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docx_第1页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docx_第2页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docx_第3页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docx_第4页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浅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 浅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途径 一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一村一大”等公开招考就 业;二是人才交流中心推荐就业;三是在外参加公司企业 应聘就业;四是通过个人、合伙或入股创业实现就业。 人才服务机构服务情况 一是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二是发放高校 毕业生就业创业宣传手册,开展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 三是组织用人单位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类招聘活 动;四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和档案管理服务;五 是对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 二、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 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现实差距较大,大部 分高校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严重,就业期望值较高。一方 面,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在城市就业,选择回生源地或农村 就业的人数很少,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 很多大学生对薪金和职位要求较高,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实际工作能力弱,不随自己意愿的工作又不肯干,造成择 业难的现状。 2.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近几年,市场对人 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 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 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 茫然和无所适从。 3.团队合作适应性差,不适应当前用人单位的要求。 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 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 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 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 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因 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 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回乡报到、参加招聘会,这种 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 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 5.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大部 分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岗位 要求相差甚远。用人单位招聘,普遍要求有一定专业技能 和工作经验,这样可节省培训成本。多数企业宁愿花高薪 直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也不愿意招聘缺乏实际工 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明显处于竞争的弱势地 位 学校的原因 1.一是高校过度扩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盲目扩 招。近年来,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扩大招生规模和数量, 未对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注重了招生,忽视了社 会的吸纳能力。经多年积累,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造成 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社会吸纳能力不足的矛盾。高 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有些高校设置专业及制 定招生计划主要依据自身师资条件和考生志愿,没有面向 市场需求,也没能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 结果造成当前什么专业“热门”考生就报什么专业,高校 是哪个专业投入少考生多就扩招哪个专业,导致高校毕业 生结构性过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与用人单位 的实际需求差异较大,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设 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 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 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 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 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忽视了对学 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 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 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 需求的现状。 3.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 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重数量,轻质量,强迫毕业 生“被就业”。 用人单位的原因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 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 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 学历越高越好。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 直接划等号的。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 劣势,不少用人单位工作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 并且希望很快给单位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 用人单位要求。 3.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 单位的工作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 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 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 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4.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明显减少。这次全球性 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有的企业今年缩减了招聘计划,有的企业干脆取消了的招 聘计划;有的中小企业已开始裁员;个别企业已停产,尤 其是一些外向型企业影响较大,岗位流失严重。 5.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干部队伍年龄的长远结构 或对人才的过高要求,空编不进人。忽视了单位之间人才 科学合理流动和干部继续教育、岗位工作经验培养积累的 调节和提升作用。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浅见 毕业生方面 1.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有强烈的事业 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争 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灵活 的思维方式。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必须尽可能培养 自己处理信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看待事物、与人协作 的能力等。再次,加强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 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 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 预备。 2.树立科学就业观,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 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变就 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 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 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3.要主动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 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它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 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地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 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毕业生个体 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 个重要途径。 学校方面 1.要转变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大 学生的就业竞争本质上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较量,而大学 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高校中培养模式以及教 学质量的影响。 2.要合理设置专业,以满足社会及市场需求为根据。 3.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以提升学生求职能力为目的。 适时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了解人才市场的实际 供需状况和求职策略及技巧,真正提高求职就业的能力。 建立覆盖全国的大学生求职择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更多 的就业信息,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 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方面 1.加大组织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 业观和成才观。逐级落实责任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 各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 就业指导课、课外就业指导讲座、大学生励志讲坛等载体, 引导毕业生克服坐等机会的懒惰做法,克服只有在大城市 就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片面想法,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 的就业现状,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争取来之不易的就业 机会。通过大力宣传就业形式及其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 “先就业后择业”,使其真正认识到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 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 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 是一事无成。引导他们选择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村镇 一线就业,把基层当作积蓄能量的加油站,把基层当作实 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 2.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根据国务 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 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 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等。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配套措 施,让这些政策具有操作性和执行性,让政策“落地”, 真正把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岗位。高校和相关部门要加大 意见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做到让每一个毕业生了解政 策,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人 员吃透政策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主管部门要 加强监督,跟踪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切实把国家和省、市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利用好、执行好。 3.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和中介机构建设,打造高效就业 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尤 其是目前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分离的现状急需改变;加 强与高校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加快 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与国家和省相关网站的对 接,尽快形成多层面的、广覆盖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增 加就业供求信息量,拓宽就业渠道。实行高校毕业生网络 求职“一站式”服务,改变传统就业招聘程序,节约就业 成本,提高就业效率。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人才 中介机构的作用;规范各类人才中介服务和职业中介机构 的经营管理,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4.引导机关企事单位重视招聘大学生,合理录用大学 生。以优化单位人力资源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 握了科学技术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最活跃的 因素。大学毕业生是受过系统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是促 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用人单位应把接受大学生作为本单 位良性运作和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而不断的优化 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以提高单位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时应摒弃一味地青睐那些高学历持有 者,忽视了本单位招聘岗位的特征的现象,在招聘过程中 要注重人才的合理录用,本着对应聘者负责的态度,根据 本单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招聘岗位的特性,接收不同 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求职者,从而实现资源的合 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5.加强见习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增加专业培训,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确 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其岗位适 应性,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要整合高校、机关企事单位和 科研机构的现有资源,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注重效率; 防止一哄而上和小而全的做法,克服重建轻管、重复建设 和资源浪费。坚持以“结合实际,优化结构,突出重点” 为原则建立见习基地。建立严格的见习考核认证制度,落 实见习补贴政策,规范见习基地和培训市场。推进校企合 作,通过产学结合、定单式培养等模式,建立高校毕业生 实训示范基地。 6.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 系,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正在面临 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政府要引导企业积极应对,通过 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 品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 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通过扶持企业发 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高校与企业 之间的联系,用人单位可以与部分高校联合并积极提供就 业实习岗位推行“体验式就业”,共同培养和造就本单位 适用的人才,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他们从求学 到工作的转换时间,做到企业、学校、毕业生“三赢”。 7.完善就业服务环节,提高就业效率和水平。整合人 事、社保、金融等部门,在市高校毕业生服务中心集中办 公。改革登记、认证、信贷等环节中繁杂的审批办理程序, 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支持和鼓励 毕业生自主创业。简化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程序,对再次 择业的毕业生,可不回原学校所在地办理各种改派手续。 加快完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清理各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 业的制度性障碍。对已到基层一线就业的大学生建立定期 回访制度,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增加“一村一名大学 生计划”名额,真正做到每村一名大学生,对“一村一名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