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梓 城市副中心 农业示范镇_第1页
柏梓 城市副中心 农业示范镇_第2页
柏梓 城市副中心 农业示范镇_第3页
柏梓 城市副中心 农业示范镇_第4页
柏梓 城市副中心 农业示范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梓 城市副中心 农业示范镇 文/王萃 王静“秀丽琼江居中穿越,建设组团四周环绕,景观轴线向心延展,宜人绿脉城中渗透”城区空间结构与山水格局耦合的柏梓,既是潼南着力打造的城市副中心,也是在全市负有盛名的现代农业重镇。抓住这两大关键定位,柏梓在城镇化建设中“有的放矢” ,狠抓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张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中心镇辐射作用显著增强。提升城镇品质,凸显辐射效应柏梓镇金盆大道两侧,一片上百亩的土地正静静等待着它的涅槃明年底,一座集合了高档住宅、行政服务中心等现代城市元素的全新小城,将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届时,这里将以柏梓新中心的姿态,掀起该镇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这片依托旧城改造开发的金盆拓展区,只是柏梓新城扩展的起点。 ”柏梓镇党委书记贺建海介绍,以已经开工的柏梓大桥为连接,该镇后续将带动金盆村上千亩新城建设,并以此拉动柏梓城区面积拓展,提升城镇品质。作为重庆市级试点小城镇、重庆市 100 个商业发展小城镇之一和潼南县经济十强镇,柏梓在潼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定位,这里将打造潼南城市副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镇,并带动辐射周边的崇龛、太安、塘坝以及四川安岳的毛家镇等地。“要成为城市副中心,必须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着眼长远,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日前,潼南县委书记、县长辛国荣在柏梓调研时,反复提及城镇化建设之于柏梓的重要意义。而为了支持该镇城市副中心建设,潼南特别将柏梓的场镇规划面积由 2 平方公里调整为 4.12 平方公里,规划区预留居住人口 5 万人。一方面是高起点的新城拓展,一方面则是大手笔的旧城改造。近年来,柏梓以城市副中心的规格,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场镇道路硬化,场镇路灯普及率达 100%,新建了自来水厂、农贸市场、敬老院、排污管道等,使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极大改观,城市副中心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凸显。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蜿蜒琼江穿境而过,为柏梓孕育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这里有潼南最好的用地条件,是重庆的无公害蔬菜、精品水果、瘦肉型猪、优质粮油、丝绢等生产基地。“推进城镇化,产业是关键。 ”柏梓镇镇长刘明介绍,抓住现代农业示范镇建设的契机,近年来,柏梓充分发挥坝地和琼江水源的独有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力打造出“菜、禽、畜、果”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以蔬菜为例,该镇截至去年已建成蔬菜核心基地 4 万亩,蔬菜复种面积 8 万亩,实现产值近 2 亿元。而按照县政府提出的“在琼江流域柏梓至太安段打造 50 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柏梓在未来几年还将新建成蔬菜基地16 个,面积增加 3.5 万亩。同时,以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该镇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将形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发展效益农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将柏梓打造为游琼江、赏花海、摘鲜果、吃蔬菜、住农家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去处。合川云门街道“四位一体”打造现代农业园区2014 年 08 月 29 日 09:19:38 来源: 合川日报位于嘉陵江、渠江两江交汇处的云门街道是合川城市发展新区的外围组团之一,是合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主城副中心,并于今年 4 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云门街道党工委书记柳萍介绍,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该街道结合地理和资源优势,盘活土地资源、招纳项目落地、抓好配套建设、打造品牌特色, “四位一体”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如今,街道已发展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和效益农业园 18 个。现正启动的 10 平方公里的市级现代农业园规划建设,已纳入合川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并按照“1+5”模式规划布局,不断拓展,由点连成片。8 月 21 日,记者驱车去到距离合川城区只有近 20 分钟车程的云门街道,了解了该街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盘活土地资源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土地资源必不可少。“今年街道新增流转土地 6000 亩,规模化流转总量达到 3.8 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 52.4%。 ”据云门街道行政副主任柳家武介绍,街道农业园区产业景观正加紧高标准规划;10 平方公里市级现代农业园综合示范区一期 6000 亩已成规模,并将从 6000 亩扩大到 1 万亩。“我和老伴都上了年纪,子女也都到外地打工去了,种庄稼早已力不从心。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就把土地流转给了重庆百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不仅能收取土地租金,还能在闲时、身体好时去公司基地打打零工,赚取点儿生活费,这样的老年生活,过得踏实。”吉福村 14 社 74 岁的杨联顺老人感慨地说。据柳家武介绍,云门街道为盘活土地资源,出台了关于土地流转相关工作的通知,并于 2013 年成立了现代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农业服务中心设立办公室;村(社区)成立土地流转工作站,负责协助业主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协调双方矛盾。 “另外,我们还按相关规定,要求业主与街道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和项目投资协议,所有协议签订日期控制在 2024 年 12 月底之前。每位业主还必须向街道财政缴纳保证金,确定土地复垦相关事项及保证在每年 9 月底之前付清全年租金等,以确保老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真正盘活土地资源。 ”柳家武说。招纳项目落地土地有了,项目的招纳和落地就正式摆上日程。“为了尽快促成项目的招纳及落地,街道组建了招商引资项目小组,实行了引进、规划、落户、施工、生产一条龙服务。 ”据云门街道行政副主任钟德举介绍,今年街道新引进有恒农业、千瑞食品等农业项目 10 个,新申报规上工业 1 家,新签协议资金 8.6 亿元,到位资金 1.78亿元。“今年 2 月,云门街道招商引资小组打听到我有意向投资农业项目,就多次与我联系,并邀请我到云门现场了解地形地貌及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街道还承诺为我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发展等相关问题,经过多方考察后,我最终选择了吉福村的 500 余亩土地打造休闲观光农业。 ”重庆百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贤国向记者介绍道。为了把重庆有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成合川乃至重庆有亮点的农业项目,云门街道协助李贤国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川“原创”公司等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公司的发展进行了专业设计:约 380 亩,主打高端、精品水果、蔬菜,如红心柚、晚熟柑橘、脆桃等;养鱼 10 多亩供观光垂钓,绿色饲养 500 头牛;对自身生产的水果、蔬菜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公司休闲观光主打四季水果、钓鱼、度假旅游,预计两年内建成投产,日接待量 500 人以上。 ”李贤国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抓好配套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是打造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方面。今年 6 月,现代农业园区 7 公里的产业观光大道已动工建设。该产业观光大道位于渝武高速公路(重庆至武胜)云门出口闸道至吉冠水产养殖基地之间,大道宽 6.5 米,全沥青路面,设有人行道和绿化带。工程预计今年 10 月底竣工。“大道修通后,不仅完善和夯实了街道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而且还将落户于云门的红高粱种植基地、竹柳种植基地、伏淡水果种植基地、吉冠水产养殖基地、边丰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及青瓦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花朝时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业项目、企业连成一串。届时,人们既可沿着产业观光大道欣赏现代特色农业的独有魅力,又可更方便地进入产业观光大道两侧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购买或品尝绿色生态果蔬。 ”云门街道行政副主任彭建介绍道。据了解,为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协助落地企业搞好规划、建设,街道还推进了镇域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3千米电力专线年内架设,用气管道正在实施安装。据统计,街道今年内还新建渠道 0.9 公里,整治渠道 18 处,补漏 3.6公里,加固 10.5 公里,清淤 18.6 公里,整治山坪塘 32 口。打造品牌特色“周末带着家人一起去云门水云间钓鱼,再到迈拓生态农业园采摘新鲜的蔬菜水果,还能在农家乐里享受真正的绿色美味,实在是惬意。 ”家住合阳城街道的李龙这样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据了解,李龙口中的“水云间”乡村嘉年华观光农业项目于 2011 年下半年落户云门街道凤林村与天龙村交界处,规划占地面积 3500 亩,总投资 3.5 亿元,主要从事苗木种植、生态养殖、休闲养老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目前已完成投资 5000 万元。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环湖公路宛如一条飘带飞舞在“水云间” ,有的村民在人工湖畔割鱼草,有的村民在人工湖四周的山坡上植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示在如诗如画的水云间。据项目负责人杨友文介绍,这里是渠江三条支流交汇处,目前已扎了 6 个水坝,建成人工湖 1500 亩、修建环湖水泥公路 10 公里、修建人行桥 9座,在人工湖四周荒山种植桂花树 4 万株、梨子树 2 万株、香樟树 1 万株、红叶石兰 1 万株、李子树 1 万株、桃子树5000 株。项目建成后,不仅是一个山水相依、美丽宜居的观光农业基地,而且更是一座生态环保的“绿色银行” 。整个项目建成后,将解决云门街道凤林村、天龙村 800 余村民就近就业。而迈拓生态农业园则位于龙塘村二社,渝武高速公路云门出口处。基地占地面积 500 余亩,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双边合作关系,原生态、绿健康是农业园的经营宗旨。园内现种植产品有草莓、葡萄、蔬菜等,禽类产品有万源旧院生态黑鸡等。今年上半年,产出草莓 2 万余斤。今年,葡萄预计产出 10 万斤,目前已卖出 3 万余斤。今年 6 月,该园葡萄还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品牌认证。“为打造品牌特色,街道已发展效益农业园 29 家,水云间、花朝时光等重点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力争创建 3A 级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 ”据街道宣传委员廖远华介绍,目前,街道已建成乡村观光旅游农业园 18 个,开展乡村旅游文化节 3 次,屹江山庄、开心农场、满贯农庄等 9 个乡村旅游中心累计接待游客 2 万余人,创收 300 余万元。据了解,到 2017 年,云门街道农业园区将形成以高粱、蔬菜、苗木、水果为主体,着重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名优水果观光园、畜禽生态养殖区、特色花卉苗木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届时,云门街道将基本实现核心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面积达到 3.1 万亩以上。白杨街道概况:制造业,大学城,花园式城市副中心字号:T | T2010-08-26 11:24:03 下沙在线 浏览:2483 次 评论:0 条白杨街道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白杨街道办事处于 2002 年 9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依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街道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域,法定辖区东至文津路与 11 号大街,西至文渊路、2 号大街、1 号河渠、6 号大街与 1 号大街相接,南至 12 号大街,北至绕城公路,管辖面积为 9.2 平方公里。另受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管辖街道法定辖区以东、以南至沿江及其他未建制区域,托管面积 31.8 平方公里。行政总管辖面积 41 平方公里。街道建设街道下辖景园、月雅苑、大北、高教、邻里、闻潮、云水、多蓝水岸、朗琴、海天等 10 个社区,常住人口约 9万,在校大学生约 18 万,流动人口约 4 万,常住外籍人员和台胞 1000 余人。辖区由公建区、住宅区、高教园区、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五大主要功能区域组成,辖区汇集了政府部门、配套服务部门、金融机构和商贸服务网点,月雅苑、未名园等近 20 个住宅小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14 所,包括西门子、东芝等数全球 500 强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 400 余家。近年来,白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开发区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调整,推进“工业兴区、教育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落实“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三大目标,按照“关注民生、营造环境、倡导文明、促进和谐”的工作要求,突出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和社区建设五大重点,全力塑造服务型、学习型、效能型政府新形象,努力构建“实力白杨、魅力白杨、活力白杨、和谐白杨” 。释 题如今,大运会已经成为过去,特区一体化建设正“接力”大运会,为龙城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龙城街道立足全局、谋划长远,创造性提出并启动了“文明型街道”的建设,以文明发展的更高标准统率全局,为街道的各项工作注入“文明发展”的丰富内涵,着力提升街道的政务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文明、人文建设、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推动龙城的全方位崛起,成为深圳东部城市副中心。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位于龙岗中心区,是龙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龙城街道抓住随着特区一体化建设,特别是迎办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历史机遇,以“三个结合”的思路,积极打造“三城两园” ,使龙城街道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产业转型、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加速推进。经过近年来的特区一体化建设,特别是迎办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龙城街道已经实现了从城乡形态到国际化城区的华丽转身,市容环境脱胎换骨,城市品位大幅提升。龙城巨变龙岗中央活力区雏形已现如今的龙城街道,城区处处草青花艳,街道景观树绿灯明,大运会场馆美轮美奂。地铁 3 号线横贯而过,深惠路、龙翔大道、黄阁路等多条主次干道经过道路改造和绿化提升,道路宽敞整洁、绿化色彩斑斓。辖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市容干净靓丽。龙岗河经过全面整治,水清岸绿;主干道两侧建筑通过立面刷新,韵味十足;大运公园、龙城公园、龙潭公园等一批市政公园,使人们享受着花园城市的美景,作为高品位的龙岗中央活力区雏形已显现。“就城市基础设施的成熟度、教文卫体等公共设施的水平来说,龙岗中心城区域已经基本达到了原关内的水平,在深圳整个东部地区都是最为成熟的。 ”业内人士表示,龙城街道的城市硬件条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在整个深圳东部都会处于领先位置,为下一步龙城街道全方位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在经济发展方面,龙城街道近年来同样亮点纷呈。近年来,龙城街道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打造“三城两园”的发展思路,其中“大运城”方面,因成功举办大运会,一个崭新的大运新城已呈现在世人面前;“世界饮食文化城”中,中海圣庭苑、珠江皇冠假日、友和国际雅商等五星级酒店已开业;“汽车城”中,全国最大且年销售额达10 亿元的 4S 店大昌宝马和知名的梅赛德斯奔驰 4S 店已开业,共有 13 个品牌汽车 4S 店或汽车专卖店入驻龙城,2011 年度营业额达 28 亿元;“科技创新园”中,天安数码城第一、二期工程已完成招商,邻近的黄阁坑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首期建设已完成,拟将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现强力发展态势,年产值过4 亿。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深圳陶瓷文化产业园、深圳国际葡萄酒文化产业城三个“文博会”分会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大。加速崛起对深圳东部、莞惠周边地区的辐射力日益增强在龙城广场的附近,国内知名开发商万科正在建设其在国内首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上万科广场, “我们将会引进诸多知名品牌,打造休闲、娱乐、购物的一站式体验,覆盖周边 40 万人群,并辐射周边的莞惠地区。 ”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商业辐射力外,龙城对于总部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 “龙岗中心城西片区的天安数码城四期会建一座 200 米高甲级研发大厦,将会成为龙岗中心城的新地标。 ”有关负责人表示。而龙城街道的盛平第二工业区,经改造后也将建起一座 200 米的写字楼,为龙城的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再添动力。这两座 200 米的高楼成为了龙城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高端产业不断引进、城市辐射力日益增强的同时,龙城街道还将深入推进龙城的社区招商引资、社区经济转型、城市更新等工作,为龙城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作为深圳东部最重要的城市副中心的地位,发挥深圳“东进”桥头堡作用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我们将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继续坚持把土地资源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强力淘汰低端企业,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提升城市品位与社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社区股份公司改变单纯依靠“两租”发展经济的低产出、低效益模式,寻求低碳、环保、高效、绿色等产业模式;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并加快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坚持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体制机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寻找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途径。”龙城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面向基层社区的工作将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制约龙城发展的历史问题,推动社区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增强龙城未来全面发展的基础。龙城前瞻龙城将以“三城两园”为龙头,逐步形成龙城商务中心区(CBD ) 、低碳、绿色环保、总部经济集中的高端产业带和城市综合体, “如今原关内地区的成本高昂,不少优质的企业愿前往原关外地区发展,龙岗将会是它们的优先选择;而对于周边莞惠地区的近 5000 余家企业而言,龙城将会是它们的高端商务、总部行为提供场所。 ”有关人士表示。第一现场4 月 13 日下午,在龙城街道办事处的 6 楼大型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述职社区综合党委(党总支)书记综合考评会。“今后每年社区党委书记都要就自己的履职情况进行公开述职,并接受街道相关考核部门和社区群众的打分。 ”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红说,如果老百姓不支持、不拥护,说明在基层政务环境方面存在着一些“不文明”之处,目前社区综合党委书记述职这一做法也正是为持续改善政务环境一项具体举措。这也成为了龙城街道推进“文明型街道”建设一个缩影。据介绍,从去年开始,龙城街道上下就开始思索打造“文明型街道”的问题,经反复酝酿,于上月 12 日正式宣布启动“文明型街道”的建设。 “大运会之后,龙城的城市硬环境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政务、营商、社会文明、人文创建等城市软环境也需要跟上城市硬件建设的发展步伐,实现同步发展,文明型街道正是着眼于包括软硬环境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 ”有关人士表示。记者也注意到,龙城街道“文明型街道”的建设涵盖了政务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文明、人文建设、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基本上囊括了目前龙岗一个基层街道的各项工作,可以认为是在打造“文明型街道”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下,龙城街道对原有的各项工作的重新梳理,并赋予这些工作更多的新内涵,同时也提出新要求和更高的标准,而所有这些工作的目标都指向城区发展的总目标:即建设一个富有活力、高品质的国际化先进城区。龙岗相关人士表示,随着龙城“文明型街道”建设的持续深入,龙城街道将不只拥有靓丽的城市环境、高端的产业形态,还有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优越诚信的营商环境以及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 “那时龙城作为深圳城市副中心的辐射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实现作为高品位的龙岗中央活力区、深圳城市副中心的全面崛起。 ”方 法 论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位于龙岗中心区,是龙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龙城街道抓住特区一体化建设,特别是迎办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历史机遇,以“三个结合”的思路,积极打造“三城两园” ,使龙城街道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产业转型、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加速推进。杨洪表示,要充分发挥大运中心等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高端企业和人才。5 月 8 日下午,龙岗区领导杨洪、郭子平、胡嘉东等到龙城街道调研。目前,龙城街道第三产业比例占 79.61%,该街道将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打造深圳城市副中心。龙城第三产业比例近 80%龙城街道是龙岗区的政治、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为77.68 平方公里。据了解,该街道产业升级纵深发展,三年来共淘汰低端产业 600 余家。其中,大运城、世界饮食文化城、汽车城以及科技创新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三城两园”建设已成为龙城经济高速发展的火车头,促使龙城产业布局日趋科学。目前,龙城的第三产业比例占了 79.61%,经济总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当天下午,杨洪一行对龙城街道进行了调研,并在龙城街道办举行现场座谈会。杨洪表示,要充分发挥“生态龙岗、创业新城”的特色,利用好大运中心等资源优势,并引进更多的优质学校,大力发展服务业,吸引高端企业与人才前来龙岗,打造深圳城市副中心。5 月 8 日下午,龙岗区领导杨洪等到龙城街道调研。5 月 8 日下午,龙岗区领导杨洪、郭子平、胡嘉东等到龙城街道调研。龙城多家科技型企业发展良好龙城街道辖区内的科技型企业、上市及拟上市公司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龙城拥有国家级高新企业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共 67 家。2012 年龙城新引进优质企业 40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低成本健康产业育成中心成功落户,首家入驻的高端软件企业 500.com 正积极筹备赴美上市。据悉,今年龙城街道将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 ,进一步将土地整备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继续以“三城两园”为引擎,着力抓好重点片区规划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吸引优质产业项目,突出龙城商业中心地位。5 月 8 日下午,龙岗区领导杨洪等到龙城街道调研。5 月 8 日下午,龙岗区领导杨洪等到龙城街道调研,并在龙城街道办举行现场座谈会。三年俩基础性投入年均 100 亿以上据了解,龙城街道不断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机制,三年来基础性投入每年均超过 100 亿元,中心城和大运新城改变了城市落后面貌,城市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完成新增、改(扩)建道路 73 条,通车里程达 115 公里;一大批路网水网惠民工程实施和完工,加上日益完善的城市管理配套设施,城区管理质量得到逐步提升。据悉,龙城街道将围绕“持续发展”和“一体化建设” ,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民生,提升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效能管理工作,推进“城管进社区” ,完善“龙城模式” ,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打造深圳城市副中心。 枣庄台儿庄区农业综合开发助推运河湿地发展2014-12-02 17:17:45 来源: 枣庄新闻网今年以来,山东枣庄台儿庄区紧紧围绕我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高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充分用足用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资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典型,助推了运河湿地快速发展。目前,运河湿地公园景区年接待中外游客约 100 万人次,先后被授为“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海峡两岸航空运动交流基地” 、 “上海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 、 “篷客中国休闲度假示范营地”等称号。台儿庄区运河湿地公园是中国第一家以运河湿地为主题的国家 AAAA 级景区,湿地公园的主体区域是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莲藕种植基地。天水有机藕种植专业合作社莲藕种植基地在台儿庄运河船闸的上游,总面积达到 10000亩,现已发展社员 318 户,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集生产营销、技术、品牌、流通、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机制。莲花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台儿庄运河船闸下游地段,莲藕种植面积 1000 多亩,目前已发展会员 50 户。近年来,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从 2009 年起至今年,共给台儿庄运河湿地的两个合作社立项 6 个,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642 万元,建设提水站 4 座、开挖沟渠 5600 米、修建桥涵闸 35 座、改良土壤 3500 亩、推广良种面积 6600 亩、配置农业机械 32 台套、培训社员 1200 人次。为拉长莲藕生产产业链条,丰富莲藕产品线,去年为台儿庄区天水有机藕合作社申请了2500 吨子莲加工项目,新建产品展销厅 100 平方米,购进莲子初加工设备 6 台套。在此基础上,台儿庄区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断强化旅游功能配套建设,优化旅游环境。以湿地景区为龙头,全力开发和推介农家庄园、随心垂钓、芦苇荡舟等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品,新鲜采摘的莲蓬,阳光曝晒后的芡实、莲子、菱角米,饮用方便又极具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罐装藕汁,以及随处可得的荷叶茶。同时,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依托湿地公园,打造以中高档休闲餐饮为核心,融入运河文化元素的特色文化餐饮带,促进旅服业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扶持带动,农户由原来的单一依靠出售莲藕获得收入向从莲藕初级农产品、系列加工产品、休闲观光采摘等多个环节、多种途径获取效益的转变,极大提升了农户收入。据统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直接带动就业 212 人,间接带动农户 1790 余户,总计带动 3320 余户,农民增收 650 万元。 (姜爱民)山东滕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力2014-12-01 14:57:10 来源: 枣庄日报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提升城市服务和辐射能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构筑“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的现代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