 其供电时间不小于 30min。 6防雷与接地: 本大楼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 6.1.防直击雷措施: A在屋面设置由避雷针与避雷网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由暗装在女儿墙内的避雷 带和屋面结构主筋组成,并在整个屋面形成不大于 10mX10m 或 12mX8m 的网格。 利用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 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内的主筋作为引下线,相邻两条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大于 18M。 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 电阻不大于 1 欧。 屋面的金属物与屋面防雷系统连接。 6.2.防侧击雷措施: 由首层起利用每层建筑物圈梁内结构主筋设置一圈均压环。 由首层起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预防雷装置连接。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末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6.3.防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措施: 凡进入本建筑的铠装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和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处就近与防雷 接地装置连接。 变压器高低压侧各相装设避雷器。 6.4.防雷及电磁脉冲措施: 各层配电箱及重要设备配电箱进线或跨越防雷区的线路装设电涌保护器并在防雷区分 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电脑网络系统等弱电系统的强电,弱电进线端装设电涌保 护器。 信息设备置于安全磁场保护区内。 6.5.低压供电采用 TN-S 接地系统。所有外露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插座接地孔,金属 电线管均应按规范接地,接地线(PE 线)截面按规范要求设置。 6.6.预留接地极引出线用于接地电阻测量和电气安全接地。 6.7.在总配电房内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盒,将建筑接地系统,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 子盒,PE 线盒及各种金属管道等金属部件都联结到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盒。在各设备机房内 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盒,将建筑接地系统, PE 线盒及各种金属管道等金属部件都联 结到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盒。 7. 音响系统 7.1 音响设备设于消防控制室,服务性广播背景音乐与事故广播合用系统,采用多 层区定压输送多套节目公共场所、走廊、房室分别装设选台及音量控制器,以满足不同场 合的需要。 7.2 火灾事故时,由消防中心控制,按层、区强迫转换送出引导疏散广播。 六:通风、空调系统 1.由于教学楼基本上是自然通风,因此方案阶段能满足相关的规范 2.根据教学楼的使用情况及冷负荷特点选择多联变频空调。 3.排风 3.1 地下室泵房 地下室泵房设置机械通风。换气次数取 6 次/h,风机选用防爆型离心风机。 3.2 卫生间、电梯机房 公共卫生间竖向设置排风系统,各卫生间的排风量按 10 次/h 换气量计算,每个卫生 间设置天花管道排气扇,经管道集中排除室外。排风管道采取防止回流措施。 电梯机房采用机械排风,排风量按 12 次/h 换气量计算,总排风量为 1000 m3/h,选用 低噪音轴流风机,设置在机房墙上。 3.6 通风系统防火 (1)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及风道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2)管道保温均采用难燃或非燃烧材料(难燃 B1 级橡塑或玻璃棉制品); (3)垂直排风管道采取防止回流措施。 3. 7 封闭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 封闭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根据有关消防规范要求,凡开窗面积不满足 自然排烟要求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8 内走道 按有关规定,各层20 米内走道其开窗面积不满足自然排烟要求,均设置机械排烟设 施。均采用排烟竖井排烟,排烟风机设置在屋顶。 3.9 消声、减振 水泵进出口均设橡胶软接,水泵基础加橡胶垫,以满足工作场所的噪声标准要求。 新风机组、风机等均设置减震吊架,进出口管均采用柔性连接,以减小振动及固体传声。 七: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对建筑内各类设备如:供电、给水、空调、电梯、保安监控等的监视、控制、测量, 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能源、节省人力。 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采用集散控制方式,由管理层网络与监控层网络组成,实现 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监控系统能实时采集、记录设备运行的有关数据,并进行 分析处理。 八: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要求,以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