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_第1页
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_第2页
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_第3页
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_第4页
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篇一:中国政治制度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古代中国的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留给了世人宝贵的财富。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 明的成果之中,法律制度是一种较为奇特的创造,因为法律制度最能集中突出地反映一个民 族、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点,体现当时人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做法。在具体的 法律制度、法律条文背后,有着极为复杂和丰富的社会因素。所以说,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 在一定时期内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当时社会的整体折射。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阶 级分化有了国家之后便开始产生了法律,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有着灿烂的法律 文明和独特的法律文化。 古中国法律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一、渊源 法源于礼,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 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 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 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法律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变化,礼成为 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律为礼教所支配的局面。古人所谓“明刑弼教” ,实质上即以 法律制载的力量来维持礼,加强礼的合法性和强制性。礼认为对的,就是法认为合法的;礼 所不容许的,也就是法所禁为、所制载的。诚如东汉廷尉陈宠疏中所云:“礼之所去,刑之 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明丘濬大学衍义补云:“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 刑法” 。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 儒家主张礼治,以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即礼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同法家主张 法治,以同一性的行为规范即法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原是对立的。在先秦百家 争鸣的时代,儒、法两家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抨击对方的学说,互不相让。 法家与法律实证主义:以实证主义的角度看待法律,中国法律的历史起源于子产铸刑书 和范宣子作刑书,最早的成文法(典)是李悝的法经和商鞅之后的秦律。从这个时候开始, 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有了现代人所理解的法律的一切必备要素。 儒家与中华法律文化, 汉代的儒学家们挖掘出了先秦儒家的理论,将儒家之精华上升 为治国之策,把儒家之亲属制度与法家之专制制度结合了起来,创立了中国古代正统的法律 思想,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德主刑辅” 、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 “等级特权,同罪异罚” 和“宗法伦理” 。这种正统的法律思想先是通过“春秋决狱”的途径渗透到了司法领域,后 是通过“以礼入律”的方式渗透到了立法的领域。到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 教之用”的时候,中华法系传统达到它的顶峰时代。 儒家的法律思想取代了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不意味着儒家比法家高明,而在于儒家 的学说更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状况。德主刑辅和纲常礼教的学说匹配和强化了中国古代社会 “亲亲尊尊”的社会结构,由此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 二、主要发展时期 源于先秦时期的法制。一般是指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法律由不成文、不公 开向成文化、公开化过渡。一般认为,中国的国家和法律起源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这是因 为:第一,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与全社会之上的专制君主;第二,夏朝已经开始按照地域来划分通知区域;第三,夏朝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器;第四,夏朝还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商周,确定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模式。 正式形成于秦汉时期。秦朝开创了全国高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体系,为以后各代所继承。维护和巩固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成为了两千多年法律制度的出 发点和中心任务。 成熟于隋唐明清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古代的司法体制和诉讼制度也在此 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律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最具代表性的法典。以唐律为代表的中 国法律就不仅控制了东亚诸国的法律文化发展走向, 而且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包括 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在内的中华法系, 成为世界封建制法律的典范。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象征及传统 一、法律文化的象征 獬豸(xi zh),也称解廌、解豸或任法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 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 称独角兽。獬豸有着羊的身体、麒麟外观的瑞兽,拥有分辨正与不正的神秘力量,而不正者 则会召受惩罚,后世因为此点遂将其画像中加入了如判官般的官服。人们经常引用獬豸的形 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我们的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在古代,现在的“法”字 被写作“灋”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从字的架构上看, “灋”字的左边是三点水,代表着 取法平如水之意。它的右边是“廌”下边一个“去” ,“廌” ,即神兽獬豸,将“廌”编成“法” 字的一部分,取的就是獬豸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的含义。 历史记载, 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 “后亦用以指执法者。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作为 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 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 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 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 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像, 它拥有分辨正与不正的神秘力量,而不正者则会召受惩罚,后世因为此点遂将其画像中加入 了如判官般的官服。人们经常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二、法律文化的传统 由于礼治文化、地理环境、民族习尚和专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法律文 化逐渐地形成为一种独特的公法品格和制度特征。 第一、伦理本位传统。在法律观念文化上,强调“礼法合一” , “德主刑辅” ,而“礼”作为一 种差别性的规则体系,被奉为治国之道。其中,古代中国过分地强调刑法与刑罚的作用,而 忽视了法的预防功能。而且将法让位于伦理道德,使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以至于道德成为社会的主要调整性手段,法律只是对道德起辅助性的作用。 第二、人治主义传统。在法律制度文化上,强调国家权力本位,皇权至上,权大于法, 法律受权力的支配与制约。其表现为:首先,在立法上法自君出,君主为最高法权渊源;其 次,在司法上行政长官兼有司法职权,司法与行政合一;最后,在法律结构体系上,表现为 公法与私法不分,诉讼法与实体法不分,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的单一的、封闭的法律体系。 第三、家族主义传统。在法律心理文化上,息事宁人,平争止讼的法律心理普遍。一方 面, “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造就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追求秩序和谐,从而带来无讼的法律心 理。另一方面,以家庭为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注重人的社会义务,而忽视个人的权利;重 视集体、大局的利益,使得个体成员的诉讼必然会受到社会、家族和家庭观念的抑制。 传统中国是一个国家权力和观念高度发达的社会,它从一个侧面透现出这种文化的公法 性和国家政治性;这一特性既是中国社会的体现,又是这个社会保持有序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转型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市场经济观念、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人们对权利的积极追求与重视的 共同作用下,在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发生了转型。 一、制度层面 (一)以刑为中心(重刑轻民)到以民为中心(民刑并重)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全球化带来其他各方面的全球化思潮,使得权利观念日 益深入人心,进而导致基本理念和制度的变迁。由此导致法也不再是以刑为中心,而是以民 为中心,民刑并重,刑法与刑罚是为民事领域的经济活动而服务的,刑法与刑罚被大大地限 制,其作用的范围被大大地缩小。例如,中国目前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民事经济类法律,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民法典的起草与制定,它为中国法律以民为中心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使民刑并重得到了立法上的认可。 (二)程序工具主义(低程序化)到程序正义的转型 程序工具主义或低程序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指这种程序只重 视判决的实体而轻视判决的形成过程。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程序性的立法日益完善,其突出表 现是在立法实践上有三部诉讼法的颁布并实施,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程序性法律甚至 是实体性的法律,也有相当多的程序性的规范,例如,中对程序作出了较为详 细的规定,本身就一个关于程序性规范的立法成果。 二、价值层面 (一)从法律集团本位(义务本位)到个人本位(权利本位) 中国古代社会从本位的角度来说是“集团本位”时代,现代社会开始重视个人权利,并正向权利本位扩展,无论是从主体抽象人格及财产权的绝对保护,还是对个人隐私权和精神利益在制度上的确认,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得到充分体现。这种本位观念的提出和推广,对人们积极地创造财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本身就是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关怀。(二)从法律的伦理化到理性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化,并非指中国传统法律的全部内容是伦理性规范,或者说所有的伦理规范都是法,而只是表明,儒家伦理支配和规范着法的发展,成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法的具体内容渗透了儒家伦理精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提出以后,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基本上根据法律的规定。伦理化的道德虽然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得以减少。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它的独特魅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它在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发生 了现代化的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文化上的精神支持。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国文明是在一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又长期按着自己的文化逻辑和历史规律独立地发展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模式。在法律方面,中国古代社会创造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它像贵如油的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中华民族一方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法律文化之所长,另一方面更尽自己之所能,无私地将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篇二:中国传统儒家司法伦理道德探究中国传统儒家司法伦理道德探究 论文提要:中国古代司法道德的历史发展,儒家居主流地位。最初形态滥筋于西周,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汉,完成于唐。自宋后走向衰落,至近代瓦解。法律儒家化是以礼入法的活动,出现了儒家思想的法律条文。把伦理道德作为断案的依据,并施展了“曲法伸情”的局面。其特征具有宗法性、世俗性、强制性。在发生德刑矛盾的情况下,则据统治阶级利益而择之。它的综合治理观念和和谐的观念具有现代价值。 (共 184 字) 关键词:明德慎罚 德主刑辅 和为贵 现代价值 以下正文: 中国古代的司法同立法一样,以富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而著称于世。在中国古代司法伦理道德的历史发过程中,儒家的司法道德思想基本上居于主流地位,而道家、法家的影响不大。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尚“无为” ,否定礼法,主张无为政治,显得过分消极,这在根本上与封建君主政治异趣。封建君主政治都 是有为政治,不是无为政治。道家的影响主要在哲学、人生方面,而不是在政治、法律方面。法家贱德尚刑,重势、尚法、贵术,颇合君主专制封建独裁的需要,但又太露骨,太片面和极端化。秦代尚法家,二世而亡,封建君主不得不引以为戒。结果法家和道家一样,只能成为一股暗流。墨家主张“兼爱” 、 “尚同” ,在春秋战国之世,与儒家并为“显学” ,至汉而“中绝” 。从春秋末期到西汉中期,统治阶级经过四百余年的摸索、徘徊和挫折,终于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针。虽然秦汉以后的儒学,不同于孔孟的儒学原型,但无论是董仲舒以“天人感应” ,阴阳五行为形式的汉代儒学,还是朱熹以“理”为核心,王阳明以“心”为根本的宋明儒学,其司法道德思想上的基本理论形态、基本内容、主要范畴、思维方式、讨论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主张等,与先秦儒家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所以说两千年司法伦理道德皆以儒家的司法伦理道德为主流,这是一个客观的结论。 一、中国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 我国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最初形态滥觞于西周,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司法伦理道德的主流地位确立于汉,完成于唐,宋代以后,逐渐走上衰落之路,至近代而瓦解。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发生、发展和瓦解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周 周公认为殷商王朝“早坠” ,无怪乎天命,而是无德的必然。在总结封王酷刑毁政,乱刑亡国的惨痛教训时,提出“明德慎罚”的思想,针对武庚三监叛乱后的形势,如何对待处理殷民的归顺,关系到西周王权的存亡。周公便把明德与德用作为治国治政的手段,实行怀柔政策,重视教化,勿滥刑杀,于先教而后刑之中,体现宽严适当,德刑并施,从此中国古代对法的思维方式被导向了伦理型,周公开创的伦理与法律结合起来的先例,实为中国古代司法伦理道德的奠基者。第二阶段:春秋战国 儒家尊重家族血缘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宗法礼教,并因袭和弘扬周公传统,创立了礼的体系,初步完成了司法伦理道德的理论建设。例如孔孟为代表的德治思想,就是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注重道德感化,强调统治人民不应单靠刑罚。在重德轻刑的前提下,当教化不起作用的时候仍可使用刑罚,以“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两手治理国家。 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是讲折狱持平,公正中直,不枉不纵,不潜不滥,不杀无辜,不诬无罪的意思。孔子提出的中庸主义的法律方法论原则,在儒家司法伦理道德中占极重要的位置,不仅指导刑事立法,刑事诉讼,而且贯穿于整个司法伦理道德之中。可是在当时,儒家这一套司法伦理道德的思想理论,不但不为统治者所重视,而且处处受到排斥。礼的精神在法律建设中的地位 远远不如法家学说来得重要。第三阶段:两汉至清 秦王朝奉行法家政治的失败,加快了儒家司法伦理道德的振兴,经过贾谊,特别是董仲舒的理论论证和思想重建,以及贤良文学在“盐铁会议”上的努力,儒家司法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主流地位初步确立。 西汉董仲舒把孔孟的“德治”思想发展和概括为“德主刑辅” 。从此历代王朝都毫无例外地把“三纲五常”列为德治的主要内容,而且都明确要求立法和司法必须严守儒家伦理道德的信条。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由董仲舒提倡和汉武帝支持的“经义折狱”便成为封建王朝运用儒家伦理道德原则指导和改造司法活动的重要手段。除依法令断狱外,还可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审判案件的根据。但是,所标榜的“原心定罪”实质上是既定法律不顾的罪行擅断主义,审判者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经文的意思,随意为权贵们开脱罪责,镇压和陷害劳动大众。 自西汉后期起.对儒家司法伦理道德顶礼膜拜,并在司法实践中继承法律儒家化的传统,制定了许多以儒家司法伦理道德为指导的法典,大大推动了伦理道德的法律化。汉律规定“鞠狱不实” 、 “故纵故不直”等职务罪,提出“慎狱”就是司法官吏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应遵循的司法道德。除此汉律中按儒家思想制定的法律条文还有:其一亲亲得相首匿,儒家把父为子隐叫“仁” ,子为父隐为叫“孝” ,认为这是一种正直的品德。其二定不孝为重 罪,儒家提倡幼辈对尊长的孝道,不孝不可容忍,所以加重了对不孝罪的处罪。其三先请制度,这是儒家“刑不上大夫”思想下,出现的贵族官吏的特权。其四秋冬行刑,是以儒家阴阳五行的理论为依据,进行刑罚顺应天时阴阳之变。如果说两汉是揭开封建法典儒家化的序幕,那么魏晋南北朝推动了法律向儒家化的发展,以儒家思想为根据制定的刑法原则,基本上始创于这一时期。 魏律出自儒生之手,自然吸收了前代儒者所崇奉的理想制度。东汉后期,流行着儒家宣扬的“八议” ,但未人律,曹魏改律,采纳了汉儒这一主张,制定了“八议”制度,进一步扩大了贵族的法律特权。 晋代修律之人,多为儒学大家,使晋律成为一部儒家化程度较深,对后世影响颇大的重要法典。首先是礼、律并重。儒家经典取得了与法律并驾齐驱的地位,其突出的标志是礼、律并等,人们常把礼与刑相提并论。其次法律规定父母死,吏民都要依礼居丧。对违者给予处置。太子洗马(官名)郤洗的母亲去世,因贪不能归葬,便在京城住所处置空棺安葬,三年服丧期满后继续在京作官。后因告发其为母假葬被弹幼。再次准五服治罪,按礼教之意,对冒犯尊长的亲族成员的刑法处罚要重于常人,被冒犯者与冒犯者的血缘关系越近,处罚也就越重。 南朝法律以儒家思想为依增设“官当”制度。北朝法律确立“重罪十条”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君权和父权,所以将损害 篇三: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再评价 ? XX-08-03 16:12:28 崔永东 【作者简介】崔永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提要】 尽管在专制政体下,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从整体上看仍然偏于严酷,但其中不乏含有人道性因素的具体制度,如录囚、直诉、调解、会审、赦宥、存留养亲、死刑复奏等等。上述司法制度的形成或确立与儒家“仁”道(人道)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它们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价值的尊重以及对人的正当利益的关注,其人道内涵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这正是我们今日构建人道化司法文明所应借鉴的。 【关 键 词】古代司法制度/人性化/合理性 一、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有无合理性因素?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有无合理性因素?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过去,我们对传统司法文化批判否定过多,而对其合理性因素却肯定过少。那么,衡量“合理性因素”的标准是什么呢?愚以为站在今日立场上看,当以人道精神为是。两位美国学者布迪和莫里斯在其合著的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中对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人道主义”进行了探索,认为“与西方法律相比,中华帝国的法律在有些方面更加人道,更加合理” 。例如, “在中国,所有的死刑(除了少数例外)以及其他一些重刑判决,在其执行之前,都必须得到设在京城的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同意,甚至要得到皇帝本人的批准。清朝的死刑有一种监候 ,其意思是表示:被判处死刑的罪犯须待一年一度在京城举行的秋审之后,才能被提交执 行。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秋审 ,原判处死刑监候的罪犯都能被减轻刑罚,因而可以免死。统治者还经常赦免罪犯,既有针对所有罪囚的大赦,也有针对某一类,甚至针对个别几个罪囚的特赦。儒家人道主义在法律中的另一表现是对于犯罪的老人(70 岁以上) 、儿童(15 岁以下)以及身体有病、精神不健全者,免除刑罚或者减轻处罚。在许多犯罪中,妇女也可以缴纳赎金,从而免除刑罚” 。 以上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受儒家人道主义影响所致。那么,何谓“人道主义”?中国传统中有无“人道主义”?所谓人道主义,是“将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要地位的思想态度。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工具;每一个人,不论其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职业、性别和社会地位如何,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容贬损和侵犯。?战后,西方思想家们重新反思历史,对人道主义作出了新的阐释。这一时期,人道主义在法律思想中的突出表现是对人权的重视” 。 应该说,中国古代并无“人权”这一概念,但如果我们把“人权”理解成个人的“合法利益” ,那么古代中国法律也并非不注意保护之,如对人的生命、身体、财产、人格等等均属于当时法律所保护的范围。如果按照上文对人道主义所下的定义“将人和人的(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伦理司法: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与制度)价值置于首要地位的思想态度” ,儒家法律思想中显然也具备这一“思想态度” 。儒家的“仁道”、 “明刑” 、 “慎罚” 、 “中庸”等思想可以说都是“将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要地位” ,因此称其为“人道主义”并无大碍。但是,考虑到古代中国并无“人道主义”这一概念,我们在表述儒家相关思想时以称其为“人道精神”或“人道思想”为宜。 从古代学者和政治家的议论中,我们看到了如下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与成语,如仁道、仁恩、钦恤、慎罚、明刑、祥刑、中庸、中罚、刑中、仁者之刑、仁爱德让、敬让博爱、仁爱忠厚、宽仁之厚、务于宽厚、御众以宽、好生之德、以泽恤人、惟刑之恤、重慎刑罚、哀矜折狱、罚弗及嗣、罪疑惟轻、调和均齐,等等。上述词语均与司法问题有关,且反映了一种明显的人道性因素。可以说,上述词语构成了古代司法人道思想中的“意义之网” ,它使我们体味到了古人基于生命伦理与社会正义而展示的一种人道情怀。正是这样一种人道情怀才为中国 古代司法植入了一种温情因素和人性根基,才冲淡并抑制了暴虐司法带来的副作用,并为社会和谐架起了一座“正义之桥” 、 “仁道之桥” 。二、中国传统司法思想中的合理性因素 “明德慎罚”是西周以来的一种主流司法思潮,体现了一种明显的人道价值。学界对明德慎罚问题曾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明德慎罚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初期统治集团提出的法律主张。周初统治者鉴于商亡的教训,认识到单靠天命天罚已不足以维护统治,因而提出以德配天及明德保民的思想。明德,是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压迫,采取怀柔的一手,以获得人民的拥护;慎罚,是要求统治者在用刑时务必谨慎从事,做到用刑准确。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常刑、常典治民,严防滥用刑罚,杀害无辜,即勿替敬典 。二是区分故意、过失、惯犯、偶犯。对故意犯、惯犯应加重处罚,对过失犯、偶犯的处罚酌情减免?。三是修正商朝罪人以族的制度,强调罪止其身 、 罪人不孥 (孟子?梁惠王下 ) ,以缩小刑罚的打击面。明德慎罚的主张在周初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法律的完善与社会的安定。这一主张为春秋战国时儒家所继承,并发展为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西汉正统法律思想中的德主刑辅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 上述说法至少阐明了三点:一是明德慎罚具有人道价值(“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压迫” ,并“在用刑时务必谨慎从事” ) 。二是明德慎罚具有和谐价值(“缓和阶级矛盾”并促进“社会的安定” ) 。三是指出明德慎罚后来演变为德主刑辅,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核心观念(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核心观念) 。笔者认为,如果从司法角度看,所谓“明德慎罚”至少有三义:一是说掌握司法之权的官员要注意修德,使自己具备光明的德性宽厚之德(包括“好生之德” ) 。二是说司法官员要注意对民众进行德教。三是说司法官员要谨慎对待刑罚,能不用则不用,能从轻则不从重。 从封建时代的正史刑法志来看,确实反映了明德慎罚的司法思想。 汉书?刑法志曰:“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 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谓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故曰先王立礼,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也。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也。 ”这是说圣人本着“仁爱德让”的态度从事立法与司法活动,因其上顺天道、下顺民情,故其立法与司法都体现了一种“敬让博爱”的人道价值。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称赞汉初几位帝王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宽和举措,称高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 ,称惠帝及吕后“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称文帝“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等等,表达了班固对立法、司法之人道价值的肯定与张扬。特别是对汉文帝推行的人道化司法措施,班固更是赞誉有加,称其“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予民,颜师古注曰:“从轻断。 ”断狱四百,颜师古注曰:“谓普天之下重罪者也。 ”当时的廷尉(最高法院院长)在司法活动中有仁者之风,慎刑恤刑,对犯罪有疑者从轻发落,注重减免刑罚,结果全国一年重刑犯仅有四百人,刑罚适用率大大降低,以至于有“刑错之风” (刑罚措置不用) 。为了贯彻仁政,汉文帝还废除了残酷的肉刑制度,他在诏书中说:“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 ”值得注意的是,汉文帝认为“断肢体,刻肌肤”的肉刑是“不德”即不道德的刑罚,反映了他对人道化刑罚的认可与追求,足见其见识之高明。 汉宣帝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曾下诏:“夫决狱不当,使有罪与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