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docx_第1页
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docx_第2页
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docx_第3页
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docx_第4页
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 随着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商 业性贷款急剧增加,其信贷风险的形成,也向多元化方向 发展。弄清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找出控制对策,有利 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杜绝新增不良贷款,提高农发行 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下面,笔者试就农发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及控制对 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1、政策性风险。农发行是唯一的政策性支农银行,其 客户、信贷产品都是围绕着支持“三农”而设计的,对国 家经济政策依赖性很强,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客户因 无力承受政策性变化带来的后果,其风险就会转化为农发 行不良贷款。如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国有粮食企业 承担粮食供应任务,当粮价上涨时,为完成政策性任务, 农发行也必须按市场价支持企业购进高价粮食,当供应粮 价格高于国家补助款时,地方财政又不愿拿钱补贴,致使 向退耕户供应粮食政策改为发放现金政策,政策的变化使 粮食企业购进的粮食无法顺价销售,其价格亏损直接形成 了农发行的不良贷款。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在农业这 一块,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围绕农业开展经营的企业一直 都是保本微利,抗风险的能力很低,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 不利于企业变化时,都会给农发行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 2、行政干预风险。当前,各地都形成了“民营化”为 主体的改革改制热潮,在这一轮改制过程中,为了安置离 退岗职工,当地政府都采取了鼓励企业出售房地产,筹集 资金来卖断职工工龄的政策,但是,贷款企业的房地产基 本上在农发行设定有它项权利,为达到顺利处理房地产的 目的,地方政府就采取行政干预方法,将土地出让金全部 用于改制或者象征性地留一点用于偿还贷款;授意房产局 或土管局不办理房地产它项权利登记,或者在它项权利登 记到期后不再延期,使农发行债务悬空。另外,地方政府 利用农发行在争揽财政存款、优质项目贷款等方面还需要 协调与支持的情况,迫使农发行也干了不少违背自身意愿 的事,放弃了某些权利,或者施加压力让农发行发放一些 救济性和安抚性的贷款,其结果是预期效益与最终效益发 生较大偏差,影响了农发行信贷资金效益的发挥,甚至出 现贷款回收困难,直接形成了农发行信贷风险。 3、信息风险。农发行发展商业性贷款,起步晚,贷款 对象单一,在项目选择上比其它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劣势, 特别是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农发行难以从根本上把握 贷款对象的真实情况。一是农发行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 现在信贷人员在贷前调查时,主要依赖借款人自己提供的 信息和资料,现有技术和条件决定了信贷人员难以与借款 人股东、供应商、客户及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贷款行的进 行沟通,造成第一手调查资料不全面,从而留下信贷风险 的隐患。二是农发行获取的信息有利于贷款对象。有的客 户,虽然按照农发行的要求提供了各类信息资料,但信息 资料是对企业有利,虽然手续合规,但不足以维护农发行 权益,信贷风险实际已潜伏其中。三是农发行对信息是否 虚假难以做出判断,有的企业为骗取贷款,提供虚假的信 息误导贷前调查的准确性,其表现形式往往是故意您所阅 读的这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大秘书网-是互 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夸大财务指标,使农发行信 贷人员用通常的分析方法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如果将企业 提供的信息资料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就很难保证信贷资 产不发生风险。 4、操作风险。农发行现有的贷款从立项调查开始,办 理抵押担保手续,上报审查审批,到最终签订合同发放贷 款,要经过许多步骤和环节,涉及的许多法律规定和内部 规章制度,稍有不慎,就将出现操作风险,给信贷资产埋 下风险的隐患。如忽视第二还款来源引发的风险,信贷人 员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重点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 销售、市场前景及资金归行、分割收贷收息等方面,比较 容易忽视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调查,特别是担保人的担保资 格、抵押物变现损失等,对此调查把握不好,当第一还款 来源受阻时,贷款就很难如期收回;在办理贷款时,由于 登记在先,办贷在后,因此,办理登记贷款的合同往往会 提前于贷款期限,如果信贷人员操作不慎,就会发生贷款 抵押登记期限已过,而贷款期限还未到期的情况,造成抵 押担保合同失效,从而形成信贷风险。 5、素质风险。农发行过去长期承担的是粮棉油收购贷 款的供应和管理,管理方式主要是封闭运行,面对日益开 放的商业信贷业务,其经营管理素质低下的缺点就显现出 来了,主要表现在:一些贷前调查流于形式,缺乏认真和 谨慎的态度,对项目评估缺乏深度了解,甚至一些项目贷 款评估就是在客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补充有关 还款内容而形成的,评估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大打折扣。 再如对客户风险的评估重视不够,一些信贷人员简单认为 只要贷款办理财产抵押登记后,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就算到 位了,不重视对客户风险预警信号的收集、分析,更本文 属大=秘=书=网=站-原创文章,找文章还是到大秘书 网,更多原创没有对客户的还款意愿进行深入了解,这些 都将成为信贷风险的成因。同时,农发行现有的贷款调查、 贷款管理、贷款决策以及贷款责任的承担,存在相互脱节 的情况;不重视贷款条件的落实,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不重视客户还款能力的变化,对担保措施监管不力等等还 普遍存在。据调查,因农发行自身管理素质低下而形成的 信贷风险不在少数。 二、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强化对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建立政策预警机制。国 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事先都有一定的征兆,如退耕还林粮 食供应政策发生变化之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就出现了粮价 持续上涨,价格已远远高于国家补助标准的情况。因此, 农发行要加强对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及时、准确地把握 国家经济、金融产业政策变化的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对 信贷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提高政策应 变能力,有条件的可成立政策研究办公室,专门评估国家 政策变化对农发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制定政策性业务风险 识别标准。农发行的基层行也要设立政策风险评估委员会, 抽调各部门有责任心、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干部参与, 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和信贷业务发展的特点,经常性地对政 策性业务实施标准化、流程化的风险管理,以降低政策性 风险转化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可能。 强化以法治贷意识,努力化解行政干预的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农发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难题,农发行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地方政府,而要化解地 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 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用依法行政、依法治贷的方法对 抗行政干预。对涉及农发行权益的房地产抵押,我们要依 据担保法、合同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据理力争,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还是能够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 度;对地方政府要求支持的项目,农发行要坚持信贷原则, 依制度规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办理合 法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或者要求有政府背景的信用担保 公司进行担保,做好农发行信贷风险的转移和化解工作, 确保农发行发放的每一笔贷款不因地方政府的干预而发生 信贷风险。 强化贷前调查和信用评定工作,确保信息详实可靠。 掌握真实、有效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是信贷投放科学决策 的基础,因此,农发行必须在贷款发放前克服困难,采取 措施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是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收集信 息资料。如利用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 中介机构,通过他们的有效运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自 行收集资料。要求信贷管理人员深入第一线,与借款人的 股东、供应商、客户及企业主管进行充分地接洽和沟通, 收集资料。三是充分利用征信系统收集资料。目前,人民 银行的征信系统和工商管理局征信系统均已开通,农发行 可利用这些渠道查询企业的资料。四是通过分析借款人提 供的资料,先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利用其真实的信息资 料,做好贷款调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确保农发行的贷 款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以降低决策风 险。 加强信贷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操作技能。针对农发行 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应采取积极对策,通过加大信贷业 务培训力度,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来防止在实 际工作可能出现操作风险,在具体的实践中,农发行要经 常性地举办的信贷业务培训班,讲授法律、经济、信贷管 理等综合知识。每当信贷业务发生变化时,先召集业务素 质精良的干部,研究开展这项业务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 做为信贷警示,提示信贷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应避免出现操 作差错;还可以采取派遣信贷人员到其它商业银行学习的 方法,来解决农发行自身因不熟悉法律等知识而导致的操 作风险。此外,农发行可收集本系统内因操作不当而形成 信贷风险的案例,让身边发生的事情来教育身边的人,以 警示后人,杜绝因操作不慎而形成的信贷风险。 建立复合型人才促进机制,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 素质。农发行信贷人员承担着信贷资产管理的责任,其素 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发行的经营效益,因此,建立信贷 队伍复合型人才促进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要强化 信贷队伍建设,从源头上注重信贷队伍的素质,严把进人 关,将具备管理技能、有责任心的职工选拔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