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XX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解析全套_第1页
2018XX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解析全套_第2页
2018XX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解析全套_第3页
2018XX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解析全套_第4页
2018XX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解析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XX 市中考生物真题试卷附解析全套1.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C.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一节肢动物【答案】A【解析】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而不是水分,A 错误。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是由芽轴发育而来,叶子则是幼叶发育而来,B 正确;C.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子是植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出现分化,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说法正确;D、蝉具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D 正确。故选 A。2. 以下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 abdcB. 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 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粗准焦螺旋D. 发现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答案】C【解析】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1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盐水,2 、用棉签在口腔内取少量口腔上皮细胞,3、将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4、盖盖玻片,5、加碘液染色,6、观察。故正确步骤是:abdc,说法正确;B、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 正确;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细准焦螺旋,而不是转动粗准焦螺旋,C 错误;D、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像,因此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说法正确。故选 C。3. 下图描述的是绿色开花植物一大豆的一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 种子萌发时,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能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C. 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增加细胞的数量D. 果实由胚珠和果皮组成【答案】A【解析】A、是胚芽,是子叶, 是种皮,是胚轴,是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胚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A 正确;B、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还要满足一定的自身条件,如种子度过休眠期,胚是完整的、活的等,故 B 错误;C、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细胞体节的增加和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C 错误;D、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D 错误。故选 A4. 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答案】C【解析】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有上皮组织,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由多种组织构成的是器官。故选 C。5. 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 b 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 c 表示水分的散失,“ 门户”是气孔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答案】D【解析】A、a 是根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具有根毛,A 正确;B、b 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产生蒸腾拉力,B 正确;C、c 表示水分的散失,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 门户”,C 正确;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分茎叶内的导管大气降雨回到地面,再次被根吸收。故选 D。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6. 在探究“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时,黎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 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丙中 b 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C. 丁中叶片滴加液后 c 遮光部分变蓝 D.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答案】C【解析】A 甲是暗处理,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A 正确;B、丙中 b 烧杯内加入酒精,进行隔水加热,酒精是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叶绿素,C、丁中叶片滴加液后,未遮光部分变蓝,因为进行了光合作用,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变蓝,C 错误;D、根据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得到结论: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D 正确。故选 C。7. 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B. 农田及时松土C. 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D.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答案】B【解析】A、低温会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延长保鲜时间;B、及时松土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D、小麦种子晾干后,水分少,呼吸作用弱,可以延长保存时间。故选 B。8. 下列病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佝偻病一缺铁 B. 坏血病一缺乏锥生素 CC. 地方性甲状腺肿一幼年时生长激素过少 D. 糖尿病一胰岛素分泌过多【答案】B【解析】佝偻病是缺钙或者缺少维生素 D 引起的,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 C 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选 B.9.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馒头碎屑+2ml 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 10分钟 加 2 滴碘液 馒头碎屑+2ml 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 10分钟 加 2 滴碘液A. 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睡液 B. 37改为 5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C. 实验现象是号试管变蓝 D. 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A、和的差异是加入了唾液, 没有加入唾液,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有无唾液,A 正确;B、唾液淀粉酶在 50下回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 37改为 50后,两根试管内都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变蓝色,B 错误;C、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号试管内淀粉存在,加入碘液后变蓝,C 错误;D、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 错误故选 A。10. 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A. ab 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 bc 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 cd 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 ab 段和 cd 段曲线都表示呼气【答案】C【解析】A、ab 段曲线肺容积增大,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A 错误;B、bc 段曲线肺容积下降,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B 错误;C、cd 段曲线表示肺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 正确;D、ab 段和 cd 段曲线都表示吸气,bc 段表示呼气,D 错误。故选 C11. 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 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乙位于小肠,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含量增多B. 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C. 血管 1 是上腔静脉,血管 3 是肺静脉D. 血管 2、4 中的血液是动脉血【答案】A【解析】1 是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2 是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3 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4是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A、若乙位于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含量增多,说法正确B、甲是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甲后,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 错误;C、1 是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3 是上下腔静脉,与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