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机学会半年的工作总结_第1页
乡镇农机学会半年的工作总结_第2页
乡镇农机学会半年的工作总结_第3页
乡镇农机学会半年的工作总结_第4页
乡镇农机学会半年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农机学会半年工作总结我县农机学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农机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乘势而上,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新技术。今年,作为全省 40 个机插秧项目县之一,我局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抓早抓实,县(乡)上下联动,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广这项新技术项目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加大插秧机的基本知识、技术性能、育秧技术要求、机械操作要点、机插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宣传培训,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乐于接受。截止目前,全县召开插秧机技术培训班二期,培训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机手等 300 多人;举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会两次,吸引了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等 300 多人参加观摩,调配高低速插秧机 16 台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20 多人次,发放宣传、技术资料 1000 余份。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上半年全县新增插秧机 61 台,目前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 183 台,机插面积达到 5 万亩,机插秧水平大大提升。二、创新思路,努力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县农机学会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服务促进推广,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和作业能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是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同时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建立农机化工作乡镇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真正把农机工作拿到手上来抓。二是强化宣传,加强引导。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多开展现场会、演示会等,多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宣传;特别是乡镇政府应积极配合加强宣传,把党和政府优惠政策传到千家万户;正确引农民购买农机。4 月 21 日,我们邀请县农业局育秧专家、各烟草、农机合作社、乡镇农机员、种田大户等 130 余人在县委党校电教室举办水稻机插秧育秧现场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得到了现场全部人员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肯定、表扬。6 月 7日-6 月 27 日,与县烟草公司联合在樟市镇、仁义镇的烟农专业合作社举办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成功培训了 169 名大拖驾驶员及 16 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全部通过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驶证。7 月22 日,我局又在仁义镇仁义村大塘组成功举办机插秧现场会,再次吸引了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成员、热心购机的农民等 120 余人参加,到会人员受益非浅。三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密切与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建设,将农村机耕道路和农田整治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加强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汛抗旱能力,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加大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四是加快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加大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鼓励、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的发展,并给予一定的设备或资金扶持;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加强对乡、镇农机技术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农机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熟悉”的干部队伍。三、加大宣传,广泛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活动。为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我局加大了“农机科技下乡”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渠道,采取各乡镇逢圩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让农民了解购机补贴政策、申请程序和补贴机具等规定。半年来,我们结合农忙季节和各个农机使用高峰期,组织专门的队伍,先后深入到欧阳海、塘市、飞仙、浩塘、流峰、莲塘、泗洲、樟市、仁义、方元、燕塘等乡镇进行宣传,发放资料 30000 余份,为了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联系常州常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一鸣有限公司等水稻插秧机及配套设备生产厂家在城郊、仁义、塘市、清和现场演示宣传 15 次。针对一些购机户机械安全意识差、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情况,我们边操作边指导,先讲解原理,再上机操作,现场进行技术传授,深受广大农民的赞赏和欢迎。四、争取资金,加大投入,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前列。“农机抗旱,技术领先,责无旁贷” 。我们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减灾行列。一是在无补贴资金的情况下,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对购买抗旱机具的农户实行先登记后落实补贴政策;二是积极筹资 2 万元购买了 6 套抗旱机具投放到灾情特别严重的乡镇进行抽水抗旱;三是抗旱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财政解决 20 万元采购的 161 台套抗旱机具,全部由我局统一分发、有组织、有计划地充实到每个旱情严严重的乡镇、农林场所开展抗旱;四是组织农机服务队深入灾区组织协调各地抗旱机具,帮助农机手进行机械技术维修保养,保证全县排灌机械技术状况完好率达 97%以上。7 月 9 日,工会主席陈建军带领农机技术人员放弃了双休日,到灾情严重的正和乡指导抗旱,并将抗旱机具送到了田间,有效缓解了正和乡正和村旱情,解决了 300 余亩中晚稻的灌溉用水;7 月14 日,全县 100 民心工程敖泉 500 亩禾茹蔬菜基地旱情告急,我局急派技术人员将一套大功率抗旱机组送到基地,并安装调试成功抽水灌概,解了燃眉之急;7 月 25 日,局内召开抗旱专项工作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抗旱工作;会后,局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领抗旱小分队成员深入到抗旱第一线调查旱情,指导抗旱;7 月 27 日,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由原来的 4 支抗旱分队调整为 25 人的 5 支抗旱服务队,积极协调各乡镇村级农机抗旱服务队伍,调动全县万余台套排灌机械全力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全局抗旱工作实行包片负责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对全县 7 个片区 39 个乡镇农机抗旱工作包片负责,刘永忠负责城郊片,李晓兵负责和平片、雷太生负责太和、飞仙片,钟志成负责流峰片,陈建军负责洋市、莲塘片。7 月 28 日,全局将取消双休日,局领导班子成员将带领 5 支抗旱分队广泛深入到每个乡镇、村组调查旱情,指导抗旱,同时通知所有乡镇农机员到岗到位,坚守阵地,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期间,服务队帮助指导农机手维修保养抗旱机具 XX 余台套,引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抗旱机具 300 台,现场培训抗旱操作农机手 500 余人。五、加强监控,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农机安全监理业务,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制,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强对全县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半年来,全县考核驾驶员 160 个,新车上户 560 台,年检2100 台、年检率 60%,交强险 2300 台、投保率 66%,机友协会入会率达到 50%;农机事故四项指数得到有效控制,辖区内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六、积极探索,组织学会会员撰写实用性强学术论文。今年,县农机学会组织助工以上职称技术人员,按时将提交学术论文的任务布置,广大会员踊跃投稿,其中会员刘强撰写的加强农机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会员颜复江撰写的浅谈室内污染与防治被推荐到市科协。七、下半年工作计划1、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后期管理工作,确保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按照抗旱保生产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当前抗旱救灾减灾工作。3、继续抓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4、继续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我县农机学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农机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乘势而上,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新技术。今年,作为全省 40 个机插秧项目县之一,我局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抓早抓实,县(乡)上下联动,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广这项新技术项目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加大插秧机的基本知识、技术性能、育秧技术要求、机械操作要点、机插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宣传培训,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乐于接受。截止目前,全县召开插秧机技术培训班二期,培训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机手等 300 多人;举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会两次,吸引了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等 300 多人参加观摩,调配高低速插秧机 16 台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20 多人次,发放宣传、技术资料 1000 余份。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上半年全县新增插秧机 61 台,目前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 183 台,机插面积达到 5 万亩,机插秧水平大大提升。二、创新思路,努力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县农机学会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服务促进推广,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和作业能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是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同时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建立农机化工作乡镇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真正把农机工作拿到手上来抓。二是强化宣传,加强引导。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多开展现场会、演示会等,多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宣传;特别是乡镇政府应积极配合加强宣传,把党和政府优惠政策传到千家万户;正确引农民购买农机。4 月 21 日,我们邀请县农业局育秧专家、各烟草、农机合作社、乡镇农机员、种田大户等 130 余人在县委党校电教室举办水稻机插秧育秧现场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得到了现场全部人员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肯定、表扬。6 月 7日-6 月 27 日,与县烟草公司联合在樟市镇、仁义镇的烟农专业合作社举办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成功培训了 169 名大拖驾驶员及 16 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全部通过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驶证。7 月22 日,我局又在仁义镇仁义村大塘组成功举办机插秧现场会,再次吸引了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成员、热心购机的农民等 120 余人参加,到会人员受益非浅。三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密切与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建设,将农村机耕道路和农田整治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加强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汛抗旱能力,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加大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四是加快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加大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鼓励、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的发展,并给予一定的设备或资金扶持;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加强对乡、镇农机技术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农机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熟悉”的干部队伍。三、加大宣传,广泛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活动。为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我局加大了“农机科技下乡”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渠道,采取各乡镇逢圩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让农民了解购机补贴政策、申请程序和补贴机具等规定。半年来,我们结合农忙季节和各个农机使用高峰期,组织专门的队伍,先后深入到欧阳海、塘市、飞仙、浩塘、流峰、莲塘、泗洲、樟市、仁义、方元、燕塘等乡镇进行宣传,发放资料 30000 余份,为了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联系常州常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一鸣有限公司等水稻插秧机及配套设备生产厂家在城郊、仁义、塘市、清和现场演示宣传 15 次。针对一些购机户机械安全意识差、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情况,我们边操作边指导,先讲解原理,再上机操作,现场进行技术传授,深受广大农民的赞赏和欢迎。四、争取资金,加大投入,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前列。“农机抗旱,技术领先,责无旁贷” 。我们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减灾行列。一是在无补贴资金的情况下,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对购买抗旱机具的农户实行先登记后落实补贴政策;二是积极筹资 2 万元购买了 6 套抗旱机具投放到灾情特别严重的乡镇进行抽水抗旱;三是抗旱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财政解决 20 万元采购的 161 台套抗旱机具,全部由我局统一分发、有组织、有计划地充实到每个旱情严严重的乡镇、农林场所开展抗旱;四是组织农机服务队深入灾区组织协调各地抗旱机具,帮助农机手进行机械技术维修保养,保证全县排灌机械技术状况完好率达 97%以上。7 月 9 日,工会主席陈建军带领农机技术人员放弃了双休日,到灾情严重的正和乡指导抗旱,并将抗旱机具送到了田间,有效缓解了正和乡正和村旱情,解决了 300 余亩中晚稻的灌溉用水;7 月14 日,全县 100 民心工程敖泉 500 亩禾茹蔬菜基地旱情告急,我局急派技术人员将一套大功率抗旱机组送到基地,并安装调试成功抽水灌概,解了燃眉之急;7 月 25 日,局内召开抗旱专项工作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抗旱工作;会后,局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领抗旱小分队成员深入到抗旱第一线调查旱情,指导抗旱;7 月 27 日,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由原来的 4 支抗旱分队调整为 25 人的 5 支抗旱服务队,积极协调各乡镇村级农机抗旱服务队伍,调动全县万余台套排灌机械全力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全局抗旱工作实行包片负责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对全县 7 个片区 39 个乡镇农机抗旱工作包片负责,刘永忠负责城郊片,李晓兵负责和平片、雷太生负责太和、飞仙片,钟志成负责流峰片,陈建军负责洋市、莲塘片。7 月 28 日,全局将取消双休日,局领导班子成员将带领 5 支抗旱分队广泛深入到每个乡镇、村组调查旱情,指导抗旱,同时通知所有乡镇农机员到岗到位,坚守阵地,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期间,服务队帮助指导农机手维修保养抗旱机具 XX 余台套,引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抗旱机具 300 台,现场培训抗旱操作农机手 500 余人。五、加强监控,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农机安全监理业务,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制,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强对全县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半年来,全县考核驾驶员 160 个,新车上户 560 台,年检2100 台、年检率 60%,交强险 2300 台、投保率 66%,机友协会入会率达到 50%;农机事故四项指数得到有效控制,辖区内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六、积极探索,组织学会会员撰写实用性强学术论文。今年,县农机学会组织助工以上职称技术人员,按时将提交学术论文的任务布置,广大会员踊跃投稿,其中会员刘强撰写的加强农机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会员颜复江撰写的浅谈室内污染与防治被推荐到市科协。七、下半年工作计划1、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后期管理工作,确保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按照抗旱保生产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当前抗旱救灾减灾工作。3、继续抓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4、继续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我县农机学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农机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乘势而上,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新技术。今年,作为全省 40 个机插秧项目县之一,我局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抓早抓实,县(乡)上下联动,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广这项新技术项目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加大插秧机的基本知识、技术性能、育秧技术要求、机械操作要点、机插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宣传培训,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乐于接受。截止目前,全县召开插秧机技术培训班二期,培训种粮大户、农机大户、机手等 300 多人;举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会两次,吸引了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等 300 多人参加观摩,调配高低速插秧机 16 台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20 多人次,发放宣传、技术资料 1000 余份。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上半年全县新增插秧机 61 台,目前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 183 台,机插面积达到 5 万亩,机插秧水平大大提升。二、创新思路,努力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县农机学会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服务促进推广,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和作业能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是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同时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建立农机化工作乡镇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真正把农机工作拿到手上来抓。二是强化宣传,加强引导。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多开展现场会、演示会等,多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宣传;特别是乡镇政府应积极配合加强宣传,把党和政府优惠政策传到千家万户;正确引农民购买农机。4 月 21 日,我们邀请县农业局育秧专家、各烟草、农机合作社、乡镇农机员、种田大户等 130 余人在县委党校电教室举办水稻机插秧育秧现场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得到了现场全部人员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肯定、表扬。6 月 7日-6 月 27 日,与县烟草公司联合在樟市镇、仁义镇的烟农专业合作社举办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成功培训了 169 名大拖驾驶员及 16 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全部通过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驶证。7 月22 日,我局又在仁义镇仁义村大塘组成功举办机插秧现场会,再次吸引了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成员、热心购机的农民等 120 余人参加,到会人员受益非浅。三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密切与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农村机耕道路建设,将农村机耕道路和农田整治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加强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汛抗旱能力,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加大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四是加快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加大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鼓励、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的发展,并给予一定的设备或资金扶持;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加强对乡、镇农机技术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农机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熟悉”的干部队伍。三、加大宣传,广泛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活动。为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我局加大了“农机科技下乡”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渠道,采取各乡镇逢圩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让农民了解购机补贴政策、申请程序和补贴机具等规定。半年来,我们结合农忙季节和各个农机使用高峰期,组织专门的队伍,先后深入到欧阳海、塘市、飞仙、浩塘、流峰、莲塘、泗洲、樟市、仁义、方元、燕塘等乡镇进行宣传,发放资料 30000 余份,为了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联系常州常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湖南省农友一鸣有限公司等水稻插秧机及配套设备生产厂家在城郊、仁义、塘市、清和现场演示宣传 15 次。针对一些购机户机械安全意识差、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情况,我们边操作边指导,先讲解原理,再上机操作,现场进行技术传授,深受广大农民的赞赏和欢迎。四、争取资金,加大投入,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前列。“农机抗旱,技术领先,责无旁贷” 。我们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投身抗旱救灾、减灾行列。一是在无补贴资金的情况下,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对购买抗旱机具的农户实行先登记后落实补贴政策;二是积极筹资 2 万元购买了 6 套抗旱机具投放到灾情特别严重的乡镇进行抽水抗旱;三是抗旱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财政解决 20 万元采购的 161 台套抗旱机具,全部由我局统一分发、有组织、有计划地充实到每个旱情严严重的乡镇、农林场所开展抗旱;四是组织农机服务队深入灾区组织协调各地抗旱机具,帮助农机手进行机械技术维修保养,保证全县排灌机械技术状况完好率达 97%以上。7 月 9 日,工会主席陈建军带领农机技术人员放弃了双休日,到灾情严重的正和乡指导抗旱,并将抗旱机具送到了田间,有效缓解了正和乡正和村旱情,解决了 300 余亩中晚稻的灌溉用水;7 月14 日,全县 100 民心工程敖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