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乡谱新篇 修改9-4_第1页
文化龙乡谱新篇 修改9-4_第2页
文化龙乡谱新篇 修改9-4_第3页
文化龙乡谱新篇 修改9-4_第4页
文化龙乡谱新篇 修改9-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乡文化谱新篇【本期导视】以服务大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宗旨,以完善旗、乡、村三级文化体育阵地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翁牛特旗提供文化支撑。 龙乡时空美丽翁牛特今天播出: 龙乡文化谱新篇【画面】这是一份流转千年的荣光,中华第一龙在这里蜿蜒流转这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一石一木隐现悠悠千年文明这是一片洒满希望的土地往日的精彩与时代的光芒交相辉映文博大厦的恢宏,梵宗寺的幽静,图书馆的哲思,体育活动中心的火热,群众文化大院的弦歌锣鼓, “莫道翰墨多清寒,一书一画总关情”,文化事业的辉光,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出片头: 龙乡文化谱新篇【解说词】近年来,随着翁旗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旗文化体育事业也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发展态势。翁牛特旗旗委政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大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宗旨,以完善旗、乡、村三级文化体育阵地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翁牛特旗奠基,助力。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勾勒出翁旗发展的恢弘画卷。一个个创新发展思路,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翁旗大地生根发芽,孕育无限生机。夯实基础 完善设施【解说词】曾有人这样描述对翁牛特的感受:玉龙之乡的魅力不单在她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她清新淳朴的文化氛围。近年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翁旗旗委政府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可谓长辔远驭、浓墨重彩。翁牛特旗文博大厦,是一个综合性建筑,是全旗进行文化宣传、展览、创作、演出、辅导、服务和管理的中心。文博大厦总建筑面积 27167 平方米,用地面积 17351 平方米,工程总投资 1.2 亿元。整个建筑由主楼、演艺中心、文化产业园和地下车库四部分组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扶持的图书馆项目,旨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2010 年上半年完成了旗级支中心建设,地点在旗图书馆。投资 68 万元,建成了 120 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配备了 25 台计算机。2011 年至 2014 年又投资 200 多万元在 22 个苏木乡镇文化站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项目,为每个苏木乡镇配置了PC 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交换机、投影机和相应软件。现已对社会免费开放。购置了演出车辆。在上级文化部门和旗政府的支持下,投资近 80 万元为乌兰牧骑配备了工作和演出用车。体育场改造工程。2011 年到 2014 年,旗委政府为向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投资 2200 多万元建设成了占地 50000 平方米的体育场,经过改造扩建,增加了3功能、完善了设施,现已成为集网球馆、乒乓球馆、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塑胶跑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此外,根据全民健身活动计划,购置了国民体质监测设备,开展成年人体质免费监测工作,每天晚上 5:006:00 免费为成人进行体质检测。自助图书阅览工程。为进一步满足居民阅读图书的需求,投资 400 多万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了全区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县级图书馆-翁牛特旗图书馆 。该图书馆拥有赤峰市首个三处 24 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拥有方便读者自助借阅的四台现代化图书借阅机,编目、流通等业务系统实行自动化,已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管理。目前,图书馆累计藏书 10 余万册,馆内设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儿童阅览室、文献阅览室、自学自修室、培训讲座室及采编室等 7 个对外服务窗口。实行全天“免费开放” 、“开架借阅 ”和“节假日不休息”工作制,更加方便了群众学 习和阅读。乡级综合文化站。从 2008 年开始,建设了 22 个乡级综合文化站。平均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总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工程总造价 620 万元。功能设施包括图书报刊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培训辅导室、游艺室、办公行政用房等。同时,为每个综合文化站配置了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打印机、电子琴等设备,总投资达 480 万元。建设了 9 个乡镇小型健身中心,总投资 180 万元。在全旗 241 个行政村(包括部分街道和分场)建立了草原书屋,每个书屋配备图书 2000 余册。做到了图书上架、制度上墙、专人专管。建设了村级农牧民活动广场。为 95 个村级农牧民活动广场配备了价值 500 余万元的健身路径、文体健身娱乐器材、篮球、乒乓球等活动设施。良好的文化设施,为农村牧区群众创造了享受和参与文化活动的舞台。 “黄、 赌、毒” 等陋习少了,追求文明健康、 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农牧民群众增多了。同期声:群众【字幕】文体活动 推陈出新【解说词】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我旗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主体,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发动、引导群众参与其中,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体育氛围。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每年组织专业及业余演出人员,深入社区、部队、校园和广大农村牧区进行 100 场以上的义务演出活动。连续 10 年举办不同名称的广场文化节;在全旗设立健身活动点 120 余处,做到了每个活动点有专人负责,坚持常年开展健身活动。2010 年以来,每年在正月十五举办民族民间舞蹈大赛,参赛舞队达 88 支,演员 7000 余人。每年举办元宵节灯谜晚会,参加活动群众达 1000 余人。举办了四届“百日消夏广场文化活动” ,举办 了“ 全旗业余歌手大奖赛” 、“戏 曲爱好者 专场晚会”、少儿舞蹈专场晚会、社区文艺爱好者专场晚会、健身操秧歌比赛等活动 60 多场。 为充分调动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积极性,成立了网球、对调、乒乓球、健身操、跆拳道、台球、太极拳、中老年舞蹈、柔力球、摔跤、射箭、马术等协会。以主题活动为中心,结合传统节假日,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各项赛事 30 余场、举办体育、健身活动培训 10 余场,很好5的普及了群众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了社会体育辅导员得骨干作用。积极参与赤峰市、自治区乃至全国性的体育比赛,以赛促训,锻炼了青少年运动员队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4 年 9 月 17 日,由翁牛特旗旗委、政府主办的“全民运动会” 正式拉开帷幕,比 赛设田径、球 类比赛计 18 个项目。同时,在海拉苏镇设立了分会场,举办蒙古族传统男儿三艺即摔跤、赛马、射箭项目。共有来自全旗各苏木、乡镇、街道、国营农牧场和旗直各系统党委以及中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总计 36 个单位参加了本次赛事。其中,农牧民组共有 22 个单位、1411 人,职工组 14 个单位、450 人分别参加了各个项目。由于设立了趣味性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以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浓郁,吸引了全旗各族各界群众 2 万余人次前来观看。本次赛事是继 1976 年全旗运动会以来第二次全旗性的大型运动会,其参加人数之多、参赛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大均创下了翁牛特旗有史以来体育赛事的先河,无论从社会反响、群众认可、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多年来,依托节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每年春节开展“送文化下 乡” 活动,送发年画,送 戏下乡;不定期举办春节联欢晚会;连续 15 年在农历正月十五举办全旗民族民间舞蹈大赛、灯谜晚会、焰火晚会等活动,每次参与人数都达 2 万余人;每年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 图书馆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利用“国际 博物馆日” 、“中国文化遗产日”、“ 草原文化遗产日”,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组织乌丹镇部分中小学生参观翁牛特旗历史文物陈列展览。每年各苏木乡镇场举办不同形式的那达慕大会、农牧民运动会和节庆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系列文体活动。2014 年,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成功举办了全旗“党群同心歌咏比赛” 。“百姓大舞台走 进翁牛特 ”栏目组在桥头镇太平庄村、乌丹镇紫城广场和格日僧苏木共演出拍摄了 4 个场次。举办了 2014 年翁牛特旗首届自行车环城赛,举办了翁牛特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原创作品晚会“情暖龙乡” ,晚会节目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包括 15个原创作品,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有短剧、快板、好来宝、原生态表演、蒙古说书、长调、歌曲、歌伴舞等。晚会得到了旗委政府、市文联、赤峰舞蹈家协会等各级领导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成绩可喜。2013 年 2 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邀请、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推荐,小天鹅艺术团 15 名优秀队员和其他6 支代表队组成中国少儿舞蹈团前往香港参加 2013 年“和平庆典” 演出活 动并赴 驻港部队进行了慰 问演出,活动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颁发的优秀表演奖。2014 年 2 月,小天鹅艺术团赴马来西亚参加了 2014 年欢乐春节、第二届“ 情牵南洋” 中、马、青少儿民族舞蹈 艺术节暨“ 南洋杯” 国际青少年民族舞蹈交流邀请赛。在此次比赛中,顶碗舞圣洁的祝福获金奖,舞蹈多彩的筷子获银奖。4月 7 日乌兰牧骑参加了由市文联组织的赴台湾演出活动。5月 1 日乌兰牧骑到河北省南宫市参加了“ 金南宫草原金曲歌舞晚会”。2014 年 8 月,小天鹅艺术团参加了“舞彩缤纷” 夏令营全国青少年优秀舞蹈节目录制活动,活动由中央电视台第三套7综艺频道推出。我团自编的顶碗舞圣洁的祝福荣获 cctv3舞蹈世界之“舞彩 缤纷” 第一期第一名。辅导培训工作。近年来,我旗积极开展文化工作者下乡辅导、培训工作,并将辅导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每年选派业务精英深入到全旗各苏木乡镇街道场、嘎查村、社区开展辅导培训工作,至今已辅导各类文艺骨干 1000 余人,辅导民族舞蹈、现代舞蹈、广场舞、文艺节目等 36 个,为 16 个嘎查村恢复了“灯会” 这一古老的传统舞蹈。辅导中老年书法、国画爱好者 232 人,中学生 161 人。培训声乐爱好者 143 人,培训器乐爱好者115 人。定期举办拉丁舞、健身操、广场舞、秧歌培训班,培训骨干 362 人,培训少儿舞蹈 1300 余人。每年进行 1 次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培训,每年会同就业局、人社局开展劳动技能讲座 7 次。2014 年,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开展了下基层巡回展播活动。2014 年初,下派 7 名文化工作者,到全旗各苏木乡镇街道场开展文体活动培训辅导工作。实行包片制度,每人分包 2 至3 个乡镇苏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系统策划当地群众的文化活动,以满足当地群众文体活动需求。通过开展辅导培训工作,文化工作者为毛山东乡培养基层文艺骨干 60多人,为毛山东乡组建了第一支广场文化活动队;辅导了全旗初中生运动会开幕式集体舞“火红的安代” 和扇子舞“在希望的田野上” ;辅导了白音他拉 苏木宝音代嘎查的广场舞和那达慕演出节目;策划、编排、辅导了白音他拉苏木建党 93 周年大型活动“ 吉祥的白音他拉 ”大型文艺 晚会;辅导了乌丹二小、三小、赛沁他拉嘎查小学的少儿舞蹈节目,协助这些学校开展了庆“六一儿童 节” 文艺活动;辅导 了高日苏嘎查安代舞和广场舞;策划了乌丹镇“庆七一党群同心演唱比赛” ;体育中心举办了陈式一路太极拳和柔力球学习班,学习为期两个月,近 300 人参加了学习。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作品屡获大奖。在自治区、赤峰市“迎国庆文艺汇演”、 乌兰牧骑艺术节、社区汇演、农村牧区汇演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奖项 55 个。在八省区第二届“远东杯”蒙古四胡演奏电视大赛上获得“现代组”第三名;在第七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舞蹈圣洁的祝福荣获大赛最高奖-特等奖,舞蹈绽放获得一等奖;在第七届红山文化节“赤峰市第三届城镇社区文艺汇演”,获得优秀组织奖,歌伴舞龙乡人获金奖,群舞篝火情获银奖;少儿艺术团在全市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群舞大红灯笼高高挂获银奖,合唱江山获铜奖;在第八届中国赤峰红山文化节暨第二届赤峰中国印城文化节庆祝赤峰建市三十周年 2013 年全市乌兰牧骑汇演中,舞蹈我的马鞍获创作、表演、作曲一等奖,歌曲我的家乡翁牛特获作曲一等奖,舞蹈绿叶对根的情获创作表演二等奖;旗乌兰牧骑男群舞八骏赞,获得了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张成富的原创歌曲放歌祖国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2012 音乐中国杯第三届全国优秀词曲评选活动中,荣获作曲金奖,被“感动中国”征歌组委会收录,由国家二炮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张华敏演唱,并制作成 CD 光盘在全国发行;歌曲那达慕之夜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感动中国”全国新创词曲选拔组委会制作成 CD 光盘,在全国各省市电视9台播放;乌兰牧骑创作的歌曲太阳花、风你吹吧、相识最美3 首歌曲入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感动中国新创词曲选拔组委会的唱响心中的歌感动中国献礼十八大原创歌曲。新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2 年,创编了男群舞生命之歌、女群舞顶碗舞、双人舞离乡;创作了歌曲远方的情人、 花谢了还会开、龙之歌、 太阳花、 输电工人之歌、 校园里的白杨、 玉龙之乡等歌曲,其中玉龙之乡被旗里列为征集旗歌系列歌曲。莫德格 DVD、CD 演唱专辑美丽的家 乡翁牛特、张成富的龙乡之歌歌曲创作专辑相继发行。2013 年初,成立了文学艺术创作编导办公室,培训潜质较好的人员,挖掘提炼艺术资源,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学作品。设立“文学艺术创作”专项资金,支持精品文艺创作和排演。2013 年为全宁街道的三个社区创作了三首社区歌曲河南,美丽和谐的家园新华我的家全宁我和谐的家园。为翁旗广播电视中心创作的微电影谱写了主题曲梦醒时分仍有梦。同时创作了歌曲草原上的鸽子花、原生态歌曲圣山、二重唱思念、双人舞生命之歌。【字幕】守护遗产 传承文脉【解说词】翁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时光的长河中,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积淀了以红山文化和契丹文化为代表的深厚文化底蕴。走进旗博物馆,厚重、悠远、神秘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翁牛特旗博物馆共有三个文物展厅,一楼展厅见龙在田:分为“文明之光 ”、“草原青铜”两个单 元,主要展示翁牛特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文物,突出翁牛特旗是最早孕育中华文明的地区之一,以及在北方草原文化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二楼展厅契丹遗韵:分为“契丹族源”、“辽 代 撷珍 ”、“契丹习俗”、 “永州古城”四个单元,向观众叙说大辽王朝的历史及契丹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三楼展厅毡帐乾坤:分为“大元帝国 ”、“明清两代”、 “民族民俗”三个单元,主要展示翁牛特地区元至清代的文物及近现代民族民俗展,向观众叙说元、明、清以来,翁牛特旗地区在中国北方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中,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北方草原的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我旗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金界壕、张应瑞家族墓地和梵宗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辽代永州城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 处;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6 处,旗级文物保护点 156 处。目前,对 17 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了保护标志。 经过文物鉴定专家对博物馆的部分馆藏品进行鉴定。现博物馆一级文物 20 件组,二级文物由原来的 3 件增至 88 件,三级文物 116 件,已对馆藏一、二、三级文物进行了详细登记。2006 年至 2010 年,我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我旗各类各时期文物遗址点总数413 处,新发现遗址点 233 处,其中古遗址 324 处、古墓葬 69处、古石刻 12 处、古建筑 2 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6 处。采取边普查边保护的原则,新公布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 处。112010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公共考古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旗委、旗政府承办的“C 型黄玉 龙发现 与研究学术会议 ”在我旗召开,两岸三地的 30 多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人员参加了会议,全国 10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会议进一步认定了黄玉龙的出土地和出土时间,同时,这次会议极大的提升了“ 玉龙之乡” 的知名度,巩固了碧玉龙“ 中华第一龙” 的地位。民间博物馆免费开放。国有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是博物馆业发展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国有博物馆往往是发展的重点。随着翁旗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翁旗民办博物馆逐渐发展壮大。民办博物馆相比国有博物馆而言在一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经营方式上,民办博物馆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在馆藏文物上,民办博物馆更具广泛性和地域性。同时,发展民办博物馆,对于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意义深远。对于民办博物馆,我们根据其提供社会服务、发挥社会效益的质量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奖励与补助,使其具有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者同期声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镌刻了翁旗人的智慧与文化个性。目前,旗政府批准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十大项 124 个小项,市政府批准公布了抬石老爷习俗、德日苏蒙古族秧歌和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饰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翁牛特蒙古族服饰列为自治区“非遗” 名录 。现在,我们有旗级非遗传承人 68 人,市级传承人 6 人,自治区级传承人 2 人。海拉苏镇牧民阿丽雅夫已经做了 20 年的民族服饰,她最擅长的是蒙古民族刺绣,色彩丰富鲜艳,形态生动逼真。她的民族服饰基本分为现代版和民族版两大类,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赤峰市民族服饰大赛奖项,产品远销到俄罗斯、蒙古国、美国等国家。2014 年,阿丽雅夫被选定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除了专心做好服饰,她还培训 600 多名学员,让这项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光大。为了更好的守护遗产、传承文脉,挖掘和弘扬我旗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效提升我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党 91 周年期间我们出版发行了玉龙文化系列丛书、 翁牛特文物选粹、闪光的足迹和乌兰牧骑志4 部书。 玉龙文化丛书共 5册,包括:凤舞龙吟、 木叶春秋、 两河涛声、 翁牛特旗民间故事与传说、 永恒的记忆。 玉龙文化丛书被评为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三等奖。此外,经过近半年的搜集、整理, “非遗 ”专辑龙乡薪火(一)已 经出版发行,该书从多个层面展示了翁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关心“非 遗 ”的人 们更深刻、更直 观地感受到翁旗 “非遗”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字幕】文化产业 多轮带动文化,一座城市持久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旗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和特点,把握国家、自治区、赤峰市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有关政策部署,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引导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旗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13按照旗委旗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了全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初稿),编写了翁牛特旗玉龙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区项目规划建议书。经过严格的筛选,“翁牛特旗文化产业 园、陶瓷民间艺术品开发、蒙古族传统民间刺绣工艺品、翁牛特旗爱丽亚民族服装制作产业基地、玉龙沙湖、翁牛特旗玉龙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区”等 6 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了赤峰市文化产业项目库。根据翁旗实际,对全旗 166 家文化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其中,文化市场经营业 126 家;文化旅游业 5 家;工艺品制造业 3 家;新闻广播电视业 12 家;文化服务业 3 家;古玩艺术品经营业 17 家。从业人员共有 1000 多人,年产值1600 多万元。传统文化产业方面,陶瓷艺术品生产成为文化产业亮点。紫城陶艺坊引进唐山精瓷烧制技术,并将所有工艺流程整合集中,开发出九龙壁画、花架、画盘、龙凤纪念品等 5 个系列,3000 余个成品。在呼市举办的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陶艺坊创作的大型陶瓷浮雕作品“红山魂” 被自治区博物院收藏。另外,蒙古族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也得到传承光大。古玩市场正在培育和发展中。旗内古玩店 15 家,在北京、上海等地经营古玩的有 20 多家,从业人员百人以上。连续两年举办了古玩工艺品交流大会,600 多家古玩藏家及收藏爱好者参加了会议,近万件古玩参加了交易,交易额 700 余万元。蒙古族服饰加工业势头较好。全旗有 20 多家,员工 100多人,在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成果展、艺术节、文化节上获得了多项较好的成绩,曾多次在自治区及地方新闻媒体报道。扶持青年书法家于振声成立了“凝馨书艺” 。“凝馨书艺”是翁旗第一家书画店。大力支持紫城陶艺坊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帮助紫城陶艺坊注册资金 100 万元,成立了“玉龙文化产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不断壮大。全旗共有网吧 26家,印刷厂 10 家,书店 40 家,音像 35 家,歌舞厅 4 家,电子游戏厅 4 家,从业人员 300 余人。文化市场的发展,对于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