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_第1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_第2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_第3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_第4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离技术,Isolation Techniques,1,学习目标:,1.解释隔离的概念。2.说出隔离区域的设置。3.阐述隔离消毒原则。(重点)4.各种隔离适宜的范围。4.正确实施隔离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口罩的使用、避污纸的使用、刷手法。,2,一、隔离的概念:,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根据隔离的目的可分为:传染性隔离保护性隔离,3,二、隔离区域的设置:,食堂,水源,4,严密隔离,挂衣架,水,手刷,毛巾,擦脚垫,避污纸,消毒液,口罩,帽子,5,隔离病区的设置:,1以病人为隔离单位 每个患者有独立的环境与用具,与其他患者及不同病种间进行隔离。 2以病室为隔离单位 同一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室收治。3.未确诊者,烈性传染病患者及危重病人应住单独隔离室。,6,三、传染病区的划分:,整个病区按照病员所接触的环境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7,清洁区(clean area),凡未和病员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更衣室、配餐室、库房、值班室,8,半污染区(half contaminated area),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患者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物体;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病区的走廊、化验室,9,污染区(contaminated area),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对,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病室、厕所、浴室,10,四、 隔离消毒原则,(一)一般消毒隔离1.隔离单位门口挂隔离标志。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单位的准备。3.病室及物品消毒。4.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等按规定消毒。,11,5.医务人员每接触一位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6.向病人及探视者作宣教及解释工作。7.传染性分泌物连续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医生开出解除隔离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12,(二)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的消毒。,13,(1)病人转科或出院前洗澡,换清洁衣服。个人用物须消毒后方能带出。(2)病人死亡,用消毒液擦尸体,必要时用消毒液棉球填塞孔道。,1. 病人的终末处理,14,关闭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消毒液熏蒸打开门窗,用消毒液擦拭家具被服放入污物袋,消毒后再清洗,2.床单位的终末处理,15,四、隔离的种类,(一)严密隔离(strict isolation)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设计的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16,具体措施,1. 住单间病房,门外挂隔离标志,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禁止病员走出病室和探视。2 .接触此类病员,必须戴好帽子,穿隔离衣裤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橡胶手套。3.一切用物一经进入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或销毁;病员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4.其他按一般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处理进行。,17,(二)呼吸道隔离(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是对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适用于:麻疹、流感、百日咳、开放性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8,具体措施,1. 将同种疾病的病员安置在一室,病室通向走廊的门窗关闭,出入随手关门。2.接触病人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3 .病员的口、鼻分泌物需消毒处理。4.注意病室的通风换气,每晚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或者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9,(三)消化道隔离(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是对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或手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疾病所给予的隔离方法。适用于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20,具体措施,1.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同居一室时须做好床边隔离。2.常用治疗器械,应固定专用。3.每一病人应有自己的食具和便器,其排泄物、呕吐物和剩余食物须消毒后排放。4.护理人员须按病种分别穿隔离衣,并消毒双手。5.病室应有防蝇设备。,21,(四)接触隔离(contact isolation),是对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适用于破伤风、狂犬病、气性炭疽、性传播疾病等,22,具休措施,1.最好分室居住。2.密切接触病员时须穿隔离衣,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者应避免作伤口换药或护理等操作,必要时戴橡胶手套。3.被伤口分泌物或皮肤脱屑所污染的物品器械、敷料等须严格消毒处理。4.病员接触过的一切污染物品,应先灭菌再清洁。,23,(五)昆虫隔离(insect isolation),是对病原体通过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所进行的隔离方法。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等。,24,具体措施,1.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由蚊叮咬传播,室内应有防蚊措施。2. 流行性出血热,其传播是野鼠,通过螨叮蛟而传播。3.斑疹伤寒、回归热是由虱类传播,病员须经灭虱处理,沐浴更衣后进入病室。,25,(六)血液体液隔离(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是对病原体经血液体液而传播所致的传染病进行的隔离方法。适用于:乙型肝炎、爱滋病、梅毒等。,26,具体措施,1.患同种疾病的病员要置一室,但出血不能控制的患者应单人隔离。2.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时,须戴手套。工作时尽量避免损伤皮肤。3.其他人员受到病员的血液体液污染,和不宜用其他方法消毒的物品受浸染时,立即用5.25%次氯酸钠擦拭消毒。4.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须经严格的消毒处理,才能送供应室处理,或装入耐刺容器内作特殊标记后送出集中销毁。,27,(七)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是对某些免疫特别低下或易感染的病员,为保护其不再受其他感染,所采取的具体相应措施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严重烧伤、早产儿、血液病、骨髓移植、肾移植等。,28,具体措施,1.病员单独隔离。2.接触病员前、后须清洗双手,甚至消毒双手、戴帽子,穿隔离衣裤及隔离鞋。3.病室内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室内所有家具地面;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2次,每次60分钟。4.尽量减少入室人员,医护人员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29,30,五、常用的隔离技术,(一)口罩的使用(二)手的消毒(三)避污纸的使用(四)穿脱隔离衣,31,(一)口罩的使用,(1)戴上口罩后,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2)口罩不能挂在胸前,手不可接触口罩污染面,取下后污染面向内折叠。(3)帽子、口罩应勤换洗,保持清洁,戴脱前应先洗手。(4)口罩潮湿应立即更换;每次接触严密隔离患者后应立即更换口罩;使用一次性口罩不超过4h。,32,(二)手的消毒(刷手法)(1)刷洗范围应超过被污染的范围。(2)刷手时身体勿近水池,以免隔离衣污染水池或水溅身上。(3)流水洗手时,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4)操作中应保持水龙头清洁。(5)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要浸没肘部及以下,擦洗时间一定要足够。,33,刷手法:,34,六步洗手法:,掌心对掌心掌心对手背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双手指互扣,互擦指背拇指在掌心中旋转手指擦掌心,35,36,(三)避污纸的使用,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用于暂时接触污染物,保护工作人员的手清洁或物品不被污染,或用污染的手拿取清洁的物品。取拿避污纸时只能从上面抓取,不可接触下面的纸片或掀页撕取以保持干净。用后随即丢入污物筒中,集中焚烧处理。,37,(四)穿脱隔离衣:,1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 。2操作前准备: (1)用物准备 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操作物品。 (2)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 (3)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戴口罩,取下手表,洗手,卷袖过肘。,38,手提衣领穿左手再穿右手齐上抖系好领口系袖口折襟系腰半曲肘,穿隔离衣步骤,39,解开腰带解袖口套塞衣袖消毒手解开领口脱衣袖对好衣襟挂衣钩,脱隔离衣步骤,40,注意事项与说明(1)隔离衣的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隔离衣如有破洞,应补好后再穿。(2)系领子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3)穿衣时后侧边缘须对齐,折叠处不能松散。,41,(4)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5)刷手时不能弄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能污染水池。(6)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7)隔离衣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42,(五)护理隔离病人的操作,43,习题,44,1、以下哪个区域是传染病区的半污染区:A.治疗室、库房 B.浴室、盥洗室 C.内走廊及病区化验室D.病室、厕所 E.办公室 (C),45,2、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应采取以下何种隔离: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消化道隔离(D),46,3、破伤风病员用过的手术器械处理方法是: A.清洗、消毒、灭菌 B.清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