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研究(方升华).docx_第1页
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研究(方升华).docx_第2页
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研究(方升华).docx_第3页
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研究(方升华).docx_第4页
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研究(方升华).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 研究(方升华) #TRS_AUTOADD_1223867760437 MARGIN-TOP: 0px; FONT- 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23867760437 P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TRS_AUTOADD_1223867760437 TD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23867760437 DIV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 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TRS_AUTOADD_1223867760437 LI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JSON-“:“line- 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 size“:“12pt“,“margin-top“:“0“,“margin- bottom“:“0“,“p“:“line-height“:“1.5“,“font- 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 top“:“0“,“margin-bottom“:“0“,“td“:“line- 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 size“:“12pt“,“margin-top“:“0“,“margin- 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 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 top“:“0“,“margin-bottom“:“0“,“li“:“line- 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 size“:“12pt“,“margin-top“:“0“,“margin- bottom“:“0“-*/ 摘要:生态河道构建是一种有效 的河流水体修复技术, 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构建生态河道, 能改善其对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对比研究了砾石、砂子 和沸石 3 种不同生态材料在不同氮磷水平下对氮磷的强化 吸附性能, 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 明, Freundlich 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 3 种材料的吸 附性能, 对于氮、磷的饱和吸附能力依次为沸石 砾石 砂子。开发利用吸附能力较强的砾石或是利用吸附能力更 强的沸石作为生态河道基质材料, 是构建生态河道的一种 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态河道 生态材料 吸附 氮磷 中图分类号 TV2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637( XX) 04- 0027- 04 Compar ison study on adsor pt ion nit r ogen and phosphor us for differ ent subst r ates mater ials in ecological r iver FANG Sheng- hua (Beijing Beiyun River Management Division, 101100, China) Abst r act Constructing ecologic river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restore river water quality.Suitable substrate materials can improve the purifying polluted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the adsorp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bility of gravel, sand and zeolit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was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s can delineate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substrates. On the most ability of adsorption, the gravel is larger than sand but smaller than zeolite. So using gravel and zeolite as the substrat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cological river. Key wor ds Ecologic river Ecologic materials Adsorp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许多湖泊及部分河流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一般认为 总磷与无机氮浓度分别达到 0.02 mg / L 与 0.3 mg / L 的水体, 标志着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根据北运河 XX 年水 质资料( 见表 1) 可知, 北运河干流已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 态。国内外不少学者强调从控源截留输导修复等环 节来控制富营养化1。控制输送途径, 构建生态河道, 利 用自然或人工加强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 对去除水中氮磷 以及其他污染物质具有较好的效果2- 9, 可用于控制富 营养化。 通过对构建生态河道的砾石、砂子和沸石 3 种不同生 态基质材料对氮磷吸附去除的对比试验研究, 探讨其对水 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 并优化筛选材料, 为北 运河干流生态河道整治提供理论支持。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基质与生态河道中的生态材料其作 用有相通性, 所以国内外对人工湿地基质的吸附氮磷性能 的研究进展, 对构建生态河道选用合适的生态材料具有启 发意义。 南京大学袁东海、尹大强等人( XX) 研究了沙子、沸 石、矿渣等人工湿地基质对净化磷素的污染性能10。结 果表明沸石是一种较好的去除磷素的人工湿地基质, 沙子 因其通透性好, 不易堵塞, 分布广泛等优点, 常可作为人 工湿地的基质。 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均对不同人工湿地基质去除磷 有研究。新西兰研究了土壤、矿渣、沸石等材料对磷的吸 附过程。挪威研究了黏土矿物质对磷的吸附效果。英国研 究了石灰石、砾石、沸石等材料对磷的去除效果11- 14。 3 生态材料简介 20 世纪 90 年代初, 日本的山本良一教授在材料研究 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材料”的概念, 受到世界各国材料工 作者的积极响应。生态材料应该具备 3 种特性: 一是具有 优异的使用性能, 称之为材料的先进性;二是材料在制备、 流通、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地球生态环境的 协调性; 三是材料的感官性质,要求对材料的感觉舒服, 用 户乐于采用, 称之为舒适性15。 自然生态材料主要是指由自然态产生的一些材料,如天 然岩石、矿物、天然木材、各种生物质等, 在利用这些材 料时不需要更多地消耗能源, 且在废弃时也不会产生太多 的污染16。自然生态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质,是构筑生态河 床的最佳选择。在这些生态河床材料上,既可生长对水体生 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膜17,也可生长大型水生植物 18。这些因素对水体净化有良好促进作用。根据生态河 床建设中的实际情况, 本试验选用了砾石20、沙子、沸 石213 种自然生态河道构建材料。 4 生态材料的吸附理论 生态材料的吸附性按照引起吸附的原因不同, 可以分 为 3 类,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22。物理 吸附是指由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分子引力而产生的吸附, 由氢键产生的吸附也属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是指由吸附 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键力而产生的吸附。阴离子聚合物 可以靠化学键吸附在生态材料表面上, 吸附方式可以有以 下 2 种形式: 第一, 生态材料晶体带正电荷, 阴离子基团 可以靠静电引力吸附在生态材料的边面上。第二, 介质中 有中性电解质存在时, 无机阳离子可以在生态材料和阴离 子型聚合物之间起“桥接”作用, 使高聚合物吸附在生态 材料的表面上。生态材料有时带有不饱和电荷, 根据电中 性原理, 必定会有等量的异号离子吸附在材料表面上以达 到电性平衡。通常, 吸附在生态材料表面上的离子可以和 溶液中的同号离子发生交换作用, 这种作用即为离子交换 吸附。最常见的与生态材料结合的交换性离子是 Ca2+ , Mg2+ , H+, K+, NH4+, Al3+, SO4, Cl - ,NO3- 等阴离子, 根据交换性离子的电性不同, 可以把离子交换性吸附分为 阳离子交换性吸附和阴离子交换性吸附。 5 试验装置的设置 砾石和砂子是沉积岩分化产物, 主要成分是石英,其中 硅氧四面体结构形成稳定的架状结构。取自浙江神石矿业 有限公司的丝光沸石是一种呈结晶阴离子型架状结构的多 孔硅铝酸盐矿物质, 主要化学成分:SiO2 ( 67.38% )、 Al2O3 (11.62%)、CaO (2.58%)、Na2O(2.42%)。 各取 1 g 砾石、砂子和沸石(将材料研磨过 100目筛) 置于 50 mL 离心管中, 加入不同系列浓度的硫酸铵和磷酸 二氢钾混合液 30 mL。每个浓度做 2 个平行样。置于 21 恒温摇床(200 rpm) 震荡。72 h 后取出, 2 000 rpm 离心 机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测定其总氮总磷, 与进水中氮磷 之差即认为被生态材料所吸附。 6 试验结果分析 将不同浓度氮、磷平衡溶液与 3 种生态材料砾石、砂 子和沸石对氨氮和磷酸根的吸附量分别绘制吸附曲线见图 1 和图 2。 对于恒温条件下固体表面发生的吸附现象, 常用 Freundlich 方程和 Langmuir 方程来表示其表面的吸附量 和介质中溶质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 在 Langmuir 式推导中假设被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即吸附层是理想的, 而且立即显示形成饱和单分子层。而 溶液吸附过程是溶质、吸附剂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且在固 体表面机会不可能完全均匀, 吸附相也难是完全理想的, 因此溶液吸附的 Langmuir 方程具有经验公式的性质。 Langmuir 方程表达式如下: C / X=1 / ( K1 K2 ) + C / K1 式中: K1、K2 为常数, K1 表示 Langmuir 最大 P 吸 附量, K2 与束缚能量相关。Langmuir 最大吸附量可通过 坐标中 C 和 C / X 的斜率中求得。 对于不均匀固体表面常用 Freundlich 方程。 Freundlich 方程表达式通常如下: X = KC1 / n ( n 1) 式中: K 和 n 均为常数。常数 K 可视为单位平衡磷溶 液中对磷的吸收指数, 可提供平衡量与基质磷吸附相关的 能力。上方程可改写为: ln X = ln K + ln C / n 式中: ln K 为截距; 1 / n 为斜率; ln X 与 ln C 成 线性关系, 从而得出常数 K 和 n。 根据不同平衡浓度下砾石、砂子和沸石对氨氮和磷酸 根的吸附量计算等温曲线方程各相关参数, 见表 2 和表 3。 从图 1 和图 2 中可看出, 砾石、砂子和沸石对氮的吸 附曲线和砂子、沸石对磷的吸附曲线符合 Giles等温线分 类中的“C” 型等温线 (Constant partition 型), 等温线 为一直线, 表示氨氮在吸附材料表面相和溶液中的分配是 恒定的。某些物质在由晶化区和无定形区构成的聚合物上 的吸附会出现这类等温线。其机理可能是吸附质氨氮最初 吸附在无定形区较大的孔内,由于吸附的作用使其它部分发 生膨胀形成新的吸附位,从而可继续发生吸附, 直至不能穿 过的晶化区, 吸附作用将不再继续进行。砾石对磷的吸附 等温曲线符合 Giles 等温线分类中的“S”型等温线。等温 线起始部分斜率较小, 并凸向浓度轴。当溶剂有强烈的竞 争吸附, 且溶质以单一端近似垂直地吸附于固体表面时会 出现这类吸附等温线。当平衡浓度增大时, 等温线有较快 上升阶段, 这是由于被吸附的磷酸根对于液相中的磷酸根 有吸引的结果。 从表 2 和表 3 中可得, 在平衡溶液中 P 浓度在 0 50 mg / L, 氨氮浓度在 0 500 mg / L 的范围内时, Freundlich 方程比 Langmuir 方程能更好地描述上述 3种 生态材料砾石、砂子和沸石吸附氮磷规律, 国外一些研究 者也持这一观点, 认为尽管 Freundlich 方程是一个经验方 程, 但因其使用的吸附系数与上升的饱和浓度密切相关, 相比于 Langmuir 方程中假设的束缚能力常数更与实际情况 相符。从 Freundlich 方程的 k 值可以看出, 3 种生态材 料对于氨氮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沸石 砾石 砂子, 这与 试验事实相符合。而对于磷酸根的饱和吸附量依次为砂子 沸石砾石, 与试验事实沸石 砾石 砂子有差距, 其原因 可能有 2 个:一是试验中产生的误差问题。二是因为将吸附 材料研磨过 100 目筛子后, 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发 生改变, 也可能不再是颗粒而变成胶体的吸附, 牵涉到更 复杂的胶体吸附理论, 在此不作阐述。 7 经济分析 河砂市场价格为 52 元/t, 砾碎石(直径 0.53.2cm) :44 元/ t。沸石( 直径 1 3 cm) : 190 元/ t。沸石价 格最高, 其次是河砂。如果单独使用沸石, 经济上是不允 许的。针对北运河具体情况, 选用北运河河道的河砂, 根 据工程的不同需要, 按照 31 或者 41 甚至更高比例掺 混沸石或者历史构建其基质, 在经济上则是可行的。 砾石、砂子、沸石均对水体中的氮、磷有吸附去除的 作用, 在等温吸附人工强化过程中, Freundlich方程比 Langmuir 方程能更好地描述上述 3 种生态材料吸附氮、磷 的规律, 对进一步研究利用以及工程利用有积极的指导作 用。利用吸附能力较强的砾石或是吸附能力更强的沸石作 为生态河道基质, 是构建生态河道的一种有效措施。氮在 环境中的形态复杂且多变,吸附过程相当复杂, 其各具体形 态吸附研究有待深入。根据北运河的具体情况, 在构建生 态河道或是河岸砂滤生态处理设施的基质中, 结合当地的 河砂, 按一定比例掺混吸附能力较强的沸石, 既可加强吸 附氮磷的能力, 又可加大基质中的孔隙率, 减少堵塞, 从 而有利于氧气的扩散, 有利于植物着床及微生物挂膜,可强 化氮磷净化效果, 对控制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荷生. XX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 长江流域资源与 环境J.XX, 2( 10) :173- 178. 2 刘霞, 杜桂森. 藻类植物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J.首 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X.23( 4) : 44- 47. 3 董哲仁. 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 J.水利水电技术, XX, 35( 1) :39- 41. 4 Mitsch W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John Wiley &Sons Ltd, 1989. 5 董哲仁. 生态水工学人与自然和谐的工程 学J.水利水电技术, XX, 34( 1) :14- 17. 6 董哲仁.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 电技术,XX, 34( 7) :1- 5. 7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 XX, ( 1) :1- 6. 8 朱晨东.赴德国奥地利考察报告J.XX 水利, XX, ( 1) :7- 9. 9 刘树坤. 刘树坤访日报告: 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 (五)J.海河水利, XX( 5) :64- 67. 10 袁东海, 尹大强, 等.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 素污染性能的分析J. 环境科学, XX, 26(1): 51- 55. 11 Sakadevan K, te al. Phosphat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slags and zeolite to be used as substrates in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J.water Research, 1998, 32(2):393- 399. 12 zhu T, Jenssen PD, Mehlum T et al. Phosphate sorption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weight aggregates - potential filter media in treat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