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_第1页
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_第2页
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_第3页
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_第4页
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第一是格律严整。有一批“改革派” ,说旧体诗是带着镣铐跳舞,他们认为旧诗的格律束缚了人们的手脚。须知任何规矩都是要人们遵守的,或者说对人都有约束的。宪法遵不遵守?能不能说带着镣铐做人呢?任何艺术都有难度,难度越高价值越大。比如芭蕾舞,能不能不踮脚?如真是那样,芭蕾舞也就毁灭了。难度是艺术的特点,不是艺术的弊端。有人说李白、杜甫怎么没遵守格律?李白的夜静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也不合平仄呀!我们说这里有个历史原因,唐朝是近体诗形成时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崔颢的登黄鹤楼就很能说明这一点: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前半句相对,后半句不对,而且还是三平尾;而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却十分工整。有人举出一些名人名家出律出格的句子为自己辩解,我们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是不能作比。毛泽东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确实是个三平尾,我们能不能说毛泽东不懂格律呢?没按格律写作呢?事实上,为这个字他老人家推敲了多遍,换“总” 、换“永”都不足以表达“仍”字的时态性,不能以文害义。对格律运用得心应手了,灵活自如了,个别时候由于表达上的特殊需要,出律出格我觉得应当可以。但初学者不能这样,为什么名家名人大量的、主要的、遵循格律的诗篇我们视而不见呢?我们应当老老实实按正格去写,不要左顾右盼,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有的人七律写不下去了标“古风”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叫“鸵鸟政策” ,不是严谨的态度。古风重要的特点是风韵、风味、风神,把握不了这些只能算蹩脚诗,歪诗。所以我们提倡从律绝着手,严格过关,一天一个面貌,这样可以日有所增,月有所进。第二是形象鲜明。这里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写旧体诗老同志比较多,原来在工作岗位上作报告、写总结,大多用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诗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不能直白、贴标签,切忌直言其事,紧跟形势,豪言壮语。一个人是否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其人格魅力、凝聚力是大不相同的,诗人如此,政治领袖、企业家也是如此。诗靠形象说话。形象到处有,关键在捕捉。形象是客观的,但有主观感受,同一形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如同样是项羽蒙难的乌江亭,杜牧的感慨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则针锋相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红楼梦中吟咏柳絮不同人物有不同表达,不同感受,与人物性格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我们比较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几首词就可以看出来。史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可谓爽朗真率、英气夺人。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表现的是寄人篱下、凄凄楚楚的心情。薛宝钗:“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是一种善于奉迎、雄心勃勃的心态。贾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灵秀、愚顽叛逆性格。第三是语言晓畅。“我手写我口” ,但诗不是口语,是艺术语言,是加工、改造后的语言。改造口语是艺术技巧,照搬没有艺术含量。所谓口语入诗,不是照搬。口语有地域性、时效性,不能让人费解,不能把读者带入迷宫。毛主席鸟儿问答中有“不许放屁”几个字,有辱斯文,不是好诗。即使以特殊身份说出,也不雅观,不能受其误导。风雅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聂绀弩口语用得就特别好,如“开会百回批掉了,发言一句可听吗?”虽然全是口语,对仗却十分工整,讽刺意味也浓。又如写于 1961年的女乘务员:“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主席诗词歌婉转,人民日报诵铿锵。口中白字捎三二,头上黄毛辫一双。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浴春光。 ”全是口语,但惟妙惟肖,侧面展示那个年代女乘务员的服饰打扮、文化素质、精神面貌以至社会风气,可以说具有史料价值。当然受字数限制,口语入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诗词无语法” ,不是不讲语法,而是诗词有特殊的语法形式,如省略、倒置等。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来稿,其中有“祖母生宣统,今年九五尊”两句,他自己解释是:“祖母生于宣统年间,今年九十五岁了” 。而字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岂不令人啼笑皆非!诗词写好后,要严格把握词义,严格审查句子成分,把自己当读者看待,会不会产生歧义、产生误解,这是对自己负责。语言的标准应该是无障无碍,通畅自然,言内无言,言外有音。靠注释才能读懂的诗不是好诗。注释只是对罕见的地名、历史事件作简短说明。言内无言容易,言外有音不必强调,这是个人语言长期修养的问题。这里谈谈所谓朦胧词的问题。字句没有朦胧词,字面背后的含义想象是无穷的。比如双关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是误解,不是歧义。双关语要表达的是“关”的意思,属于言外有音,是作者有意铺设的,不是读者无意的误解。聂绀弩是用运用双关的高手,如挽毕高士一诗中:“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 ,这里“高士毕”三字表面看是“毕高士”三字的倒装,而实际上是说:在极左的政治环境下,一代杰出人才渐离我们而去,但当时不敢明说的,只能用婉转的、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格律、形律都落实在语言上,语言功夫是诗人的终身追求,终生达不到顶峰的。第四是境界高尚。境界是人品的表现,格律可以学来,语言、形象一半可以学来,境界是学不来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结晶。人的行为、作派、举止揉在一块,才能出诗。1967 年 6 月,设在北京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25 周年,举行讨论会,在 6 月 5 日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郭沫若作了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的发言,发言后吟诗一首: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1976 年 10 月 21 日,郭沫若写了一首词: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共产党。”前后两首对照,不能不使郭沫若这个文坛泰斗在人们心中的人品形象大打折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话犹如四幅屏风,是美的精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境界是不是到了极致还不敢说。我们再看看他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却是感叹身世,寄托深情,意境雄浑开阔。两首诗境界高下、广窄、深浅之分显而易见。诗贵真,但只有真还不行,感情中还有高下之分,关乎社会、民众,不能停留在个人真感情上。要把真实感情提到大我的境界,提到人品的高度。诗要有自己的个性,融入个人感情;但更要跳出个人小圈子,站在民族、历史、社会的高度,把小我扩大到大我,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份量。如何提高人品?首先,正直的品性需要坚持真理,宁折不屈,不惜个人作出牺牲。我们来看看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像韩愈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多不胜数,每个人都能讲出很多故事来。这种正直的品性,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赖以弘扬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二,热爱人民、与人为善。对劳动大众的同情,始终是中华诗词的一个主线。这方面的古典诗词就太多了。我们来看杜甫的一首诗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诗是在劝说吴郞不必训谪偷食他家的枣子的老妪。考查此案,虽然吴郎合法,妇人有错,但杜甫一副热心肠,善待贫苦,善待老幼,高尚情怀令人肃然起敬。第三,注意宽容忍让,就能传承文化传统,不是与人争利。我们来看清朝一位官员的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诗可谓家喻户晓,我就不多作解释了。这里诗人的君子之风、长者之风跃然纸上,这正是我们每一位诗人应该拥有的。如果整天与人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蝇营区区小利,还能写出什么好诗来呢?/p第一是格律严整。有一批“改革派” ,说旧体诗是带着镣铐跳舞,他们认为旧诗的格律束缚了人们的手脚。须知任何规矩都是要人们遵守的,或者说对人都有约束的。宪法遵不遵守?能不能说带着镣铐做人呢?任何艺术都有难度,难度越高价值越大。比如芭蕾舞,能不能不踮脚?如真是那样,芭蕾舞也就毁灭了。难度是艺术的特点,不是艺术的弊端。有人说李白、杜甫怎么没遵守格律?李白的夜静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也不合平仄呀!我们说这里有个历史原因,唐朝是近体诗形成时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崔颢的登黄鹤楼就很能说明这一点: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前半句相对,后半句不对,而且还是三平尾;而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却十分工整。有人举出一些名人名家出律出格的句子为自己辩解,我们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是不能作比。毛泽东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确实是个三平尾,我们能不能说毛泽东不懂格律呢?没按格律写作呢?事实上,为这个字他老人家推敲了多遍,换“总” 、换“永”都不足以表达“仍”字的时态性,不能以文害义。对格律运用得心应手了,灵活自如了,个别时候由于表达上的特殊需要,出律出格我觉得应当可以。但初学者不能这样,为什么名家名人大量的、主要的、遵循格律的诗篇我们视而不见呢?我们应当老老实实按正格去写,不要左顾右盼,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有的人七律写不下去了标“古风”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叫“鸵鸟政策” ,不是严谨的态度。古风重要的特点是风韵、风味、风神,把握不了这些只能算蹩脚诗,歪诗。所以我们提倡从律绝着手,严格过关,一天一个面貌,这样可以日有所增,月有所进。第二是形象鲜明。这里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写旧体诗老同志比较多,原来在工作岗位上作报告、写总结,大多用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诗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不能直白、贴标签,切忌直言其事,紧跟形势,豪言壮语。一个人是否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其人格魅力、凝聚力是大不相同的,诗人如此,政治领袖、企业家也是如此。诗靠形象说话。形象到处有,关键在捕捉。形象是客观的,但有主观感受,同一形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如同样是项羽蒙难的乌江亭,杜牧的感慨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则针锋相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红楼梦中吟咏柳絮不同人物有不同表达,不同感受,与人物性格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我们比较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几首词就可以看出来。史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可谓爽朗真率、英气夺人。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表现的是寄人篱下、凄凄楚楚的心情。薛宝钗:“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是一种善于奉迎、雄心勃勃的心态。贾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灵秀、愚顽叛逆性格。第三是语言晓畅。“我手写我口” ,但诗不是口语,是艺术语言,是加工、改造后的语言。改造口语是艺术技巧,照搬没有艺术含量。所谓口语入诗,不是照搬。口语有地域性、时效性,不能让人费解,不能把读者带入迷宫。毛主席鸟儿问答中有“不许放屁”几个字,有辱斯文,不是好诗。即使以特殊身份说出,也不雅观,不能受其误导。风雅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聂绀弩口语用得就特别好,如“开会百回批掉了,发言一句可听吗?”虽然全是口语,对仗却十分工整,讽刺意味也浓。又如写于 1961年的女乘务员:“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主席诗词歌婉转,人民日报诵铿锵。口中白字捎三二,头上黄毛辫一双。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浴春光。 ”全是口语,但惟妙惟肖,侧面展示那个年代女乘务员的服饰打扮、文化素质、精神面貌以至社会风气,可以说具有史料价值。当然受字数限制,口语入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诗词无语法” ,不是不讲语法,而是诗词有特殊的语法形式,如省略、倒置等。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来稿,其中有“祖母生宣统,今年九五尊”两句,他自己解释是:“祖母生于宣统年间,今年九十五岁了” 。而字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岂不令人啼笑皆非!诗词写好后,要严格把握词义,严格审查句子成分,把自己当读者看待,会不会产生歧义、产生误解,这是对自己负责。语言的标准应该是无障无碍,通畅自然,言内无言,言外有音。靠注释才能读懂的诗不是好诗。注释只是对罕见的地名、历史事件作简短说明。言内无言容易,言外有音不必强调,这是个人语言长期修养的问题。这里谈谈所谓朦胧词的问题。字句没有朦胧词,字面背后的含义想象是无穷的。比如双关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是误解,不是歧义。双关语要表达的是“关”的意思,属于言外有音,是作者有意铺设的,不是读者无意的误解。聂绀弩是用运用双关的高手,如挽毕高士一诗中:“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 ,这里“高士毕”三字表面看是“毕高士”三字的倒装,而实际上是说:在极左的政治环境下,一代杰出人才渐离我们而去,但当时不敢明说的,只能用婉转的、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格律、形律都落实在语言上,语言功夫是诗人的终身追求,终生达不到顶峰的。第四是境界高尚。境界是人品的表现,格律可以学来,语言、形象一半可以学来,境界是学不来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结晶。人的行为、作派、举止揉在一块,才能出诗。1967 年 6 月,设在北京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25 周年,举行讨论会,在 6 月 5 日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郭沫若作了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的发言,发言后吟诗一首: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1976 年 10 月 21 日,郭沫若写了一首词: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共产党。”前后两首对照,不能不使郭沫若这个文坛泰斗在人们心中的人品形象大打折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话犹如四幅屏风,是美的精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境界是不是到了极致还不敢说。我们再看看他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却是感叹身世,寄托深情,意境雄浑开阔。两首诗境界高下、广窄、深浅之分显而易见。诗贵真,但只有真还不行,感情中还有高下之分,关乎社会、民众,不能停留在个人真感情上。要把真实感情提到大我的境界,提到人品的高度。诗要有自己的个性,融入个人感情;但更要跳出个人小圈子,站在民族、历史、社会的高度,把小我扩大到大我,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份量。如何提高人品?首先,正直的品性需要坚持真理,宁折不屈,不惜个人作出牺牲。我们来看看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像韩愈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多不胜数,每个人都能讲出很多故事来。这种正直的品性,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赖以弘扬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二,热爱人民、与人为善。对劳动大众的同情,始终是中华诗词的一个主线。这方面的古典诗词就太多了。我们来看杜甫的一首诗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诗是在劝说吴郞不必训谪偷食他家的枣子的老妪。考查此案,虽然吴郎合法,妇人有错,但杜甫一副热心肠,善待贫苦,善待老幼,高尚情怀令人肃然起敬。第三,注意宽容忍让,就能传承文化传统,不是与人争利。我们来看清朝一位官员的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诗可谓家喻户晓,我就不多作解释了。这里诗人的君子之风、长者之风跃然纸上,这正是我们每一位诗人应该拥有的。如果整天与人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蝇营区区小利,还能写出什么好诗来呢?/p第一是格律严整。有一批“改革派” ,说旧体诗是带着镣铐跳舞,他们认为旧诗的格律束缚了人们的手脚。须知任何规矩都是要人们遵守的,或者说对人都有约束的。宪法遵不遵守?能不能说带着镣铐做人呢?任何艺术都有难度,难度越高价值越大。比如芭蕾舞,能不能不踮脚?如真是那样,芭蕾舞也就毁灭了。难度是艺术的特点,不是艺术的弊端。有人说李白、杜甫怎么没遵守格律?李白的夜静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也不合平仄呀!我们说这里有个历史原因,唐朝是近体诗形成时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崔颢的登黄鹤楼就很能说明这一点: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前半句相对,后半句不对,而且还是三平尾;而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却十分工整。有人举出一些名人名家出律出格的句子为自己辩解,我们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是不能作比。毛泽东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确实是个三平尾,我们能不能说毛泽东不懂格律呢?没按格律写作呢?事实上,为这个字他老人家推敲了多遍,换“总” 、换“永”都不足以表达“仍”字的时态性,不能以文害义。对格律运用得心应手了,灵活自如了,个别时候由于表达上的特殊需要,出律出格我觉得应当可以。但初学者不能这样,为什么名家名人大量的、主要的、遵循格律的诗篇我们视而不见呢?我们应当老老实实按正格去写,不要左顾右盼,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有的人七律写不下去了标“古风”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叫“鸵鸟政策” ,不是严谨的态度。古风重要的特点是风韵、风味、风神,把握不了这些只能算蹩脚诗,歪诗。所以我们提倡从律绝着手,严格过关,一天一个面貌,这样可以日有所增,月有所进。第二是形象鲜明。这里有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写旧体诗老同志比较多,原来在工作岗位上作报告、写总结,大多用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诗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不能直白、贴标签,切忌直言其事,紧跟形势,豪言壮语。一个人是否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其人格魅力、凝聚力是大不相同的,诗人如此,政治领袖、企业家也是如此。诗靠形象说话。形象到处有,关键在捕捉。形象是客观的,但有主观感受,同一形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如同样是项羽蒙难的乌江亭,杜牧的感慨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则针锋相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红楼梦中吟咏柳絮不同人物有不同表达,不同感受,与人物性格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我们比较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几首词就可以看出来。史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可谓爽朗真率、英气夺人。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表现的是寄人篱下、凄凄楚楚的心情。薛宝钗:“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是一种善于奉迎、雄心勃勃的心态。贾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灵秀、愚顽叛逆性格。第三是语言晓畅。“我手写我口” ,但诗不是口语,是艺术语言,是加工、改造后的语言。改造口语是艺术技巧,照搬没有艺术含量。所谓口语入诗,不是照搬。口语有地域性、时效性,不能让人费解,不能把读者带入迷宫。毛主席鸟儿问答中有“不许放屁”几个字,有辱斯文,不是好诗。即使以特殊身份说出,也不雅观,不能受其误导。风雅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聂绀弩口语用得就特别好,如“开会百回批掉了,发言一句可听吗?”虽然全是口语,对仗却十分工整,讽刺意味也浓。又如写于 1961年的女乘务员:“长身制服袖尤长,叫卖新刊北大荒。主席诗词歌婉转,人民日报诵铿锵。口中白字捎三二,头上黄毛辫一双。两颊通红愁冻破,厢中乘客浴春光。 ”全是口语,但惟妙惟肖,侧面展示那个年代女乘务员的服饰打扮、文化素质、精神面貌以至社会风气,可以说具有史料价值。当然受字数限制,口语入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诗词无语法” ,不是不讲语法,而是诗词有特殊的语法形式,如省略、倒置等。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来稿,其中有“祖母生宣统,今年九五尊”两句,他自己解释是:“祖母生于宣统年间,今年九十五岁了” 。而字面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岂不令人啼笑皆非!诗词写好后,要严格把握词义,严格审查句子成分,把自己当读者看待,会不会产生歧义、产生误解,这是对自己负责。语言的标准应该是无障无碍,通畅自然,言内无言,言外有音。靠注释才能读懂的诗不是好诗。注释只是对罕见的地名、历史事件作简短说明。言内无言容易,言外有音不必强调,这是个人语言长期修养的问题。这里谈谈所谓朦胧词的问题。字句没有朦胧词,字面背后的含义想象是无穷的。比如双关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是误解,不是歧义。双关语要表达的是“关”的意思,属于言外有音,是作者有意铺设的,不是读者无意的误解。聂绀弩是用运用双关的高手,如挽毕高士一诗中:“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 ,这里“高士毕”三字表面看是“毕高士”三字的倒装,而实际上是说:在极左的政治环境下,一代杰出人才渐离我们而去,但当时不敢明说的,只能用婉转的、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格律、形律都落实在语言上,语言功夫是诗人的终身追求,终生达不到顶峰的。第四是境界高尚。境界是人品的表现,格律可以学来,语言、形象一半可以学来,境界是学不来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结晶。人的行为、作派、举止揉在一块,才能出诗。1967 年 6 月,设在北京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25 周年,举行讨论会,在 6 月 5 日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郭沫若作了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的发言,发言后吟诗一首: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19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