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docx_第1页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docx_第2页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docx_第3页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docx_第4页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金矿成矿地 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探讨 (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文章从大地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论述了金矿 的成矿环境、矿床成因,揭示了金矿沿近东西向断裂带成 矿的规律性。 关键词:金矿床;矿床特征;成矿规律;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P618.5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921(XX)08005901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域位于阴山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内蒙 台隆阴山断隆三级构造单元。区内广泛分布太古界、下元 古界老变质岩系、中元古界在本区域西北部零星分布。古 生代地层只在局部断陷带上有石炭系、二叠系出露。中生 代活动强烈,产生了断陷盆地,沉积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地 层。 该区从北向南发育临河武川尚义深断裂、包 头呼和浩特集宁深断裂、北西向西斗铺土左 旗深断裂和北东向岱海黄旗海深断裂。派生的北东向、 北西向、近东西向断裂和糜棱岩化带控矿明显,使金矿在 构造交汇处和糜棱岩化带中形成小中大型金矿床。 岩浆活动也受深断裂控制,沿岱海黄旗海深断裂两侧 出露太古代混合花岗岩。沿临河武川尚义深断裂 及其两侧岩浆活动强烈,从元古代燕山期的岩浆岩均 有出露。包头呼和浩特集宁深断裂北侧印支期、 燕山期岩浆岩有出露。 2 金矿床的成矿环境 2.1 该区域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贯通全区的临河武川尚义深断裂和包头 呼和浩特集宁深断裂总体方向呈近东西向,但在倾向 上呈舒缓波状,它们不是单一的构造形迹,而是与北东东 向、向两组构造复合的结果,使其形成近东西向的构造带, 并在深部地球物理场上有明显反映。北东向断裂构造也是 区内的一组重要构造,如包头十五号三合明断裂 构造带、旗下营石人山察右后旗断裂构造带。NW 向断裂构造带虽显得不太发育,但重力、磁异常解析图上 都有明显反映。如西斗铺哈达不气土左旗断裂构 造带。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带基本上控制了印支、燕 山期花岗质岩带。燕山晚期酸性岩体为主要含金岩体。 2.2 太古代、早元古代成矿环境 2.2.1 太古代成矿环境。太古代地层主要分布于包头 呼和浩特集宁深断裂南北两侧,南侧为早太古代 集宁群,其岩性为斜长片麻岩、二辉麻粒岩、二长片麻岩 夹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透镜体。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 和富铝粘土岩、砂岩夹碳酸岩、中基性及钙碱性火山岩建 造。深断裂北侧为晚太古代乌拉山群,其岩性为角闪斜长 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大理岩和片 麻岩夹大理岩。原岩为基性火山岩中基性火山岩及其 火山碎屑岩硅铁质建造和砂岩碳酸盐建造。这套 地层变质程度较深,已达麻粒岩相和高角闪岩相。地层中 发育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 用。 2.2.2 早元古代成矿环境。下元古界变质岩系广泛分 布于临河武川尚义深断裂北侧,由色尔腾山群和 二道凹群组成。色尔腾山群:其岩性为混合岩化片麻岩、 混合岩、片岩和绿片岩与角闪斜长片岩夹变粒岩、磁铁石 英岩和大理岩。原岩为铁镁质拉斑玄武岩夹超铁镁质熔岩 及硅铁质岩石;钙碱性火山熔岩、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安山 岩。该群是典型的绿片岩建造,以基性火山岩喷发为主, 夹有陆源和火山碎屑岩的沉积;二道凹群:其岩性为绿泥 片岩、绢云片岩、角闪斜长片岩,夹磁铁石英岩和片麻岩、 大理岩夹片岩、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钠长片岩夹绿帘 角闪片岩、多层大理岩。原岩为粘土质岩石或火山凝灰岩、 灰岩、页岩及粘土岩夹火山岩和灰岩。下元古界属低绿片 岩相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地层中发育韧性剪切 带,对金矿的形成同样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根据地化资料,晚太古代乌拉山群、早元古代色尔腾 山群、二道凹群中金丰度较高,为初始金矿源层。燕山晚 期酸性岩体金丰度较高,为含金岩体。 3 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分布 3.1 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目前,在乌拉山大青山山前深断裂带两侧已发现 了几十个金矿床(点),根据成矿环境、成矿作用、近矿围 岩和矿床的特征,该区金矿床的成因应属变质热液金矿中 的破碎蚀变岩与 石英脉复合型和石英钾长石脉二种成因类型。 3.1.1 破碎蚀变岩与石英脉复合型金矿床。这类矿床 在该区发现较多,矿床主要由含金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复 合而成。主要分布于包头呼和浩特集宁深断裂北 侧与临河武川尚义深断裂南北两侧的乌拉山群, 色尔腾山群,二道凹群及糜棱岩化带中,近矿围岩为斜长 角闪岩、绿泥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岩和糜棱岩。如脑包 沟、十八倾壕、梁前、哈达不气、十五号、后石花、东伙 房、东河子、乌兰代、哈拉沁、红道巷、石人山、牛庆沟 等小中型金矿床。这些金矿床受次级北东向、北西向、 近东西向构造裂隙和糜棱岩化(韧性剪切带)带控制明显, 常呈带状成群出现。金矿床的形成除了基底老变质岩系(含 金初始矿源层外),常与燕山晚期酸性侵入岩及其它酸性岩 脉有关。这类矿床的围岩蚀变强烈,水平分带明显。围岩 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前四种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属矿物以自 然金为主,主要被黄铁矿、石英、褐铁矿包裹,伴生黄铜 矿、黄铁矿、次为方铅矿、斑铜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 断续分布。目前,发现的金矿床多数在糜棱岩化带中的北 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裂隙中。 3.1.2 石英钾长石脉型金矿床。这类矿床,区内只 发现了哈达门金矿床一处,属贫硫化物含金建造。它是我 国近年来在金矿找矿上的重要发现之一。它分布于包头 呼和浩特集宁深断裂北侧,乌拉山群与印支期岩体 的外接触带中,受 NEE 向糜棱岩化带控制,矿床内石英 钾长石脉、伟晶岩脉、钾长花岗岩脉发育。含金热液沿 石英钾长石脉破碎带充填交代产生强烈的钾长石化、 硅化、黄铁矿化,形成了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型金矿床。 矿体与伟晶岩脉呈渐变关系,矿脉由石英、细粒钾长石、 细粒黄铁矿、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褐铁矿、自然金组 成。金与黄铁矿有关,黄铁矿多呈稀疏浸染状产出,矿石 类型属贫硫中低品位的石英钾长石脉型。金呈包体金、 裂隙金、晶隙金的状态赋存在黄铁矿中。围岩蚀变主要有 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 盐化,它们与金矿的关系密切。 3.2 金矿床的分布特点 根据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赋存部位和矿床类型,其分 布规律如下: 3.2.1 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地台基底的老变质岩系,如 乌拉山群,色尔腾山群、二道凹群中都有金矿床分布,岩 石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角闪质绿岩相),混合岩化现象普 遍。它们是与上太古界角闪质岩、硅铁质岩和上元古界角 闪斜长片岩、绿帘角闪片岩等初始金矿源层有关。 3.2.2 金矿床多集中分布在构造带内及其两侧:十 八倾壕固阳察右中旗韧性剪切变形带:有十八倾 壕、脑包沟、哈达不气、十五号、后石花、东伙房、乌兰 代金矿床。哈达门呼和浩特集宁韧脆性剪切变 形带:有哈达门、红山口、哈拉沁、红道巷、牛庆沟金矿 床(点)。 上述两条韧脆性剪切变形带间,由于近东西向水平方 向反复扭转(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而形成了一系列北东、 北西向断层,这些派生构造也控制了金矿床(点)的分布, 如摩天岭、巨金山、焦占坟、石人山、庙沟等金矿床(点)。 3.2.3 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退化变质带 也分布金矿床(点),如杨格楞、梁前、后石花、哈达不气、 东伙房、蒙古寺等金矿床(点),它们的形成与变质作用产 生的二氧化硅、水、二氧化碳和碱质流体把围岩中金萃取 出来有关。 3.2.4 中酸性花岗岩体边部分布金矿床(点),具工业 意义的金矿床在距岩体 26km 的地方分布,如哈达门金矿 床在距大桦背岩体东侧 3km,十八倾壕金矿床在燕山期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