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根据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按照第一阶段关于 开展领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到*就失地农民创业、就业 课题开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 从 1990 年以来,因瓮福矿肥基地建设、株六铁路复线 建设、马遵公路建设、城镇建设及公益设施建设等因素, *市共征用农民承包土地 1.35 万余亩,占当年农村土地承 包面积 22.53 万亩的 5.98%。因征地而失去全部或大部分承 包土地的农民达到 1.26 万人,占当年农村土地承包人口 19 万人的 6.63%。按照政策规定批准农转非 7265 人,占失地 农民的 57.6%。这部分失地农民群体,虽然得到了征地补偿, 但解决长久生计是一个大问题,就业成为第一需要。按全 市农村劳动力占人口比例 61%计算,不论是否进行农转非, 总体上约有 7700 人需要陆续解决就业问题。 在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上,*主要采取四种形 式:一是与征地企业协商安置,如宏福公司及其下属包装 制品厂安置约 240 人,占失地农民需就业人口的 3.1%;二 是协调市内企事业单位安置,如军民水泥厂、磷肥厂、交 运公司、重钙厂、万亩果园场和环卫岗位安置就业约 300 人,占 3.9%;三是经劳务公司安置,通过马场坪劳务公司 组织 1000 多人临时就业,约占 13%;四是推进自谋职业, 如动员部分有条件的失地农民从事服务业,如市内营运三 轮车、卖水果、卖肉卖菜、卖服装、卖早餐或夜市小吃、 擦皮鞋等,约安置 500 人,占 6.5%。除这四种政府推行的 就业形式外,失地农民为了生计,部分自行外出打工,或 离土不离乡,就地打工谋生。仍有少部分失地农民没有顺 利实现创业或就业,仅以耕作剩余土地为业。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有稳定工作岗位和从事服务行业 者约占 13.5%,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生活比较富裕。如牛场 镇东南街村朱治珍户,征地前从事种养业,年收入 9884 元, 征地后经商,年收入 16392 元,收入大约增加 65%。该村胡 昌明户,用征地补偿和多年积蓄,修建两楼一底一个门面 的楼房,门面年租金达 1500 余元,加上耕种剩余土地,一 家人衣食不愁。经劳务公司安置临时就业和自行出外务工 或在市内务工者共 4000 人左右,占 52%,生活水平没有明 显提高,部分还有所下降。如马场坪三堡村摆纪组 18 户人 家,土地全部征完,在搬迁中家家都利用征地补偿款修了 房屋,只有靠临时性的打工找钱维生,一旦找不到工做, 一家人的生活就成问题,常常为找工作担忧。没有安置就 业者约占 34.5%,生活比较困难。这部分失地农民年龄较大,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差,缺乏技术和经营经 验,从事商业活动屡屡失败,有的又疾病缠身,没有其它 出路,其基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如高坪镇英坪村山冲组 苏万兵户,由于素质较差,征地后没有能力从事其它经营, 只有靠经营不多的剩余土地,近年来生病,不仅要支付医 药费,而且庄稼也未种好,家庭生活很困难,靠民政救济 维持生活。总体来看,失地农民就业不稳定和未转业人数 占绝大多数,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 重视其就业问题。 二、引导失地农民就业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弱,面对就业竞争,由于年龄、 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求职比较困难。就* 市内而言,可提供的就业空间小,人多岗少,竞争激烈, 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非农技能差,用人单位不愿聘用。 失地农民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女 35 岁男 40 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农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 稳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种地为生的纯农民,转业能力差, 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三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与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 相比,其就业机会少,择业余地小,观念比较保守对他们 择业就业影响很大。面对就业处于劣势的失地农民,政府 引导上还存在一些的比较突出问题。 1、缺乏促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激励政策。 就目前的政策而言,种田的农民可以享受粮食直补等各种 扶持政策,下岗职工可得到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各种优惠政 策,对农村、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也是普遍面对贫困和低 收入人口,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等问题的激励政策还 是空白。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举步 维艰,有的刚起步又面临失业。 2、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效果不佳。近几年对失地农民 的再就业培训的投入不断加大,统计的受训人数也比较多, 可收效甚微,适应不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实际要求,反而造 成人、财、物的浪费。 3、基层组织的财力弱,服务不到位。失地农民在生产 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基层组织解决。但由于基层组织 财力薄弱、权力有限,干部素质参差不齐,解决问题的能 力不强,导致一些失地农民问题变成无人管无人问的难题。 在组织就业上也没有好的思路,显得无能为力。 三、对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建议 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去土地给他们的生产 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引发越来 越多的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出路这个 难点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 政府应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着重要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通过促进就业确保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要加大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力度,加强对失地 农民就业的分类指导,加快促进就业步伐,这是解决失地 农民问题的一条根本出路。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 拓宽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渠道,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努 力提供较多的适应失地农民就业的机会。 2、从实际出发,用活国家政策,认真研究,实事求是 的制定有关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准入、 贷款、行政收费、办证等方面提供优惠,鼓励和支持失地 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 移。 3、将失地农民的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政府 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有计划地对 40 岁以下的失地青壮年 农民群众实施非农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和劳务输出实现就 业。要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力度,促进失地农民转变就 业观念、遵章守纪、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促进用人 单位吸收就业。 4、市、乡两级党政部门要加大与占地企业的协调力度, 将劳动密集的工作交给当地农民做,着重解决失地农民就 业问题,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失地农民群众就业难题,另 一面由于企业利益与农民群众有相当关联,可以有效减少 挡工堵路发生,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同时,要加快国家造 地项目进度,尽快实现矿山遗弃土地复垦种植,让部分失 地农民回到土地上就业。 5、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发展集体企业,拓宽解 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空间,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解决 失地农民的就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 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既可以把失地农民组织起来,让其通 过做工收入保证生活来源,又能够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 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6、逐步建立和完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长效机制。要 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地安置方式,建立解 决失地农民长久生计的长效机制,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 市支持农村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要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