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起搏新概念_第1页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_第2页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_第3页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_第4页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 选择性 部位起搏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徐 伟 2009-09-25 上海 生理性起搏的循证医学 Danish Study 结论 在病窦患者中,心房起搏与心室起搏相比 ,提高生存率,减少 AF和血栓的发生,减少心 力衰竭 Andersen H, Nielsen JC.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from a randomised trial of atrial versus ventricular pacing for sick-sinus syndrome Lancet 1997; 350: 1210-16. 生理性起搏的循证医学 CTOPP 结论 v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风或死亡中,生理性起搏(双腔或心 房)与心室起搏之间无差异 v 生理性起搏减少 AF的危险性 Kerr CR, Connolly SJ, Abdollah H, et al. Canadian Trial of Physiological Pacing: Effects of Physiological Pacing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Circulation 2004; 109: 357-62 减少房颤的作用中 AAI明显优于 DDD, 提示 DDD的右室起 搏起了关键性的不 良作用 1.8 1.5 1.4 12.7 5.5 7 0 5 10 15 Andersen 1987 Brandt 1992 CTOPP 2000 AAI/R DDD/R 年 房颤发生率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结论:累计心室起搏比例可以成为 AF独立风险预 测因子 (心室起搏每增加 1%,AF的发生也增加 1%) MOST Sub-study 研究结果 Dashed lines represent 95% confidence boundaries Sweeney MO, Hellkamp AS, Ellenbogen KA, et al. Adverse Effect of Ventricular Pacing on Heart Failur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Normal Baseline QRS Duration in a Clinical Trial of Pacemaker Therapy for Sinus Node Dysfunction. Circulation 2003;107(23):2932-2937 Search AV Extension and 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for Promoting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这是起搏行业唯一通过大规模,前瞻性,对照性临床试验明确证实: 减少不必要的右室起搏可以 减少 持续性房颤的风险 具有房室优先功能与传统双腔起搏组相比: 1. 在保障心房起搏的前提下,运用减少右室起搏策略 (Search AV +,Search AV ,MVP)的试验组可以减少 90%以上不必要的右室起搏 2. 试验组的持续性房颤风险性降低 40% 试验组由于降低了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从而也减少了 40%因房颤 引起的射频消融治疗和心衰住院率 SAVE PACe 研究结论 : 生理性起搏的循证医学 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所谓的 “生理 性起搏 ”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根本原因 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 使左右 心室激动不同步 ,带来有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v 房室顺序激动 v 频率应答起搏 v 房室顺序激动 v 频率反应性起搏 v 减少不必要的右室心尖部起搏 v 保持心室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生理性起搏的再定义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 1) v 对具有自身房室传导功能的患者,减少不必要 的右室心尖部起搏 “对于需要植入双腔起搏器 ,并且有自身 AV传导 病人来说 ,需要使病人的心室起搏比例 最小化 ” -美国心脏学会 , 循环杂志 , 2005年 1月 17日 2007 年的 ESC Pacing and CRT Guidelines 针对病态窦房 结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起搏治疗方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 了 MPV概念及 最小化心室起搏的治疗策略。 ( MPV= Minimization of Pacing in Ventricular) 生理性起搏发展的 新 方向 2007年 ESC明确指出: 40% 0% ESC明确提出: 病窦的病人,应该选择具有最小化右室起搏功能的双腔起搏器 对于必须心室起搏的患者,例如高度 AVB、 永久性 AF伴长间歇等,可选择较 生理的起搏部位, 减少传统的心尖起搏对 心脏血流动力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心脏选择性部位起搏心脏选择性部位起搏 生理性起搏新概念( 2) 较生理的起搏部位 v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RVOT) v His束旁起搏 各种流出道 /间隔起博与心尖部起博比较的临床研究结果 (一 ) RVOT/RVA 作者 发 表年 代 病例数 病例的种 类 观 察的指 标 结 果 备 注 1 De cock 1992 15 Cardiac index 17% 2 Guidici 1992 89 SSS+AVB Cardiac index 21% CO 19% 3 Buckingham 1997 11 CO CO QRS with 无 变 化 4 Victor 1999 14 III-AVB+房速 4个月后 自身 对照 EF45% EF 无 变 化 心房 RVOT EF40% CO 优 越 EF90% 结 论 右室间隔部起搏和传统的右室心尖部相 比对左室功能正常患者心衰指标的改善没有显示 明显的优越性 间隔部起搏长期随访结果 Lewicka Nowak等将 27例右室起搏依赖的患者 分为 RVOT与 RVA二组,长期随访观察 BNP、 LVEF、二 尖瓣返流面积 植入前 RVOT(n=13) RVA(n=14) LVEF ( 547) % ( 5611) % 二尖瓣返流 0.70.5 0.90.3 随 访时间 ( 936)月 ( 899)月 随 访 90个月 RVOT(n=13) RVA(n=14) LVEF ( 539) % ( 478) % * 二尖瓣返流 0.70.5 1.30.4 * BNP 428430 103485 * *P0.05 *P0.01 间隔部起搏长期随访结果 Long-Term Studies v Few trials long enough to allow for LV remodeling. v Tse 2004:1:S243 Ts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2;40:1451. = RVOT Pacing = RVA Pacing More long-term studies needed! 上述的研究结果显示 v 流出道间隔部位的起搏比右室心尖部中等度改善 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v 对于依赖右室起搏的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位 起搏可以减少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带来的 心室失 同步化 作用 v 对有左室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右室流出道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