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经济结构_第1页
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经济结构_第2页
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经济结构_第3页
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经济结构_第4页
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经济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合生产要素 优化经济结构全力推进长春北部新城建设步伐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 冯松江(2005 年 9 月 14 日)宽城区位于长春市区北部,区域面积 237.99 平方公里,其中北环城路以内的建成区面积 29.39 平方公里。辖站前、新发、南广、东广、群英、兴业、团山、凯旋、柳影 9 个街道办事处和奋进、兰家两个乡(镇),代管长春长江路电脑科技商品经营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城区有 47 个社区居委会、4 个“城中村” ,乡(镇)有 20 个行政村。全区 总人口约 42 万人。“十五” 期间 ,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紧紧围绕 跨越式发展阶段性目标,坚持“改革、开放、 调整、创 新” 工作方针,实施“科教兴区、三产富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不断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克服了许多前进中的困难,使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为顺利实施“ 十一五” 规划和建设长春北部新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 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 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 年平均递增 10.5。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实现 50696 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7.5,5 年平均递增 12.1。总结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2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 抓观念更新,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区政府一班人统一思想,在全区深入开展了“ 振兴宽城 ”大讨论,并结合实际 ,确定了实施“南商北工” 、“南 优北拓”战略。和建设长春北部新城的战略目标,即在我区的铁南区域抓优化提升,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在铁北区域抓拓展重构,重点发展新型制造工业及物流业。具体思路是:划分“ 三个板 块” ,建设“三个园区” ,实现“ 四个翻番”。“三个板块 ”,即将环长 春火车站周边的站前、新 发、东广、南广、群英 5 个街道办事处共 9.2 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划归长江路开发区代管,建设高标准商贸服务中心;二是在铁北北环城路以内的柳影、凯旋、团山、兴业 4 个街道办事处及奋进、新月、上台子三个“ 城中村” 及北环城路以外已划 归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小南村共 42.64 平方公里区域内,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及生态良好、适宜人居的新区;三是在奋进乡和兰家镇 186 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 3 片近 60 平方公里的新型制造工业中心。 “三个园区 ”,即围绕以上三个中心建 设环铁商贸园区、铁北物流园区和北环工业园区。 “四个翻番” ,即到2007 年,全区财政收入、招商引资额、就业再就业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要在 2003 年完成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样,就使全区的经济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所3遵循。二、抓区域规划,拓展发展空间经济要发展,规划要先行,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了解决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工业用地问题,我们重点做了四件事:一是调整行政区划。在市里将兴隆山镇镇区所属 5 个村划归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的同时,我们商请市政府同意,也调整了区内行政区划,将原兴隆山镇所辖留在我区的 5 个村(即兴华村、隆北村、隆西村、太平村、一间村)与奋进乡位于北环城路以外的 5 个村(即五星村、蔡家村、邱家村、马家村、小城子村)合并,由奋进乡统一管理。同时将奋进乡位于北环城路两侧的奋进、新月、上台子、小南 4 个“城中村” 分别划给凯旋、柳影、兴业、团山 4 个街道办事处代管。二是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区里投资 500 万元,请市规划设计院对宽城区的分区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与市国土局配合,对宽城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重点是搞好功能定位、绿地调整、基本农田调整和工业园区用地的落实。三是迁建 523 电台。523 电台是由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管理的对吉林省和朝鲜半岛传输广播信号的插转台,占地面积 30 公顷,其 15 度夹角的控制面积达到 3.6 平方公里。我们提出迁建 523 电台的想法,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经过努力,现在,动迁协议已经签订,新台奠基仪式已4经举行,预计年内可基本完成迁建工程。523 电台迁出后,区机关行政办公中心将搬迁过去,并围绕行政办公中心建设宽城新中心区,从而解决了制约宽城北拓发展的屏障。四是长江路开发区扩容。宽城区是全市唯一没有省级开发区的城区。长江路开发区归宽城区代管,面积仅 0.076 平方公里。但长江路开发区的政策平台可以利用。我们将环长春火车站周边的 5 个街道办事处划归长江路开发区代管,实施区域扩容,使其面积扩大到 9.2 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环铁商贸圈。目前,市政府已经批准,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开发办已会签同意,正在等待省政府的批文。三、抓结构调整,提升经济竞争力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着手抓了五个调整: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收缩一产、优化二产、发展三产”的调整思路,农业主要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订单 ”农业,培育了新月速 冻保鲜蔬菜、兴华无公害韭菜等 5 个农产品品牌。我区被评为全市蔬菜生产、肉品管理、公路建设、畜禽防疫先进单位。工业主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区共培育名牌产品 31 个,其中评选出区级名牌产品 13 个。第三产业主要调整市场布局,提高市场规范化水平。铁南地区初步形成了以长江路开发区、太阳商城、华正批发、远东批发、黑水路批发等大型商5厦为主体向四周辐射的商贸流通体系,带动了全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五年来,全区引进三产项目 128 个,建设各类市场44 个,初步形成了黄河路医药批发一条街等 10 条特色街路。二是行业结构调整。经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我区的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电气仪表、医药化工、行走配套四大主导行业。农业依托龙头带动,初步形成了玉米深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 5 条龙形经济。第三产业重点培育了 10 个龙头企业。三是资本结构调整。以发展规模经济为目标,全区评选出“ 三十 强 ”企业,并培育了 40 户年销 售 500 万元以上的工业规模企业,其产值和利润 5 年分别平均递增 12和5.5。全区现有年纳税 50 万元以上的三产重点企业 30 户,年纳税额约占全区三产税收总额的 60。四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区现有民营企业 1200 户,2005年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 78,已经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五是技术结构调整。 “十五” 期间,全区列入和 实施各类科技发展计划 25 项,投入科技开发资金 3190.2 万元,申报专利 305 项。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 9 户,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30。我区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6进区”。四、抓区域经济,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扩充经济总量,壮大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我们以“不求所有,只求所在” 为准则,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招商引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十五 ”期间,全区累计引进内资 65.1 亿元,引进外资 8480 万美元;引进各类项目 523 个,其中投资额超过 1000 万元的大项目 145 个。引进的大项目中已有 72 个项目投入运营,还有 42 个项目将在明、后年投入运营和达产达效,为今后 5 年的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今年上半年,我区已谈成开工项目 40 个,总投资为 22.3亿元。其中,棚户区改造及房地产开发项目 7 个,建筑面积55 万平方米,总投资 9 亿元;工业类项目 19 个,总投资 5.7亿元;商业及三产类项目 14 个,总投资 7.6 亿元。估计明年投资量会更大。一是四大片房地产开发项目将要陆续动工。上海证大集团拟开发 523 电台周边 1 平方公里,大连百年城集团拟开发团山大街至伊通河区域 0.88 平方公里,长春北站房前已拆迁的 0.55 平方公里土地正在招商;北人民大街开通后,两侧的招商引资也会有大项目落户。二是北环工业园区内的路网建成后,用地指标有了,工业的招商引资就可以大张旗鼓的进行了。我们还十分注重发挥长江路开发区对全区经济的拉动7作用。长江路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 1320 户,注册资金 14 亿元,各类从业人员 6000 人。2005 年预计实现商品销售额 80亿元、生产总值 26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 1.3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30、23和 102.7,5 年分别平均递增51.6、54和 73.4。五、抓企业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2003 年下半年,市里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我区的铁北区域设立为全市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区,同时将市属需改制的 17 户停产、半停产国有企业下放给宽城区,并成立了铁北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指挥部,区里抽调 20 多人成立了指挥部办公室。去年,市划转国企改制工作因中央转移支付的“并轨” 政策不到位,到 11 月末,只改完了 1 户停产 14 年的第一毛纺织厂。今年以来,市里实施了改革攻坚工程,我们也加大了改革力度,使我区的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目前为止,市划转我区的 17 户原市属国有企业,按照“并轨” 政策和“ 单退出”方案,已全部完成了改制任务,合计支付改制成本 8737.91 万元,解除职工劳动关系 7895 人。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区属企业的改革进度,现已有 46 户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 81。企业改制后,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盘活存量资产,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上。到目前为止,8市划转的企业中已有空气压缩机厂、玻璃仪器厂、木材一公司、粉末冶金厂 4 户企业与合作伙伴达成了资产重组协议,有冶炼厂、锅炉厂、食品集团公司 3 户企业的资产重组正在洽谈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改制企业生产自救的工作力度,推进职工最大可能的重新签订劳务合同,重新上岗就业。目前,划转企业中已有空气压缩机厂、成套专用设备厂等 8 户企业局部恢复和扩大了再生产,实现职工在职就业700 多人。六、抓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十年来,长春南部新城拔地而起,已初具规模;而北部城区面貌依旧,明显落后了。 “到农安县 感觉是进了城市,回到长春路过铁北,却感觉是到了农村”。这 种状况,与南部新城形成了极不相称的反差。要振兴宽城,建设长春北部新城,不大规模引进项目不行;要大批吸引项目,不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也不行。基于这种观点,我们下大力气,从抓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面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 “十五” 期 间,全区投入市政建设资金 1.96 亿元,新建、翻建道路71 条 48.5 万平方米;新铺、维护下水管道 6.7 万延长米;新建公厕 111 座,公厕完好率达到 75;台北大街以南区域实现垃圾袋装化;建设标准化街路 9 条。农村投入资金 4220 万元,修筑乡路 16 条 53.2 万平方米。城区道路完好率达到 89,比“ 九五 ”期末提高 2.3 个百分点。城区植 树 224.4 万株,新增9公共绿地 191.13 公顷;农村完成造林面积 115 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24.21。城区烟控区合格率达到 100,环境噪声达标率达到 98。站前地区管理局荣获长春市城市管理先进单位。2003 年,区里投资 1200 万元改造了黑水路。2004 年,市、区共投资 1.1 亿元改造了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