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创意手工,民间艺术也时尚_第1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创意手工,民间艺术也时尚_第2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创意手工,民间艺术也时尚_第3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创意手工,民间艺术也时尚_第4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创意手工,民间艺术也时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意手工 民间艺术也时尚【内容摘要】 松门作为东海之滨的千年曙光之乡,大海孕育了我们内容丰富、形式多 样、艺术种类颇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都市化, 许多传统慢慢被人们遗弃,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面对保护“ 非物质文化 遗产”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学校应该成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我校从松门、石塘等周 边渔村出发,搜寻并整理了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将其汇编 成巧手万象校本课程。为 了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应用,学校特聘请“渔民艺术家” 陈祥来 来校指导教师与手工艺术小组 学生进行创意手工,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将手工艺术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与校本课程整合融入 课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融和进入学生的生活。【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手工艺术 校本课程松门小学创办于清同治八年(1869 年) ,距今已有 140 多年办学历史,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时光砥砺中,松门小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历练出了厚重的思想品性。学校秉承“以人为本高效开放凸显特色”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以“创品质学校,塑智慧教师,育快乐学子”为办学目标,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成为一所教育教学质量过硬,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农村品质学校。百年松小在实践新农村教育的历程中留下了清晰可辨的印记。新的世纪,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不满现状的松小人迎着教育改革的东风,举“发展、创新、和谐”之旗,不断致力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传承,寻找出了一条手工艺术教育的特色之路:开发巧手万象校本教材,开展手工艺术特色教学,让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开花,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一、缘起非遗的传承1.对区域非遗的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是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不竭源泉。台州仅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就多达 15922 个,可以说是规模不小、门类齐全。温岭的非遗种类也不在少数,像长屿的石矿,石塘的大奏鼓、石桥头的花灯、箬山的扛台阁等都远近闻名。松门地处东海沿岸,千百年来,大海孕育了我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种类颇多的海洋文化和渔区特色,资源丰富,取之不尽。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挖掘区域非遗小学综合实践论文2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打造手工艺术特色的松小品牌是新时期松小教育的不懈追求。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本民族、本地区的“活化石”。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遭破坏和消失的严重威胁。作为一种知识、技能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人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将它们复述、表演或制作出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前无法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可以保存、传播的可能。所以,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亲和感,重温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是维系民族文化生命,弘扬民族精神的诉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都市化,即使是与大海休戚与共的海边人,也逐渐远离海洋、远离了这些传统文化。学校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面对“非物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学校应该成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把区域非遗文化引入小学课堂,使之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可以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唤起民间艺术审美的同时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也使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扬。同时,温岭市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在客观上、无形中促进了手工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我们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手工艺术特色教育开始起航。二、历程六年的积发1. 萌 发 2005 年,当时学校比较理性地提出了“要在机遇中求发展,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明确的办学方向,根据学校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特色教育。营建开放环境,打破传统课堂,鼓励教学多元化,给孩子一个创新的头脑,还给孩子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的六大解放。 ”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在温岭区域手工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民间手工艺教育内容,缩短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之间存在差距。同时,我们把手工艺术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定课时,在点线面上全面展开,手工艺术教育特色初具雏形。2. 行动 2006 年,手工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品牌” ,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3健全手工艺术教育管理网络,制定了松门小学手工艺术教育教学计划 、建立了手工艺术教育培训制度 ,将普及手工艺术教育和争创手工艺术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艺术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2006 年上半年,以海洋题材剪纸见长的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家、著名民间剪纸家、工艺美术家郭献忠老师的支持与加入,为我校发展手工艺术教育之路上再添浓墨重彩之笔。同年 8 月,凝聚着郭老和美术骨干教师智慧的校本教材巧手万象正式出版投入使用,使我校的手工艺术教育迎来了发展新前景。2007 年 1 月,以孙伦青校长为组长的台州市重点规划课题以手工艺术教育建构学校特色教育的研究的开展,将手工艺术逐步发展成为我校的一项群体活动,并作为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手工艺术教育特色进一步凸显。3. 延 续 为使学校手工艺术教育再上新台阶,2008 年下半年,学校又组织骨干教师对巧手万象进行重编,由原来的上、中、下三册巧手万象重编为每年级一册,共 6 册,增加了看看做做、举一反三等板块,部分调整了难度,教材内容更丰富,图解更具体。该校本教材由中国科学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现正全面投入使用。同时,学校出台并启用松门小学手工艺术教学指导纲要 ,使课程实施者有章可循。2010 年 9 月,著名的船模制作者、民间艺术家陈祥来老师的加入,更是让松门小学的手工艺术教育之路渐行渐宽,推向了新高潮,开辟了全新的手工创作领域创意手工。10 月,在总结台州市重点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课题区域非物质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于 2011 年 1 月被确立为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六年来,我们不断形成了区域非物质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的基本框架(见图 1) ,手工艺术特色教育声名鹊起。(图 1:区域非物质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的基本框架)三、践行创意的教学1.建立机制,蕴育希望健全管理网络学校积极健全艺术教育管理网络,即校长总管、副校长分管、教务教科处督办、教师具体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形成普及提高特色这样一个四级管理、三个层次的开发校本课程挖掘、搜寻资源筛选、整合资源制定教学指导纲要课程实施效果检测发现问题完善、修订校本课程4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手工艺术教育备课制度 、 手工艺术教育培训制度等 6 项制度,做到层层有计划,层层有工作,层层有落实;做到了信息畅通,工作有序,责任到位,分工明确。 营造特色氛围为了凸显办学特色,学校精心布置了墙体文化、教学楼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让每一处景、每一堵墙都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阵地。学校还重新装修了综合楼,开辟了校史陈列室、手工教室、手工作品展示厅等。正投入建设手工展示区域,让每位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可以欣赏到孩子们的作品,让每一个人自踏进校门开始,就感受到浓厚的手工特色氛围。2. 锻造艺师,承载希望“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想法都是枉然。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领导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实施科技艺术特色教育活动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办学效能的关键所在。外聘名声卓越的艺术家。为使我校手工艺术教育彰显渔区特色,学校先后聘请了两位海派艺术家。著名民间剪纸家美术家郭献忠老师曾担任全校老师创意纸工的总指导师。随着郭老年事渐高,每周的辅导时间,学校派专人接送,无微不至的关怀使郭老全心投入到学校的手工艺术教学工作中。每个星期三下午第三节作为手工艺术教育全员培训,不管老师原先任教何学科,都参加培训。2010 年,在温岭小有名气的渔家巧匠陈祥来每周二、三下午负责二五年级手工尖子生的辅导。陈老师以他海边儿女的勤劳、创造、开放、思变的精神特质带给了松小孩子独具创意的快乐遐想:废旧牙刷做的螳螂、铜丝做的蟹脚,卵石粘成的小老虎因为兴趣,所以快乐,这样的快乐学习氛围兴起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内培专业的辅导师。学校还积极为骨干教师搭建学习成长的舞台,安排校本课程老师跟两位指导师专门学习,使她们迅速成为手工艺术教育方面的骨干力量。每周二三下午,专任校本课程老师进入陈老师的课堂,与学生一起向陈老师学习手工技巧,领悟陈老师的创意,引发自己的创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每个学期学校要求老师上交一件创意作品,通过师生共赏共评选出创意作品。通过与艺术家的近距离学习,应燕萍、张颖、周丽娟三位老师已成长为手工教学方面的骨干教师,校级手工尖子生、校本课程专任老师民间艺术家(左一郭献忠;左二:陈祥来)5都是她们辅导的对象,这样的实践操作给了老师们带来了新的体验,新的世界。这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松小人为推动学校手工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创意教学,跃动童心优化教学,激发创意。近年来,我校手工艺术教育由原先的海派剪纸拓展为创意手工。学校要求按照校本教材,根据松门小学手工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严格上足课时。在实现课堂教学正常化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学环节。老师让学生搜寻生活中的素材,如纸、布、针、线、贝壳、石头、螺壳等自然材料,或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材料的特征展开想象,确定主题,动手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新作品。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创作和成功的乐趣,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无限创意,在醇厚的艺术教育熏陶下,孩子们逐渐绽放自我、茁壮成长。 学科融合,相互渗透。如今,手工艺术教育正融入到其他学科中。科学课上,如何使蟹壳等易腐材料能长久保存成了学生争相讨论的话题;语文课上,低年级学生根据手工作品创编的小故事充满童趣;高年级学生为手工作品所写的解说词同样赋予感染力;班队课上,小小作品解说员的角逐吸引了众多目光;学生们的创意灵感 和制作方法更是孩子们讨论的焦点 多元评价,促进发展。运用合理的激励方式,调动学生更高的积极性,正确认识评价结果,学校根据手工艺术教育的特点,制定了手工艺术五星级评价方案。学生的评价由学习、制作、作品、个性成长和个性凸现五个方面组成,每一方面都由 1 颗大红星表示。而每颗大红星又由 3 颗基础小星来换取,一颗基础小星都表示一个评价要素。学生在手工作品制作过程的学习态度、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素质提高等都将在各个基础星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五星评价就是对学生接受手工艺术教育的全过程评价。4.丰富活动,放飞梦想学校多形式的为学生搭建手工展示的平台,定期展出新作,举办大型的创意手工大赛,每年评选出 100 名创意之星。学校每年举行的手工艺术节,年年有主题,次次创新意。孩子们为艺术设计了文化艺术节图标和每届的文化艺术节吉祥物。这项活动,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真正使手工艺术教育起到了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全校师生参与评奖,评出有创意奖、工艺奖、低碳奖等多种奖项。一年一届手工文化艺术节,孩子们忙碌着,收获着与语文学科融合(学生作品:西游记)6手工艺术节照片四、收获梦想的实现春华秋实,六年的坚持,六年的坚守,松小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奋践行着自己的梦想,精心打造创意手工这一特色品牌,不断传承着家乡的非物质文化。六年来,我校手工艺术特色渐成特色,学校声誉鹊起。目前,手工作品在市级以上展示的学生有 200 多人次,各类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反响极好。传统文化教育盛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创意之花香满校园。1.传承家乡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我们把许多富有乡土气息、极具渔区特色的民间文化带进课堂。手工艺术特色的开展,弘扬了家乡的美丽和丰富,孩子们也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和明亮的眼睛,发现家乡更多的美好和灵秀,这是对家乡文化最好的传承。2.构建特色文化巧手万象校本教材的出版, 教学指导纲要和评价方案的出台,文化艺术节的开展,使手工艺术教育逐步走向课程化、序列化、特色化。手工创作教室,手工作品展览室,手工作品展示厅,手工作品展示长廊无不透出浓浓的手工艺术文化气息。3.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对教材资源要分析研究,并按照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加工、制作、修改和补充。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创造,从而改变美术教师单一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展了知识面。4.提高学生创造力经过手工艺术课的实施,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面对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材料,根据材料的形状,能很好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构思,制作出奇特的手工艺品。7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手工艺术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张纸,都能变成工艺品,点缀我们的生活。”“奇思妙想,原汁原味,解放学生,随心所欲。 ”很多专家看到充满灵气的手工作品禁不住感叹,家长们更是众口称赞。在孜孜前行中,坚守执着的松小人用跃动的指尖和最靓丽的色彩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