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纪实.docx_第1页
乡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纪实.docx_第2页
乡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纪实.docx_第3页
乡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纪实.docx_第4页
乡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纪实.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纪实 改善住房条件 创建美好校园 *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情况简介 *镇地处罗田北部山区,辖区有三所中学,十八所小 学,在校学生 4512 人。现有专任教师 256 人,其中高级职 称 5 人,中级职称 163 人,省级骨干教师 2 人,市级骨干 教师 25 人,县级骨干教师 18 人,教师来自四面八方,既 有为家乡作贡献的本镇教育工作者,又有来自红安、XX、 武汉、湖南等地热爱山区教育的教师。教学楼 16 幢,学生 宿舍建筑面积 1800 平方米。由于资金有限,教师住房条件 一直未得到有限改善,绝大多数教师仍住在七八十年代建 的教师宿舍里,既不安全又不美观,给教师日常生活带来 极大不便。为此,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 事。近年来,我们*镇把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作为促进教育 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实事来抓,集中财力、物力,不断 加大建设力度,先后建成 9 栋教师宿舍楼,共计 52 套,占 地面积 1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近 8000 平方米,入住教师 70 余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一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楼房林立、配套完备”的 教师住宿综合街,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一、 认识到位,把教师住房改造工程纳入全镇重点工 作本文出自大秘书网-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对策,提出了“再苦不能苦老师、再穷不能穷教育” 的口号,切实从思想 XX 度重视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二是加 强了组织领导。由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 导专门负责的教师住房改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同志 先后十多次深入建设第一线进行现场办公,召集有关部门 负责人研究解决住房建设中的急难问题,并且做到现场拍 板,就地解决;三是找准建设思路。针对山区财政困难实 际情况,经过多次磋商、求证,形成了一条“花钱少、办 实事”的思路,即:“政府支持、学校牵头、教师集资建 房”的“三管齐下”的办法,从而破解资金匮乏的难题。 二、 建设到位,着力改善教师住宿条件 首先是政府支持。一是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1997 年秋,镇政府投资 20 余万元,改造了进出*中学的 600 米 长的路面,由原来 2 米宽的土路扩建成 8 米宽的水泥路, 并安装了亭园式路灯,兴建花坛,植树种草,修建观景亭 一座。XX 年又投资近 10 万元,硬化了镇中心至*镇中心小 学的路面。二是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镇政府出台了扶持 教师住宅楼的优惠政策,多次召集城建所、国土资源管理 所、供电、水厂、银行、镇中心学校、中学负责人现场办 公,减化手续,加快工程进度。先后免收 10 亩土地的城建 管理费 5 万元,耕地占用费 3 万余元,水、电配套设施仅 用 3 天时间到位,镇农业银行为教师发放建房贷款 120 余 万元。三是加大了工程建设力度。按照“三统一”的办法, 即统一规划。镇城建办聘请省建筑专家,对教师住宅楼群 进行统一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保证了住宅楼外观统一性; 统一施工,镇政府投工投劳 XX 多个,挖土方近 10 万方, 进行统一打地基;统一工期,统一开工、完工时间。 其次是学校牵头。镇中心学校、镇中学为了调动广大 教师集资建房的积极性,先后筹措资金 70 余万元,在*中 学校园一条街两端各建一栋示范楼,共 26 套教师宿舍。施 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基建。统一打地基,统一进货,统 一施工,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工程进度。为了保证工 程质量,镇政府、中心学校聘请专人常驻工地,负责建材 质量、建筑质量的监督。 XX 年,又筹资 15 万元在镇中心 小学建成一栋教师宿舍楼,共 6 套教师宿舍。教师宿舍楼 建成后,按实际造价出售给教师,受到教师热烈欢迎,不 到一周便抢购一空。 第三是教师集资建房。为了扩大融资范畴,弥补建房 资金的不足,我们根据教师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消费水平 的需要,制订了集资建房方案,允许教师自愿邀约、自我 组合,只要楼层外观一致,楼层高度一致,即可以在城建 部门划定的范围内建房,从而有效地破解了资金短缺的难 题,调动了教师建房的积极性,近几年来,*中学先后有 近 30 余名教师集资建起了新居,*镇中心小学也有 4 名教 师集资建了一栋宿舍楼。 三、 管理到位,营造舒适的安身之所 建设是前提,管理是关键。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着 手,加大了管理力度:一是制订了教师宿舍管理办法、 教师住房转让暂行规定、门前四包暂行办法等规 范性文件,约束教师行为,为文明校园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按“门前四包”的具体要求,分别签订了责任状,形 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促使了“门前四包” 活动经常化,有效地解决教师住宅区的卫生环境问题;三 是在实行门前四包责任制的同时,还制订校园一条街文 明公约和五好家庭评比条件等制度。广泛开展了文 明楼栋、文明单元的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树文明新 风、做文明新人、建文明新城”宣传教育,让广大教师自 觉投身管校、爱校、护校的活动之中,营造文明向上的校 园风气,被上级评为“文明示范小区”。 总之,教师住宿楼群的建成,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改善了教师生活条件,稳定了人心。老家远在武汉的中学 高级教师柯乾坤搬进新居后高兴地说:“我是七十年代下 乡到*的,几十年低矮、潮湿的宿舍让我患上了关节炎, 远在武汉的老伴多次要求我调回武汉工作,可我舍不得这 里的孩子。自己建房又没地方,又缺资金,如今好了,只 花 3 万多元便住进了三室一厅的宿舍,我还想把老伴接来 住一住。”舒适、美观、便利的住房条件,大大激发和调 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全镇教育事业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XX 年,*中学中考位居全县第二,XX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