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考案自然科学类阅读_第1页
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考案自然科学类阅读_第2页
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考案自然科学类阅读_第3页
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考案自然科学类阅读_第4页
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考案自然科学类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四考案自然科学类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海洋酸化潜在的环境危机不再仅仅是气候改变的问题了,除了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以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开始改变被称为生命摇篮的海洋的化学成分。这种海洋化学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生态和经济学的结果难以预料,但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在 7 月 4 日出版的自然上,海洋化学学者呼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并采取措施解决海洋酸化问题,以遏制气候进一步恶化。卡耐基基金会全球生态学部enaldeira、夏威夷大学 RihardZeebe 及两位合著者共同撰写了该论文。在过去两个世纪内,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中,40%被海洋所吸收,大海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但是将付出高昂的代价: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二氧化碳导致海洋的平均pH 值降低了大约 01 个单位。视现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到 21 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 pH 值下降可能高达 03 个单位。海洋酸化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实验证明,pH值降低 0203 个单位,将干扰海洋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珊瑚虫以及其他浮游生物的骨骼钙化,因为构成它们骨骼的碳酸钙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在本世纪中叶,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等海洋区域将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日光照射的表层水域,也是二氧化碳最易被吸收的水域。为了保护海洋生物,需将 pH 值下降范围控制在 02 以内。这是 1976 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极限值,二氧化碳减排迫在眉睫。虽然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是不确定的,但是海洋的 pH 值和碳酸盐化合物数量在几百万年内保持稳定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我们知道海洋酸化会损害珊瑚虫和其他有机体,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如何被影响,我们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 ”aldeira 说, “实验室内的大部分实验已经完成,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 ”酸化必定会对贝类动物,如贻贝和牡蛎等造成严重损害,对商业捕鱼造成极大影响。其他的生物倒有可能在新的酸化环境中茁壮成长,但这可能包括惹人厌烦的“杂草”类和致病生物。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已经引起大部分科学家和公众的关注,然而,海洋酸化已经迫在眉睫,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 “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我们不仅要考虑气候因素,也要考虑海洋所受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 ”aldeira 说,“虽然二氧化碳的增加看起来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后果,但是这同样意味着珊瑚礁及其他重要海洋资源的损失。 ”下列对“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洋酸化是指衡量海洋酸碱程度指标的 pH 值低于正常的水平。B海洋酸化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其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海洋酸化会损害包括珊瑚虫在内的许多有机体,科学家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数据统计。D海洋酸化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却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2下列对“海洋酸化将是另一个潜在的严重环境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洋酸化将会干扰珊瑚虫的骨骼钙化,从而影响海洋生态的基础。B海洋酸化将会使海洋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短期来看这能使全球气温降低,但长期来看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危机。海洋酸化必定严重损害牡蛎等贝类动物,还会极大影响海洋的渔业发展。D海洋酸化可能会让“杂草”类和致病生物茁壮成长,恶化海洋生态环境。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科学家和公众不仅十分关注二氧化碳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对海洋酸化的趋势也十分关注,并产生了共识。B海洋酸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预言的,因此有科学家呼吁要加大减排二氧化碳的力度。以人类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看,到 21 世纪中叶,海洋的平均 pH 值下降将高达 03。D海洋的 pH 值比温度变化稳定得多,而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的生物反应也是很确定的。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最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表层水域,因此海洋酸化对它们的影响会十分严重。B如果人类不抓紧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海洋酸化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害,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减排二氧化碳,海洋中的 pH 值就会相对稳定。D二氧化碳可以使全球变暖,可以使海洋酸化,但海洋酸化与气候变化却没有关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经过对 X 射线探测卫星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颗距离地球 4 万光年之遥的中子星带有迄今为止宇宙内最强的磁场,其磁场强度相当于普通中子星的 100倍。该研究题的负责人、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库维利奥图博士表示,此新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精确计算出中子星释放重元素的速度并求得其走向死亡的快慢程度。有关专家评论说,具有强磁场中子星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个困扰学术界长达 19 年的低能伽马射线辐射源之谜,同时还令人信服地表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类磁场强度近乎地球磁场 1000 万亿倍的特殊中子里“磁星” 。据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强磁中子星代号为 SGR180620,质量与太阳接近,半径只有 16 千米,每隔 7 秒钟旋转一圈。库维利奥图博士认为,该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使中子星的表面被加热至 1800 万华氏度的高温,磁场的缓慢变动引发了星体周期性的外壳变动,正是这种类似地震的“星震”向宇宙释放出强烈的低能伽马射线。宇宙中“磁星”发出的低能伽马射线强度极大,其每秒释放出的能量便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该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现于 1979 年,据此,天文学家 1992 年提出了“磁星”理论。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的中子星至少有 10%可称得上是“磁星” ,银河系内的此类中子星估计多达数百万个。下列对“磁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科学家认为磁星数量较多,只是到最近用 X 射线探测卫星作探测才发现它们。B 磁星的磁场强度特别强,其强度接近于地球磁场的1000 万亿倍。磁星能量巨大,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D 磁星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其特殊之处在于这类中子星磁场特别强大。2 下列对低能伽马射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文学家在 1979 年发现了低能伽马射线,但当时并不知其辐射源。B 低能伽马射线的发现意义重大,导致了“磁星”理论的提出。低能伽马射线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表明其能量极大。D 低能伽马射线是宇宙中的磁星发出的,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宇宙射线。3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代号为 SGR180620 的强磁中子星表面温度极高,这是其内部强大磁场所致。B 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既释放出巨大的热能,又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低能伽马射线的辐射源是强磁中子星外壳周期性的变动。D 代号为 SGR180620 的强磁中子星磁场的变动能引起星体外壳的周期性变动。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天文学家依据事实确认宇宙中存在着磁场强度极大的强磁中子星。B 代号为 SGR180620 的强磁中子星会走向死亡,走向死亡的快慢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代号为 SGR 一 1806 一 20 的强磁中子星密度比太阳大,带有宇宙内最强的磁场。D 中子星能释放重元素,它的释放速度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的。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除了浪漫故事和诗意,月球仅是一块既无空气和水、又无生命的顽石。然而,天文学家的一项计算机模拟计算却表明,月球是人类起源的大功臣。地轴的方向是用所谓黄赤交角来表示的,这个角约为23 度。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赤道会鼓起一凸缘,太阳、月球和其他诸行星都会对此凸缘施加引力,而且各行星也会随着其间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变化自己的轨道,因此作用在凸缘上的力是不断变化着的,使地轴的方向不断发生摆动。有了月球,情况就大不一样。它不但能使其他各行星对地球凸缘施加的引力微不足道,它还和太阳一起使地轴稳定地做每 2600 年一周的运动,使黄赤交角的变化不超过13 度。然而,这 13 度的变化也不是完全无害的。许多科学家认为,冰川期可能就是这 13 度造成的。但是如果没有月球的稳定作用,那就更不得了。全球的环境将会被破坏成一个时期有剧烈的四季变化,一个时期又会无季节可分,这样就不可能进化出像人类这样高度文明的生物了。这也可能就是火星上无生命存在的原因。因为火星目前自转轴的倾角为 2 度,可在 0 度60 度之间变化,而且它只有两个像摩天大楼那样大小的卫星,其引力不足以抵消其他行星的影响。据此,在宇宙空间中寻找外星人的范围就大大缩小。此外,月球正以每年约几厘米的速度离我们远去,在 10 亿年后,它已远到不能再控制地球的自转轴了,那时,我们的地球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各行星也会随着其间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变化自己的轨道”一句中, “其间”指的是A 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B 各行星和月球之间太阳、月球、其他诸行星和地球之间D 月球、地球和其他诸行星之间2 说“月球是人类起源的大功臣” ,是因为A 月球能使其他各行星对地球凸缘失去引力,使黄赤交角变化不超过 13 度。B 月球能使地轴的方向不发生摆动,使地轴稳定地做每2600 年一周的运动。月球抵消了太阳和其他行星对地球凸缘的引力,使人类这样高度文明的生物得以进化。D 月球减弱了各行星对地球凸缘的引力,稳定了地轴,使地球四季有序,生物得以进化。3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火星上无生命存在,可能是因为火星自转轴的倾角比地球大。B 地球的黄赤交角不稳定,会破坏地球的环境,影响到生物的进化。地球黄赤角 13 度的微小变化,对全球环境不会产生影响。D 月球能对地轴的稳定起控制作用,黄赤交角越小,生物进化越快。4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 行星们各自的运行轨道是不断变化的,它们对地球转轴方向的影响力也有相应的变化。B 火星的自转倾角和地球相差不大;可火星卫星的引力不足以抵消其它行星对火星的影响。在自转倾角变化幅度很大的行星上不会存在外星人,这就缩小了寻找外星人的空间范围。D 月球对地球自转轴的影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其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直至消失。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莫斯科谢切诺夫医学研究院近日在研究二氧化碳如何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取得突破。该医学院的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二氧化碳与动物生命密切相关,即它能抑制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形成。这是迄今为止二氧化碳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活性氧不同于普通氧,它一般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通常,这种氧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量的%。活性氧在机体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增强免疫,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另一方面,如在细胞中含量过多,反而会伤害正常细胞,加重病情发展。医学上早已发现,大剂量的活性氧能杀死细胞并导致人或动物死亡,二氧化碳的作用就是抑制人或动物体内活性氧的过量形成。医学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这一功能的发现对研究人及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对地球生命起源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发现者之一俄医学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柯甘说,在地球大气中氧气出现之前生命物质依赖厌氧呼吸的办法获取能量,这个过程伴有二氧化碳生成。当大气中出现氧气后,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形成的活性氧已不能对生命构成危害,这就是二氧化碳在生命中的一种新功能。柯甘认为,在人类胎儿形成中,几乎所有器官所需的血都是供给含二氧化碳相对多的动静脉混合血,这是为了阻止在胎儿细胞中高活性氧过多,使胎儿能够正常发育。这一新发现对分析研究全球生态问题也有一定意义。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在以每年 03%的速度增长,这将使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专家认为,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可能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关。根据第 2 自然段段意,对“活性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它带有一个不成对的电子,常以氧自由基的形式存在。B 它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总量的%。它既能杀死恶性细胞,又能伤害正常细胞,具有双重作用。D 动物体内进入大剂量的活性氧,会导致动物死亡。2 第 3 自然段中说:二氧化碳功能的新发现可以对地球生命起源作出新的解释,对这一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二氧化碳的生成,抑制了生命体内的活性氧,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B 由于二氧化碳出现在氧气产生之前,这就可以避免过量的活性氧危害人与动物的生命。生命物质依赖厌氧呼吸时,随之产生了二氧化碳,这就使生命物质避免了活性氧的危害。D 二氧化碳随着生命物质依赖厌氧呼吸产生,抑制了细胞内过量活性氧的形成,地球上的生命才可以生存。3 二氧化碳新功能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认识到大气中出现氧气后,活性氧不能对动物生命构成威胁的原因。B 认识到胎儿能够正常发育,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认识到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有关。D 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增长与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有关。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二氧化碳新功能的发现,对研究人及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B 胎儿能够正常发育,正是由于动静脉混合血中含有相对多的二氧化碳。导致人或动物死亡,正是由于活性氧能杀死细胞。D 二氧化碳对人和动物的生命具有双重作用。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14 题。“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几乎一夜之间传遍世界,没有人再怀疑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高速多向的全球信息传播,将使人类再无隔绝孤立之虞。在这样史无前例的成就中,新的危机却悄悄萌发了。美国思想家梭罗曾说过:“我们热切地挖掘了大西洋隧道,期望新旧大陆更为密切地接近,实际上传来的最新消息不过是阿德莱亲王打了个哈欠。 ”危险正是在这里。对于传媒来说,葛底兹堡大战和王室打哈欠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有可能湮没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信息的创造是不平等的:有的有用,有的无用;有的可信,有的可疑;有的之所以被传播,只是因为偶然的错误。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一秒钟可以到达月球,可以绕地球七圈半,等发现了错误再纠正,收到信息者可能已经关闭了收音机。未来社会的信息过剩,一如生产过剩带来经济危机一样,很可能是人类进步所付出的必然代价;信息过剩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导致信息的贬值。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又进一步指出:“大量但无用的信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系统的建立,信息污染也会越来越严重,人们每天要接受许多与自己无关或互相矛盾的信息。英国科学家戴恩谢恩克斯认为,过去十年里计算机的发展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因特网的全球化趋势使得任何只要拥有必要设备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发往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同时也可以接受大量各式各样的信息。这样做的后果是,人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会不由自主地求助于它,而这也使许多人疲于应付,筋疲力尽。当然,这种“不由自主”是源于担心自己跟不上信息发展的心理压力。目前,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并在努力防止这种日趋严重的危害。第二段中,作者借用梭罗的话,是为了说明A 信息太多,传播太快,会造成人们预想不到的危机。B 信息过剩会降低信息的质量,影响双方密切的接近。过剩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可能湮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D 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无法判断某些信息之间的本质区别。2 第二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作者要强调的意思是A 高速多向的信息传播将会造成信息的创造和质量的不平等。B 在高速多向的信息时代,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和判断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信息高速公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但要注意纠错。D 信息的快速传播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无法及时纠正的错误信息。3 根据第三段内容,对“信息污染”产生的客观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过去十年计算机的飞速发展。B 因特网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人们心理上对大量信息的依赖。D 发送与接受信息的简便快捷。4 综观全文,对第一段中提到的“新的危机”的正确理解是A 信息过剩与经济危机B 信息贬值与心理压力信息传播与信息污染D 信息贬值与信息污染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99 年 8 月, “亚洲通讯卫星 2 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是由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的灾难。空间天气是指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原来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每秒钟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当这种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就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将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 3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 0 亿人每人引爆 100 万吨 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空间天气变化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效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伤等灾害性事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而且危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人类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空间灾害性与天气变化的威胁。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 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有关。应运而生的空间天气学这一新兴学科,正是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学科。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亚洲通信卫星 2 号爆炸的原因,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了高空切变风的产生。B 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影响了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太阳风暴使地球磁层被压缩,高空环流电剧增。D 高空切变风使卫星因通讯中断、民航定位不准而坠落和爆炸。2 对文中画线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它的变化,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B 太阳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引起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这是造成严重灾害的根本原因。太阳能量的不断输出,将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D 太阳能量的不断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3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对空间天气的认识与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产生空间天气学这门新兴学科。B 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现已研究出不少对付的方法。空间天气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针对天气带给人类的危害,为寻求解决办法而创立的。D 空间天气学将有助于人们对空间天气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将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4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亚洲通讯卫星 2 号”发生爆炸,是空间天气的突变引发的灾难。B 太阳风暴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一门新兴的学科空间天气学的建立,是因为空间天气的被发现、被认识的研究结果。D 空间天气的变化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且抗药性也越来越厉害。今天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将剂量增加成千上万倍,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会杀死害虫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尤为严重的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加剧环境污染,损害人类身体健康。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有 200 万人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其中有 4 万人丧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数量无法统计。面对化学农药长期滥施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国科学家从加紧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广应用植物农药等方面寻求出路。近年来,植物农药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农药又叫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与化学农药比较,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施用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的多元化,就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这同病菌对中药混和物煎剂较之于单质的抗菌素更难适应的道理一样。植物农药有益生物的安全。根据试验,使用我国研制的鱼藤菊酯植物杀虫剂的常用剂量喷施,对蔬菜头号害虫萝卜蚜的防治效果达到 998%,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杀伤率仅为 118%;对照使用的化学杀虫剂乐果乳油的两个指标分别为 71%和 284%。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达一万多种,它们当中大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较有价值的杀虫植物大概有五类:对昆虫有强烈驱赶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对作物真菌病和病毒病有疗效的,如大黄、烟草;可提炼使昆虫有强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质的,如川楝、花椒;能影响昆虫激素平衡的,如万寿菊、香茅;使昆虫绝育的,如喜树硷、姜油等。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严重问题,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且种类也不断增加。B 增加化学农药使用的剂量会杀死害虫的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现在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千万倍地加大剂量,这必然导致化学农药生产成本增加。D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虫,已经造成了损害人体健康、危及人的生命的严重后果。2 下列对“植物农药”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A 是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B 是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质制造的是利用多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D 是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杀虫成分,经提炼后制造的3 对文中“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一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避免了化学农药不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缺陷,有利于人类的健康。B 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如同病菌对于中药混和物煎剂更难适应一样。植物农药不会杀死害虫的天敌,有益于生物的安全。D 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与化学农药比较开发费用也较低。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植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化学农药所不及的。B 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杀虫成分单一化,因而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植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原理主要是驱赶害虫和破坏抑制害虫的生理机能。D 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海底正在发生一场真正的电信革命。在卫星时代,海底电缆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促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特网和计算机传输数据发展迅猛。光缆正在替代老的金属电缆,在海底形成一个密密麻麻的网络。光缆可以同时传送数十万个电话,也可以传送数字化图像。卫星可能无法满足上网的需求,而通过海底光缆传送的数据是费用昂贵的卫星传送的 10 倍。估计到 XX 年海底光缆网将扩大 3 倍,耗资 60 亿美元。与 90 年代初相比,海底光缆网扩大了 800。仅仅一项将各大洲 76 个国家连接起来的光缆工程预算将达到 100 亿美元。除了增加光缆网的长度之外,各电信公司还表示要采用更加有效的技术。不久前,美国朗讯公司宣布了一种能够将光缆系统传送速度提高 3 倍的方法,传输信息能力为目前 1000 倍的光缆正在进行测试。现在每秒可以传输数十万亿个数据,而 90 年代初不到1 万亿个数据。五大洲 10 个国家之间每天的电话就达 4 亿次。到 XX 年,世界光缆网,包括陆地和海底光缆,将达到400 万千米。1997 年不过 3000 万千米。由于高技术的应用,光缆铺设的成本也在降低,成本仅为年前的一半。尽管如此,例如连接南美洲、非洲和欧洲的阿特兰蒂斯 2 号光缆耗资将不会低于 27 亿美元。世界计算机网成为数据的最大消费者。实际上促使海底光缆网发展的是因特网中开发不足的部分:电子商务。这是 21 世纪的金矿。指出, “海底正在发生一场真正的电信革命。 ”下列材料不能作为这一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A 光缆正在替代金属电缆,在海底形成一个密密麻麻的网络。B 海底光缆网迅速扩大,光缆网的长度不断增加。提高光缆传输信息速度和能力的有效技术在开发和应用。D 现在每秒可以传输数十万亿个数据,而 90 年代初不到 1 万亿个数据。2 指出了“促使海底光缆发展”的原因,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特网和计算机传输数据发展迅猛,而金属电缆不能适应这种发展。B 正在测试中的传输信息能力为目前 1000 倍的光缆,使得海底光缆网的发展有了美好的前景。作为 21 世纪金矿的电子商务,在因特网中还有很大的开发余地。D 光缆传输信息的能力远远超过卫星传送信息的能力。3 光缆传输信息优于卫星传输信息,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光缆可以同时传送数十万个电话,也可以传送数字化图像,而卫星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B 光缆传输信息,在数量上是卫星传送的 10 倍,它可以满足上网的要求,而卫星则不能。如果朗讯公司的新技术获得成功,光缆传输信息的速度可提高 3 倍,传输信息能力是卫星的 1000 倍。D 高技术的应用使得光缆铺设的成本不断降低,虽然目前光缆铺设的成本仍不低,但远不如卫星传送昂贵。4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卫星可能无法满足上网需求的原因是它很难同时传送大量的数据。B 海底光缆网始于 90 年代初,由于它适应了因特网和计算机传输信息的需要,所以发展迅速,到目前已扩大了800%。目前,光缆传输数据的速度提高、成本降低、领域拓展,使得光缆应用更加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D 由于光缆传输具有诸多的优越性,所以海底电缆都已采用光缆,而且长度在不断增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 题。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在田野、森林,我们还能看见天上飞翔的小鸟和地上奔跑的动物以及许多昆虫等。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无数的、几乎无所不在的各种微生物。所有这些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统统称为生物。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生物?到目前仍未有一个确切的数据。要知道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物种。所谓物种,就是指某一种生物,它们之间的遗传特征十分相似,能够通过交配繁殖出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到目前为止,人类大约已鉴定出 170 万个物种,其中哺乳动物 4200 种,鸟类 8700 种,爬行动物 100 种,两栖动物3100 种,鱼类 21 万种,无脊椎动物 130 多万种,高等植物2 万种,低等植物 1 万种。然而,物种的数量远远不只这些。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现有物种的总数大约在 1000 万种到 000万种之间。这就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对生物的多样性可以解释为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变异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所谓遗传,就是后代有与前代相似的特征。而变异,则指后代与前代之间或者不同的后代之间存在的差异。除了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世界上不会有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一个物种中也没有任何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物种的数量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的遗传信息的数量只构成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不仅仅是因为有着数目众多的物种,还因为每个物种都包含了形态各异的个体。这就是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当许多的物种构成生态系统,而这些物种中的每一个都由许许多多不同的个体构成时,可以想象,由如此多的生物以及它们的共同生活的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将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总之,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了地球上上千万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在研究动物多样性时通常包含了三个层次,即。 。文中“这就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和最基本的认识”指的是A 遗传特征相似B 具有交配繁殖能力生物物种的数量D 动、植物和微生物各有系统2 对画线句子“除了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世界上不会有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一个物种中也没有任何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生物的物种不同是因为遗传基因不同。B 一个物种内的两个个体的形态不相同。孤雌生殖和同卵双生以及人工克隆的生物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D 遗传信息的不同是极为普遍的情况。3 文中“。 ”应填的一项是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B 动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和微生物的多样性数量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和变异的多样性D 个体的多样性、总体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差异性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遗传特征相似是鉴定生物物种的方法。B 遗传是后代与前代有相似的基因。生物的多样性研究的范围很广,但基本上是从三个层次上着手的。D 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在 1000 万种到 000 万种之间。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