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核微生物ii_第1页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ii_第2页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ii_第3页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ii_第4页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i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II l 了解细菌的培养特征l 了解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l 了解蓝细菌的形态l 了解放线菌的繁殖方式l 理解放线菌的菌落特征l 掌握放线菌的形态和细胞构造l 了解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及衣原体的细胞结构特点重点: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及其菌落特征。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特征以及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 重点及难点三、细菌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1)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菌落特征菌落:由单个或少量同种微生物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出来的,有一定形态和构造、肉眼可见的子细胞集团。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专一性,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菌落特征取决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和生长行为,可以从三方面观察a、 表面特征:光滑或粗糙,干燥还是湿润b、 边缘特征:有的圆形,边缘整齐;波状、裂叶状,锯齿状、毛发状、花瓣状等c、 纵剖面的特征:平坦、扁平、隆起、凸起、乳头状等凝胶状、表面较光滑、湿润、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取,正反颜色一致。 细菌菌落一般特点 不同形态结构细菌的菌落的特点不同形态结构细菌的菌落的特点球菌菌落:球菌菌落: 小、圆、隆起、边缘整齐小、圆、隆起、边缘整齐杆菌菌落:杆菌菌落: 较大、较圆较大、较圆鞭毛菌菌落:鞭毛菌菌落: 大、扁平、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多缺刻大、扁平、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多缺刻 芽孢菌菌落:芽孢菌菌落: 不透明、粗糙、多褶皱、边缘不规则不透明、粗糙、多褶皱、边缘不规则 荚膜菌菌落:荚膜菌菌落: 光滑、粘稠、湿润(透明蛋清状)光滑、粘稠、湿润(透明蛋清状)光滑型菌落肺炎克雷伯氏菌在 DHL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粘膜肺炎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 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形态粗糙型菌落获得微生物菌落方法 稀释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稀释平板法平板划线法菌落的用途菌落的用途 分离纯化分离纯化 分类鉴定分类鉴定 细胞计数细胞计数 选种与育种选种与育种菌苔同一菌体的菌苔特征和菌落特征是相同的,若有异样,则菌体受污染或变异,应分离纯化。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 菌苔是由许多菌体繁殖形成( 众多菌众多菌落连成一片落连成一片 )。 (2)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用穿刺接种法将细菌接种在明胶培养基中培养,能产生明胶水解酶水解明胶,不同的细菌将明胶水解成不同形态的溶菌区,依据这些不同形态,可将细菌进行分类。( 3)半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特征半固体培养基:含 0.3-0.5%琼脂。穿刺培养,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的有无。在表面及穿刺线上部生长 好氧沿穿刺线自下而上生长 兼性厌氧或兼性好氧只在下部生长 厌氧扩散生长 有鞭毛,可运动只沿穿刺线生长 无鞭毛,不运动( 4)液体培养基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以自由扩散生长,生长状态随细菌种属不同,可作为分类依据。四、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细菌表面电荷和等电点细菌细胞壁含有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因此也有等电点,在 pH2-5之间。 G+等电点在 pH2-3, G-在 4-5之间, pH3-4之间为革兰氏染色不稳定性菌。在一般的培养、染色或血清实验等过程中,细菌多处于弱碱性、中性或弱酸性条件,因此细菌表面一般带负电荷,尤其 G+带负电更多(磷壁酸中含有大量磷酸基)。(二)细菌的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1、细菌的染色原理细菌菌体透明,在显微镜下与背景反差小不易看清菌体的结构,通过染色可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反差利于观察。常用染料可分碱性染料(如结晶紫、龙胆紫、甲基紫、孔雀绿、中性红等)和酸性染料(酸性品红、刚果红、曙红等)两大类。细菌一般带负电荷,所以常用带正电的碱性染料染色。少数菌(如分支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的某些菌)用酸性染色。细菌与染料的亲和力与染色液的 pH有关。A 简单染色 : 常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式。用一种染液染色菌体。一般菌体被染上染料的颜色。B 复合染色法 : 两种染料染色,以区别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或抗酸性反应,或将菌体和某一结构染成不同颜色。2、 常用的染色法有:3.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简单染色法正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鉴别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死菌 姬姆萨染色法负染色: 荚膜染色法等细菌染色法活菌:用美蓝或 TTC( 氧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C.Gram( 革兰)于 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革兰氏染色法( Gram 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 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 G-表示。革兰氏染色需用四种不同的溶液:碱性染料( 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剂( 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 agent)和复染液( counterstain)。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 crystal violet)。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剂。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 95的酒精( ethanol)。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从而将细胞区分成 G+和 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是番红。 革兰氏染色过程:革兰氏染色过程:1) 结晶紫 初染2)碘溶液媒染3)乙醇脱色革兰氏阴性细菌呈 红色革兰氏阳性细菌呈 深紫色4) 番红 染液复染4、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1)与等电点有关: 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比阴性菌低,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也更紧密。用碘 -碘化钾媒染后,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下降更多,与结晶紫的结合更牢固,所以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与结晶紫结合力弱,易被乙醇 提取而脱色。( 2)与细胞壁有关: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 -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 -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G+细菌与细菌与 G-细菌细胞壁组成与构造比较细菌细胞壁组成与构造比较革氏阳性菌革氏阳性菌 革氏阴性菌革氏阴性菌肽肽 聚糖聚糖 含量高,交含量高,交 联联 密密 含量低,交含量低,交 联联 疏松疏松脂脂 类类 一般无一般无 含量高含量高乙醇作用乙醇作用 脱水作用脱水作用 脂溶作用脂溶作用孔径孔径 缩缩 小,小, 结结 构更构更 紧紧密密孔径增大,孔径增大, 结结 构构 变变 得疏松得疏松大分子复合物滞留大分子复合物滞留 大分子复合物溶出大分子复合物溶出结结 果果 紫色紫色 红红 色色细胞壁结构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细胞壁结构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革氏阳性菌与革氏阴性菌之间的区别在于细胞壁的物理性质。细胞壁中的肽聚糖本身并不被染上颜色,但它可作为渗透性屏障阻止结晶紫与碘大分子复合物的流失。(三)细菌悬液的稳定性:细菌悬液可分为稳定( S型,光滑型)和不稳定( R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