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选修一二轮复习重点_第1页
2017年高考选修一二轮复习重点_第2页
2017年高考选修一二轮复习重点_第3页
2017年高考选修一二轮复习重点_第4页
2017年高考选修一二轮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高考选修一二轮复习重点【标考纲考点】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内容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北方改革内容历史作用3 王安石变法“三冗”“两积”内容加尔文改革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su明治维新“黑船来航”幕府统治危机武装倒幕运动改革内容军国主义与对外扩张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6 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家康有为与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定国是诏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政变【考点分析】第一梭伦改革一,时代背景,政治:贵族政治导致社会动荡(1)原因:贵族专权和侵吞平民土地,(2)表现:平民反抗斗争不断(3)后果: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贵族政治出现严重危机2,经济: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壮大要求分享权利3,外部:雅典外邦发展超过雅典,外邦占领雅典领土。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进行改革二,改革目的:消除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三,改革原则:中庸,公平四,改革内容项目措施内容影响经济措施颁布解负令和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公私债务,禁止以人身作抵押使平民避免沦为债务奴隶,稳定平民阶级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实力和壮大城邦实力,为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政治措施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按等级大小享有权利多少。打破贵族世袭特权,扩大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和平民也享有一定权利,为民主化开辟道路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垄断政权,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权利,形成权力某种相互制约与平衡,为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五,改革特点(史实例证),革命性:如解负令,限制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保护平民土地所有制2,不彻底性(中庸,公平,不偏不倚):财产等级制,保障和限制平民和贵族权利,六,评价改革,性质:奴隶主阶级为解决矛盾和巩固统治的改革2,积极性:取得巨大成就3,(1)表现:为雅典富强开辟道路、动摇贵族专制,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确保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su(2)原因:顺应时代要求(贵族政治危机因此贵族希望稳定局势,而平民希望权利得到保障) 。采取可行办法进行改革(寻求有限度的平衡) 。梭伦法治精神为改革提供典范。4,局限性:改革带有折中色彩和不彻底性,使人民不能充分享有政治权利。七,对比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第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时代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了解北魏鲜卑族起源与发展情况,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的形势2,北方民族融合加强(时代潮流)了解三国以来民族融合的原因、实质。3,北魏民族歧视政策,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4,汉文化影响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王推动综合上述分析改革前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原因及后果矛盾:国家与豪强矛盾,国家豪强与农民矛盾,北魏与其他民族矛盾。成因:(1)统一后北魏用军事维护统治,制度建设欠缺(如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混乱)造成阶级矛盾。 (2)北魏民族政策造成民族矛盾。后果: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面临危机,改革迫在眉睫。二,改革目的顺应民族融合趋势,巩固北魏政权在黄河流域统治,缓和社会矛盾。三,改革措施及分析措施具体内容条意义均田制租调制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受地农民向国家交纳一定租役,国家控制一定量土地。2,社会上存在大量无地或3,少地的流民土地国有制,农民得到土地,抑制兼并,有利于农业恢复发展,保证政府收入。被后世沿用到唐中期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基层行政组织,负责组织生产,征发赋役等,宗主制造成地方割据。2,健全基层政权,取代宗主制,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有利于均田制实行。整顿吏治实行傣禄制,实行政绩考核,惩治贪污等改善吏治,减轻农民负担,北方经济发展迁都洛阳493 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平城天气恶劣,粮食无法满足京城需要2,平城偏僻,受北方柔然威胁3,按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4,摆脱旧势力,有利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使洛阳发展,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2,有利于改革深入开展。风俗习惯实行汉化政策(如汉服,汉姓,汉名,汉语,与汉通婚等)统一黄河流域,学习汉族文化,巩固统治促进北魏封建化和北方民族融合等四,改革评价,性质:少数民族实行自上而下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2,积极性:获得成功(1)成功表现:缓和矛盾巩固北魏政权促进北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使洛阳成为政经中心加强北方民族融合。使鲜卑族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为隋唐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2)成功原因: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趋势(根因)改革符合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