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docx_第1页
xx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docx_第2页
xx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docx_第3页
xx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docx_第4页
xx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 征文:以国家的名义,铭记历史烛照未来 XX 年 12 月 13 日。中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 家公祭日” 。 左传有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13 日上午,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12 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屋顶上,很多 印有“国家公祭”四个字的牌子已经竖起来了;纪念馆门口 的广场上,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几个大字非 常醒目,两边分别写着“遇难者 300000”。 以国家名义公祭,借助庄严的仪式感,让国家与人民, 对于历史记忆秉持清醒状态,避免出现片刻的麻木与忘却 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在和平年代,听得到曾经绝望 的声音,在奔跑间隙,看得到脚下累累的危险,哪怕朔风 过耳,泪水与生命也不至于淹没在时间的荒野。 习近平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 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共识下,十 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9 月 3 日确定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 月 30 日为烈士纪念日, 12 月 13 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些年,申请 南京大屠杀为世界记忆遗产,发掘并公布日军侵华新档案、 解禁战犯笔供,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上 线等凡此种种,皆彰显了中国政府不忘历史、矢志和 平的信念与决心。 公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凝结了政府、个人和 社会价值与力量的仪轨。 今天,中国为什么需要一场公祭?这个议题可以从三个 层面解读:首先,经济强大后的中国,需要在精神层面构 建更稳固的价值体系。人民的精神诉求,上升为国家的意 志。公祭活动第一次上升至国家层面,不仅强化着国人不 忘被欺凌之辱,更是在为整个世界恢复、保存历史的真相 和尊严。我们在祭奠惨遭屠杀的罹难同胞,也在祭奠为反 抗侵略而壮烈献身的铮铮英烈。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 权的尊重,亦是对曾经鲜活绽放的生命的温暖慰藉。 其次,公祭活动让面目模糊的历史渐次清晰。近年来, 日本政坛在右倾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从“慰安妇”问题 到“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右翼分子动作频频,企图为 日本侵略历史翻案、美化日本侵略历史。但正如学者所言,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 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 有拉贝日记 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 国牧师约翰马吉 1937 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 ”真相就是 真相,就算被遮蔽在阴霾与脂粉之后,它依然拥有直抵人 心的力量。 “如果你们都忘记了,我们还能记得吗?”一位 日本友人的这句话,足以警醒全体中国人。 此外,从国际视野来看,以公祭的形势铭记历史而烛 照未来,是正当而正义的选择。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 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 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 忆:譬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 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 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自家的国家级公祭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彰显情怀与力量,昭示精 神与方向的议程。 扬子江水奔流不息,南京城墙肃然沉寂。动静之间, 纵横之际,是历史不曾睡去的警醒与痛觉。向深沉的历史 致敬,向奔腾的未来前行。从情感到制度,从民间到政府,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道上,沿着公祭日闪耀起来的,是我们 成熟而强大的中国心。 征文: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正在陆续播出,通过回顾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 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复兴之路。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 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 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斗 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60 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不容置疑和篡改。 然而当下的舆论场却时时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的粗暴 与狂热,舆论情绪裹挟着“呲必中国”的偏激和“造反有 理”的狂躁,理性遭到抛弃、英雄被肆意污名,历史被无 情调侃,甚至连党的历史功绩也被别有用心地诋毁忘 记过去的苦难,就有可能招致未来的灾难。厚重的历史文 化是中华民族成长的土壤,忘却历史、不尊重历史就意味 着国家精神的丧失、民族凝聚力的涣散,甚至是党执政地 位的动摇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近代中国在沧桑和悲壮中砥砺 前行,也正是这沧桑与悲壮成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勇于担 当的优秀品格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风雨如 磐,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地牺牲换来了民族独立和新中 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筚路蓝缕,逐步改变了中国 积贫积弱的面貌,在不懈探索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 展之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让经济 发展突飞猛进,国家建设繁荣昌盛,中国取得了举世注目的 辉煌成就,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历史是民族记忆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忠于历史就是对 民族精神最好的传承,遗忘历史就意味着数典忘祖,恰如 前西德总统魏茨泽克所言,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望不见未 来” 。虽然许多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没有目睹过山 河破碎的凄凉,但我们生活在革命人曾经抛撒热血的土地 上,享受着先驱者沥胆披肝创造的安定环境和丰衣足食, 就没有割裂过去、抛弃历史的资格,更没有丑化领袖、戏 谑先烈的权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铭记历史既是中国人饮水思源 的道德传统,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应 有之义。铭记历史既体现在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设立各种纪 念日、公祭日,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好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平, 更需要每一个公民牢记史实、不忘国耻,在别有用心的谣 言前站稳政治立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