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1页
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2页
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3页
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4页
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字词积累】、要注意的字音:草铺(p)横野2、要注意的字形:蓑【阅读理解与积累】、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基本意思。2、展开想象,体会“铺” “弄”的动词化用法,感受景色的优美和环境的静谧;结合“弄、卧”体会出牧童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3、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并会默写。舟过安仁【字词积累】要注意的生字:收篙(g)停棹坐船中【阅读理解与积累】、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2、把“怪生、都、不是、是”联系起来,体会两小童的“借伞作帆”的聪慧与童趣。3、背诵,会默写。清平乐村居【字词积累】、要注意的字音:清平乐(u)小儿亡()赖翁(ng)媪()卧剥莲蓬2、通假字认识与理解:“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例如:小儿亡()赖中,亡()同无() ,指顽皮淘气【阅读理解与积累】、结合注释,读懂诗句意思。2、联系上下阙体会“醉”的多层含义,让白发老夫妻陶醉的原因不仅是酒,更是被悠闲、美好的乡村生活所陶醉。3、结合“卧剥” ,感受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4、背诵清平乐村居【表达赏析】三首诗词,都写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 牧童中一弄一卧,两个动作,就把儿童生活的安静与闲适表现的淋漓尽致;舟过安仁中的“两小童借伞作帆” ,他们的聪慧与快乐跃然纸上;清平乐村居中, “卧剥莲蓬”的小儿更是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拓展积累】搜集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 、 池上 、 村居 、 所见 、 小儿垂钓等等) ,积累背诵。【写作练习】从文三首古诗词中,依据个人的喜好,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小短文。6 冬阳童年骆驼队【字词积累】、要注意的字音、字形毡(zhn)帽卸煤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事重(hng)临于一去不还(hun)“漠”字写的时候要与“寞”加以区别。2、新词积累毡(zhn)帽寂寞咀嚼铃铛【阅读能力锻炼及句段积累】一、初读文,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读懂文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阅读,读完理解词语,顺便读懂句子,再体会这一部分表达的意思”的方法。在后续读懂词语读懂段落意思的过程中,遇到与前面有联系的,联系起来体会,顺便读懂联系,学生做不到的,加以提示。读文 1-4 自然段,联系上文读懂“看呆” ,在此基础上,概括这几段写了什么?联系“排列成一长串” “沉默地站着” “等候” “一步一步走来” “那样那样那样”和描写骆驼咀嚼的样子的语句想象小小的“我”看到和想到了哪些画面,由作者写到的这些在童年时留下深刻记忆的画面体会“我”对神秘的“骆驼队”的好奇和喜爱的情感,并从“看呆”和“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品味孩子的童真童趣。2 读第自然段,明白这段话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联系上文“沉默地站着” “一步一步走来” “那样安静的态度”和下文“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饱的”读懂骆驼的“沉得住气” 。3 读第 6-9 自然段,重点通过读第 8 自然段“我”的话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沙漠中驼队行进的安静画面和悦耳的沙漠铜铃声,并从“软软的软软的” “没有一点点声音” “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 “不声不响”等词语体会骆驼的安静、坚忍,并从“耐不住寂寞” “情趣”体会“我”的童真童趣。4 读第 10-14 自然段,抓住“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和“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以及我的问话体会“我”对骆驼的喜爱之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读第 1、16 自然段,抓住“过去过去又来了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我多么想念”等词句体会“我”对童年的眷恋;抓住“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又看见又看见重临于”等词句体会“我”通过通过写城南旧事重现童年往事的心情。二、回顾全文,概括写了“我”与“骆驼”之间的几事,进而归纳的主要内容。看骆驼咀嚼、关于驼铃的联想、想为骆驼剪毛、询问骆驼夏天的去处。三、背诵第 2 段“我站在骆驼的前面,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一部分、第段以及第 16 段。【表达学习】学习体会“通过对某一特定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勾画“咀嚼、驼铃、骆驼毛、住处”等词语,思考:关于骆驼的这些事,在大人们看来是什么样的事(司空见惯的小事)?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在我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百看不厌、百问不烦的重要事)2、作者正是抓住了自身与大人关注点不同的这些小细节,进行了具体描写,才层层深入地表达出了对于骆驼的无比关注与喜爱之情,可以说, “骆驼”已经成为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一个代名词,对于骆驼的喜爱之情越是强烈,对于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表达地就愈是强烈。【写作练习】任选某一动物,选取常常被大人们忽略、而自己又极感兴趣的一两个细节进行具体描写,从而表达出对于此种动物的无比喜爱之情。【拓展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7*祖父的园子【阅读能力锻炼】、练习采用“分段阅读,读完理解词语、句子,再体会这一部分表达的意思”的方法读懂各部分的意思;2、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我”在院子中所做的事儿。3、思考、探究:删掉第 17 段对于动植物随心所欲生长与活动的描写可以吗?为什么?从而体会到“衬托”的作用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之所在:更加突出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拓展阅读】萧红呼兰河传8 童年的发现【字词积累】、要注意的字音:情不自禁(n)细胞胚胎祸患2 要注意的字形:祸患困窘(ing)羞愧(u)3 四字词语:情不自禁翻来覆去绞尽脑汁【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及句段背诵】一、初读文,练习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办法,读懂文内容。读文 1-2 自然段,概括这两段写了什么?2 读第 3-13 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老师的解答中重点读懂“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而来的”的具体意思;抓住“更加激发” “渴望” “痴迷”翻来覆去” “恨不得” “绞尽脑汁”体会“我”对于探索“人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强烈愿望;读懂“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与上文“九个月”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等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我”发现人类进化怀胎规律的过程,同时感受“我”发现规律后的激动心情。3、读文 14-19 自然段,概括这部分写了什么?联系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理解“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结合上文“我”在堂上发笑与老师对我产生误会被逐出堂的事情,体会作者发现规律而不被人理解时的心情。二、回顾全文,进而归纳的主要内容。【语言表达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第 1 段与第 3 至 13 段、第 2 段与 14至 19 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开头交代结果、下文逐步展开的写法。同时,体会此写法的表达效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2、在介绍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时经历了三个阶段: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发的思考和老师对此的解释、因老师的解释引出新的疑问“人怀胎为什么是九个月呢”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最后得出结论。这三个阶段相互之间是因果关系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写作练习】运用开头交待结果、下文逐步展开的写法,写一写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的发现,注意要详细描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9*儿童诗两首【阅读能力训练及积累】在读通诗歌、大体理解内容、初步领悟诗歌传递的情感的基础上,大量的、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进而熟读成诵,牢记于心。通过诗歌中的语句,感受童年的奇妙幻想以及童年生活的乐趣组成的一幅幅“水墨画” 。【语言表达学习】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借助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感受童年快乐,体会儿童丰富想象。【写作练习】自选主题,尝试创作儿童诗。单元整理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本单元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的,本组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结合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真实有趣,充满童年的美好。古诗词三首这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 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牧童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舟过安仁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清平乐村居全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儿童诗两首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作家林海音。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童年的发现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