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1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2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3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4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篇一: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目录 1、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1 2、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21 3、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25 4、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41 5、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51 6、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82 7、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86 8、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96 9、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106 10、2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116 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在儿科范畴之中,保健方法包括食疗、小儿推拿等常见方法,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在社区中广泛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加强儿童保健,倡导科学育儿,可以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无论是在形体、生理方面,还是病理及其它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力都较低。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不足,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要求更高。形气未充,表现为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所以小儿较成年人容易患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的机体,生机特别旺盛,无论是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迅速地发育成长。如小儿的身长、头围、胸围和思维、语言、动作能力等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中被称为“纯阳” , “凡孩子 3 岁以下,呼为纯阳” “纯”指小儿的原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 (二)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御邪能力弱,抗病能力差,患病之后,传变迅速、病情多变。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的不足及心肝有余。肺系疾病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脾系病证的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病证。另外是肾精失充引起的骨骼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小儿“心常有余” “肝常有余”,临床上易见心惊、肝风等病证。 传变迅速地病理特点,主要是指寒热、虚实转化方面较成人迅速,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患病之初,常见邪气呈盛势的实证,但由于其正气未充而易虚,可迅速出现正气被损的虚证或虚实相兼之证。小儿“稚阴未长” ,故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同时由于小儿“稚阳未充” ,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及情志因素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和成人相比,病情好转及治愈的可能更大。 二、小儿保健中常用的望诊方法 小儿的诊断方法,不外乎望、闻、问、切四法,但小儿不会说话或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因此古时候称儿科为“哑科” 。加上小儿就诊时经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造成问、切二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钱乙认为小儿“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 ,所以历代儿科医家在主张四诊合参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望诊。望诊中以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最为重要。 (一)面部望诊 面部望诊的主要方法为五色主病,与成人相同。面呈白色,多为 寒证、虚证;面呈红色,多为热证;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二)望形态 望形态就是观察患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形体望诊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者,是胎禀充足,营养良好,属健康表现;若生长迟缓,筋骨软弱、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萎黄、囟门逾期不合、姿态呆滞者,为胎禀不足,营养不良,多属有病。 (三)察舌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若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苔白为寒,苔黄为热,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有寒痰食积,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舌苔花剥为气阴两虚,光剥无苔为阴伤津亏。地图舌为胃之气阴两虚。 (四)察指纹 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故对于 3 岁以下小儿察指纹是望诊内容之一。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 1 节为风关,第 2 节为气关,第 3 节为命关。如下图所示: 看指纹时应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指纹的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指纹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涩滞,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纹在风关,说明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近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危重。三、小儿日常保健 不同年龄的小儿,其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日常见保健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一)1 岁以内儿童 1 喂养方法: 婴儿喂养共有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婴儿期喂养保健重点是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在医生指导下指导断奶。 母乳喂养 生后 6 个月之内以母乳喂养为主要食物的叫母乳喂养。母乳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 万氏家藏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四云:“乳为血化美如饴。 ” 一般来说,于产后 612 小时即开始哺乳。初生婴儿每隔 23 篇二:XX 年度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 目录 1、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 2、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3、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 4、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5、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 6、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7、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8、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9、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10、2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在儿科范畴之中,保健方法包括食疗、小儿推拿等常见方法,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在社区中广泛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加强儿童保健,倡导科学育儿,可以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无论是在形体、生理方面,还是病理及其它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力都较低。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不足,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要求更高。形气未充,表现为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所以小儿较成年人容易患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的机体,生机特别旺盛,无论是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迅速地发育成长。如小儿的身长、头围、胸围和思维、语言、动作能力等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中被称为“纯阳” , “凡孩子 3 岁以下,呼为纯阳?” “纯”指小儿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 (二)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御邪能力弱,抗病能力差,患病之后,传变迅速、病情多变。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的不足及心肝有余。肺系疾病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脾系病证的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病证。另外是肾精失充引 起的骨骼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小儿“心常有余” “肝常有余” ,临床上易见心惊、肝风等病证。传变迅速地病理特点,主要是指寒热、虚实转化方面较成人迅速,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患病之初,常见邪气呈盛势的实证,但由于其正气未充而易虚,可迅速出现正气被损的虚证或虚实相兼之证。小儿“稚阴未长” ,故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同时由于小儿“稚阳未充” ,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及情志因素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和成人相比,病情好转及治愈的可能更大。 二、小儿保健中常用的望诊方法 小儿的诊断方法,不外乎望、闻、问、切四法,但小儿不会说话或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因此古时候称儿科为“哑科” 。加上小儿就诊时经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造成问、切二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钱乙认为小儿“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 ,所以历代儿科医家在主张四诊合参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望诊。望诊中以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最为重要。 (一)面部望诊 面部望诊的主要方法为五色主病,与成人相同。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面呈红色,多为热证;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 (二)望形态 望形态就是观察患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形体望诊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者,是胎禀充足,营养良好,属健康表现;若生长迟缓,筋骨软弱、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萎黄、囟门逾期不合、姿态呆滞者,为胎禀不足,营养不良,多属有病。 (三)察舌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若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心阳不足,则舌质 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苔白为寒,苔黄为热,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有寒痰食积,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舌苔花剥为气阴两虚,光剥无苔为阴伤津亏。地图舌为胃之气阴两虚。(四)察指纹 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故对于 3 岁以下小儿察指纹是望诊内容之一。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 1 节为风关,第 2 节为气关,第 3 节为命关。如下图所示: 看指纹时应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指纹的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指纹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涩滞,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纹在风关,说明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近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危重。 三、小儿日常保健 不同年龄的小儿,其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日常见保健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一)1 岁以内儿童 1 喂养方法: 婴儿喂养共有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婴儿期喂养保健重点是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在医生指导下指导断奶。 母乳喂养 生后 6 个月之内以母乳喂养为主要食物的叫母乳喂养。母乳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 万氏家藏育婴秘诀鞠养以慎其疾四云:“乳为血化美如饴。 ” 一般来说,于产后 612 小时即开始哺乳。初生婴儿每隔 23 小时喂哺一次,34 个月内婴儿每隔 3 小时左右喂哺一次,4 个月以后每隔 4 小时喂一次。均夜间停哺一次。每次哺乳时宜坐位斜抱婴儿于怀中,令其呼吸舒畅,也利于胃中空气上升,均应尽量让小儿吸完乳房的奶汁。哺乳后将婴儿竖抱轻拍背约 23 分钟,使其排出胃内空气,以防止吐奶,如果有鼻垢阻塞鼻腔,会影响呼吸而拒乳。小儿啼哭时,不要立即强行哺乳,以免引起呛咳呕吐。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以 812 个月最为适宜,夏季不是断奶的合适季节,最好到秋凉以后再断奶。断奶前应采取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逐渐增加辅食的方法。不可突然断奶,否则容易发生厌食、腹泻。 人工喂养 以奶粉、牛奶、羊奶、豆浆、奶糕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称为人工喂养,其中以牛奶最通用。6 个月以下的婴儿,必须保证喂养一定数量的鲜牛奶,但随着年龄增长,全部用鲜牛奶,往往不易做到,因此可加用奶粉冲调。 混合喂养 因母乳不足而需加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叫混合喂养。一般在喂哺人乳的基础上同时又加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也可在一天中喂几次代替母乳。但一天中母乳喂养不少于 3 次,否则母乳就会有迅速减退,以致消失的可能。 2 婴儿护养 婴儿期,脏腑气血未充,生长发育迅速,护养方面除合理喂养之外,必须注意安排起居作息。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阳光及新鲜空气是婴儿成长不可缺乏的,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婴儿衣着不可过暖, 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说:“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发育。 婴儿要有足够的睡眠,同时要掌握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的生理特点,婴儿睡眠勿用摇篮,也勿抱于手中抖动,就寝前保持安静,在哺乳、戏耍等的安排上,注意有利于使之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婴儿期是感知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听觉及其分辨能力迅速提高,要结合生活的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婴儿也要注意精神调摄。 篇三: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目录 1、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 2、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3、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 4、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5、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 6、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7、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8、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9、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10、2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指导服务效果评价调查表? 0-6 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在儿科范畴之中,保健方法包括食疗、小儿推拿等常见方法,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在社区中广泛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加强儿童保健,倡导科学育儿,可以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无论是在形体、生理方面,还是病理及其它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力都较低。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不足,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要求更高。形气未充,表现为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所以小儿较成年人容易患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的机体,生机特别旺盛,无论是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迅速地发育成长。如小儿的身长、头围、胸围和思维、语言、动作能力等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中被称为“纯阳” , “凡孩子 3 岁以下,呼为纯阳?” “纯”指小儿的原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 (二)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御邪能力弱,抗病能力差,患病之后,传变迅速、病情多变。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的不足及心肝有余。肺系疾病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脾系病证的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病证。另外是肾精失充引 起的骨骼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小儿“心常有余” “肝常有余” ,临床上易见心惊、肝风等病证。传变迅速地病理特点,主要是指寒热、虚实转化方面较成人迅速,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患病之初,常见邪气呈盛势的实证,但由于其正气未充而易虚,可迅速出现正气被损的虚证或虚实相兼之证。小儿“稚阴未长” ,故易见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同时由于小儿“稚阳未充” ,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生机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及情志因素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而,和成人相比,病情好转及治愈的可能更大。 二、小儿保健中常用的望诊方法 小儿的诊断方法,不外乎望、闻、问、切四法,但小儿不会说话或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因此古时候称儿科为“哑科” 。加上小儿就诊时经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造成问、切二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钱乙认为小儿“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 ,所以历代儿科医家在主张四诊合参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望诊。望诊中以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最为重要。 (一)面部望诊 面部望诊的主要方法为五色主病,与成人相同。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面呈红色,多为热证;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 (二)望形态 望形态就是观察患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形体望诊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者,是胎禀充足,营养良好,属健康表现;若生长迟缓,筋骨软弱、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萎黄、囟门逾期不合、姿态呆滞者,为胎禀不足,营养不良,多属有病。 (三)察舌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若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心阳不足,则舌质 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苔白为寒,苔黄为热,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有寒痰食积,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舌苔花剥为气阴两虚,光剥无苔为阴伤津亏。地图舌为胃之气阴两虚。(四)察指纹 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故对于 3 岁以下小儿察指纹是望诊内容之一。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 1 节为风关,第 2 节为气关,第 3 节为命关。如下图所示: 看指纹时应将小儿抱于光亮处,医生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腕关节,拇指固定其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命关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指纹的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指纹紫红(来自: 小 龙 文档网: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多为邪热郁滞;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涩滞,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纹在风关,说明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近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危重。 三、小儿日常保健 不同年龄的小儿,其形体、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日常见保健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一)1 岁以内儿童 1 喂养方法: 婴儿喂养共有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婴儿期喂养保健重点是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在医生指导下指导断奶。 母乳喂养 生后 6 个月之内以母乳喂养为主要食物的叫母乳喂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