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docx_第1页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docx_第2页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docx_第3页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docx_第4页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 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一、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随着交易规 模的日益扩大,交换关系变得十分复杂,交易各方信息不 对称的矛盾愈发突出。特别是买方市场形成并成为常态以 后,信用交易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商品交换关系也更多 地表现为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进一步完善 这个体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从近几 年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社 会信用的严重缺失,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之一。信用环境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 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 性手段,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经济利益主体 趋于多元化。一些经济利益主体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乘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市场体制不健全之机,肆意扰乱和破 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近些年来,偷税漏税、制假售假、 走私骗汇、非法集资、恶意合同违约、故意拖欠债务等违 法犯罪现象严重。即使在不违法的界限内,也存在着大量 失信违约现象。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失信现象,严重地 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 会的文明进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 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经济进入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的程 度越来越深,信用缺失的问题不解决,将干扰我国的对外 开放,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所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必须着力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近几年先后部署并开展了一系列打击走私、偷逃骗税和制 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出台和修订 了一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文件,初步建立起权责 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和执法体系,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 的工作机制,有效地遏制了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 犯罪活动蔓延的势头。 两年多来的专项整治斗争,着力解决的是市场领域中 较为突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强、行政组织推动、依靠社 会力量联合实施等特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必须看 到,专项整治是一种事后解决矛盾的办法,为治本创造了 良好氛围,但很难根除滋生经济秩序混乱的社会土壤,整 顿过后秩序混乱的现象还有可能复生。中央提出,整顿和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主要 是指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制度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建 设就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只 有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 更好地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切实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实践“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抓好关键环节,建设长效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规范诚信的社会机制,是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它对于失信行为具有 记录、揭露、预警和惩戒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遏制市场交 易当事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造成一种“违规失信,处处 制约;诚实守信,路路畅通”的社会氛围,使失信者付出 沉重代价,诚实守信者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和保障,从而 有力地维护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要注重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完善社 会信用法律。立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信 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 运行规则,以及政府部门的公共信用服务和监管等,用法 律加以规范,使关系社会信用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 利于在法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目前,我国 协调交易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已有不少,但社 会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还有空白,应当抓紧建设,逐步完 善。 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支 撑,主要依靠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信念、文化习俗和社会 舆论来维持,从对人的人格、品质塑造和社会评价上形成 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力。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 为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 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社会信用体系覆盖经济和社会的各 个领域,涉及法律、制度、道德、管理、服务、信息等许 多方面,是一个综合的体系。社会信用缺失,严重损害中 华民族明礼诚信的道德传统,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亵 渎。因此,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以道德为支撑,营造 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诚信的宣传 教育,普及信用知识,使社会成员树立诚信方面的道德意 识,重视他人和社会对自身信誉的评价,增强对各类失信 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誉从信来,人无信难立, 企无信难兴。我们要通过诚信道德这个支撑力量,使我国 的信用体系形成最广泛的社会自律机制和道德评判机制, 引导和约束经济活动主体守信践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 序。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社会信 用体系的基础,而健全的信用体系则是产权的有力保障。 只有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的现代产权制度,市场主体才会产生追求长期经济利益的 动力,事事处处讲信用、树信誉;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体系,才能保护产权不受侵犯,保障产权的合理收益。抓 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在明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推动社 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公开政府信用信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政 府各部门,包括有政府背景的特殊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 掌握着大量管理对象的信用信息。目前这些信息主要用来 为内部监管服务,很少向社会提供。要按照完善法规、特 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 人信用服务体系。这实际上是要求我国的信用信息服务在 政府的依法管理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部门应依 法公开所掌握的管理对象的信用信息。当然,信息公开应 当建立在保护国家安全、保护合法的商业秘密和保护个人 隐私的基础上。对此,需要科学地界定,也需要法律规范。 公开政府信用信息,不但可以支持信用服务领域的商业运 作,从公共管理角度看,也是政府对市场主体监管方式的 重要转变,即通过信息的采集、交换、公开,使过去针对 某个时点的监管变成全过程的监管;由单个部门的专业监 管变为全方位的综合监管;由相互隔绝、各自为战的内部 监管变为相互配合、互联互通的开放式监管;由单纯依靠 行政手段的监管变为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化手段,动员全 社会力量共同监管。这样一种全新的监管方式,不仅能够 有效地处罚违规失信行为,而且能够更全面、更充分地掌 握管理对象的信息,从而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更 有效率、针对性更强,并大大降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行 政成本。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结构已变得十分复杂, 经济活动的主体日益增多,经济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全球。 这些深刻变化,使得依靠传统手段对市场实行有效监管已 非常困难,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社会信用体系实际 上也是一个社会信用状况的动态监测网络,更需要电子计 算机、数据平台和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撑,为规 范市场经济秩序提供物质前提。近年来,我国实施“金关” 、“金税”、“金卡”等工程,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 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 信用行业标准化体系,可以使各地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 通,堵塞监管漏洞,使违法违规、不守信用的行为无处藏 身。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远远不 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未能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方面发挥出全面的强有力的作用,必须加快建设步伐。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应当以建立全社会的 诚信环境,形成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的;以发挥政府的示范作 用,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重点,形成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社会 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信用实践活动、监督与 惩戒机制四个方面。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的核心,培育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的重要任务,开展社会信用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 践环节,建立信用行业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 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在方法步骤上,应当坚持政府推动, 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坚持总体规划,精心试点, 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坚持诚信宣传教育与信 用制度建设并重;坚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统一的信 用信息标准;坚持培育社会信用市场需求、促进商业性信 用服务行业发展与加强信用监管相结合。通过 3-5 年的努 力,力争达到以下目标:全社会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