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本投资_第1页
1人力资本投资_第2页
1人力资本投资_第3页
1人力资本投资_第4页
1人力资本投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本投资 张志明 () 商学院 合肥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1 参考书目: 1.张凤林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M.商务印书馆 ,2006. 2.安应民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 M.人民出版社 , 2003.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考试 /考察: 1.期末 考察: 70%; (如分组单独考察 ) 各组的 90+、 85+、 80+等各等级比例一定; 按成员绩点的平均数排序,确定各组整体权重; 成绩 组 权重 =个人期末成绩。 2.期中 平时: 30% 出勤:假 -1次 6分,旷 -1次 10分( 30分封顶); 答题: 1次 5分( 25分封顶); 组作业: 45分。 2 第一章 导论 本章重点: l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 l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l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 l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投资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 n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 n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n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投资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4 一、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 l 体现在物质产品的资本称为物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 的资本则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物质与能量的结合,是一种特殊资本,处 于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状态中,可以再生。 l 人力资本决定物力资本的效用。 企业营运成功与否取决于人力资本的运用,离开了人 力资本,物力资本的增值能力大大降低。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 5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是 “ 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 们的总和 ” ;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 的体力、智力和技能 (无形 ),它是另一种形态的资本, 而它的有形形态就是人力资源。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潜在的人力资本 实现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源,即为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的源泉要靠增加劳动力的物质投资, 更要靠人的能力的提高。 6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HR供需预测 HR配置 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招聘与录用 培训与开发 保障:职场劳动保护、社会保障 绩效管理 薪酬与激励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 7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 人本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 以物为中心 -泰罗、法约尔 以人为中心 -霍桑实验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管理战略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尊重人、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根据企业人力的实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以开发人的创造力、完善个性为基本出发点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 8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一、 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二、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三、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9 一、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威廉 配第 William Petty 劳动价值论: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 人是 “有生命力的资本 ”的概念 布阿吉尔贝尔 Boisguillebert 劳动价值论:劳动时间(与劳动技艺)决定价值 萨伊 Say 从事职业的人都必须接受教育积累自己的才能; 劳动收入 = 一般报酬 + 教育费用的利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李斯特 Liszt 人类的 “精神资本 ”来自智力劳动的积累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10 马克思 Marx 人是劳动的主体,劳动创造价值;发展个人就是生产 “固定资本 ”;复杂劳动创造更多价值;科技和教育是 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劳动力的价值构成理论。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教育决定劳动技巧熟练程度,决定劳动能力和水平; 人身上的技能是一种固定资本,能创造价值利润。 马歇尔 Marshall 知识与组织是资本的构成部分,最有力的生产力; 教育的直接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 ; 劳动价值是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产资料 ; 劳动者受教育提高劳动者技术水平,创造社会财富。 11 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美) 西奥多 舒尔茨( Theodore Schultz) 人力资本表现为人的知识、能力、技能和体力价值的 总和。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 动时间来度量。 1960年在 美国经济 学会年会 上的演讲 人力资 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投资范围有六种: a)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 b)学校教育费用。 c)在职人员培训费用。 d)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 e)外来移民迁入费用。 f)信息费用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12 1960年在 美国经济 学会年会 上的演讲 人力资 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的实质是耐用性的,甚至 比物质的耐用性消费品更加经久耐用。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包括土地) 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加。但是在解释国民收入增长中 ,除资本和劳动投入外,还有一部分增长得不到解释 成为 “余数 ”( Residues) ,舒尔茨把 “余数 ”的解释为: 劳动投入不仅包括劳动数量,还包括劳动质量,即人 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 13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实 证 研 究 步骤: 1.运用柯布 -道格拉斯函数( ) ,找出增长余数为 710亿美元; 2.计算教育资本存量(为 2868亿美元) = 3.计算教育资本收益率:初、中、高平均收益率为 17.27% 。 4.计算教育对国民经济贡献: 2868*17.27=494亿美元 494/710(余数 )=0.7=70% 494/1520(国民经济增量) =0.33=33% 14 加里 贝克尔( Gary S. Becker): 人力资本 (1964):“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贝克尔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人力资源的 微观 分析上。他 用 ”成本收益 ”法对教育投资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个人教育 的投资和普通的商业物质投资相似,在决策时同样需要将成 本与收益进行比较,投资的 均衡条件 为: “人力资本投资的 边际成本的当前价值等于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 ”。 并从经济 学的角度对歧视、婚姻、家庭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 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 能,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首先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 人力资本生产率取决于拥有这种资本的人的努力程度 。 人力资本的价值是由各项成本构成,包括实际费用支出 和机会成本。 15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其他: 关于抚养孩子的成本问题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回收率问题:贝克尔认为,人力资 本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其回收率不能小于 利率 和有形资本的 回收率。 重点考察了在职培训:一般培训(在提供这种培训之外 的许多企业都是有用的)和特殊培训(能更大地提高提供培 训企业的生产率的培训可以称为特殊培训)。正规学校教育 和保健也是贝克尔研究的对象。 16 爱德华 丹尼森( Edward F. Denison) 增长核算或增长原因分析之 “父 ” 主 要 贡 献 求解过程: 1.计算不同教育年限劳动者的收入系数和调整 收入系数; 2.计算社会平均收入系数及其年平均增长率; 3.计算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额的贡献。 经济增长 5因素:要素投入量(劳动质量的提高、资本量的 增加)及要素单位投入量(资源配置改善 人力资源、 规模节约、知识进展)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 ( 1962) 1929-1957,整个增长率 2.93,分别占 68、 32; 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为 23%。 1974年把测算的 年限延长到 1969年。 17 实 证 分 析 “系数法 ”求解过程:( 1929-1957) 1.以不同教育年限劳动者的收入确定 简化系数 ; 2.计算报告期和基期平均劳动简化系数:某年各教育年限平均劳 动简化系数 = 3.计算全期教育增长系数和年度教育增长系数( r=0.93%): 4.计算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百分比: 23% 工资占国民收入 73%(数据给定) *0.93%=0.67%(年均教育在国 民收入增长率中的百分比), 0.67%/2.93%=23%。 5.知识增进作用的 0.59%,有 3/5为教育的作用,故全部来自教育 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百分比为: 0.67%+0.59%*3/5=1.02%/2.93% =35%.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18 雅各布 明塞尔( Jacob Mincer)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 1958) - 提出人力资本论,并用它解释个人收入差别和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 系。他把个人收入差别归因于接受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工作中经验积 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别。并把受教育年限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 要标准,建立了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 率模型: 收益率指的是教育边际收益率 ,它反映了在相同工作年限下 ,受教育者 由于多受一年教育而增加的收入。基本公式为: 其中 , LnY表示工资或个人收入的自然对数 ,S代表受教育年限 ,EX为工作 年限 (以年为单位 ),那么 EX2就代表工作年限的平方 ,u为随机误差项。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19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工资差别与工作转换之间的关系。男性与女性工资差别不是由于性 别歧视,而是由于妇女在生育期间工作中断,由工作经验积累减少而 引起的人力资本增加慢于男性。工资增加率与工作转换率反方向变动 。 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劳动力供给问题,尤其是妇女劳动力的供给 。他首先把劳动供给理论归入家庭决策,证明了对妇女而言,工资 增长的替代效应 (用劳动代替闲暇 )大于收入效应 (收入增加,增加闲 暇减少劳动 ),因此,妇女参工率提高。 在不考虑教育直接成本时 ,系数 a为截距项 ,系数 b是指个人在受教 育期间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或机会成本的收益率 ,系数 c和 d是个人在 工作经验中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率。 20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理论分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 究逐渐升温,并形成一个高潮。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兴 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把教育作为 生产性投资来 研究其分配与 经济收益的学 科。 以人力资本 理论为基础, 把国家的医疗 费和个人为健 康保健而支付 的费用看作是 对人的投资。 以现代经济 理论为基础, 提出 家庭函数 概念 ,主张在家 庭经济活动中 也要遵循一般 经济法则。 指确定并具 体计量有关人 力资源的资料 与数据,并将 此类信息提供 给有关方面的 过程。 教育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家庭经济学 人力资源会计 21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 一、实施 “两大战略 ”依靠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科教兴国 ”战略: 教育 -人才 -科技 “可持续发展 ”战略: 人口、资源、环境 二、实现 “两个根本转变 ”离不开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经济体制的根本改变: 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 人(人力资源) + 知识资本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 22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一、知识经济( Knowledge/Knowledge Based Economy ): 它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与 农业经济 、 工业经济 相对 应的一个概念。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 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工业经济和农业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 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 质为基础。 以知识为第一要素 以服务业为主要形式、产业结构变化大 以增加知识资本为投资的主要目的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23 以知识创新为源动力 以脑力(知识型)劳动者为主体 以电子通道为主要基础设施 教育(终身 /开放式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工作 二、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资产投入趋于无形化的经济。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24 三、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对产品及其制造模式的影响 对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影响 对财富占有方式、地位与权利获取方式的改变 对经济运行效率衡量标准、管理重点、分配方式以及 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25 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知识经济的基本问题是生产知识,知识生产质量集中体现在企业 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应有之意。 知识经济更强调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与质量。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优先投资问题研究、投资效益核算问题研究、投资结构优化管理 研究以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 /管理决策研究等等。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一章 导论 /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26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n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及特点 n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 n 人力资本投资供给分析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27 保健投资 教育投资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形式或途径: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及特点 培训投资 人力迁移投资 信息投资 人口迁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迁移的成本:获取就业信息成本 放弃原有就业的损失 耗费的时间、精力和直接费用 不可预见的困难 信息是不完全的 需要增加有效信息量 工作机会越多,跨地域范围越大,信息投资 成本越高;信息投入越多,工作机会越多。 28 不完全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 具有连续性和可调整性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 一般原理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人力资本形成过程比较长 流动性和抵押性差 货币难以衡量投资的全部 投资和消费界限模糊 外部性 人力资本不能买卖; 专用性强的人力资本可转移性差; 人力资本不可抵押、出租 与物质投资和物质生产不同, 人力资本非一次性投资 不断调整投资内容和方向 投资与收益联系不明显 加大投资风险(生命、市场) 迁移中的时间、精力和心理压力 社会地位的提高、机会的获得、 生活质量的提高、婚姻等等 医疗保健的外部性 教育培训的外部性 -家庭:产生良好文化、成长氛围 -企业:改进提高他人的技能 -社会:失业率可能下降,社会负担减轻,提 高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准 -人才鉴定、人才筛选 人口迁移:提高收入、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文 明和社会发展 29 投资的收益率与利息的对比关系决定投资需求(是 否需要投资)。由于时差利息理论,货币的现值( PV) 大于未来值( FVn),因此计算未来时期收益率便需要 加上一定的折扣进行计算,这个折扣也就是贴现,英文 叫 discount,即折现。 u 知识准备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投资收益率模型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需求分析) 基于现在与未来两时间点的贴现值 (PV)及贴现率 (r): 30 1.假设现在投资 100元,银行利率为 10%,未来 3年内的收益值分别为 多少?( 复利 ) FV1=100(1+10%)=110元 FV2=100(1+10%) (1+10%)=121元 FV3=100(1+10%) (1+10%) (1+10%)=133.1元 2. 假设现在贴现率为 10%,未来 3年的收益 (FVn)分别为 110元、 121 元、 133.1元,那么她们的现值( PV)是多少? PV1=110/ (1+10%)= 1101/1.1=110.9091 =100元 PV2=121/ (1+10%) (1+10%) =1211/1.21=121.8264 =100元 PV3=133.1/(1+10%) (1+10%) (1+10%) =133.1.7513 =100元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实例: 31 (2) 以 PVn为成本支出( PVn=C)。当 ri时,即投资收益率 高于利息率,可以进行投资,产生投资需求: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1) 以利率 i代替作为贴现率 r(以利率来贴现,即 r=i时 )。 PVn为贴现值 ,当 PVnC时 ,即预期投资的贴现值 投资成本 ,可以进行投资 ,产生投资需求。 32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例: 某企业有两种培训方案,投资额均为 30000元, 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方案投资回收期。 甲: Pn=30000,Fn=10000,i=0.06 乙: Pn=30000;F1=5000,F2=7000,F3=9000,;i=0.06 33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3) 净现值 (NPV)计算:净现值指投资项目预计在其寿命期内 各年创造的净效益按资金成本折现后之和 ;未来总收益 现值与未来总成本现值之间的差额。当 NPV 0时,表示 未来投资 收益现值 超过投资 成本现值 ,即人力资本投资 有收益 ,可以投资,产生投资需求 ;反之,当 NPV0时 ,投资无收益。 Fn:第 n年的投资收益 Cn:第 n年的投资成本 i:利率 = r:贴现率 n: 投资年限 34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 内部收益率 /内涵报酬率( IRR)(投资项目净现值为 0的 贴现率)的计算: r这是为内部收益率, ri时,即投资 收益率高于利率,可以投资,产生投资需求: 如: 人在一生中,前期总是进行人力资本投入,为负收益 (成本 ),后 期获得收益,为正收益(收益),把它们按某固定贴现率来贴现,则 贴现值等于 0。那么该贴现率可称为内在 /均衡收益率,即收益现值等 于成本现值的贴现率。 (上式:假如一人寿命为 80岁, 30岁以前是投资,此后为其收益期, 则 FV1-FV30为负值 ,FV31-FV80为正值 。) 或 35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Fn:第 n月的投资收益 Cn:第 n月的投资成本 i: 月贴现率 /利率 n: 投资期限(月) 例: 某企业对一线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为期 3个月 ,培训期 间每月支付培训费 1万元 ,培训结束后,受训工人每月可 多创收益 0.5万元 ,预计培训结束后 ,该企业产品可持续销 售 1年。该企业年最低利润率假定为 12%,求该企业的投 资净现值。( NPV=2.684) Fn=0.5万 Cn=1万 i=12%/12=1% n=12 36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习题: 某公司计划开发一条新产品线,假设该产品线的生 命期为 5年,开发新产品线的成本及预计收入为:初始一 次性投资固定资产 100万 元,需垫支流动资金 50万 元,固 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且在项目终了时可回收残值 5万 元。 投产后,预计每年的销售收入可达 80万 元,每年需支付 直接材料、人工等付现成本为 26万 元,随着设备逐渐陈 旧,该产品线将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增加 5万 元的维修支出 。该公司预计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8%,适用的所得税 税率为 30%。要求: ( 1)列表说明该产品线的预期现金流量; ( 2)用净现值法对该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 ( 3)计算测定该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37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解:( 1)该产品线的预期现金流量为: (单位:万元 ) 注:折旧( 1005 ) /5 19 净利润(收入 付现成本 折旧) *( 1 所得税率) 净现金流量净利润 +折旧 (收益) (成本) 38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2) 净现值 (3) 内部收益率 : 先进行测试 , 通过查表测试 ,在折现率为 i1=15%的情况 下,则计算的净现值为 1=2.95 ;在折现率为 i2=16%的情 况下,计算的净现值为 2=-0.93 ;折现率为 r下的净现值 (=0) 。采用 内插法 得内含报酬率为: 15%+2.95/( 2.95+0.93) *1% 15.76% 或用内插法计算: 39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习题: 某公司决定销售一种新新产品,售价 1000元,可变成本 每件 600元。公司已投入 500000元进行市场调查,认为 未来 6年该新产品每年可售出 10000件,它会导致现有高 价产品(售价 1500元 /件、变动成本 900元 /件)的销量 每年减少 2000件,同时导致现有低价产品( 800元 /件、 变动成本 500元 /件)的销量每年增加 3000件;同时新项 目上马后,该公司每年固定成本将增加 1000000元。经 测算,新项目所需厂房、机器的总投入成本为 3000000 元,按直线法折旧,项目使用年限为 6年。企业所得税 率 30,资本成本 12。要求测算该项目的回收期、净 现值和内含收益率。 40 人心理上的时间偏好率。 时间偏好率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对现在的事情比对未来的事情看 得更重要。偏好率越强说明对当前利益看得越重 (心目中的预期利率就 比较高 ),对未来的利益看得越轻,对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就越疲软。 如 :家庭经济条件与智力投资状况,健康与不良嗜好。 人的现实年龄。 假设寿命一定,时间偏好率一定,对同种类同水平的人力资本投 资来说,投资者现时年龄越小,完成投资后获得的收益期限越长,投 资需求也越旺盛。 投资成本。 投资需求与投资成本成反比。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越低,投资便越 活跃。 如:教育成本与投资需求。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 41 收入差别。 假设投资成本一定,未来工作年限一定,年收入数额越大(投资 收益率越高),投资需求也越旺盛。 如:专业选择背后的经济利益动 机。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生命以 外风险,二是市场风险。此外,对于专用性较强的人力资本,由于其 流动性和可转移性较差,投资的风险更大。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2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供给分析 人力资本供给的区别: 人力资本供给是完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在劳动 力市场上的求职行为,属于人力资本的配置过程;人力 资本投资属于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人力资本投资供给: 1、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指人力资本促进(生产、开发)机 构(如学校、医疗、就业指导机构等)为人力资本投资 者提供的各种教育、医疗、职业介绍等等旨在开发其人 力资本的服务。 l 特点: 人力资本生产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医疗保健 机构)具有正外部效应(提供公共物品)。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3 正外部强效应很强的投资领域,如正规教育、基本医疗保健等应有政府提供,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正外部效 应弱的投资领域,如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等主要 由私人提供,属于营利性机构。 2、人力资本供给主要指人力资本投资的资金融通。 一般 情况下,投资者的资金充裕度决定其可能得到的人力资 本开发部门所提供的开发人力资本的服务供给。从这个 意义上说,人力资本融资代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供给。 l 人力资本融资(别于物质资本融资)的特点 人力资本蕴涵于人本身,不可转让、抵押,资金所有 者通常索要高额利息成本以补偿不可抵押带来的风险, 或者减少资金供给。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4 人力资本融资的时效性特点:越早投资收益越多。 但是投资越早资金往往越少,依靠市场往往得不到投资 所需要的资金,导致投资需求受抑制。 3、人力资本融资渠道: 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公共投资: 原因: 人力资本实为公共物品; 人力资本融资的短缺抑制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投资 需求; 加剧社会财富不平等分布 融资的困难决定家 庭和自我融资是主渠道,富裕家庭投资水高于贫困家庭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5 途径: 投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日 常高效运行的费用(人员、设备) 尤其是人员的保 持方面。 私人融资 原因: 接受公共投资的个人因增加收益水平而应支付少 量费用; 正外部性不明显(涉及人数少特殊需求)的投资 ,如私立学校、私立医院等等。 投资水平: 私人主导的人力资本投资供给量直接受制 于市场价格或需求导向 供给量与服务价格成正相关 ;对有关人力资本投资需求的增加导致人们愿意支付更 高的价格。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6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供给曲线 1、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描述的是人力资本融资的价格或 边际成本随着 投资量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融资渠道的不同,边际成本不同。投资越多,涉及的 投资渠道越多,成本依次递增。 l 一般情况下,随着融资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也会增加, 供给曲线呈自左至右上倾斜的曲线。 l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每一种渠道 处于分割或非连续状态。因此,不同人力资本融资量的 融资成本差别较大。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47 2、曲线描述: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图 2.3.1 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 投资量 边际 成本 0 g u u h h S 0g段 : 家庭收入或赠与融资; (成本为 0) gu段 :补贴贷款 (成本为 gg) uh段 :自我资本 (成本为 uu) h 以上段 :资本市场的商业 贷款 (成本为 hh) S为人力资本融资正斜率供给 曲线 g S 48 1、人力资本生产的特点 人力资本生产蕴涵于人本身,作为投资者的主体要参与 到人力资本(产品)的具体生产过程中来,人力资本的 生产过程是人力资本投资者本人被 “塑造 ”的过程;物质资 本生产的资本品(产品)和投资者主体是截然分开的。 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不是简单的物质资源的转换过程(投 入越多产出越大),而是要以投资者主体的时间和精力 为转移(其他要素对于投资者的替代是非常有限的)。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三、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 例如:从人力资本生产角度来解读 “文凭热 ”、学习中 “出工不出力 ”、 “不出工更不出力 ” 现象。 49 2、生产函 数 (贝克尔): 物质资本投入越多对人力资本生产越有利; 在条件不变时,物质资本投入对人力资本增加作用是递 减的、有限的。 人年少时,时间 T、精力 B和投入带来的知识、能力积累 H大幅增进,中年或老年以后上述各因素的投入对人力资 本的增加作用逐步减弱。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h为人力资本增量; R为物质资本投入; T为时间投入; H为以往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 B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付 出。 R为客观物质资源, T、 H、 B为人本身主体性投入。 50 结论: 总体上看,人力资本生产函数呈收益递减规 律,在人们步入中老年以后更为明显。人力资本 投资年龄越早、效果越好。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51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家庭及其经济功能 婚姻决策 生育决策 家庭内部分工 本章重点: 52 1 家庭及其功能 1.1 家庭的理解 u 社会学视角: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 会生活组织形式。 u 经济学视角:家庭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单位。( P114) 家庭是 消费 单位,其基本的经济功能在于 通过家庭资配置实现成员效用和福利最大化; 承认家庭的人口 生产 功能,但与家庭经济 决策割裂; 抽象的基本消费单位:以家庭为整体而不 以人为主体(强调家庭分工)来分析家庭经 济活动。( “暗箱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53 u 贝克尔家庭经济学 家庭是同时具有 消费 和 生产 功 能并且包含着特定内部关系的 经济组织。 家庭: -要生产消费品:非市场物品或服务 (爱抚、快乐、信誉等 ) -要生产人力资本:家庭成员保健 +生育决策行为 -家庭是内部关系复杂的经济组织: 正常家庭是互补性人力资本及其不同比较优势的共同体; 家庭成员的时间配置四分法(工作 -家务 -闲暇 -人力资本投 资); 成员因专用性人力资本和比较优势的不同在时间配置和家 庭中的劳动分工而不同。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54 1.2 家庭的经济功能 n 家庭通过婚姻与血缘关系将若干成员组合在一起,形成 一种超稳定的单位,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和家 庭资源的有效配置奠定基础。 (凝聚功能 ) -夫妻双方互补的人力资本是家庭的经济基础 -以利他动机调节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避免厂商存在的弊端实施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n 家庭养育子女并提供未来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供给功能 ) -养育子女是一种经济决策(父母得到消费上的满足和 效用,并于未来给家庭带来生产效益); -养育子女要花费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 -家庭是上述收益和成本的权衡,并做出生育决策。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55 n 生产功能:生产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和精神消费的客体 。 一般家庭生产函数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zi为家庭生产的各种物品或服务; xi为生产每种物品或服务的所投入的市场物品; thi为耗费的家庭劳动时间; Ei为家庭的经济能力、社会与自然环境状态。 家庭最大效用与福利就取决于成员的消费选择和他 们的生产决策。生产决策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 工资率、家庭劳务的机会成本等因素。 56 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工资率就高,家务劳动时间 成本也高,会导致市场购买对家庭生产制作的替代,即 “家务 劳动社会化 ”趋势。 n 消费功能 消费是家庭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 一般家庭消 费效用函数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zi为各种物品或服务; n为子女的数量; q为子女的质量; x为增进家庭福利的其他因素。 家庭通过配置各种资源来实现最大效用的消费,使家庭 经济活动达到均衡状态。这是整个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内容 之一。 57 2 婚姻决策 2.1 婚姻市场模型 n 家庭的基础是婚姻。(经济学上)婚姻的基础是结婚的 收益,双方只有当他们结婚后总收益大于独身时的收益 时,即结婚比不结婚更幸福,才会选择结婚。 n 婚姻的市场供求模型 男女寻求接触和交往的场合和途径可以被视为婚姻市 场;单身男女为市场上供求双方;每一位求婚者到婚姻 市场的目的只有一个 在婚姻方面实现个人效用或利 益最大化;决策的前提是预期结婚后的福利大于单身时 的福利。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58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令 和 分别为男女配偶得自婚姻的收益, 为一 次婚姻的家庭总收益或福利。则有: 再令 和 分别为男女保持单身时的收益,那么只有 满足下列条件时,单身男女才会选择结婚: 且 n贝克尔婚姻市场均衡模型: 两个命题: 59 婚姻市场均衡模型如下: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Df 60 解释: lSfSf线为未婚女性婚姻供给曲线, DfDf线为未婚婚姻女性需 求曲线(同时又是未婚男性婚姻供给曲线); l 当 时,女性对于结婚与否无差异, SfSf线呈水平 ; l 当 时,女性立刻选择结婚, SfSf线呈垂直状态; l 当 时(恰好对应女性得自婚姻收益: ), 男性对于结婚与否无差异, SfSf线(即女性 DfDf线)呈水平; l 当 时,男性立刻选择结婚, SfSf线(即女性 DfDf 线)呈垂直状态; l 婚姻的市场均衡为 e点。 -以上为收益分析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1 l Nf为总人数女性 ,Nm为男性总人数,均衡点为 e。 l 当女性人数多于男性人数,( Nf N m)数量为女性找不到 配偶的人数,婚姻收益全部为男性所得 ,均衡点为 e ; l 当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 Nm Nf)数量为男性找不 到配偶的人数,婚姻收益全部为女性所得 ,均衡点为 e 。 -以上为数量分析 # 生活中,男女在婚姻偏好的强度相对于婚姻收益并非弹性 无限大;相反,其弹性往往随婚姻收益的增加而 逐渐 增大。 所以曲线是平滑的。见下图: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2 婚姻市场供求曲线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3 2.2 婚姻匹配与人力资本 n 婚姻收益大于独身收益,或者净收益大于 时,人们才选 择结婚 婚姻的收益是通过生产活动体现出来的 家庭生产活动比个人更容易进行分工与合作,将更有效 率,更可以获得婚姻奖励( marriage premium)。 n 有效率婚姻的条件 匹配 -优势互补性原则 :家庭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决定要素投 入的互补对增进家庭福利具有积极作用; -婚姻中夫妻在不同方面的强互补性是与他们在同一方 面的 弱替代性 相联系的。强强结合(互补)、强弱结合 (替代)与互补性原则是一致的; -上述是经济方面的考量, 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也遵循优 势互补原则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4 2.3 婚姻的存续与解体 n 存续的条件: n 解体的条件: n 解体的原因: -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搜集的成本过高,导致婚姻搭配 不当,失望增加,导致婚姻在初期解体; -配偶双方(一方)产生变化:往往在婚后较长时间后才 解体; -婚姻收益分配不均:婚姻总收益大于独身时收益总和, 但是一方收益小于其独身时收益。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5 n 离婚的成本:投资于特定婚姻的人力资本 -由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婚姻解体,损失共同承担; -由一方过错导致的婚姻解体,损失完全由过错方承担 ; -子女(婚姻最大最典型的人力资本积累),双方都有 可能损失这部分人力资本投资;另,子女的存在增加了 再婚成本。 婚姻解体的成本会抑制离婚行为的产生。如果成本过 高,人们会选择放弃离婚;因此,双方婚姻积累的人力 资本越多,离婚的可能性越低。(离婚率同婚姻年限成 反比、有无子女比无子女离婚率低)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6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知识回顾 : a.导数的概念与边际的概念关系密切:边际收益为单 位产出的变化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同样,边际成本为单 位产出的变化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Q (X )0 TR($)(Y ) B C TR K 2 3 160 210 230 导数的几何意义 MR= TR/ Q 3 生育决策 D 67 b.函数 y=f(x),y关于 x的导数即 x的变化趋于零时 ,y相 对于 x的变化,即: y相对于 X的导数等于 X趋近于零时 , X/Y 是极限。 c.几何上,它对应于曲线上我们要求极限的某点的斜 率 ; X越小,导数的值越接近于曲线上某点的斜率。 d.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当一个函数最 大或最小(求最优)时 ,它的导数一定为零 ;在几何上斜率为 零。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8 3.1 对孩子的需求 u从经济学角度看,孩子是一种能带来效用的 “物品 ”。 u对孩子的需求受到价格成本和家庭收入的影响。 u令家庭效用函数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量 Z和所拥有的给定 质量的孩子数 n,则有效用函数: U=U(Z,n), 令 z表示商品的价格成本, Pn表示养育孩子的总成本, I表 示家庭总收入,则有总预算约束条件: Pnn + zZ =I, 则最大效用的一阶条件是: 。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69 (1) U=U(Z,n), 取全微分得: (a ) (2) Pnn + zZ =I, (b) 由 (a)和 (b)得,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70 图示: a.家庭对孩子的需求 b.家庭收入变动对孩子需求的影响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71 图解: a图 : 1) n轴指孩子数量, Z轴指其他商品, U为效用无差异曲线( 设 n和 Z有替代关系), A为预算线, E点为最大效用均衡 , ne为家庭对孩子的需求;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算线由 A摆动到 A,均衡点 由 E移动到 E,孩子的数量也由 ne增加到 ne。 b图 : 1)家庭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对孩子需求的增加;反之亦然。 2)当孩子的相对价格较高(如由于女性工资提高所带来的 机会成本加大),预算线则从 A摆动到 A” , 均衡点为 E”, 孩子数减少为 n”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72 3.2 孩子数量与质量的相互关系 n 令 q为孩子的质量因子,家 庭效用函数即为: U=U(Z,n,q) 总预算约束条件: Pcqn + zZ =I 最大效用的一阶条件是: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第三章 家庭活动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n Pcq为孩子数量的成本价格 ,Pcn为孩子质量的成本价格 ,在 Pc,I, z不 变条件下 ,n的增加意味质量 Pcn影子价格的提高 ,对孩子质量 q需求减少 , 这又降低数量 Pcq,进一步增加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 ;反之亦然。 A ,e0 孩子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n当收入水平提高时 , Pcq价格昂贵,需求数 量下降; Pcn价格便宜 , 需求数上升。 A线、 e1 73 3.3 教育与生育率控制 n 短期最优生育控制(右图 ) P*为平均或自然的怀 孕率 , C曲线为控制生育 率所花费的成本 ,B为控制 生育率的收益。左移表示 降低生育率 ,右移表示提 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