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建议.docx_第1页
关于发展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建议.docx_第2页
关于发展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建议.docx_第3页
关于发展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建议.docx_第4页
关于发展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建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发展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建议 *茧丝绸产业发展几经起落,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经过“七五”“八五”的快速发展,曾为*的脱贫致富做 出了重大贡献。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受市场关系 变化,旧体制制约,产业发展一度陷入低谷。1999 年县委 县政府审时度势,实施了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产业 发展迅猛。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达 5 万亩,养蚕农户 1.5 万, 缫丝企业 2 家,其中茧丝绸龙头企业国家级一家省级一家。 我县已形成了制种、催青、收烘、缫丝、加工一条龙的产 业化体系,茧丝绸正朝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 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蚕茧收入成为了我县山 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茧丝绸产业发展,其成效是明显的。 多年实践证明,大力发展茧丝绸产业是我县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 现县域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科学抉择。然而, 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应冷静分析, 审慎思考,也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 一全国茧丝绸行业在困难中缓行,我县产业所面临的 挑战和机遇。 我县茧丝绸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国际国内行情影响。自 XX 年以来,我国的茧丝绸 业正经历着波峰以后的调整期,茧丝市场低迷徘徊,行业 在困难中缓行。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合同订购 的干茧和 B 类丝的平均收盘价每吨分别为 5.97 万元和 18.81 万元,从扣除物价和成本因素后看,价格确实较低, 而且还长期在此低位上徘徊。受汇率等因素影响使出口下 降、收益缩水、盈利能力下降,生产、销售企业处境困难。 蚕茧收购价和饲养成本形成了一条“反比曲线”,成本高 了,茧价反而低了。茧价偏低,“蚕农的账就算不过来”, 纷纷外出打工或从事别的增收项目,因此弃管弃养等问题 就逐季严重,生产难以稳定。 二是我县茧丝绸产业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和滞障。表现 在:一产业意识不强。受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的双重约束, 大部分蚕农对栽桑养蚕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挣几个零花钱上, 小农思想较为严重,赚钱就栽、赔钱就挖的短期行为仍然 普遍存在,抛荒弃管,桑园闲置,浪费严重。茧丝企业因 资金或市场原因,在经营中有挣一笔算一笔的心态,缺少 有全局观念和长远打算。严重制约着*茧丝绸产业的发展 壮大。二产业规模不大。我县的蚕桑面积近年来有了有效 的扩张,已由 1999 年的 2 万亩跃升到目前的 5 万亩。但统 计显示,投产桑园仅有 3 万亩左右,仅占全县桑园面积的 60。蚕农户均桑园面积不到 3 亩,10 亩以上的养蚕大户 仅 200 多户,4 亩以上的养蚕户约 XX 户。三产业链条不长。 我县现有茧丝绸企业 2 家,市场份额小,开拓市场和抵御 市场的风险能力弱,难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另一 方面,企业以出售白厂丝等原材料和低端产品为主,产品 附加值不高。产品链条的短缺使得我县无法在另一空间获 取茧丝绸高端产品的利税。四产业科技支撑不足。虽然* 栽桑养蚕上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加之多年来的技术推广, 科技含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茧丝绸在科技转 化运用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桑园管理较差,部分地区蚕 农重蚕轻桑、重栽轻管的粗放式现象较为普遍,单位面积 桑园产叶量低,小蚕共育技术普及率不高,方格簇等优良 簇具普及不足。五收烘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完善, 蚕茧流通秩序也不是十分规范。乡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在维护蚕农利益与促进茧丝绸企业发展之间依然存在矛盾。 蚕农合作组织的发展势头虽然良好,但未形成气候,在发 挥作用上有待加强。 我县更面临茧丝绸产业发展新的机遇。 一是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 县,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蚕业生产的理想区 域。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的淡化,我县优势明显。二是 广阔的市场前景。能源紧缺呼唤纤维,石油资源日渐减少, 国际市场油价一路走高,很可能对化纤产业造成较大的冲 击,其减少了份额及新增需求势必要由天然纤维来填补。 消费倾向重新回归自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养生保 健意识增强,丝绸纤维的消费量将逐步增加,人口增加提 高纤维需求,迫使产品增量。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 丝绸防皱处理技术的提高,国际市场需求量扩大,这将给 *茧丝绸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总体来看,*茧丝绸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 发展仍然有着相当大的努力空间。 二充分发挥我县各方面的优势,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实现向茧丝绸强县的转变。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产业意识。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发展生产必然 要求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撑。从我县的实际和当前的发展 形势来看,蚕桑是承担这一重任的较好选择。为此,要把 发展壮大茧丝绸产业提升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 发展,建设美丽富裕文明新*的高度来认识。要加大宣传 力度,为广大干群“洗脑”,增强蚕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意识。要继续坚持“不管东南西北风,咬住蚕桑不放松” 的理念和共识。在加强对茧丝绸产业发展领导的同时,要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进一步认识茧丝绸市场的“周期规 律”,加大对广大蚕农的指导和引导,逐步朝着“低潮栽 桑、高潮受益”的良性循环轨道。 第二、加大科技投入,夯实产业基础。一是要健全技 术服务体系。以乡镇中心站为基础,构建*茧丝绸技术推 广、信息传播的平台。加强队伍的管理,强化考核,对确 有贡献的技术人员要给予重点奖励,对缺乏事业心、能力 平庸、业绩低效的技术人员,要予以处罚,切实发挥业务 技术服务作用。要鼓励技术人员建立示范片,要对桑蚕种 养分离模式作出探索,要加强信息化硬、软件设施建设, 建立起主管部门、龙头企业、乡镇中心站信息化网络,并 能及时有效传播产业信息、处理问题。二是转变技术服务 职能。工作方式要从大面服务转变到突出重点兼顾大面服 务的方向上来,即在搞好大面辅导服务的基础上,工作重 点向基础和大户倾斜,从一般服务转到树立、培育典型辐 射大面上来。三是建立技术培训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 的培训,培育一批农民技术员,大力提高蚕桑从业人员的 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四是更加注重蚕桑的标准化生产, 要制定*县蚕桑实用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标准要 求,使蚕桑生产纳入标准化生产轨道。 第三、创新机制体制,增强产业后劲。根据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和江、浙等养蚕区的成功经验,茧丝绸业作为典 型的链式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 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创集桑、蚕、茧、丝生产、 其副产品综合利用、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茧丝绸集成产业, 推进蚕桑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转变, 是我县茧丝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断健全 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 发展模式,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 实体,实现利益一体化的利益分配的运行机制。蚕茧销售 所得利润,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一部分建立风险基金 实现以丰补欠,一部分对蚕农进行二次分配,以保障蚕农 的利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茧丝绸产业作 为一个系统工程,作为职能部门的县茧丝办当然有着责无 旁贷的职责,但更需要各乡镇、各部门在人力、资金和营 造氛围等各方面的配合支持。因此,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是客观必要的。要通过物质、精 神和其他方面的激励,进一步提高广大干群发展壮大茧丝 绸产业的积极性,增强产业后劲。 第四、加大基地建设,拓展产业规模。我县优质茧基 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牛角冲、汪 良铺、漫水河、黑石渡基地在技术服务、蚕茧质量提高上 都做的较好,对我县茧丝绸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但全县大部分是千家万户分散型的经营,这种经营方 式制约效益的提高,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因此,要在建 立土地有偿流转机制的基础上,使抛荒、半抛荒桑园向养 桑专业户集中,培育大批养蚕大户,形成适度规模优势, 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同时,要在建设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上做文章,对建设规模优质桑园的农户给予补贴、奖励。 近年来实践证明,优质蚕茧永远畅销,且价格保持较高水 平。因此,要以重点蚕区为辐射,积极探索建立一批专业 村,建立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在 “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品牌”上下功夫,以基地带 动生产水平提高,达到稳定产业、扩大规模的目的。 第五、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茧丝绸的工业 化和市场化问题,是茧丝绸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因此,必 须十分重视茧丝深加工,使茧丝绸企业进一步发挥龙头的 作用,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客观地讲,我县现有的茧丝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