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xx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xx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xx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xx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XX 年关于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一)自然状况 1.地质地貌。立化村位于茂兰镇集镇中心,距县城 34 公里。XX 年由立化、应昂两村合并,东临广西驯乐乡,南 与本镇尧明村共界,西与茂兰镇中心相接,北面与洞湖村 相邻。所辖 19 个村民小组,17 个自然寨,全村土地面积平 方公里,总人口 573 户 2041 人。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 土亩。全村主要居住瑶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和汉 族。全村海拔在 500670 米之间,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 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主要以发展交通运输业、 采掘业、种桑养蚕及水稻、甘蔗种植为主。 2.气候条件。立化村属东南部丘陵地带。地势东西高 南北低,相对高差大,地貌类型多样,东西角为中切中山 地,其余区为浅切低山地,平均海拔 600 米。属中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季节气候明显,年均气温 1618,平均 年降雨量毫米,最热月的七月份平均气温 25,最冷月的 一月平,无霜期在 290 天左右。该村气候温热,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突害性天气少。 3、水资源。立化村地处喀斯特岩溶发育区,地下水 丰富,地表水紧缺,70%的村民饮用水都是靠山塘、水窑及 山泉自流饮水。村内用水较为紧张,要全部解决全村人畜 饮水,除部分组修有水窑外,必须从巴克水厂引水,该水 厂离该村 6 公里。 4、矿产资源。立化村地理位置特殊,属向斜成谷、 背斜成山,形成山地与谷地由西而东相间排列的地形,到 目前为止,发现的矿种有无烟煤、白云石两矿种。 5、森林资源。该村由于受喀斯特地貌特殊影响,既 有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也有非地带性的常阔落叶混 交林。虽然都是杂木林,不作为用材林砍伐,但也是常年 绿叶的一条生态风景旅游线,村内常年阔叶林覆盖率达 95% 以上,村内高望坡有世界著名的旺牌山喀斯特漏斗森林,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6、交通优势:立化村交通便利,荔波至金城江公路 贯穿全境,金城江至平寨铁路直抵该村更班,在村境内设 有平寨、更班两个车站,是荔波南下“两广”的大门,是 各矿产、农产品销售的集散地。 (二)基础设施状况 (1)全村耕地面积亩,靠小山塘小水池灌溉的田占 50%,50%靠望天水,大雨无集水,天晴易受旱。由于受喀 斯特地貌影响,地形破碎,加上水利设施投资不足,生产 条件脆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2)交通。到目前为止,全村 19 个组均通公路,但路 面硬化率底,两个组硬化路正在施工中,还有两个组已于 XX 年 5 月申报硬化路改造,部分农民出行较为困难。 (3)供电及通讯。全村 100%农户都用上农村电网,享 受同网同价待遇,电源来自乌江线并网。电量满足村民的 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电信、移动、联通信号已覆盖全村 19 个组。 (4)给排水。大部分村民组没有正规规划的排水管道, 常造成畜禽粪便横流,很不卫生。全村部分村民组供水主 要依靠原简易的自来水及接水管或挑水满足用水,生活饮 用水未经正规消毒,加之部分管道老化、水源点取水不够, 仅 50%农户用上简易自来水。 (三)村寨人居环境状况 各组均没有通过规划修建房屋。一是集约材料型,根 据地势而建;二是跟随习惯性而建,大多是有一层地房。畜 禽同一院坝平住,人畜混居现象普遍,房屋建筑不注意修 建排水沟,加上村民卫生意识淡薄,在公共的排水沟上, 谁都不愿意投资。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1、立化村离县城 34 公里,荔环公路、金城江至立化 平寨铁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该村紧紧抓住煤炭资 源这一经济支柱吸引外来客商,在开发种桑养蚕的同时, 有力推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给村民带来了经济实惠。 2、荔环公路建成使用为该村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各 村民组道路的硬化为该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农民增 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人士大 力支持下,农民收入较以前有所增加,科技兴农得到普及, 种养殖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4、加快建设新农村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强农 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育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故而村 民积极性高,要求迫切。 5、村支两委领导班子有带领村民抓好新农村建设的 决心和能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单一。以水稻、玉米、油菜、桑蚕等为 主的种植业和以养牛、猪、鸡、鸭为主的养殖业比重大, 多属传统养殖方式,科技含量低、增收幅度慢。 2、劳动者素质偏低,科技意识淡薄。农民摆脱贫困 的主动性和能力性不够强, “等、靠、要”思想意识还很严 重。 3、村级卫生室处于空白,没有专业的技术医生。当 地群众就地看病就医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不能发挥“三级 保健网”的网络作用,亟待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配备。 4、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立化村自然条件 较差,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阶 段性干旱较为严重,村内通组公路尚未健全,农业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弱。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几乎无村集体企业,经济积 累少,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 6、村寨建设规划滞后,村民生活陋习普遍。村寨布 局散乱,村民长期养成的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和在住宅周围 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如何协调尊重农民生活习 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需做更加细致和 耐心的工作,并引导其走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道路。 三、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使立化村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 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进一 步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保 护好原有风貌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农村社会事业繁荣, 全面实行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村 人口覆盖率达 100%;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年收入达到 10 万元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建立 健全村民自给机制。 1、产业发展问题。是引导一些特色,通过调研走访, 了解到群众对养黑山羊、养牛、养猪、养鸡等很有想法, 但主要缺少项目扶持和资金帮助。 2、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 项目及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我村通组道路得到了有效的改 善,但我村大部分通组公路还处在下雨就路面泥泞的时代, 路面硬化率还很底,群众对于一些保障日常生产生活的基 础道路改善的愿望仍然比较迫切。 3、人饮灌溉工程。进一步完善。人饮和灌溉管道的 建设与维修。解决我村辖下的 19 个村民小组的人饮和牲畜 饮水问题。 4、人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立化村地处立 化镇中心的地理环境,搞好周边环境绿化建设,在立化村 委会所在地周围设置休憩绿化带,使其成为立化村的生态 旅游中心地。利用常年绿叶树种对房前屋后,休憩绿地, 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实施“四化” ,即院坝硬化,道 路净化,宅旁绿化,环境美化。利用宅前屋后的闲置土地 种植苗木花卉及果蔬,发展农业经济,拓宽就业途径,增 加农民收入,从而达到治穷增收的目的。按人口自然增长 率计算,到 XX 人口增长到 2055 人,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