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科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科技局科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科技局科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科技局科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科技局科学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科技局科学工作总结 XX 年以来,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和上级科技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精神为动力,加压 进取,开拓创新,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XX 县被 XX 市人民政府评为“XXXX 年度全市科技工 作先进县(区)” 。科技局被 XX 市人民政府评为 “XXXX 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被中共 XX 县委评为“县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进食用菌产业快 速发展 一是县重点项目江苏镇江科达环境系统工程有 限公司投资亿元的日产 30 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 目已按时间节点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万平方米,年 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近 3 万吨,年产鲜菇 1 万吨, 安排就业 400 余人,于 7 月份顺利投产。河南龙乡 红食品有限公司扩建的日产 15000 袋杏鲍菇工厂化 生产项目 8 月份顺利投产。全县杏鲍菇工厂化生产 日产达到 38 吨,年产万吨,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杏 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推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发 展。 二是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灰平 650、灰平 03、 姬菇 51 等 3 个新菌株;开发香菇耗辣椒、鲍菇酱 等新产品 4 个。 三是帮助业丰实业、龙乡红食品、恒立农业向 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中心成功组织申报了林中鲜牌 “杏鲍菇” 、三农科丰牌“杏鲍菇” 、恒立佳泰牌 “双孢菇”和“香菇”四个绿色食品认证,4 月 14 日顺利拿证,大力推进了我县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 集约化、工厂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我县科技创新 水平 围绕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机械和特色农 业等重点领域,实施省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1 项、 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 1 项,科普传播工程项目 3 项,市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 2 项、科技攻关项 目 5 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 项、科普传播工程项 目 2 项,共争取上级资金 326 万元,各项目顺利实 施,资金使用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如河南天方华中药业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医学 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展了国家级创新药物奥拉西 坦氯化钠注射液研制,已完成处方工艺研究、方法 学及主持制定国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以及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实验, 完成了中试放大实验,材料已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评审中心,审批下来即可批量生产,该项 目技术含量高,填补了国内空白,符合产业发展方 向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XX 市隆丰油脂饲料有限 公司研究的高活性生物饲料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 得 XX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探 XX 县 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各成员单位围绕“中部中原欠发达农区县城乡 一体化”实验主题,整合资源、各司其责,协同推 进,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农业、 农副产品加工、民生工程、科技示范六类 15 个重 点项目建设顺利,已完成 5 个。高质量完成了国 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监测数据调查 、 国 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评报告 。重点任务顺利推 进,组织各成员单位建立完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长 效机制,全县呈现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提升产业集聚 区科技创新水平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和发明专利提 升计划,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家,XX 县第一 实验小学被评为市级知识产权示范学校,XX 市为 民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专利标杆企业。 二是对大型超市、药店等商品流通领域开展了 专利执法活动,查处违法商品 8 类,进行下架处理。 处理专利侵权案件 2 起,全部结案。 三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程,聘请了 XX 市智 浩专利代理机构到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开展上 门服务和技术培训;组织 120 名企业技术骨干开展 了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网络培训。 四是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消“零” 行动,产业集聚区专利消零企业 6 家,至 10 月底 申请专利 37 项,授权专利 34 件,有效发明专利达 到 201 件。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 力 围绕我县食品、家具、机械等支柱产业,培育 龙乡红辣椒深加工研发中心、中原锐实达环保设备 研发中心等工程技术中心 2 家、生物脱毒红薯重点 实验室 1 家、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企业 4 家,XX 县 食用菌办公室被设立为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 区域站点工作站,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 40 家。组织企业参加 XX(中国郑州)全国食用菌 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市场流通峰会、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洽谈会等产学研合作对 接活动 3 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5 项,建立科技 创新示范基地 5 个,申氏菇业、南方家私、中原锐 实达、同化新材料、中油钢构、天方华中药业等科 技型企业承担了科技项目,与科研单位联姻,开展 了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化工、环保产业等进 行了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开发新产品 22 个。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现代农业 发展 一是培育农业科技园区 11 家,其中 XX 县万相 红梨科技示范园、龙都瑞祥葡萄生态园被评为 XX 市第一批农业科技园区。万相红梨科技示范园实施 了市级成果转化项目“优质红梨新品种引进示范” , 栽植红梨 1800 亩,目前长势良好,明年开始挂果。 二是实施了省市科普传播工程项目,聘请河南 科技学院、河南肉牛中心、XX 市农科院等专家 18 名;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聘请市级农村科 技特派员 7 名;省市专家为纸房乡、固城乡等 3 个 乡镇、XX 市龙都瑞祥葡萄生态园有限公司等 7 个 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培训技术骨干 200 余人,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15 项。 三是培育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基层信 息服务站 15 家,利用县科技情报服务中心、生产 力中心和基层信息服务站等,围绕农业科技发布科 技信息 102 条,受到农民欢迎。 (七)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一是利用“科技活动周” 、 “知识产权宣传日” 、 “科普宣传日”等开展了科普宣传集中活动,如在 科技活动期间,5 月 19 日上午开展了科技宣传一 条街活动,科技、文化、卫生、农业、安全、环保 等 33 个县直部门和 5 家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 140 余名上街咨询,设立咨询台 38 个,出展板 85 块, 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现场咨询 1200 余人次。 二是开展科技下乡集中活动 10 次,开展科技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12 次,印发宣传资 料 1 万余份,宣传了科技法律政策、科学生活知识、 农业科技等知识。XX 县第一高级中学被命名为 XX 年度 XX 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办法,组织企业技术 人员外出学习 5 次,聘请外地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23 次。一年来培训农民万人次,提升农业产业的 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八)加强机关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创双优”活动、 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加 强学习和作风建设,弘扬“三李”精神和焦裕禄精 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 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勤俭意识、 创新意识,完善各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取消行 政审批 1 项,行政许可变为行政服务 1 项,推进了 依法行政,营造了“求实、创新、奉献、和谐”的 科技工作氛围,打造了“超前服务、文明高效、创 新至上、科技惠民”的科技服务品牌。 我局在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 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顺利开展,无 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二、存在问题 1、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市级以上的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信息和公 共技术服务平台很少。 2、县域内中小企业居多,存在规模小、科技 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高新技术企 业缺乏,企业吸纳科技成果和主动开发技术的能力 不足,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 品。 3、县域内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工 作的难度大,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相对紧缺;科技人 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引进难,外流严重,在企业一 线直接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少;缺乏市场意识强、 管理水平高、开发能力强的开发型人才,导致科技 发展滞后。 4、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有待 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XX 年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科教 XX 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紧紧围绕清丰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 赶超发展的总目标,以提升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全 民科学素质为目的,以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 术推广普及为主线,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 育特色产业集群和支撑重点产业振兴、推动科技型 企业发展、建设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体制 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键技术,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 整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全县核心竞争力。 1、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快 速发展。做好年产 1 万吨工厂化金针菇生产项目开 工建设,争取 5 月份投产。围绕食用菌产业转型升 级,突出抓好品种结构优化、菌种标准化生产、工 厂化绿色产品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保 鲜销售工作,大力推进食用菌的标准化、绿色化、 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的 核心竞争力。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我县科技创新水 平。围绕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机械等重点领 域,争取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支持,力争上 级支持 15 项以上。 3、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探 XX 县域可 持续发展新路子。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好国家可持 续发展实验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规划年度工作目 标。 4、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提升产业集聚区 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力度,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大产业集聚区专利 的申报工作,对申报成功的发明专利,给予申请费 用 60%的补助,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逐步提升 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 企业专利消零比例达到 60%。 5、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我县食品、家具、机械等支柱产业,征集技术 难题和人才需求,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为企业 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 3 次,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等,破解制约我县产业 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逐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现代农业发 展。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科 技信息化、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四大工程,引进农业 新品种、新技术 15 项以上,培训农民万人次以上, 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XX 年以来,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和上级科技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精神为动力,加压 进取,开拓创新,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XX 县被 XX 市人民政府评为“XXXX 年度全市科技工 作先进县(区)” 。科技局被 XX 市人民政府评为 “XXXX 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被中共 XX 县委评为“县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进食用菌产业快 速发展 一是县重点项目江苏镇江科达环境系统工程有 限公司投资亿元的日产 30 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 目已按时间节点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万平方米,年 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近 3 万吨,年产鲜菇 1 万吨, 安排就业 400 余人,于 7 月份顺利投产。河南龙乡 红食品有限公司扩建的日产 15000 袋杏鲍菇工厂化 生产项目 8 月份顺利投产。全县杏鲍菇工厂化生产 日产达到 38 吨,年产万吨,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杏 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推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发 展。 二是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灰平 650、灰平 03、 姬菇 51 等 3 个新菌株;开发香菇耗辣椒、鲍菇酱 等新产品 4 个。 三是帮助业丰实业、龙乡红食品、恒立农业向 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中心成功组织申报了林中鲜牌 “杏鲍菇” 、三农科丰牌“杏鲍菇” 、恒立佳泰牌 “双孢菇”和“香菇”四个绿色食品认证,4 月 14 日顺利拿证,大力推进了我县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 集约化、工厂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我县科技创新 水平 围绕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机械和特色农 业等重点领域,实施省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1 项、 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 1 项,科普传播工程项目 3 项,市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 2 项、科技攻关项 目 5 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 项、科普传播工程项 目 2 项,共争取上级资金 326 万元,各项目顺利实 施,资金使用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如河南天方华中药业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医学 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展了国家级创新药物奥拉西 坦氯化钠注射液研制,已完成处方工艺研究、方法 学及主持制定国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以及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实验, 完成了中试放大实验,材料已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评审中心,审批下来即可批量生产,该项 目技术含量高,填补了国内空白,符合产业发展方 向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XX 市隆丰油脂饲料有限 公司研究的高活性生物饲料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 得 XX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探 XX 县 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各成员单位围绕“中部中原欠发达农区县城乡 一体化”实验主题,整合资源、各司其责,协同推 进,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农业、 农副产品加工、民生工程、科技示范六类 15 个重 点项目建设顺利,已完成 5 个。高质量完成了国 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监测数据调查 、 国 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评报告 。重点任务顺利推 进,组织各成员单位建立完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长 效机制,全县呈现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提升产业集聚 区科技创新水平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和发明专利提 升计划,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家,XX 县第一 实验小学被评为市级知识产权示范学校,XX 市为 民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专利标杆企业。 二是对大型超市、药店等商品流通领域开展了 专利执法活动,查处违法商品 8 类,进行下架处理。 处理专利侵权案件 2 起,全部结案。 三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程,聘请了 XX 市智 浩专利代理机构到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开展上 门服务和技术培训;组织 120 名企业技术骨干开展 了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网络培训。 四是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消“零” 行动,产业集聚区专利消零企业 6 家,至 10 月底 申请专利 37 项,授权专利 34 件,有效发明专利达 到 201 件。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 力 围绕我县食品、家具、机械等支柱产业,培育 龙乡红辣椒深加工研发中心、中原锐实达环保设备 研发中心等工程技术中心 2 家、生物脱毒红薯重点 实验室 1 家、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企业 4 家,XX 县 食用菌办公室被设立为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 区域站点工作站,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 40 家。组织企业参加 XX(中国郑州)全国食用菌 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市场流通峰会、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洽谈会等产学研合作对 接活动 3 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5 项,建立科技 创新示范基地 5 个,申氏菇业、南方家私、中原锐 实达、同化新材料、中油钢构、天方华中药业等科 技型企业承担了科技项目,与科研单位联姻,开展 了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化工、环保产业等进 行了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开发新产品 22 个。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现代农业 发展 一是培育农业科技园区 11 家,其中 XX 县万相 红梨科技示范园、龙都瑞祥葡萄生态园被评为 XX 市第一批农业科技园区。万相红梨科技示范园实施 了市级成果转化项目“优质红梨新品种引进示范” , 栽植红梨 1800 亩,目前长势良好,明年开始挂果。 二是实施了省市科普传播工程项目,聘请河南 科技学院、河南肉牛中心、XX 市农科院等专家 18 名;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聘请市级农村科 技特派员 7 名;省市专家为纸房乡、固城乡等 3 个 乡镇、XX 市龙都瑞祥葡萄生态园有限公司等 7 个 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培训技术骨干 200 余人,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15 项。 三是培育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基层信 息服务站 15 家,利用县科技情报服务中心、生产 力中心和基层信息服务站等,围绕农业科技发布科 技信息 102 条,受到农民欢迎。 (七)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一是利用“科技活动周” 、 “知识产权宣传日” 、 “科普宣传日”等开展了科普宣传集中活动,如在 科技活动期间,5 月 19 日上午开展了科技宣传一 条街活动,科技、文化、卫生、农业、安全、环保 等 33 个县直部门和 5 家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 140 余名上街咨询,设立咨询台 38 个,出展板 85 块, 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现场咨询 1200 余人次。 二是开展科技下乡集中活动 10 次,开展科技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12 次,印发宣传资 料 1 万余份,宣传了科技法律政策、科学生活知识、 农业科技等知识。XX 县第一高级中学被命名为 XX 年度 XX 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办法,组织企业技术 人员外出学习 5 次,聘请外地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23 次。一年来培训农民万人次,提升农业产业的 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八)加强机关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创双优”活动、 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加 强学习和作风建设,弘扬“三李”精神和焦裕禄精 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 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勤俭意识、 创新意识,完善各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取消行 政审批 1 项,行政许可变为行政服务 1 项,推进了 依法行政,营造了“求实、创新、奉献、和谐”的 科技工作氛围,打造了“超前服务、文明高效、创 新至上、科技惠民”的科技服务品牌。 我局在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 产、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顺利开展,无 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二、存在问题 1、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市级以上的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信息和公 共技术服务平台很少。 2、县域内中小企业居多,存在规模小、科技 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高新技术企 业缺乏,企业吸纳科技成果和主动开发技术的能力 不足,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 品。 3、县域内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工 作的难度大,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相对紧缺;科技人 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引进难,外流严重,在企业一 线直接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少;缺乏市场意识强、 管理水平高、开发能力强的开发型人才,导致科技 发展滞后。 4、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有待 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XX 年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科教 XX 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紧紧围绕清丰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 赶超发展的总目标,以提升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全 民科学素质为目的,以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 术推广普及为主线,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 育特色产业集群和支撑重点产业振兴、推动科技型 企业发展、建设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体制 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键技术,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 整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全县核心竞争力。 1、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快 速发展。做好年产 1 万吨工厂化金针菇生产项目开 工建设,争取 5 月份投产。围绕食用菌产业转型升 级,突出抓好品种结构优化、菌种标准化生产、工 厂化绿色产品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保 鲜销售工作,大力推进食用菌的标准化、绿色化、 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的 核心竞争力。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我县科技创新水 平。围绕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机械等重点领 域,争取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支持,力争上 级支持 15 项以上。 3、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探 XX 县域可 持续发展新路子。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好国家可持 续发展实验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规划年度工作目 标。 4、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提升产业集聚区 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力度,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大产业集聚区专利 的申报工作,对申报成功的发明专利,给予申请费 用 60%的补助,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逐步提升 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 企业专利消零比例达到 60%。 5、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我县食品、家具、机械等支柱产业,征集技术 难题和人才需求,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为企业 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 3 次,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等,破解制约我县产业 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逐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现代农业发 展。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科 技信息化、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四大工程,引进农业 新品种、新技术 15 项以上,培训农民万人次以上, 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XX 年以来,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和上级科技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精神为动力,加压 进取,开拓创新,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XX 县被 XX 市人民政府评为“XXXX 年度全市科技工 作先进县(区)” 。科技局被 XX 市人民政府评为 “XXXX 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被中共 XX 县委评为“县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进食用菌产业快 速发展 一是县重点项目江苏镇江科达环境系统工程有 限公司投资亿元的日产 30 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 目已按时间节点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万平方米,年 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近 3 万吨,年产鲜菇 1 万吨, 安排就业 400 余人,于 7 月份顺利投产。河南龙乡 红食品有限公司扩建的日产 15000 袋杏鲍菇工厂化 生产项目 8 月份顺利投产。全县杏鲍菇工厂化生产 日产达到 38 吨,年产万吨,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杏 鲍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推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发 展。 二是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灰平 650、灰平 03、 姬菇 51 等 3 个新菌株;开发香菇耗辣椒、鲍菇酱 等新产品 4 个。 三是帮助业丰实业、龙乡红食品、恒立农业向 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中心成功组织申报了林中鲜牌 “杏鲍菇” 、三农科丰牌“杏鲍菇” 、恒立佳泰牌 “双孢菇”和“香菇”四个绿色食品认证,4 月 14 日顺利拿证,大力推进了我县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 集约化、工厂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我县科技创新 水平 围绕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机械和特色农 业等重点领域,实施省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1 项、 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 1 项,科普传播工程项目 3 项,市级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 2 项、科技攻关项 目 5 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 项、科普传播工程项 目 2 项,共争取上级资金 326 万元,各项目顺利实 施,资金使用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如河南天方华中药业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医学 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展了国家级创新药物奥拉西 坦氯化钠注射液研制,已完成处方工艺研究、方法 学及主持制定国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以及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特殊安全性实验, 完成了中试放大实验,材料已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评审中心,审批下来即可批量生产,该项 目技术含量高,填补了国内空白,符合产业发展方 向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XX 市隆丰油脂饲料有限 公司研究的高活性生物饲料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 得 XX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探 XX 县 域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各成员单位围绕“中部中原欠发达农区县城乡 一体化”实验主题,整合资源、各司其责,协同推 进,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农业、 农副产品加工、民生工程、科技示范六类 15 个重 点项目建设顺利,已完成 5 个。高质量完成了国 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监测数据调查 、 国 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评报告 。重点任务顺利推 进,组织各成员单位建立完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长 效机制,全县呈现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工程,提升产业集聚 区科技创新水平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和发明专利提 升计划,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家,XX 县第一 实验小学被评为市级知识产权示范学校,XX 市为 民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专利标杆企业。 二是对大型超市、药店等商品流通领域开展了 专利执法活动,查处违法商品 8 类,进行下架处理。 处理专利侵权案件 2 起,全部结案。 三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程,聘请了 XX 市智 浩专利代理机构到我县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开展上 门服务和技术培训;组织 120 名企业技术骨干开展 了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网络培训。 四是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消“零” 行动,产业集聚区专利消零企业 6 家,至 10 月底 申请专利 37 项,授权专利 34 件,有效发明专利达 到 201 件。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 力 围绕我县食品、家具、机械等支柱产业,培育 龙乡红辣椒深加工研发中心、中原锐实达环保设备 研发中心等工程技术中心 2 家、生物脱毒红薯重点 实验室 1 家、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企业 4 家,XX 县 食用菌办公室被设立为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 区域站点工作站,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 40 家。组织企业参加 XX(中国郑州)全国食用菌 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市场流通峰会、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洽谈会等产学研合作对 接活动 3 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5 项,建立科技 创新示范基地 5 个,申氏菇业、南方家私、中原锐 实达、同化新材料、中油钢构、天方华中药业等科 技型企业承担了科技项目,与科研单位联姻,开展 了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医药化工、环保产业等进 行了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开发新产品 22 个。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现代农业 发展 一是培育农业科技园区 11 家,其中 XX 县万相 红梨科技示范园、龙都瑞祥葡萄生态园被评为 XX 市第一批农业科技园区。万相红梨科技示范园实施 了市级成果转化项目“优质红梨新品种引进示范” , 栽植红梨 1800 亩,目前长势良好,明年开始挂果。 二是实施了省市科普传播工程项目,聘请河南 科技学院、河南肉牛中心、XX 市农科院等专家 18 名;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聘请市级农村科 技特派员 7 名;省市专家为纸房乡、固城乡等 3 个 乡镇、XX 市龙都瑞祥葡萄生态园有限公司等 7 个 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培训技术骨干 200 余人,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15 项。 三是培育河南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基层信 息服务站 15 家,利用县科技情报服务中心、生产 力中心和基层信息服务站等,围绕农业科技发布科 技信息 102 条,受到农民欢迎。 (七)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一是利用“科技活动周” 、 “知识产权宣传日” 、 “科普宣传日”等开展了科普宣传集中活动,如在 科技活动期间,5 月 19 日上午开展了科技宣传一 条街活动,科技、文化、卫生、农业、安全、环保 等 33 个县直部门和 5 家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 140 余名上街咨询,设立咨询台 38 个,出展板 85 块, 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现场咨询 1200 余人次。 二是开展科技下乡集中活动 10 次,开展科技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12 次,印发宣传资 料 1 万余份,宣传了科技法律政策、科学生活知识、 农业科技等知识。XX 县第一高级中学被命名为 XX 年度 XX 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办法,组织企业技术 人员外出学习 5 次,聘请外地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23 次。一年来培训农民万人次,提升农业产业的 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八)加强机关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创双优”活动、 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加 强学习和作风建设,弘扬“三李”精神和焦裕禄精 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 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勤俭意识、 创新意识,完善各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取消行 政审批 1 项,行政许可变为行政服务 1 项,推进了 依法行政,营造了“求实、创新、奉献、和谐”的 科技工作氛围,打造了“超前服务、文明高效、创 新至上、科技惠民”的科技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