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篇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 3 亿,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领跑全球互联网。7 月 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显示,截至 XX 年 6 月 30日,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 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受 3G 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亿,占网民的 46%,半年内增长了%,增速十分迅猛。 截至 XX 年 6 月 30 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人,普及率达到%。网民规模较 XX 年底年增长 4000 万人,半年增长率为%,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亿人,占网民总体的%。虽然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但是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亿人,占整体网民的%,半年内手机网民增长超过 3700 万。目前的手机网民中,28%的人表示未来半年有使用 3G 手机上网的意愿;目前尚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手机用户中,%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可能使用 3G手机上网的意愿。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 9565 万人,其中%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网民中农林牧渔劳动者使用农村、农业类网站的比例为%。 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速放缓。IP 地址、国际出口带宽、网站数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 XX 年。域名数出现小幅下滑,但是域名中开通网站的比例明显提升,域名从量的扩张转向质与应用率的提升。 中国网民中有 %的网民在最常用的电脑中安装了安全软件。尽管如此,中国的网络安全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半年内有亿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 网民在网络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上使用率较高,除论坛/BBS 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均在 50%以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相对较低。 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使用率上升。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占比分别为%和%,较 XX 年末增加和个百分点。 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用户规模持续增大,使用率略微下降。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使用率分别为%和%,比 XX 年末分别下降了和 个百分点。博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亿人,使用率为%,比 XX 年底下降了个百分点。 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水平较低,相对滞后。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由 7400 万扩大到 8788万,增加了近 1400 万用户;旅游预订受经济现状影响,用户规模比去年年底略有下降;网上支付半年增加达到 2370万人,使用率增加个百分点。 互联网在促进网民获取信息、拓展人际交往、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实 际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较为突出,但是也容易引起网民与现实脱离,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参与:网络在促进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网民数量半年内提升了个百分点。 人际拓展: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近九成的网民认同互联网加强了其与朋友的联系,半年提升了个百分点。 网络分享:%的网民经常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知识。网民的互助行为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播、生产和生活效率提高,营造健康积极的上网环境。 生活助手:%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社会隔离: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交流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其中,低龄网民因为互联网感受到的社会隔离感更高。 网络成瘾:大约每 6 个网民里有 1 个具有上网成瘾的倾向。网龄在一年以下的网民对网络成瘾的倾向性最强烈。“沉默的螺旋”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 1973 年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the spiral of silence) 。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表述如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经过大众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所认知。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产生了。 (郭庆光,1999)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变化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为传播学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重新阐述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这个理论也受到了来自理论界和时代发展两方面的挑战。在理论上,学者们针对她的理论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对她用人对孤立的恐惧这个单一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提出了异议;此外,这个理论不太能很好的解释异常思想的迅速传播;而且,这一理论可能与特定的民族心理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和不同的议题上,这一假说在理论和经验性调查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从时代的发展来看,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也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其施加群体的压力,作为支撑该理论的假设,即惧怕被孤立的心理状态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也就失去了效用。 互联网络带来的传播方式及受众心理的改变,必然引起传统的传播理论的改变,但我们并不能因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的产生就否定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引起的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突发式的,而是与原有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且技术理论上的可能并不能代表现实实践中的可能。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 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一文中 4,提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就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她认为: 1、由于网络上的传播交流载体是打印的文字,既没有面对面人际传播的表情等直接接触的阻碍,也没有大众传播声音和图像的影响,所以网上交流使人们无须留名留姓,无须自报家底,无论是你胡言乱语,还是直抒胸意,都没有人干涉你,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说,到底他说的是真是假。因此,网上传播带给了人们更大程度的交流与自由表达的空间,而这正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中所缺失的条件。2、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这就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因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而不表达自己的异议的情形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3、交流对象也都有这样的心理:不知道发表异议的人是真是假,说不准他是在故弄玄虚,故意要显得与众不同,因此对异议者的责备也会轻些,网上交流人们随意表达意见后所需承担的心理压力就变得十分有限。4、在网络传播中人们往往容易坦露真实的自我,这会更加促使人们即使在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仍表明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者在结论中认为:人们在网络中,因为传播的匿名性,往往会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表露出的本我表现出来,更容易也更愿意展示自己的真实观点,而不是随便接受或者默认别人的观点。这样看来,这时再用沉默的螺旋 理论来解释一切就行不通了。但作者在这里把匿名性作为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一件利器未免有些底气不足,在作者看来,匿名性可以营造宽松自由而没有群体压力的平等的交流空间,但是,假面舞会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虚假的平等原则。在这个缺少?我与你的世界上,一切都是故事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大众媒介通过关注多数派的观点来营造一种意见气候从而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 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者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开始涉足互联网的宏观效果研究领域,关注互联网对受众的长期影响。由于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存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互联网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带来的挑战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网络空间的 BBS 进行分析,以探讨网络空间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可能及其作用机制。网络公共领域中沉默的大多数依然存在 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于一身,形成了一个公开化的公共平台,受众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从理论上讲,由于网络空间中的匿名性以及在网络传播中群体结构的不稳定性,更多受众会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压力时,选择转移话语平台,继续发表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以平衡在另一个群体中的失调和群体压力,这样在网络空间中就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的发生。同时,群体之中的主客体变得相对模糊和不清晰,这个传播群体具有自由性、随意性,受众对群体压力的感知逐渐淡化。基于以上理想化的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对传统大众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前提从众心理、群体压力产生了冲击。 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网络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实发帖数会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论坛要求登陆 ID 账号才能发表言论,包括发表主帖和跟帖。通常网络论坛的实际网友远大于申请用户数量。据统计,超过八成的网络用户选择不使用 ID 账号。这些网友只观看、浏览信息,不会登陆论坛发表意见,这样就产生了网络论坛的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对于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 首先,等级分层的无形存在。 BBS 参与者可有网管、版主、资深网民、普通网民等分类,不同的 BBS 论坛对这四类受众的称呼不同。由于角色的制定与分类,使网络 BBS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社会,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论坛会对不同角色实行不同的管理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成员的 ID 趋于固定,成员的 ID 成为网络空间之中各网民身份的证明。同时,成员之间逐步形成分工和协作,BBS 论坛在规定着职责的同时也制约着网民的行为,有些 BBS 也开始形成自身不成文的规范和群体意识。这样,版主在事实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对别人话语权的封杀来维护自身的话语权成为版主的日常事务,因而版主才是网络论坛上的真正掌权者。普通网民话语权的行使和自身意见的表达,需要受到网管和版主的审查和制约。同时,网络论坛上普通网民往往由于观点和意见的一致而自发形成团结的一体,在必要的时候,成员还可以采取一致的行动。如果一个网民 做出违背大家意愿的事情、发表与论坛上主流意见相左的观点,他就可能被冷落、被孤立甚至被封杀。等级分层的无形存在,使占绝大多数的网民在网络论坛中仍然受到制约,只能按照版主和网管的规则来发表观点。虚拟社会从而产生角色扮演和身份的认同机制,基于对现实社会的参考,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环境中所存在的意见气候。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环境之中,沉默的螺旋假说存在的前提条件又是成立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环境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应该看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论坛上网民的社会孤立动机并没有消失。沉默的螺旋假说理论提出,由于人们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被社会多数意见环境所孤立,找不到社会归宿而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而在多数意见的压力之下,为避免这种恐惧心理而选择跟从他人的观点以寻求安全感。互联网上意见的表达是否是公开的意见呢?根据诺依曼的研究,在公共场合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即被视为公开的表达。有公开意见的表达就会有社会孤立的产生。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无论是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都是为了寻找一种社会认同感或者被认同感,而不是寻求社会孤立。在网络论坛之中,普通网民经常会遇到资深网民所代表的意见群体的压力。资深网民在传播学的观点中被称为意见领袖,他们一般有较强的理论能力,论坛活动的时间长,发帖数量大,文笔优美,观点新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往往会引起更多网民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发表少数意见的普通网民,就处于一种被多数意见所包围的弱势地位。这样少数意见的帖子往往会被版主删掉,情况复杂的网民的 ID 账号被网管封杀。在这种群体的压力之下,少数意见往往得不到公开露面的机会,即便是未被删帖,这种帖子的跟帖回帖率也很低,形成网络论坛之中被孤立的势态。这种情况之下要想继续在论坛发言,网民只有丢掉自己的真实想法,按照版主的规则和强势观点来处理自己的帖子内容,以寻求在网络论坛之中的认同和安全感。这样在网络空间环境之下,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网络成员形成和现实生存环境之中类似的压力和社会孤立。当然,在网络环境之下,社会孤立不是绝对的,因为网民还可以选择退出当前的论坛投入到其他论坛的讨论之中。但是原来 ID 所代表的网络身份给了网络使用者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被 BBS 身份认同体系的排斥所带来的孤独感越来越深。 第三,网络存在与现实社会的对应关系。网络空间之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群体在现实社会的物理世界中已经存在,网络只是给这个群体提供了另外一种交流的方式,因而现实社会关系会对网络关系产生较强的影响。在这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大部分的网络成员的 ID 名称都可以 篇二:XX 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XX 年 07 月23 日 )发布第 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 第一章:调查介绍: 一、调查方法 (一)网民个人调查 调查总体 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 6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样本规模 用户调查总体样本 30,000 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 15,000 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总体细分 调查总体划分如下: 子总体 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 ; 子总体 B:被手机覆盖人群; 子总体 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 C】 ,C=AB。 抽样方式 CNNIC 针对子总体 A、B、C 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框方式进行调研。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A。采用的第二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B。 对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 31 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定住宅电话覆盖的 6 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 31 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电话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电话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 在各地市州内住宅电话号码的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号+4 位随机数) ;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固定电话群体调研方式与手机群体相似,同样是生成随机数与局号组成电话号码,拨打访问这些电话号码。但为了不重复抽样,此处只访问住宅固定电话。 调查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 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 CNNIC 在 XX 年底曾经对电话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即:针对该项研究,固话和手机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二)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 XX 年 6 月 10 日至 6 月 31日期间进行了网上调查。将问卷放置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网站上,同时在政府媒体网站、全国较大的网站上设置问卷链接,由网民主动参与填写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答卷有效性检验,筛除无效答卷。 (三)网上自动搜索与统计数据上报 网上自动搜索主要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报数据主要包括 IP 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IP 地址总数 IP 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IP 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属省份的数据,按省分别相加得到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动态过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 地址的国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 IP 地址分配单位(如中国电信(微博)等)每半年上报一次其拥有的 IP 地址数。为确保 IP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会将来自APNIC 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定最终IP 地址数。 中国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 中国的域名总数和网站总数来源于: 域名数:.CN 和.中国下的域名数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库;中国类别顶级域名(gTLD)来源于域名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 网站数:由 CNNIC 根据域名列表探测得到。.CN 和.中国域名列表由 CNNIC 数据库提供,类别顶级域名(gTLD)域名列表由国际相关域名注册局提供。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连的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 二、报告术语界定 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 6 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手机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手机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电脑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电脑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农村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 城镇网民: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我国城镇地区的网民。 IP 地址:IP 地址的作用是标识上网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是互联网中的基础资源,只有获得 IP 地址(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 ,才能和互联网相连。 域名:是互联网络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中各级域名可以由字母(A-Z,az,大小写等价) 、数字(09) 、连接符()或汉字组成,各级域名之间用实点(.)连接,中文域名的各级域名之间用实点或中文句号(。 )连接。常见的顶级域名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ccTLD) ,如以.CN 结尾的域名代表中国;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gTLD) ,如以.COM,.NET,.ORG 结尾的域名等。 网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WWW.+域名”为网址的 web 站点,其中包括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 和类别顶级域名(gTLD)下的 web 站点,该域名的注册者位于中国境内。如:对域名来说,它的网站只有一个,其对应的网址为或,除此以外, ,等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网址只被视为该网站的不同频道。 调查范围: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指中国大陆地区,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统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 XX 年 6 月 30 日。 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 XX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1894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较 XX 年底提升了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 图 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未来,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等应用的带动下,互联网将加速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 XX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亿,较 XX 年 12月增加 3679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 XX年 12 月的%提升至%。图 2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移动上网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增长。 首先,智能手机价格下降,为手机上网奠定了基础。今年上半年,各大互联网厂商和传统家电企业对于手机市场的进入,促使智能手机价格持续走低,提升网民购买力。其次,政府加大对于移动上网的扶持,通过督促运营商降低上网资费,提升网络覆盖能力等措施优化网民上网环境,降低手机上网门槛。最后,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丰富提升了网民使用意愿。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速融合,开发与各类生活紧密关联的新应用,吸引传统行业用户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 (三)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 XX 年 6 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为%,规模达亿,相比 XX 年底增加了 800 万。 图 2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相差个百分点。人口结构方面,10-40 岁人群中,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城镇地区低 15-27 个百分点,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普及的难度相对较低,将来可转化的空间较大。 图 4 各年龄段人口互联网普及率 未来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将由政府与互联网企业共同带动。政府方面,应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提升农村人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及使用。XX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 ,鼓励输出地资源对接输入地市场带动返乡创业。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可以发挥既熟悉输入地市场又熟悉输出地资源的优势,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实现输出地产品与输入地市场的对接,进而带动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发展。企业方面,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特性提供更贴近农村地区需求的应用,提升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意愿。目前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电商和农村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对农村互联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二、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截至 XX 年 6 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女性网民占比相比 XX 年底提升了个百分点。 篇三:第 1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XX/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目 录 第一部分 调查背景 . 2 第二部分 调查内容 . 2 第三部分 相关说明 . 3 第四部分 调查结果 . 4 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 .4 二、互联网用户行为意识调查结果 .12 (一)用户个人信息 . 12 (二)用户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 .14 (三)用户对互联网热点问题的回答 . 19 第五部分 调查方法 . 30 第六部分 调查支持单位 .34 第七部分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 36 第八部分 香港特区互联网使用现状报告 . 89 第九部分 澳门特区互联网使用现状报告 . 104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XX/1)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