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1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2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3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4页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南京市二模卷第 23题材料二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乎? 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间耳。 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 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 ( 1912年 5月 7日)请回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分)学生关于 “变化 ”的几种答案梁启超既赞成实行君主立宪也赞成实行民主共和。梁启超从支持君主立宪到既支持君主立宪也支持民主共和。梁启超从伸民权、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到认为 “共和是否可行要待日后实践才能知结果 ”,先行共和政治,再行君主立宪制。学生在解非选择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认真 读 设问,对信息量大的材料题不能分层次 读 ,不注意 读 材料注释。找 不到设问中相应的关键词,不能完整地找 到每句话的有效信息;答 题时存在思维定势,不能论从史出,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结合思考不周全。 答 题不规范,口语化,缺乏条理性。 2011考试说明 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阅读运用表达新课标下历史非选择题命题特点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的命题指导思想都强调重视 “ 新材料 ” 、 “ 新情景 ” 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查内容主要有: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 强调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突出历史的整体性: 从某一角度切入,考查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非选择题解题方法读 解题的基础找 解题的关键答 解题的落脚点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一)读:解题的基础1.认真审读设问中的关键词: 限定词 、 提示词中心词 、 求答词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限定词 提示词中心词 求答词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一)读:解题的基础1.认真审读设问中的关键词2.借助标点符号(句号、分号、省略号等)3.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4.充分挖掘图表信息(二)找:解题的关键1.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2.提取有效信息,找出提纲要点。小试身手 例 1( 2010年全国课标卷第 40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 尽逐绫绸之利 ” ,渐成风尚,城镇中 “ 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 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佣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张,织工 2330名 。 至康熙六年( 1667年)缺机 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400张 。 “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 ”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 业发展的特点。( 8分)限定词 提示词 中心词求答词特点: 官营手工业衰落; 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例 2:( 2011年南京市一模卷第 23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初级产品 53 5 50 5 36 4 5 1工业制成品 46 5 49 5 63 6 94 9(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 6分分)材料三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 2)趋势: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趋势: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增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增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其他产品下降(或初级产品下降,或非机;其他产品下降(或初级产品下降,或非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下降)。(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下降)。( 3分)分)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或第三次科技革趋势;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或第三次科技革命)。(命)。( 3分)分)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一)读:解题的基础(二)找:解题的关键(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注意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 2)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注意分值。( 3)作答时精炼术语文字,答案做到要点化、序列化、规范化。真题演练例 3:( 2009年江苏卷第 22题)( 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 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 新妇女 1920年 4月 15日)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 ( 1950年 9月 1日 解放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分) ( 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 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 新妇女 1920年 4月 15日)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 ( 1950年 9月 1日 解放日报 (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材料二中 “我 “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 7分) 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 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 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 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 生育制度 (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 ? 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 3分) ( 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 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非选择题解题方法小结(一)读:解题的基础1.认真审读设问中的关键词2.借助标点符号3.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4.充分挖掘图表信息(二)找:解题的关键1.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2.提取有效信息,找出提纲要点。(三)答:解题的落脚点1.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注意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2.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注意分值。3.作答时精炼术语文字,答案做到要点化、序列化、规范化。好题演练 例 4:( 2010年江苏卷第 21题)( 10分)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 “ 一日不可以无 ” 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毒, (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 五杂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3分) ( 1)原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 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 输之于边,数利之,骤富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 材料四(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又北山子茶坊, 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 】 盂元老 东京梦华录 (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4分) ( 2)影响: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3分) ( 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 思想:出现了一个以 “ 理 ” 或 “ 天理 ” 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提 示要想做好非选择题必须注意夯实基础,注意训练阅读、运用、表达能力,不断总结解题心得,提高解题能力。例 5( 2010年全国课标卷第 40题)(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 尽逐绫绸之利 ” ,渐成风尚,城镇中 “ 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 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佣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张,织工 2330名。至康熙六年( 1667年)缺机 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400张。 “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探 究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 “ 乡村制造业活动 ” 被称为 “ 原工业化 ”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工厂 ” ,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16世纪初,纽北里的一家毛纺织 “ 工厂 ” 雇佣了 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 “ 工厂 ” 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 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 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 美 E.E.里奇等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 等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1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16分) (提示:阶段性特征可从生产组织形式、资本、劳动关系等方面考虑) 阶段: “ 原工业化 ” ;工业革命(工业化)。 阶段性特征: “ 原工业化 ” 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 反杜林论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 “ 历史前提 ” 的认识。( 13分) (要求:以对 “ 历史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