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模型_第1页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模型_第2页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模型_第3页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模型_第4页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模型 基本要求 1.掌握拉氏变换、拉氏反变换的定义、定理。2.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动力学、电学及专业知识,列写机械系统、电网络系统的微分方程。 3.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会求传递函数的零、极点。4.掌握各个典型环节的特点,传递函数的基本形式及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5.掌握闭环系统中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掌握干扰作用下,系统传递函数的求法和特点。6.了解传递函数框图的组成及意义;能够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绘制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并实现简化,从而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7.了解相似原理的概念。 本章重点1.拉氏变换定理。2.列写系统的微分方程。3.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及求法。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5.系统的方框图及其化简。 本章难点1.列写系统微分方程。2.系统的方框图及其化简。2.1 拉普拉斯 (Laplace)变换2.1.1 拉氏变换概述1.拉氏变换的定义f(t):原函数(实域、时间域)F(s):象函数( s 域、复数域)s:复变量, s= +j: 拉氏算子js02.基本函数的 拉氏变换序号 原函数 象函数 1 单 位脉冲函数 12 单 位 阶跃 函数3 K 常数4 t 单 位斜坡函数5678te-at0t0tkkt02.1.2 拉 氏 变换的主要性质1.线性性质设 Lf1(t)=F1(s), Lf2(t)=F2(s), k1, k2为常数 ,则2.微分性质若 Lf(t)=F(s),且 f(0)=0,(初始条件为零)则7.终值定理若 Lf(t)=F(s),则有8.初值定理 若 Lf(t)=F(s),则6.相似定理若 Lf(t)=F(s),对任意常数 a则 有2.1.3 拉氏反变换定义 :f(t)=L-1F(s),将象函数变换成原函数 s:复变量F(s):象函数( s 域、复数域)f(t):原函数(实域、时间域)2.2 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就是描述系统的输出、输入与系统本身结构与参数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工程上常用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状态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理论分析(解析法) 试验的方法获取2.2.1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1. 线性系统(1)定义:系统微分方程的规范化形式如下:或若系数 ai,bi是 常数,则方程是线性定常的,相应的系统也称为 线性定常系统 ,若 系数是时间的函数,则该方程为线性时变的,相应的系统也称为 线性时变 系统。( 2)线性系统性质线性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满足叠加原理。2. 非线性系统工程上常见的非线性特性如下:工程上常见的非线性特性如下: 饱和非线性饱和非线性 死区非线性死区非线性 间隙非线性间隙非线性 摩擦非线性摩擦非线性3.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具有本质非线性特性的系统:忽略非线性因素或具有本质非线性特性的系统:忽略非线性因素或用非线性理论去处理。用非线性理论去处理。 非本质非线性特性的系统非本质非线性特性的系统 : 切线法,或称微小偏切线法,或称微小偏差法处理。差法处理。2.2.2 机械 /电气系统微分方程 1机械系统任何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都可以应用牛顿定律来建立。都可以使用 质量 、 弹性 和 阻尼 三个要素来描述。 1)机械平移系统f外力; x位移; m质量; c粘性阻力系数; k弹簧刚度2)机械旋转系统T扭转力; 转角; J转动惯量; BJ回转粘性阻力系数; kJ扭转弹簧刚度例例 1 写出下图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写出下图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解:解:惯性力惯性力 +阻尼力阻尼力 +弹簧力弹簧力 =外力外力f(t)外力; y(t)位移; k弹簧刚度; c粘性阻力系数; m质量2电气系统电阻、电感和电容器是电路中的三个基本元件。通常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来建立电气系统的数学模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电感定律:电感定律:电容定律:电容定律:例 2 写出下图电气系统的微分方程解:3. 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步骤:(1)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关系,确定系统的输出 量与输入量;(2)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依据物理学定律,依次列写组成系统各元件的动力学方程,其中要考虑相邻两元件间的负载效应;(3)将各方程式中的中间变量消去,求出描述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并将与输入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右边,与输出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左边,各阶导数项按降幂排列,即得系统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4)在列写元件的微分方程或求出系统的微分方程时,对非线性项应加以线性化。2.3 传递函数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当全部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 xo(t)的拉氏变换 Xo(s)与输入量 xi(t)的拉氏变换 Xi(s)之比叫做系统的传递函数 G(s)。表示为:2.3.2 传递函数的求法1.解析法(1)根据定义求取 设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为 xi(t),输出为 xo(t), 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 n m ; an, bm均为系统结构参数所决定的定常数( n,m=0、 1、 2、 3 )。如果变量及其各阶导数初值为零(初始条件为零),取等式两边拉氏变换后得 :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即得系统的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即得系统的传递函数 G(s)为为 :( 2)传递函数的零、极点系统的传递函数 G(s)是以复变数 s作为自变量的函数经因子分解后, G(s)可以写成如下一般形式:为常数当 (j=1, 2, , m)时,均能使 ,故称为 G(s)的 零点 。当 (i 1, 2, , n)时,均能使 G(s)的分母为 0, G(s)取极值, lim G(s)= (i=1, 2, , n), ,称 (i=1, 2, , n)为G(s)的 极点 2.实验法例 试写出具有下述微分方程式的传递函数。 解:取拉氏变换并求商得2.3.3 传递函数的性质1.传递函数是通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本身特性的,而系统本身特性与输入量无关;2.传递函数不表明所描述系统的物理结构,不同的物理系统,只要它们动态特性相同,就可用同一传递函数来描述。这样的系统称为相似系统 ;3.传递函数可以是有量纲的,也可以是无量纲的;4.传递函数是复变量 s的有理分式。 传递函数多项式分子中 s的阶数 m 小于分母中 s的阶数 n, 即 m n。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中 s的最高幂数代表了系统的阶数,如 s的最高幂数为 n则该系统为 n阶系统。解:系统微分方程为:解:系统微分方程为:此方程经此方程经 Laplace变换后得传递函数为:变换后得传递函数为:K为齿轮传动比,也就是齿轮传动副的放大系数或增益。为齿轮传动比,也就是齿轮传动副的放大系数或增益。2.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1.比例环节微分方程: )()(o tKxtx i=传递函数 : KsG =)( KX (s)i X (s)o 例例 1 图示为齿轮传动副,图示为齿轮传动副, xi 、 xo分别为输入、输出轴的转速,分别为输入、输出轴的转速, z1, z2为齿轮齿数。求系统传递函数。为齿轮齿数。求系统传递函数。齿轮传动 副2.惯性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式中, T 为时间常数, K为惯性环节的增益。例例 2 图示为图示为 质量质量 阻尼阻尼 弹簧环节弹簧环节 ,求求 略去质量略去质量 m 影响时,影响时, 系统的传递系统的传递函数。函数。质量 阻尼 弹簧环节解:系统微分方程为:解:系统微分方程为:此方程经此方程经 Laplace变换后得传递函数为:变换后得传递函数为:T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3.微分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式中式中 T为微分时间常数。为微分时间常数。4.积分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式中式中 T为积分时间常数。为积分时间常数。5.振荡环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式中式中 为无阻尼固有频率;为无阻尼固有频率; 为阻尼比。为阻尼比。例例 3 图示为图示为 质量质量 阻尼阻尼 弹簧环节,弹簧环节,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求系统的传递函数。质量质量 阻尼阻尼 弹簧环节弹簧环节解:其运动方程为:取拉氏变换得:其传递函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