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性别决定及性连锁_第1页
第五章性别决定及性连锁_第2页
第五章性别决定及性连锁_第3页
第五章性别决定及性连锁_第4页
第五章性别决定及性连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五章性别决定与性连锁遗传性别决定与性连锁遗传Sex Determination and Sex-linked Inheritance 性别发育必须经过两个阶段: 性别决定 ,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它在受精的一瞬间就决定了; 性别分化 ,是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一定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发育为一定性别的表现型。第一节第一节性别决定性别决定一、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一、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 性染色体 (sex chromosome) 成对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成对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常染色体 (autosome, A) 同源染色体是同型的。 雄杂合型 (XY型 ):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 X、 Y;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异配子性别 ),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 X和 Y染色体; 雌性个体则为 XX(同配子性别 ),只产生一种配子,含 X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 1 : 1。 部分昆虫如蝗虫、蟋蟀的雄性个体只有一条 X染色体,它产生含 X染色体和不含性染色体两种类型的配子,称为 XO型。女性 男性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核型人类 Y性染色体的精细结构XY型生物雌雄交配后代的性比XO型生物雌雄交配后代的性比 人类的性别畸形: Klinefelter综合征 : 染色体组成为 44A+XXY。患者外貌男性,身长较一般男性高,但睾丸发育不全,无精子形成,无生育能力。智能一般较差。 XYY个体 : 染色体组成为 44A+XYY。外貌男性,症状类似 Klinefelter患者。智能稍差,也有智能高于一般的。据说这种人有反社会行为,有生育能力。 Turner综合征 : 染色体组成为 44A+XO。患者外貌像女性,身长较一般女性矮,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卵巢发育不完全,无生育能力。智能低下,但也有智能正常的。 雌杂合型 (ZW 型 ):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 Z、 W染色体;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 ZW(异配子性别 ),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 Z和 W染色体; 雄性个体则为 ZZ(同配子性别 ),只产生一种配子含 Z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 1 : 1。 部分动物的雌性个体只有一条 Z染色体,它产生含 Z染色体和不含性染色体两种类型的配子,称为 ZO型。二、染色体组倍数决定的性别二、染色体组倍数决定的性别 生物个体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组的倍数,即与是否受精有关。如密蜂、蚂蚁受精卵发育为二倍体(2n)为雌性;孤雌生殖发育的单倍体 (n)则为雄性。三、遗传平衡与性别决定三、遗传平衡与性别决定 由于性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引起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两者正常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而引致性别的变化。如果蝇体细胞内 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同性别有密切关系:X:A=1 正常雌性或多倍体雌性;X:A=0.5 正常雄性或多倍体雄性;X:A 1.0 超雌性;X:A 0.5 超雄性;X:A=0.51.0 中间性。四、性别决定基因四、性别决定基因 在动物性别分化过程中, Y染色体上存在着睾丸决定因子基因 (TDF),它决定了原生殖嵴向睾丸方向分化。 1987年, Page等在 Y染色体短臂上发现一个锌指蛋白基因 ZFY,位于 1区的 1A2小区内。 1989年, Palmer等在 Y染色体短臂 1A1小区发现了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 SRY。 1990年, Sinclair等克隆到人的 SRY基因,即 TDF基因。SRY基因在 Y染色体上的位置 (左图 )以及 SRY蛋白与 DNA分子的结合 (右图 )五、植物的性别决定五、植物的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植物的性别差异不如动物明显。种子植物虽有雌雄性别的不同,但多为雌雄同花或雌雄异花同株,但也存在雌雄异株植物,如女娄菜、石刁柏、番木瓜、蛇麻草、菠菜、银杏、杨树、杜仲等。据研究,女娄菜、蛇麻草等的性别组成为 XY型,其中花椒、波叶薯蓣等为 XO型;麝香草莓等的性别组成为 ZW型。而大多数雌雄异株植物还未发现性染色体。 两对基因决定性别: 玉米通常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偶见纯雌株或雄株。有关研究发现,玉米性别决定是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的,其中叶腋有雌花序 (Ba)对无雌花序 (ba)为显性;顶端有雄花序 (Ts)对无雄花序(ts)为显性。 当 Ba基因突变为 ba基因时,一对纯合隐性基因baba就会使植株不能长雌花序而成为雄株,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 babaTsTs或 babaTsts。 当 Ts基因突变为 ts基因时,除叶腋长有雌花序外,一对纯合隐性基因 tsts就会使植株的雄花序成为雌花序并能受精结实,植株的基因型为BaBatsts或 Babatsts。 当 ba和 ts都为隐性纯合时,植株成为仅顶端有雌花序的雌株,基因型为 babatsts。玉米的性别六、性别分化与环境条件六、性别分化与环境条件 营养条件对性别及其性别分化的影响 蜜蜂受精卵孵化后的幼虫,如果只吃 2 3天的蜂王浆,将来发育成工蜂 (2n),是不育的。如果幼虫吃到 5 6天的蜂王浆,将来发育成可育的蜂王 (2n)。 在黄瓜苗期时,适当多施氮肥,可以提高雌花的分化率,说明营养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激素对性别及其性别分化的影响 用 100 15010-6的乙烯利 (Ethephon)处理黄瓜苗期的叶面,可以提高雌花的分化率;相反,采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GA3)处理则可提高雄花的分化率。 在鸡群中常有母鸡啼鸣的现象,这是由于母鸡卵巢退化或消失,促使其精巢发育并分泌雄性激素的缘故。但这种转性的母鸡性染色体仍然是 ZW型。 温度、光照对性别及其性别分化的影响 如果在降低夜间温度和缩短光照,均可提高南瓜雌花的分化率。 在某些 XY型的蛙类中,若让蝌蚪在 20 发育,雌、雄蛙的比例约 1:1;若让蝌蚪在 30 以上发育,全部成为雄蛙,说明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性别的发育方向,但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第二节第二节性连锁性连锁一、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sex-linked inheritance): 性染色体除携带决定性别的基因外,也携带有决定其他性状的基因,因此这些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总是伴随着性别而遗传。它是连锁遗传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半合基因 (hemizygous gene): 异型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质量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是同源的,该部分的基因是互为等位的,其控制的性状的遗传行为与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行装相同;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该部分基因就不能互为等位,两者无配对关系和功能上的联系,这些基因称为半合基因。半合基因在成单存在的情况下,非同源部分的隐性基因也能表现出来。XY全雄基因不完全伴性基因伴性基因1. 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摩尔根等人于 1910年首先在果蝇中发现的。他们在纯种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发现个别白眼个体。 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