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某县烟叶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xx年某县烟叶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xx年某县烟叶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xx年某县烟叶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xx年某县烟叶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某县烟叶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烟棉办以服务全县烟叶生产和广大烟农 为中心,以烟叶标准化示范区和基地单元建设为重点,加 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 实,烟叶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和 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 的充分肯定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主要成绩 1、植烟面积及规模:XX 年,全县签订烟叶合同面积 3.52 万亩。其中,落实 XX 亩以上烟叶大方 3 个,1000 亩 以上烟叶连片 15 个,100-1000 亩烟叶连片 35 个,烟叶集 中连片面积占总面积的 90%以上;发展中小型烟叶农场 12 个,职业化烟农 854 户,户均植烟面积达到 23.7 亩。 2、烟叶收购及效益:全县共收购烟叶 643.24 公斤, 投放金额 1.4 亿元以上,实现烟叶特产税 3200 余万元,增 值税 XX 万元,烟叶亩均效益 4000 元以上,公斤烟均价 22.35 元,上等烟比例 51.24%,烟叶等级结构及合格率均 符合上级要求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烟叶投 放金额、烟叶税收、公斤均价、烟叶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 平,是近年来少有的丰收年。 3、基地单元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县城为界建立东 西两个浓香型优质烟基地单元,总面积为 3.0 万亩。东基 地单元涉及古庄店、杨楼和独树三个乡镇,面积达到 1.0 万亩,其核心区为古庄店乡荆庄、苏庄、刘庄、仓里;西 单元涉及清河、广阳、博望、赵河、袁店和柳河六个乡镇, 面积为 2 万亩,其核心区为广阳镇的佟庄、XX 和瓦屋;全 县建立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12 个,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均取得了良好效益,切实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标准化示 范区和基地单元顺利通过上级烟草部门验收,具有地方浓 郁特色的浓香型“方城金叶”品牌开发成效显著,与上海 大中华、浙江利群和吉林延吉等知名卷烟品牌工业企业建 立了稳固的供货关系。 4、烟叶生产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XX 年,全县共投入 烟叶生产扶持资金 1450 万元,亩均投入 400 元以上,较大 程度地降低了烟叶生产种植成本。共争取上级烟叶基础设 施现设资金 2876 万元,对 500 亩烟叶示范区进行了烟水、 烟炕配套建设。目前,全县集约化育苗供苗率达 100%,密 集化烘烤率达 80%以上,3 万亩烟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设施配套的目标。 5、科技兴烟工作:以推进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大烟叶 生产新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烟叶种植效益明显提升。推广 云烟 87、云烟 85、中烟 100 品种 3.3 万亩,示范推广南江 三号、豫烟 6 号新品种 XX 多亩,烟叶品种布局进一步合理, 为浓香型烟叶开发储备了优质种质资源。大力推广平衡施 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八项先进适用技术,新技术普及到 位率达 95%以上。 6、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加大烟叶生产先进机械引进 力度,基本实现了播种、机耕、起垄、施肥、移栽、喷药 等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 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目标得到了基本体现。以县烟办、烟站 和植烟大户为主体,组建烟叶种植、服务专业化组织,最 大程度地提升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烟叶亩均用工降低到 20 人以下,实现了烟农简单、轻松种烟的目的。 7、奖励政策:一是继续优化烟叶税收分配办法。结合 XX 年各乡镇烟叶面积,确定 XX 年全县烟叶税收技术(烟叶 基数面积 2.74 万亩)。按照当年烟叶税收完成总量,扣除 县政府提取的烟叶发展基金和奖励资金等项目后,基数内 按照乡镇 80%、县政府 20%的比例进行分配,超基数部分全 部返还给乡镇。烟叶税收实现财政单列,并设立专户,进 行单独核算。 二是强化目标考核。XX 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将烟叶 生产纳入各植烟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分两 项:一是烟叶面积。二是烟叶收购量。对各乡镇目标任务 完成情况实行单项奖罚,以此增强乡镇抓烟的主动性和责 任感。 三是设立生产环节奖。设立面积落实、施肥整地、大 田管理、采收烘烤等关键环节奖,连片面积组织奖、年终 综合考评奖、烟叶基地村工效补贴奖,都极大地调动了基 层抓烟积极性。XX 年,1 个乡镇烟叶税收达到 800 万元以 上,3 个乡镇烟叶税收达到 300 万元以上,5 个乡镇烟叶税 收达到 150 万元以上。 8、XX 年规划:落实烟叶种植面积 8 万亩,收购烟叶 16 万担以上,力争达到 18 万担;完成烟叶总产值 1.8 亿元 以上,实现烟税 3800 万元以上,烟叶增值税 2500 万元以 上;完成 3 个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已 经规划 XX 年烟叶面积 8.55 万亩。其中,万亩乡镇 3 个, 有广阳镇、古庄店乡、清河乡;5000 亩乡镇 7 个,有赵河 镇、杨楼乡、独树镇、袁店乡、博望镇、柳河乡、杨集乡。 截止目前,全县规划地块腾茬及插标定界工作基本结束, 已经进行烟田深冬耕 4 万多亩。 二、主要做法 连大片、上规模,坚持规模集约发展 连大片、上规模,实施规模集约发展,是现代烟草农 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烟叶面积落实的有效举措。 近几年来,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区域布局的要求,大胆探索 和实施土地流转新机制,强力推行“政府组织、统一规划、 成方连片”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提升了烟叶 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水平。古庄店乡把多连片、连大 片作为烟叶面积落实的突破口,采取土地置换、转包、租 赁、入股等有效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强力推进烟田土地流转,发展植烟大村,培育烟叶农场和 职业化烟农,从原来的植烟小乡发展为全县的植烟大乡、 全省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乡,连续三年被南阳市政府评为烟 叶生产工作先进乡镇。 加大扶持投入,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搞好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既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 要内容之一,也是做大做强烟叶产业的保障。几年来,通 过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烟农投入为 辅助”的烟叶生产多元化投入方法,切实调动了各方共同 推进烟叶产业发展的合力。五年来,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 1.3 亿元以上,其中争取烟草行业项目资金 9000 万元,捆绑使 用农综开发、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 XX 万元,引进卷烟企业 联办基地扶持资金 1000 万元,引进各类民间投资 1000 万 元,对 2.5 万亩烟叶示范区田、井、水、路、林、渠、炕 进行了配套完善,为做大做强现代烟草农业奠定了坚实基 础。如捆绑整合烟叶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农综开发、新 农村建设项目资金 2500 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古庄店乡荆庄 村、广阳镇瓦屋村两个现代烟草农业核心区,实现了农综 开发、烟水配套、特色产业的最佳结合,使古庄店乡和广 阳镇成为全市最大的烟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 推行专业化服务,提升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 减工、节本、增效是现代烟草农业的根本要求。推行 专业化服务,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是烟叶产业持续 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坚持把推行专业化服务 作为烟叶产业上档升级的切入点,加大专业化投入,组建 服务组织,扩宽服务范围,大大降低了烟叶生产劳动强度, 提高了烟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购置推广烟叶 生产先进机械,开展机械化作业,实现了烟叶生产过程的 “五统一”;组建“三队两户”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了 烟叶生产“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烟农简单、轻松种 烟”的发展目标;健全完善烟叶风险防范体系,开展生产 保险,保护了烟农利益,稳定了烟农心态。专业化服务的 推行,打破了烟叶用工投劳多的制约瓶颈,为规模集约发 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催生了一大批烟叶农场和职业化烟农, 户均植烟面积有原来的 57 亩发展到现在的 12.5 亩以上。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激励机制 做大做强烟叶产业,领导重视和政策激励是关键。烟 叶产业是市场经济下唯一一个计划经济作物,受行业政策、 市场形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在新形势、 新时期下,实现烟叶面积快速膨胀,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引 导、组织规划、督查落实、协调指导等工作,离不开县委、 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植烟乡镇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 更离不开烟区基层干群的积极参与和合力发展。为此,我 们采取行政推动和利益驱动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一套行 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促进了烟叶产业 的稳步发展。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四大家”领导牵头的 烟叶产业领导小组,把烟叶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常抓不懈; 各植烟乡镇党委、政府成立由书记、乡镇长为主要成员的 抓烟班子,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一个环节、一道 现场会、一次观摩评比、一套考评奖励办法”的“四个一” 工作法,确保了环节生产的有效推进。袁店乡党委、政府 把烟叶产业作为全乡三大中心工作之一,书记、乡长亲自 部署、亲自安排、亲自督查,并带头领办烟叶示范园,倾 全乡之力抓烟叶,实现了烟叶生产的跨越发展,植烟面积 有去年的 900 亩发展到今年的 5000 亩。XX 年,该乡收购烟 叶 110 万公斤,完成烟叶税收 550 多万元,分别是上年的 6.9 倍、8.1 倍。广阳镇制订出台一系列烟叶生产奖励激励政策, 拿出上年烟叶税收的 10%作为镇烟办室工作经费,植烟村烟 叶税收返还比例由县定的 20%增加到 25%,这些都极大地调 动了基层干部抓烟积极性。该镇连续十年实现烟税超 300 万元,XX 年烟税突破 800 万元,位居全市植烟乡镇前三名。 三、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烟叶种植规模发展速度较慢 烟叶面积年际间波动较大,呈马鞍型发展,发展规模、 水平、质量与先进烟区差距较大。XX 年以前,我县的烟叶 生产一直保持全市第一位次,由于受烟草行业政策、烟叶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烟叶规模膨胀 速度缓慢。 烟叶生产方式落后,集约化组织程度低 部分群众惜地心理严重,期望值高,烟田土地流转难 度大;中小型烟叶农场和职业化烟农队伍发展还处于起步 阶段,户均种烟规模小;粗放种植、粗放经营现象还占相 当比例,不利于烟叶产业良性发展。 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和机械化水平低 烟叶用工投劳多,且生产管理期正逢高温酷暑季节, 与新时期下的“懒汉农业”发展实际不适应;劳动力外流 现象严重,烟叶劳动用工紧张,工价高;烟叶生产专业化 服务和机械化作业覆盖面还比较窄,投工投劳较多的问题 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亟待加强完善 按照 XX 年全县 8 万亩种植计划,现有烟炕、育苗大棚 明显不足,缺口较大;烟叶基础设施管护体系不健全,损 坏率高,“重建不重管”的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规划 布局还不尽科学,存在资源浪费现象;项目配套工程开工 较晚,建设滞后,“烟等炕、烟等水”问题普遍存在。 烟叶抗灾减灾及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能 力差 相当一部分烟田连作时间较长,轮作倒茬等保健性栽 培技术措施还未得到大面积落实,烟叶病害发生严重。烟 叶抗灾减灾体系还不健全,受雨涝、旱、风、雹等自然灾 害损失大。烟叶生产保险还未全面铺开,赔偿条款苛刻, 赔偿标准低,烟农利益和种烟积极性未得到根本保护。 四、XX 年烟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及对策 措施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扩大规模、增加总量为重点, 以提升水平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认真落实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全面 提高烟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全市烟叶强县和全省 植烟大县的目标。 目标规划 XX 年:落实烟叶面积 8 万亩,收购烟叶 16 万担以上, 力争达到 18 万担;完成烟叶总产值 1.8 亿元以上,实现烟 税 3800 万元以上,烟叶增值税 2500 万元以上;完成 23 个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任务。 对策措施 1、提升认识,准确定位,推动烟叶产业跨越发展 烟叶是方城经过多年培育形成的一个特色支柱产业。 亮点多,特色鲜明,品牌知名度高,综合效益好。在新时 期、新形势下,烟叶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快速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增加村组集体收入、增加烟农 收入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采取行政 引导、宣传发动等有效办法,迅速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 烟区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全县烟叶产业发展座谈会精神 上来,凝聚合力促发展。要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抢抓机 遇,乘势而上,把烟叶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推动烟叶产业跨越发展。 2、扩大面积,规模发展 狠抓烟田规划,调优种植布局,使烟叶向植烟基础条 件好的乡村转移、向集中连片转移、向植烟能手和植烟大 户集中。要创新烟田土地流转机制,连大片,育大方,推 进烟叶规模种植。要制订配套扶持政策,发展大乡、大村。 要稳着铁杆烟农队伍,重点发展一大批植烟 3050 亩的职 业化烟农和植烟 50500 亩的中小型烟叶农场,实现烟叶 收益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佳配置,推行集约发展。要突出示 范区和基地单元建设,实施高标准建设,提升规模效益。 3、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生产设施 一要加大烟叶生产的直接性投入。重点用于化肥、农 药、育苗、专业化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烟叶生产 成本。二要加大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烟草行业要积极 争取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重点搞好烟水、烟路、烟炕、 烟机配套工程,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要科学规划设计, 实施高标准建设,提高设施利用效能。要继续完善烟叶老 区配套设施,提升现代烟草农业装备水平。对新规划的烟 叶连片大方,要按照“先炕、后水、再路”的原则,重点 搞好烟炕、烟水、烟路建设,保证 300 亩以上烟叶连片有 炕房;500 亩以上连片有炕房、有水利设施;1000 亩以上 连片有炕房、有水利设施,核心区内有机耕道路。要进一 步健全完善烟叶设施建、管、护机制,提高设施利用率。 三要整合项目。要捆绑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