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三篇.docx_第1页
xx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三篇.docx_第2页
xx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三篇.docx_第3页
xx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三篇.docx_第4页
xx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三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三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 “破” 、 “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 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 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 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 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 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 的抒情色彩。 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 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连三月”写战 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 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 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知识点归纳: 1、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 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句子;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 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周郎指(周 瑜),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 3、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 (最后后两句诗的妙处?) 答:A、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的慨叹,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 B、3、4 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 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 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 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 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 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5、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你怎么看? 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 味也没有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 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 处。 读孟尝君传 1.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 獾郎,封荆国公,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 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 。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 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 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1042 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 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 地方的官吏。1067 年(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 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1069 年(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 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 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宋神宗时宰 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 “一洗五代旧习” ,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 、 王 文公文集 。 2.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 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社会上的 “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 靠权贵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 养“土”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 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为“战国四公子” 。 3.文意:本文驳斥“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 首先摆出这一论点,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 是“士以故归之” ,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 脱于虎豹之秦” ,这是从具体事例说。 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 盗之雄” ,不是真正得士。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 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从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 (只是设想)否定“鸡鸣狗盗之力” 。最后以推理方式更进一 层说明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重点语句翻译: 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译: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 逃脱出来。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译: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 3.岂足以言得士! 译:哪里说得上是得到了贤士呢? 4.擅齐之强 译: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5.南面而制秦 译: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6.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译: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门下。 原文解答: 1.对于孟尝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