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区建设情况思考建议.docx_第1页
乡镇社区建设情况思考建议.docx_第2页
乡镇社区建设情况思考建议.docx_第3页
乡镇社区建设情况思考建议.docx_第4页
乡镇社区建设情况思考建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社区建设情况思考建议 城关镇自 XX 年 10 月份着手社区居委会体制改革,到 XX 年 3 月份改制完成,新的社区居委会工作正常运转。通过两年 多的实践,城关镇的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此,笔者 对城关镇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社 区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城关镇社区建设的积极探索 城关镇社区建设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 益于上级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得益于辖区各单位的鼎力 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科学合理整合了社区。改制前城关镇设有 6 个居委会, 其所辖区域仅限于老城区。这些居委会在巩固城市基层政 权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居委会 自身建设基础很差。居委会组织建设很不健全,每个居委 会仅配有 2 名干部;办公场所昏暗狭小,办公用房均不到 40m2,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办公经费十分紧张,主要靠省、 市、县三级财政拨付的每年 3000 元办公经费维持运行,干 部待遇偏低。二是居委会缺乏对居民的有效管理。三是居 委会管辖区域划分不清。为此,城关镇主要从区域划分、 基础设施建设、班子配备三个方面着手社区体制改革。首 先进行社区整合,科学合理地将城关镇原 6 个居委会调整 合并为 6 个新的社区居委会。 突出抓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实改变原居委会办公 用房昏暗、狭小的状况,在县城区主要街道择地为每个社 区兴建了新的办公用房。每个社区的用房面积都在 400m2 以上,6 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布局合理,配备了统一的办公设 施,办公条件彻底改变。 选优配强了社区干部队伍。为确保社区工作的连续性 和创新活力,按照每个社区干部编制数 5 名的要求,对社 区干部采取留任、聘请和公开招考选聘相结合的方式选用。 城关镇现有社区干部 30 人,全部脱产,其中留任原居委会 干部 12 人,聘请退休老干部 2 人,公开招考 16 人。社区 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程度高,平均年龄 34.2 岁,35 岁以下 15 人,中专以上文化 19 人。 (四)建立健全了组织网络。XX 年,按照基层党组织选 举条例和社区居委会选举规程的要求,选举产生了首届社 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了社区居民组织,并在 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了社区组织网络建设:每个社区下设 5 至 6 个居民小组,居民小组管理居民小区、居民小区管理 居民住户,相应设立居民小组长、小区主任或楼栋长,确 保社区事务管理环环相扣,组织、人员到位。 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为规范社区工作,彻底改变居 委会时期那种“有事上班,口袋办公”的陋习,城关镇党 委政府牵头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社区居民委 员会工作职责、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制度、社 区民主管理工作制度以及社区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明确社区职责,规范社区工作者行为,使社区各项工作逐 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确保了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和社区工作经费。过去,城 关镇居委会干部每人每月工资水平待遇平均在 300 元左右, 且没有享受任何形式的福利待遇,工资主要从少量的门面 租金和省、市、县三级财政拔付的年 3000 元经费中解决, 缺乏保障。改制社区居委会后,社区干部工资、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待遇和工作经费等一并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社 区干部工资分两个档次,XX 年支书或主任每人每月 700 元, 其它人员每人每月 600 元;XX 年每人每月工资上调了 200 元,社区干部月工资达到了 800-900 元。 组织社区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社区本着“以人为本, 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履行“小社会,大政府”的职能, 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 对象等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 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 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 1.扎实开展社区基础台帐建设工作。长期以来,城关 镇城区人口底子不清,统计、公安等部门数据不一,给计 生、综治等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XX 年 4 月份开 始,社区用了近 5 个月的时间,首次摸清了城区人口数, 建立了单位、居民到户的信息台帐资料,绘制了居民住户 所处楼栋示意图,真正实现了找人“按图索骥”,为城市 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精心组织实施关爱弱势群体工作。为切实帮助居民 群众充分就业再就业,以社区为单位,2 年来共组织了 20 多场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为失业者架桥铺路,实现 新增就业 3405 人。为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家庭生活困难问 题,社区干部走街串巷,访贫问苦,建立了困难居民户档 册,先后为 3700 户、5700 人申请办理了城镇低保,有效地 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3.认真抓好社区稳定工作。以社区为载体,按照“一 区一警”的原则,每个社区都配备了社区民警,广泛进行 了法制宣传,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与单位、居民 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并组织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安 全文明小区”等创建活动,特别是在今年,组建了一支专 业的社区治安巡逻队,加强了对背街小巷、居民区和治安 死角的治安监控,为居民群众营造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工作、 生活和学习环境。 4.积极开展社区文体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社区 建立了文体文艺室、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 有些社区还组建了社区文艺队伍。充分利用社区这个阵地, 因势引导,组织开展了健康有效、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 特别是“和美小区”的创建,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 活。 5.扎实开展城市环卫工作。过去,城区的卫生主要由 县环卫所负责组织实施,力量薄弱,难以一抓到底,在城 区卫生上出现单位卫生疲于应付、居民区存在大量卫生死 角等影响市容市貌的不洁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社区切实 履职:一是开展了对单位卫生的监管工作,做到一周一小 检,一月一大检,促进了单位卫生工作的经常性和自觉性; 二是加强了对门前“五包”的管理工作,各单位、居民住 户均与所在社区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状,落实了门前 “五包”责任;三是社区自行聘请了保洁员,日保洁工作 到位,彻底消除了卫生死角,为城区单位和居民创造了一 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城关镇社区建设成效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 到,城关镇社区建设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社区建 设工作还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 社区建设整体氛围尚未形成。一是宣传不够,没有形 成共驻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社区建设涉及到每个社区成员的利益,需要充分调动社 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和居民等一切力量的广 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 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少数部门单位对社区建设不理解、 不支持,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对社区建设还比较陌生,社区 意识不浓,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居民小组长、楼 栋长产生困难,而且产生了的那些人员的自愿意识、服务 意识不强。二是政策法规滞后。我县尚未出台既有前瞻性、 又有可操作性的关于社区建设的政策文件,不利于社区的 长远发展。 经费投入不足。一是社区建设负债严重。按照永办发 XX24 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城区社区联点扶建工作的意见” 精神要求,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主要由县财政和联点扶 建单位解决,其中县财政安排的 56 万元已经全部到位,但 联点扶建资金尚有 20 多万元未到位。按照实际工程量,办 公用房建设共需资金 210 万元,现在还有 60 万元的资金缺 口。这笔债务现在由城关镇政府承担。二是办公经费缺乏 有力保障。去年每个社区一年安排的工作经费 7.8 万元, 由六个部门构成,即县财政 4.5 万元,县民政部门 0.3 万元,县 计生部门 0.2 万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1 万元,城关镇 财政 1.5 万元,社区自筹 0.3 万元。所到位的资金在确保工 资和“两保”经费的前提下,无法挤出办公经费。XX 年, 县政府在社区经费安排上虽有大幅提标,但由于增加了社 区治安专业巡逻队的支出,办公经费仍捉襟见肘,这在相 当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社区居委会干 部工资待遇相对偏低。社区干部作为城市中最基层的管理 者,他们往往身兼多职,而且必须亲力亲为,工作任务十 分繁重,其获得的劳动报酬与其所担负的工作量不成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运行机制不畅。目前社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 方式明显不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最突出的 表现是,社区居委会没有形成履行管理职能的完整权力体 系,责任与权力不对等,造成了管理的困难和缺位。 1.社区环卫履职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 单位卫生的监管。部分单位只在迎检时对社区卫生监管比 较重视,平时不在乎。二是环卫费收取困难。按照分工, 社区负责管理背街小巷的卫生,但按照县物价部门的收费 公示,社区不能对卫生服务的很大部分居民收取居民垃圾 代运服务费,致使社区环卫资金缺乏。 2.对居民缺乏有效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人户分离即空 挂户的管理上。一些居民户口在社区,但人却长期未住在 社区,而是住在农村或其它地方,他们在办理计生、兵役、 低保等项社会事务时,又要社区出具意见,而社区对他们 的真实情况无法了解,致使社区对这部分居民的管理流于 形式,给居民办理社会事务带来了诸多不便,引发居民与 社区的矛盾。 3.对城市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市容市貌的管理直 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和市民生活。现在县城区一些不文明的 行为还随处可见,乱贴乱画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居民区绿 化几近空白,建筑开发商赚钱走人,留下一大堆建筑垃圾 及一片待绿化和硬化的闲地等,但社区对这些不文明行为 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三、对策与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努力营造社区建设“共驻共建” 的良好氛围。一是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力度,增强社 区共建合力。利用多种途径,加强社区共建宣传力度,不 断增强居民和社区内单位参与意识,激发社区共建的积极 性。通过宣传建立起社区共建体系,以协调各方关系、整 合利用各种资源,吸纳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参加,共同负责社区共 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建议以县委、 县政府名义出台一个关于社区建设的既有前瞻性又具有操 作性的文件,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社区建设工 作指导性文件,明确社区组织建设、功能建设、干部待遇 等一系列关系到社区长久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创新思路,多方融资,切实加大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是请县财政继续支持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偿还工程欠款, 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建设负债问题。二是改革社区经费筹集 方式。建议改革分块筹资的方式,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 一次性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切实 解决投入资金不足的现象。三是改革社区干部管理体制, 增加社区干部工资待遇。社区干部作为城市管理的直接实 践者,其工资、福利待遇应一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可参 照国家公务员工资标准执行。 理顺关系,创新机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政府职能 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遵循“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的原则,权力下移,实现工作进社区、人员进社区、服务 进社区、经费进社区、考核进社区,最终实现社区与单位 的良性互动单位支持社区,社区履行“小社会、大政 府“的职能,促使社区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1.强化社区环卫职能。一是县建设文卫办、县城管办 要充分赋予社区对单位卫生的监管职能,社区坚持对单位 卫生的月考核,县建设文卫办坚持对单位卫生考核的通报, 做到平时和迎检时一个样。二是社区要切实履行背街小巷 卫生保洁职能,有专人清扫,日保洁到位。三是改革社区 环卫经费的筹集方式。为落实好物价部门关于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