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_第1页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_第2页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_第3页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_第4页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 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 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 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 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 “十步九回 头” ,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 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呢? 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一方面,正确 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 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古 人说:“志高者意必远。 ”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 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 ,做到文意深远。另一方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 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公文写作要求 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 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 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 思想境界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 ,就 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 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 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 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 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 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 ,就知 道写些什么了。 “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 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 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 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 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 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 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 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 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 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 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 要的。 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 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只有了解当地 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地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一些 资料,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 化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 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地了解当地实际,把握新鲜事 物,否则,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传”的毛病,就容 易发生“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弊端。这是公文写作的 大忌。 五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在遇到写大材料或者是在省市 领导来去匆匆,一人准备汇报材料来不及的时候,就需要 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经验的做法就是采取“统分统” 的组织写作方法,即:统一研究写作提纲,分头去写,最 后一人统稿。这种方法注意的问题有三:一是根据各自的 特长,科学分工。参加的人员有的对工业比较熟悉;有的 对农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外贸比较熟悉;有的对稳定比较 熟悉等等,各有特点,要注意发挥他们特长,谁熟悉哪方 面的,就写哪一部分,分工负责。二是拟稿人要按提纲去 写,如有大的变动,需征得主笔同意,以免走题;对一些 细节问题,可以灵活掌握。三是主笔统稿时要把好“四关” , 即:“政治关” ,看看是否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 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关” ,看看是否符 合当地实际情况;“结构关” ,看看结构是否合理、清楚, 有无重复的地方,前后风格是否一致;“文字关” ,看看文 字表述是否准确,言简意赅。该调整的调整,该删减的删 减,该补充的补充。最后,送领导审查、定稿。 二、谋篇布局 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所以在确 立了公文的主旨后,就要围绕主旨对整个公文结构进行谋 篇布局,考虑文章的组织构造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使 其“首位开阖,繁简奇飞,各极其度。 ” (一) 、基本要求 一是完整连贯,首尾圆合。所谓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 局有头有尾,首尾圆合,通篇一体,连贯就是通篇一贯。 要求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片断与片断之间,前言与后 语之间,都要紧密连接,以一贯之,结构严谨、完美。二 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我们在安排层次和段落时,长短 要适当搭配,其密度不要均等,要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 要,有详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总之,要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才能使公文错综其势,舒 缓自如,给人一种抑扬顿挫、节奏铿锵之感。三是波澜起 伏,曲折变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布局应该崇曲忌 直。谋篇布局的波澜起伏和曲折变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 错综复杂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听者的审美 要求。但是,必须合乎法度,既要出人意外,又要在情理 之中,要使开合、起落、曲直、伸缩等等,恰到好处。 (二)基本内容 文章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种。 1、内部结构。所谓文章的内部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内在 逻辑结构。在叙述性文体里,称之为“线索” ;议论性、说 理性文体里,称之为“脉络” 。不管什么文体,只要有一贯 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它就必然有一缕贯穿的线 索和脉络。思路是线索和脉络的基础;线索和脉络是思路 的表现形式。文章的主题、人物、事物、中心事件、感情 等都可以为线索,如项链以项链这一事物为线索, 红 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等,线索无形地穿梭着全文 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构成严谨的艺术整体。作为党委机 关,我们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 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 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 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 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 没有漏洞。 2、外部结构。所谓外部结构,就是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层次和段落。层次是指文章各部 分内容表达的次序,它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是行 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它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 次和段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 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一般来讲,层次大于段 落,即几个段落表达一个层次,但也有时段落的划分恰好 与层次一致,二者相等;层次安排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 递进式和对比式,根据作者的思想或者线索来决定,段落 划分强调的是集中、完整和匀称。二是过渡和照应。过渡 和照应是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过渡 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先后相关的两个层次和 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关照呼 应,能使结构严密,脉络连贯。三是开头和结尾。古人语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 所以“虎头龙尾”是好文章的半壁江山,当然,怎样开头 和结尾,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全文 各部分的和谐。公文开头多用开篇点题式:开门见山,起 句发意,直接揭示主旨,如背影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 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句句夺目,先声 诱人,起句漂亮,触及中心,富有魅力,让人一见钟情, 如杜牧阿房宫赋 ,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落笔入题,说明缘由,交代作者写作的缘由;开头总说, 提摄全文,先揭示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分说。公文、特别 是领导讲话稿的结尾方式一般有两种:醒明主旨,篇末点 题;展望未来,鼓励斗志,向人们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指明方向,鼓舞人们为实现它去努力奋斗。 (三)如何谋篇布局 要锻炼思路。谋篇布局是思路的表现形式,所以,我 们写文章要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根本的是要认真锻炼思 路,加强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训练。毛泽东曾说: “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 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 不要互相冲突。 ”只有对内容经过精心思考,对文章的谋篇 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动笔写作,才能写出结构严谨,逻 辑性、条理性强的文章。要列好提纲,或打腹稿。这是起 草公文的一道重要工序。按提纲写稿子,有许多好处:可 以帮你组织材料;可以使你想问题更周到;免得一面写一 面想,写时吃力不讨好。列提纲,一定要在掌握领导意图 和吃透“两头”的基础上进行。提纲列的越细致越好,不 要光列大题目,还要列小题目,就连每个小题目里各写几 层意思,哪一层意思放在哪一个题目里面,也要考虑清楚。 比较简短的公文,可以不列提纲,但一定要打好腹稿。打 腹稿,虽然不一定形成文字,但对文稿的谋篇不拘也要想 明白。有了好的提纲或好的腹稿,文章等于完成了一半, 起草公文就会得心应手。 三、语言的锤炼 准确、简洁、鲜明、易懂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准确。公文代表着领导机关或领导集体的声音和意见,不 准确,含糊不清,摸棱两可,执行的标准就不好把握,就 不好执行。 简洁。毛泽东同志说:“文字要简短,使他们顷刻之间能 看完;要精警,使他们一看起一个印象。 ”公文必须简短扼 要,特别是领导讲话一定要注意多用短句,忌用长句子, 不要用过多修饰,把意思讲明白就可以。 鲜明。公文,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含蓄隐晦,深藏不露, 更不能含糊不清,意向不明,它要求清楚、明白,无论赞 成或反对什么、提倡或禁止什么、肯定或否定什么,都要 非常确切地表述和说明,使人心领神会,一目了然。易懂。 公文既要简洁又要易懂,简短而缺意,就只能使人看不懂。 所以,写公文不能哗众取宠;不能用那些华丽而不易懂的 辞藻;不能用那些自己生造的语言;不能有“学生腔” 、 “文学腔” ;不讲空泛的“普通话” ,多讲实实在在的“地 方话” ,多用群众语言。 四、日常公文写作需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1、公文写作的标题 标题实际上就是公文的题眼, 是观点及公文逻辑结构的集中体现。按照层次大小划分, 标题可以划分为大标题、小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 标题的确立应根据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层次要求具体确立, 一篇文章的标题与标题之间应层次分明、逻辑严禁、相互 照应。公文的标题既要求紧扣文意、层意、段意,不能跑 题、偏题和以片盖全,又要求语言简洁精练,有些公文, 比如讲话的语言必须体现领导同志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要求。 在公文写作中,有时公文的内容较多,人们看起来、听起 来,留下印象的内容并不多,所记下来、留下印象的大多 是文章的题目和各个标题,所以公文好的标题或标题群, 能引人入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文写作的观点 好公文的关键是要有新意和创 意,按部就班,对着葫芦画瓢,体现不出个人的观点是写 不出好公文的。所以公文写作者平时必须通过经常学习党 政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深刻领会上级政策,经常调查研 究了解当地实际,多上下结合深入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悟 性” ,身在外而心在内,虽不是领导,但多从领导的角度来 思考问题。同时,在执笔时,注意要以工作为中心,以思 路为纽带,把多个观点、观点群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主次 有位、先后有序,既前后园合,又错落有致。 3、公文写作中数据、图表的应用 在公文写作中, 数据的应用是一种普遍性、经常性的事情,它是事物的量 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字面来理解, “数” “据” 顾名思义就是数字方面的根据,有理有据,只要有根据, 事情道理才能讲的明白,数据饱含信息起到一种说明的作 用,读者从数据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发展状况,使 其明了;另一方面应用数据说明事理,能使读者感到真实, 数据都是通过统计得来的,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图表的应 用相对的来讲,具有局限性,它只限于“看”的公文并且 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它更具有直观、立体、 动态的特点和优点,适合情况上报、署名文章、调查报告 等文体。数据、图表的作用决定了其来源、取舍、应用必 须坚持一定的标准,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来源的权威性, 一般来讲,数据应以统计局的为主,其中税收数据以国税、 地税的为主,没有统计局的,有部门的、乡镇的数据,以 部门的为主。个人拿不准的,让领导定夺。二是数据应用 要统一。不同材料里面,如党委、政府的材料数据要一致。 同一材料不能出现前后矛盾、不一致。三是数据要科学分 析。特别是在没有权威数据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必须经过 科学分析才能应用,单个数据的应用加减不能超过 和、差 的数据。四是图表的应用一定要规范,经过专业人员验证 其正确性,方可使用。 4、资料、语言方面的取舍 修改过程中的取舍。对 于初稿,一定要进行修改,通过缜密的思考,根据公文的 性质,进行语言锤炼,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去掉,哪些必须 保留,哪种表达方式更为精妙和符合领导语言风格。对于 引用的材料,关键把握一点:拿来主义,以“有用”为原 则,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的引用,无疑于一件单色 的衣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