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健康妈妈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全市“健康妈妈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全市“健康妈妈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全市“健康妈妈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全市“健康妈妈工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市“健康妈妈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孕产妇管理和救治,预防和减少孕 产妇和婴儿死亡,切实保障母婴安全,为实施全面两孩政 策保驾护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江苏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等法律 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 重大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建 立健全母婴安全管理机制,加强产儿科规划建设,规范孕 产期保健,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服务管理,健全 完善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网络,不断提高服 务能力和救治水平,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二、目标与指标 (一)总体目标:到 2020 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 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较好控制水平。 (二)支持性指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产科、新生儿科全部达到省定 基本建设标准。 2.市、县两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成 率达到 100%。 3.县(区)二级妇幼保健院建成率达到 60%。 4.妇幼保健人员持证执业率达到 100%。 5.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99%以上。 6.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达到 90%以上,母子健康手册使用率达到 98%以上。 7.高危妊娠规范管理率达到 100%。 8.0-6 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 95%以上。 9.妇女病普查率达到 90%以上。 10.母婴安全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要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纳入本地区“十三五” 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并对改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给 予重点支持,县和涉农区完成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 任务。根据辖区助产技术服务资源现状和需求情况科学规 划产儿科资源配置,对所辖产儿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提高 产儿科建设水平,改善人员、房屋和设备条件。推进城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妇儿 保人员配备,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机构的产儿科 建设和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和产科服务质量。进一步完 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网络,提高妇幼重点人群电子建档质 量和应用水平,提高妇幼统计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为 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强化落实妇幼健康分级服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全市母子健康手册推广使用 实施方案实行妇幼健康分级服务,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规 范履行工作职责,执行孕产期保健服务主动告知和知情同 意制度,引导服务对象接受规范服务,切实提高早孕期建 卡率和高危妊娠管理率。加强高危人群专案管理,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应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 筛查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及市妇幼信息平台系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将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主动 转诊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估,同时要对上 转的高危孕产妇进行跟踪管理,定期随访,了解其后续治 疗等动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 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并将分级情况记录在市妇 幼信息平台系统,加强分类管理。除低风险人群外,其余 孕产妇原则上均应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 务和住院分娩。对评估为高风险的孕产妇,必须上转到三 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具有助产资质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应开设高危门诊,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坐诊,要将妊 娠风险分级为“橙色” 、 “红色” 、 “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 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 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发现一例、登记一例、 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通 力协作,逐步形成正常孕产妇就近接受医疗保健服务、高 危孕产妇转到县或市级机构的分级医疗保健服务格局,使 高危孕产妇得到安全、有效的服务。 (三)严格母婴保健技术准入管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中华人民共和 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严格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人员和技术准入,规范开展各项服务。以助产技术服务、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等为重点, 加强综合监督执法检查,严格服务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国 家卫生计生委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 ,严禁医疗 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非法开展产科诊疗活动,严禁医疗机 构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依 据新修订的江苏省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 、 江苏省 助产技术服务评审标准 ,严格产科准入管理,实行三年一 评审、每年一校验,经评审或校验合格的助产机构应向社 会进行公示,对不达标的产科一律撤销。建立产科安全办 公室制度,每个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均要设立产科 安全办公室,由分管医疗副院长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 院内产科质量管理,重点孕产妇全程追踪随访,协调危重 孕产妇抢救等工作。通过设立产科安全办公室,强化产科 质量和安全管理,让每一个孕妇获得安全分娩的保障,让 每一位助产医护人员承担母婴安全的责任。 (四)畅通母婴急救绿色通道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孕产妇和新生儿危 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产、儿科能力水平,尤其 要重视多学科联合协作综合救治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改善 院前、院内急诊抢救条件,强化转运、救治、用血等重点 环节保障。要健全以妇产科、儿科为主力,以内科、外科、 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为骨干的救治专家 组,指导参与辖区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工作,提高 应急响应能力和综合救治水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 妇幼保健、采供血、急救等机构要按照xx 市孕产妇和新 生儿危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实施方案落实母婴急救工作 职责,实施呼救、转诊、会诊、抢救等工作,最大限度畅 通母婴急救绿色通道。各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要充 分发挥综合诊治和抢救能力优势,不得推诿、拒绝高危孕 产妇。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综合协调力度,情况 危急时靠前指挥,协调各类资源和要素参与母婴急救。 (五)提高孕产妇死亡评审质量 落实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牵头 围产保健协作组,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不 断完善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制度。各地要做到出现一例、 评审一例、上报一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全程参与评审 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规范开展评审, 科学分析死因,查找影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分清问题 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将结果上报市级卫生计生行政 部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务必认真、如实书写孕产妇病历 资料,健全孕产妇死亡登记台账资料,做好死亡信息收集、 整理及上报工作,为孕产妇死亡评审提供真实、有效的原 始资料。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将不断改进孕产妇死亡评 审办法,做到出现一例、评审一例,并组织市级专家组到 相应机构进行现场评审,切实提高评审质量,努力降低死 亡率。 (六)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各类单位及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发生孕 产妇死亡的,应查明责任,予以追究。凡经孕产妇死亡评 审为可避免死亡,经查明落实责任的,一律予以追究,相 关单位年度内不得评为先进,同时,市卫计委将对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有 下列行为之一的,也应当追究责任并进行约谈:对高危孕 产妇发现不及时、管理不到位,擅自截留高危孕妇在本单 位分娩,发生危急情况不及时呼救或转诊,造成不良后果 的;不执行操作规程,人为干预产程,超范围服务、跨科 手术,造成不良后果的;因母婴急救通道不通畅,贻误危 重孕产妇急救,造成不良后果的,以及其他应当追究责任 的行为。 四、实施策略 (一)项目计划实施 3 年时间,自 2018 年 1 月开始, 到 2020 年 12 月底结束。 (二)每年年初由市卫生计生委与各县(区)卫生计 生行政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目标任务,制定考 核办法。每年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组对各县区实施工程 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三)建立信息交流和定期通报制度,及时推广好的 做法和经验,定期向有关方面及各县(区)政府通报项目 进展情况。 (四)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 得力、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工作 滑坡的地方给予通报批评;对于完不成年度任务的县(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行争先创优一票否决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健康妈妈工程,是保障母 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各地要将 其摆在卫生计生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妇幼健康工作的重 中之重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纳入对各级公立 医疗机构及采供血、院前急救等公共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 中,督促相关部门和机构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健全工作 领导组织,加强统筹协调,确保网络建设、人员配备、经 费投入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生 命安全。 (二)加强队伍建设。以临床重点专科及妇幼保健重 点学科和人才评审为抓手,加强产科、儿科、妇幼保健等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对中心综合救治能力的培养。 开展助产士转岗培训和县级骨干产科医师培训;开展针对 性继续教育, “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继续教育全员覆盖, 提高在岗人员岗位适应能力。建立妇产、儿科等紧缺人才 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对产科医师、儿 科医师给予政策倾斜,改善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薪酬待遇, 增强岗位吸引力和职业认同感。推广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 重症管理救治技术应用,提升队伍专业技术素养。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 时、动态了解医疗机构产科门诊量、孕产妇建册建档量、 产科床位使用率、活产数以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危急重 症发生和死亡率等情况,科学划定预警线,制订有针对性 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切实保障母婴安全。结合妇 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妇幼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