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入宫_第1页
巧克力入宫_第2页
巧克力入宫_第3页
巧克力入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克力入宫这不是穿越剧里的情节: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五月,西洋名药巧克力蒙圣旨召唤,被罗马来的传教士送入大清皇宫。没错,巧克力。不过那时它还是液体巧克力最早是由墨西哥人制作的一款饮料,16 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被欧洲探险家们带回西班牙。17 世纪早期,这款由可可豆磨成粉再加上水、糖、香料所制成的饮料,被引进法国。据说在凡尔赛宫,人们把它当成催情药,配成一杯杯热饮送给贵族喝。于是它一下就风靡起来。说到这儿,请回想一下黑巧克力那略带苦涩又有清香的滋味,也许就能理解它为啥会被人当成药了。巴黎医学院曾有人在 1644 年撰写论文讨论过这一点:“每日仅能饮用两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在长时间维持体力这方面,就连肉汤也比不上它。 ”传入英国的时候,巧克力的功效又变了。当地的社交名流认为它能治肺痨,往里面掺了胡椒粉和葡萄酒一块儿喝。过了一阵,有些脑子活络的人为了招揽生意,决定让这款古怪的饮料变得好喝一点,于是把它和牛奶、糖混到了一块儿,这下,它就更招人喜欢了。当然一些医生还在苦苦劝说:此药有很多副作用,比如会让人失眠啦,烦躁啦,过度活跃啦管他呢,社交场上的美人们还是照喝不误。虽然她们的母亲有时会担忧:“老喝巧克力,会不会生下来的小孩子变成黑色的啊?”伦敦的第一家巧克力作坊在 1657 年开业。49 年后,巧克力顶着“绰科拉”的名头,被送到了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面前。话说,自打在康熙三十二年(1639 年)被传教士送过来的金鸡纳治好了疟疾,皇帝对西洋药就兴趣满满。懂医药的传教士,与懂天文或是会修钟表的西洋人一样,都属于特殊人才,是要广东督抚“专差家人星夜护送进京”的。刚巧,有些传教士很爱喝巧克力。皇上听说了,就直接问人家讨一点来尝尝。于是,专门负责保存西洋药的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出马了。给皇上当差,做事当然细致。传教士那儿有 150 块巧克力,他挑了 50 块,仿照欧洲上流社会吃巧克力的方法,专门打造一套银器,配上黄杨木制成的搅拌签子,一股脑儿送到了皇上面前。还附上解说:“至绰科拉(巧克力)药方,问宝忠义(宫廷里的西洋大夫) ,言属热,味甜苦,产自阿美利加、吕宋等地,共以八种配制而成,其中肉桂、秦艽、白糖等三种在中国,其余噶高、瓦尼利雅、阿尼斯、阿觉特、墨噶举车等五种不在此将此倒入煮白糖水之铜或银罐内,以黄杨木碾子搅和而饮。 ”那年头,尚信奉四体液说的西洋医药还能跟中医完美对接:一款属“热”的汤药,由肉桂、秦艽、噶高、瓦尼利雅等调配而成。 “药方”两字放在这儿,全无一点不和谐。但精明的康熙对此不满意:药效呢?药效你咋不说?赫世亨只好再给皇上解释:这不是药,在阿美利加那个地方,人们拿来当茶喝, “老者、胃虚者、腹有寒气者、泻肚者、胃结食者,均应饮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 。现在我们知道,黑巧克力的止泻作用来自黄酮,它同时还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而其中的可可碱与咖啡因,则能让人心情愉悦。但在当年,历史全都悠久得一塌糊涂的中西医再一次完美对接:属热,正好治疗“腹有寒气”和拉肚子。皇帝一听就不感兴趣了在地大物博的中国,谁家还没一杯消食又提振精神的茶呢?可怜那送进宫的 50 块巧克力,自此再不见踪影。巧克力本有可能成为一味传统中药,可时势使然,它的清宫路,刚开始就戛然而止。在康熙首次接触巧克力的 59 年后,巧克力才传入北美各州的白人中间。那时候,它已经被普遍视为一款健康的饮品了。说起来,康熙的宫廷倒是先进得让人诧异:他们对国际潮流的掌握比美国还快。可惜,太多的新知,从未步出宫廷。圣祖皇帝十分重视传教士,却止步于个人对技术的好奇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