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14-运动中生理机能的变化_第1页
运动生理学14-运动中生理机能的变化_第2页
运动生理学14-运动中生理机能的变化_第3页
运动生理学14-运动中生理机能的变化_第4页
运动生理学14-运动中生理机能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第四节 恢复过程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将发生一系列的规律性机能变化,研究和掌握机能变化的各个阶段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和防止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过程中的六种状态(依杨锡让, 1962年) 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稳定工作状态疲劳状态恢复状态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 概念: 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 赛前状态。(一 )赛前状态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 表现: 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如:心率和呼吸频率 、动脉血压 、汗腺分泌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赛前反应的大小: 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状态有关。 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 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赛前动脉血压 赛前脉搏 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 场地 器材 观众 + 条件反射 音响 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以 其生理机理属自然条件反射。 比赛或运动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二 )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 1.准备状态型 2.起赛热症型 3.起赛冷淡型 1.准备状态型 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 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常见:优秀运动员 2.起赛热症型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常见: 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的比赛,或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 3.起赛冷淡型 特点: 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通常是第二种类型的继发反应 调整措施: (1)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 (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 (3)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二、准备活动 概念: 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一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 (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 (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1)调整赛前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 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 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 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 (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 a.可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肉力量; b.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应; c. 增加体内酶的活性,物质代谢水平提高,保证在运动中有较充足的能量供应; d.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e. 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增加,从而预防运动损伤。(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 准备活动后间隔 45分钟,其痕迹效应将全部消失。B.条件反射的作用: 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前做准备活动,也会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准备活动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也有条件反射的作用。 A. 神经中枢产生兴奋性提高的痕迹 (后作用 )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二 )做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 强度: 45%VO2max强度、心率达 100-120次 /分 时间: 10-30分钟此外,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 通常以微微出汗及自我感觉已活动开为宜。 间隔时间: 一般不超过 15分钟。在一般性教学课中 2-3分钟 。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一 )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 1.反射时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1.反射 时 动作越复杂,有关中枢之间传递延搁时间就越长,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时间也就越长。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a.植物性神经机能惰性比躯体性神经大传导速度慢 ;突触联系较多。b.神经 -体液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跑 1500米,呼吸循环系统的活动需要在运动开始后 2-3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骨骼肌在 20-30秒内就可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 (二 )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 肌肉活动越复杂 进入工作状态的 时间越长 ; 训练程度低 进入工作状态的 时间长 ; 训练水平提高 进入工作状态的 时间短 ; 工作强度越高 进入工作状态的 时间就越短 。 此外, 年龄和外界因素 也能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场地条件好、气候温暖适宜以及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均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三 )“ 极点 ” 与 “ 第二次呼吸 ” 1.“极点 ”及产生机理 概念: 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 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 极点 ” 。原因 : 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 ;运动开始时供氧不足 ;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偏低。 以上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运动能力暂时下降。 2.“ 第二次呼吸 ” 及产生的机理 概念: “ 极点 ” 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 “ 第二次呼吸 ” 。 原因: 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 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3.影响 “ 极点 ” 与 “ 第二次呼吸 ” 的因素 影响因素: 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 中长跑项目反应较明显; 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 “ 极点 ” 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 第二次呼吸 ” 出现得也愈迟。减轻 “ 极点 ” 反应的主要措施: 继续坚持运动; 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二、稳定状态 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 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一 )真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 在进行强度较小、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 表现: 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供能为主,乳酸堆积较少,血液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 (二 )假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 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工作状态。 表现: 乳酸的产生率大于清除率,使血乳酸增加, pH值下降,心率、血压、肺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生理功能基本达到极限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一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运动性疲劳: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和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982年的第 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运动性疲劳: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运动性疲劳特点: 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 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 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其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 (二 )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 全身性疲劳局部疲劳中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外周性疲劳混合性疲劳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自从 19世纪 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 )“ 衰竭学说 ” (二 )“ 堵塞学说 ”(三 )“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四 )“ 保护性抑制学说 ” (五 )“ 突变理论 ” (一) “衰竭学说 ” 观点: 能源物质的耗竭 依据: 短时大强度运动至疲劳时, ATP和 CP含量下降;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CP贮备下降程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二 )“ 堵塞学说 ” 观点: 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 依据: 疲劳时乳酸堆积, H离子增加:( 1)阻碍神经 -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 (2)抑制果糖磷酸激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