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第十二单元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第十二单元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第十二单元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第十二单元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第十二单元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讲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本讲知识脉络科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863计划”的实施;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教育1977年冬高考恢复;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高校扩招;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文化改革开放前:1956年提出双百 方针;出现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红旗谱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改革开放后:提出双为方向、各类奖项、五个一工程等;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体育1952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1959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19811986年女排五连冠;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北京奥运会,并获金牌总数第一社会生活衣食 住行的变化、票证的使用与废除就业制度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统包统配,低工资高就业;改革开放以来:三结合的就业方针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融入生活符合国情的社会变革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国家经济发展,关注民生的表现,贵阳中考考点清单“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考纲要求: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订。“两弹一星”背景(1)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2)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我国工业化目标的提出,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原子弹时间 1964年10月16日代表人物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2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升起的蘑菇烟云导弹 概况(1)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获得成功(2)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实现了导弹和核弹头的结合,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人造卫星概况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1号卫星意义我国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科技的发展(1)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3)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4)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籼型杂交水稻”概况(1)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2)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3)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意义 (1)籼型杂交水稻在3国内迅速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增产效益,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2)袁隆平以其在杂交水稻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国际农学界享有很高声誉。袁隆平也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863计划”时间 1986年3月目的 紧跟世界新技术,加 快发展高科技概况(1)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指出中国应从现在起跟踪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进程,邓小平非常重视、作出批示(2)1986年11月18日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863计划”)开始实施涉及领域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等意义(1)加快实现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国民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做准备(2)缩小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易错易混】“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不是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信息技术考纲要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概况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 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考纲要求: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4的地位。九年义务教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教育 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 发展措施(1)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2)到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九年义务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1)1977年恢复高考,调动青少年学习积极性(2)高等学校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和攻关项目,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意义(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3)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4)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考纲要求: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文化艺术方针(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2)改革开放以来,先是反思“文革”的一些作品,而后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成就(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了一些备受青年喜爱的文学作品,如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和红岩等(2)改革开放后,国家相关部门设立多种奖项奖励优秀作品创作:文学: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中国专业艺术最高奖“文华奖”;电影界:金鸡奖、百花奖;戏剧界:梅花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五个一工程”奖等体育事业方针 1952年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就(1)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乒乓球队开始, 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2)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取金牌,连连刷新世界纪录(3)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第11届)(4)2008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第29届) ,中国正在走向体育强国社会保障制度5社会保障制度背景(1)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向成熟迈进概况(1)1984年,在国有企业和大部分城镇集体企业中推行养老金社会统筹以及职工个人缴费制度(2)1991年,进行农村养老保险 试点工作(3)1995年,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4)目前发展情况: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就影响(1)保证社会安定,减少社会动荡(2)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3)破除陈旧观念,配合计划生育政策(4)协调各方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贵阳中考重点突破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科技机构,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的科学家纷纷回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贵阳五年中考真题回顾与模拟1.(2015贵阳中考)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有“中国的奥本海默”之称的科学家是( B )A袁隆平 B邓稼先C焦裕禄 D王进喜2(20 11贵阳中考)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D ),A ,B ,C ,D3(2012贵阳中考)曾经有一位学者高度评价袁隆平:“是他使饥饿的威胁退却,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6题。”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B )A研制原子弹 B培育杂交水稻C设计三峡工程 D开发互联网技术4(2014贵阳中考)因为他的巨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他是( D )A王进喜 B焦裕禄C钱学森 D袁隆平5(2013贵阳中考)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刚刚在贵阳落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D )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C“希望工程” D“863”计划6(2012贵阳中考)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C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863”计划7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B“两弹”的成功研制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8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 D )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是国际合作的结果 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A BC D9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互联网 ,嫦娥二号卫星材料二 2010年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材料三 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 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虽比2001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但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六七十7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据以上材料,概括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哪些。(3)请说出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具体做法。答:(1)第三次科技革命。史实: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核 垄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