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思考.docx_第3页
关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思考.docx_第4页
关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思考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破解农村留守家庭问题 在农村,由于部分家庭成员的外出务工,部分家庭成 员留在原居住地而产生的分离家庭,我们称之为农村留守 家庭。根据市农口部门统计,我市约有 56.7 万户农村家庭, 116 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达 37 万,占农村劳 动力的 32% ,有近 30 万户农村留守家庭。我们调查走访的 100 户农村家庭中,留守家庭占 62%。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老弱妇孺的 普遍 “留守”而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已经危及到和谐社 会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 建设的新障碍。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家庭,破解农村留守 家庭问题,亟需全社会高度重视,刻不容缓。 农村留守家庭问题:无法承受的沉重 家庭的残缺不完整所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是严重而不 容忽视的,老人的赡养、孩子的管教、妻女的保护,都成 为农村留守家庭无法承受的沉重,也必然会成为整个社会 无法承受的沉重。 留守家庭功能严重弱化,导致婚姻家庭危机重重。家 庭主要成员的外出强化了家庭的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养 老功能、情爱功能等严重弱化。家庭成员长期不能团圆, 老人长时间不能与儿女见面,年幼的子女常年见不着自己 的父母,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困 难,留守老人与子女产生赡养纠纷,夫妻感情出现裂痕甚 至婚姻家庭解体等问题,强烈冲击着相对保守和稳定的传 统农村家庭结构,影响着农村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据我 们随机调查,65%的农村妇女都认为一方长期外出打工,对 夫妻感情有影响,其中,15%的人认为有严重影响。xx 县射 埠法庭 XX 年受理的 28 例离婚案件中,因外出打工引起的 就有 22 例,占 78.6%。 留守人群生存状况堪忧,影响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目 前,“386199 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是我市农村 留守人群的主体,他们的生存质量受到严峻挑战,留守妇 女面临劳动负担过重、夫妻感情缺失、家庭矛盾突出等问 题,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失教、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道德失范等问题,留守老人则担负农业劳动、家务劳动和 教养孙辈的重担,生活困难、心理孤独,体弱患病者较为 普遍,导致了农村青少年问题增加,性违法犯罪率上升, 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阻碍新农村建设进程。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流动, 留守妇女、老人成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导致了农业人 口素质偏低,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能力不强,农业 生产的科技含量不足,发展后劲不够,从而影响了农业生 产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 程。 破解“留守”之痛: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农村留守家庭为社会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整合社会力量,构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社会 支持网络,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作为政府和社会、劳 动力流入地城市和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从而彰显社会公 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制度改革创新为突破点,促进人口流动家庭化。城 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一方面使城市吸引着乡村青壮年 男女成为它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却又排斥他们的农村 家庭成员共同迁居。政府应不断创新体制环境,逐步缩小 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减少农村留守家庭数量; 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局面,并进一步推进社会 保障制度、医疗制度、补贴制度等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创 造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制度基础;企业要提供更多 低廉的民工住宅,提供更多夫妻共事的就业机会,降低农 民工和其家属进入城市和城市居住的经济成本,促进人口 流动家庭化,让更多的夫妻生活在一起,更多的孩子和父 母在一起,减少留守之苦,增进城乡和谐。 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 转移。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大 部分流向工作岗位多、经济收入高的沿海地区。在推进城 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农村留守家庭的出现。一是鼓励创业特别是鼓 励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 劳动力就地转移。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本 地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 织化程度,搞好农业的深加工,拓展农业的增值途径,改 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 转移。三是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进入城镇就业。提高本地务工比 较效益,让农村务工者尽可能多的留在本地务工,有利于 农民工兼顾农业生产和留守家属生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倾力关心农村 留守人群生活。在乡镇村建立“关爱留守人群”服务中心 和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门诊、文化娱 乐等便捷服务。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开办留守家 长和隔代家长培训,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组建农村老 人互助会和妇女互助小组,逐步引导村民开展互助互帮, 共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建立托管机构, 充分整合利用闲置资产改建、扩建托老、托幼园,建立农 村的公共事业服务阵地,为有托管需求的儿童、老人等困 难人群提供托管服务。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农 村留守儿童无人监管的教育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农 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落脚点,构筑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 题的社会支持网络。一是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政府 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法律援助服务,通过 法律的手段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 政府或相关企业应采取给农民工探亲假,在春运期间开通 农民工专列,减免、补贴农民工车船费等多种措施,降低 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探亲成本,促进民工家庭交流,增进民 工家庭感情。二是发挥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 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 需求,增加对农业的贴息贷款、减少贷款手续、放宽限制, 以利于女性贷款,同时积极争取引进、实施更多的适合留 守妇女特点的致富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女性生理特 点的副业生产,创造条件让留守妇女变“守家园”为“建 家园”;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和计划生育组织作用,开 展“留守家庭生产互助”活动和“关爱贫困母亲”、“生 育关怀”、“生殖健康服务”等公益活动,积极帮助留守 妇女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促进留守妇女身心健 康;政府应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妇女在科学致富、子 女教育、家庭关系、自我保护和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强化对留守妇女的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同 时,要给予妇女更多更广泛的参政议政的机会,确保村级 基层组织至少有一名农村妇女,组织开展各种服务活动, 反映农村女性特别是留守妇女的呼声。三是切实加强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在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和落实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管理 模式,使留守儿童的管教缺失问题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