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pdf_第1页
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pdf_第2页
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pdf_第3页
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贾晓慧(洛阳大学,河南洛阳471023)摘要: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主修课程,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当代教育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出了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观点.从科学建构开放性的课程内容;视课程实施为对话,实现其开放性和动态性;倡导以多元和宽容的方法评价和研究课程,实现课程评价的开放性等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对开放性课程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也作了分析.关键词:开放性课程;细胞生物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42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13X(2006)04-0117-041开放性课程的提出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课程是课业及其进程,它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对人类文化进行恰当的抽象演绎,并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为准绳,对所选材料进行合理的组织,其中既包括学校总科目的设置,也包括每门课程的内容与进度的安排,它是教学活动得以运转的基础.对于一门学科课程而言,课程的构建至少应该包括下列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和过程,课程的评价.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对课程的理解和构建存在明显的局限.课程目标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忽视能力和情感体验;课程内容以教科书为依据,较少涉及学科的新发展,也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匮乏,教学环境沉闷,教学方法单一;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上级对教师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忽视教师对课程的自评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的交流和沟通,而且评价往往缺乏实效性和开放性.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当代教育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实现信息时代课程的综合化目标,体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丰富内涵.开放性课程的创建具有深远的现实的意义.2开放性课程的内涵开放性课程是课程内容、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体现在尊重课程知识的建构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将课程实施视为对话,恢复其开放性和动态性,实现课程教、学主体的互动性;倡导以多元和宽容的方法评价和研究课程,实现课程评价的开放性,促进课程的发展.3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3.1从实际出发,科学建构开放性的课程内容3.1.1结合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与生物学相关专业很多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涉及到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等,而且在授课时间上有前有后,为避免与先行课程的某些内容重复,又为后续课程留有余地,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应对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关于组成细胞的大分子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细胞生物学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学生已学过这些知识,故本学科不再重复.细胞的结构和它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知识在其他课程中已简要第21卷第4期2006年12月洛阳大学学报JOURNALOFLUOYANGUNIVERSITYVol.21No.4Dec.2006收稿日期:2006-10-25作者简介:贾晓慧(1969-),河南淅川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学.讲过,本学科应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加深入的知识.有的细胞器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在其他课程中已详细讲过(如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本学科则尽量从略,而把时间主要用在讲授学生尚未学过的内容上(如叶绿体的代谢自主性程度、核基因对它的控制、叶绿体的起源等).在讲授时应力求使本学科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紧密衔接而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以最大的信息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实践证明,这种承前启后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解决了相关课程间的重复教学问题,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积极作用.3.1.2关注学科进展,激活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教学内容是否新颖,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细胞生物学教师,必须跳出书本的框框,站在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掌握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把这些动态、研究成果以及待攻关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学生学会预测、预见和构想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基于此,每年根据新的发展动态调整讲课的重点、难点等,在原有的基础上,查阅各类期刊,力求把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热点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如讲解“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一章中增加了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细胞分化与器官再生及其应用前景.在讲“细胞衰老与凋亡”一章时,增加了细胞衰老与细胞寿命、人类长寿的关系等内容,并设计关于绵羊多利早衰的探究性内容.3.1.3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体现课程的现实意义细胞生物学与生活实践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讲述中应尽量把生产实际中与细胞生命活动有联系的知识或实例引入课堂中进行讲授,以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细胞生物学在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性.例如,脂质体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利用质脂体技术与单抗及其他技术结合起来,可使药物更有效地作用于靶细胞,或进行转基因操作.利用信号传导来讲述某些药物作用于靶细胞的信号传递通路,进而讲述该药物的作用机理.这样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细胞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3.1.4渗透对生命科学技术的理性认识内容,实现课程的人文价值教学内容中增加“细胞生物学技术与社会”内容,引导学生将细胞生物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联系起来,能对生命科学技术做出科学的评价,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并能解释、说明人工受精、安乐死、人类基因组密码的破译、干细胞研究可能带来的伦理困惑和对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冲击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诸如歧视、基因隐私权等,能从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和谐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情感,能够支持有利于防范生命科学技术不利影响的法律和国际约定,抵制对生命科学技术滥用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和生命科学伦理观的形成.3.1.5建立教师个人的教学Blog,实现课程内容的全面开放在个人Blog上,创建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课堂讲稿、课件、相关阅读材料、作业、习题等板块,全面开放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能随时反馈信息.教师也可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生动、新颖.3.2将课程实施视为对话,实现其开放性和动态性课程内容为设计者与实施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中彼此相遇、达成共识,并不断扩展课程内容的内涵,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课程实施.这种互动的、共同的会话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和学习,是构建开放性课程的关键.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进行开放式课程教学首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教材只是学习的主要教学参考书,还需要教师学习和熟悉信息技术、通过网络采集最新的活的信息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第二,教学演示工具要从黑板和粉笔转换成计算机媒体,动态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需要教师自己制作一些课件.第三,要求教师熟悉相关网站,并能在授课的适当时机进行链接.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开放性课程实施的探索.811洛阳大学学报20063.2.1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开放式创新性实验设计开放式实验教学旨在改变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的限制,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自行设计实验,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一些初级的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试行实验教学三开放: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试剂和仪器设备开放.在三开放中,关键是实验项目开放,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自行设计一些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是起帮助作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学生提出实验项目后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制定实验方案.随着网络的开通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反过来促进了实验教师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制作实验教学VCD、学生实验报告集,建立资料库,以供实验教学辅助之用.3.2.2理论教学中开展学生“细胞生物学研究专题报告”活动研究专题报告活动主要由5个环节组成:咨询与选题、查阅文选、分析文献、研究报告写作、专题报告.咨询与选题.教师根据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提出30个40个左右的研究主题(关键词)供学生自由选择,与此同时召开2次3次咨询会,向同学介绍这些研究主题的基本情况,回答学生的提问,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查阅文献.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做过研究,没有系统地查过文献,所以对文献比较陌生,对文献查阅方法更是所知甚少.因此,主讲教师需要传授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当今的文献有纸介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由于电子文献的查阅方便快捷,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纸介质文献的查阅.学生在确定选题之后,可组成小组到图书馆现场查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介绍查阅纸介质文献的常用工具书及具体的查阅方法,指导学生查阅,直至学生查到所需文献为止.阅读和分析文献.这是科学专题报告活动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困难的一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两大困难:一是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不认识,这些词汇在一般的英汉辞典上无法查阅;二是对一些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操作不了解从而影响对论文的理解.为此,教师要简单介绍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介绍相关的辞书、工具书和实验教材.此外,教师每周要安排1个2个晚上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此阶段一般要求读5篇10篇原始的英文文献,这一过程跨越2个月.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对自己选题有益的部分进行摘抄或复制.报告写作与研究方案设计.该环节有两种不同的要求,一种是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综合,写出报告(或大摘要),对该专题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策略.对一些程度特别好的学生要求独立设计一个新的研究方案.专题报告.这是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位同学将自己所查阅和研究的专题的主要内容制成Pow2erPoint进行大会交流.指导教师将报告进行全程录像,最后制成VCD,并向每位报告者赠送一盘.这种研究性的课程学习是一种结合课程进行的模拟研究,学生通过教材、期刊文献、电子文献,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广泛收集所选专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研究设计训练.3.2.3组织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竞赛和辩论赛细胞生物学知识较为琐碎,通过设计知识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将班级学生分为5人6人小组,竞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选答题三类,分三个阶段进行,每组基本分为100分,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最后评出名次,纳入平时成绩考评.辩论赛主要是针对一些仍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或者是已有定论但在提出过程中有过激烈争论的内容,教师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供学生辩论,学生课前要收集资料并整理论据,为自己的辩论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病毒与细胞的关系、病毒与癌变等都是较好的辩论题目.实践证明,这两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倾听、宽容的素质.3.3倡导以多元和宽容的方法评价和研究课程,实现课程评价的开放性,促进课程的发展3.3.1多主体参与教学和课程评价,实现评价的开放性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个人不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911第4期贾晓慧: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开放性课程的评价需要管理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和教学的评价,整个评价过程公开进行,力求尽快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多向开放,有利于开放性课程的发展和成熟.3.3.2多渠道、多形式的课程评价,实现评价的开放性评价可以采用交谈、问卷调查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可以面谈也可以电话交谈,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特别是通过E2mail或者在Blog上留言,能即时收到有关课程评价的信息,师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不仅使课程评价及时、有效、开放,而且极大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4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取得的成效4.1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包括可以上网的电子讲稿、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学习材料、实验项目、学生研究性专题成果、学生辩论录像、知识竞赛题库等.这些课程体系都是一个开放性的资料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为细胞生物学的顺利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条件,同时为相关学科的课程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4.2教学效果稳步提高,学生在开放性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发展通过2006年6月的课程评价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开放性细胞生物学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量,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品质、辨证思维品质的形成,也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5关于开放性课程实践探索的思考5.1教师素质急需提高开放性课程的实践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摆脱传统的束缚,树立新的课程意识,并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同时开放性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灵活的教学策略,并能热心奉献,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建设中.5.2资源的紧缺开放性课程需要网络、图书、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设备等全方位的资源支持,而目前这些并不能全部满足开放性课程的需求,这无疑为开放性课程的构建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开放性课程显示的优势必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参考文献:1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王金发,王国雄,何炎明,等.创建“开放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4,(1).ThePracticeEstablishingofCellBiologyCourseOpeningtotheOutsideJIAXiao2hui(LuoyangUniversity,Luoyang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