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监测与护理_第1页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监测与护理_第2页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监测与护理_第3页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监测与护理_第4页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监测与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监测与护理,内五科:何佳孟,一、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基本功能,二、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1、休息与运动:根据病情需要采取适当的卧位,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2、饮食护理:根据治疗需要,指导不同疾病的患者合理饮食,饮食应定时定量,忌食生冷、刺激、油腻的食物。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4、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恢复。,二、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5、病情观察与护理:、腹痛:询问腹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呕吐和呕血:色、质、量并准确记录、腹水:准确定期测量腹围,观察尿量、持续胃肠减压:色、质、量,确保通畅、肝性脑病:观察瞳孔及生命体征、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二、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6、基础护理7、健康教育8、院感控制、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一)胃炎(二)消化性溃疡(三)上消化道出血(四)肝硬化(五)急性胰腺炎,概念: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病因:1、急性胃炎:药物、急性应激、急性感染、大量饮酒、胆汁和胰液返流2、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主要病因、饮食、自身免疫、理化因素3、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未主要表现。,(一)胃炎,辅助检查1、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最可靠 急性胃炎: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h内进行。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表面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 慢性胃炎:内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依据是红斑(点、片状或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依据是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一)胃炎辅助检查,2幽门螺杆菌检测 C13/C14、HP培养及药敏试验3血清学检查 自身免疫性胃炎时,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可呈阳性,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多灶萎缩性胃炎时,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正常或偏低。4胃液分析 自身免疫性胃炎时,胃酸缺乏;多灶萎缩性胃炎时,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一)胃炎辅助检查,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针对病因和原发疾病采取防治措施 1、药物引起者,立即停药,服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或硫糖铝和米索前列醇等保护胃黏膜。 2、有急性应激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3、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则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一)急性胃炎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控制感染、防治癌前病变1、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治疗方案见消化性溃疡(三联疗法-枸橼酸铋钾、甲硝唑、阿莫西林)。2、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者,停药并给予抗酸药。3、有胆汁返流者,可用氢氧化铝凝胶来吸附,或予以硫糖铝及胃动力药以中和胆盐,防止反流。4、自身免疫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可注射维生素B12纠正。5、重度异型增生者宜施行预防性手术。,(一)慢性胃炎治疗原则,1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或伴有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可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2、饮食护理:、饮食原则: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咸、过甜及过辣的刺激性食物。、食物选择: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胃酸低者可酌情食用浓肉汤、鸡汤、山楂及食醋等刺激胃酸分泌。高胃酸者应避免进浓肉汤及酸性食品,可用牛奶、面包及菜泥等。改善烹饪技巧,增强病人食欲。,(一)胃炎护理措施,(,3、用药护理: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如抑制胃酸的多于饭前服用,抗生素多于饭后服用,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服用腹泻药时应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次数及量,腹泻控制时应及时停药。4、心理护理5、病情观察:、腹痛:腹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疼痛评分),以及有无发热、腹泻、呕吐等伴随症状和体征。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量及性状。,(一)胃炎护理措施,5、病情观察:、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6、基础护理7、健康教育,(一)胃炎护理措施,(二) 消化性溃疡,概念: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糜烂:黏膜缺损限于黏膜表层,16,(二)消化性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1、黏膜的保护因素:黏液和碳酸氢盐 屏障、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E(PGE)、表皮生长因子等2、损害因素: 、HP(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因素 、胃酸/胃蛋白酶溃疡形成的决定因素 、其他:胆盐、胰酶、药物、乙醇、吸烟、饮酒等,17,(二)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1、上腹部疼痛:上腹中部,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痛、呈节律性。 GU 进食-疼痛-缓解 中上腹偏左 饱痛 DU 疼痛-进食-缓解 中上腹偏右 饿痛2、其他症状:嗳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失眠、多汗等,18,19,GU和DU的区别,(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1、出血(bleeding):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黑便、呕血、周围循环衰竭、休克,21,(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2、穿孔(perforation) 症状:剧烈腹痛体征:腹肌呈板样僵直,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叩诊:肝浊音区消失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2,(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3、幽门梗阻(pyloric obstruction) 分类 暂时性:炎症水肿和幽门平滑肌痉挛 持久性:瘢痕收缩 特征性表现: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重,呕吐酸腐味宿食,胃型, 空腹时有震水音、抽出胃液量超过200ml,23,(二)消化性溃疡并发症,4、癌变持续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二)消化性溃疡辅助检查,、纤维胃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确诊价值、HP检测:复查、大便隐血试验,25,正常胃十二指肠胃镜像,26,食管,胃底,胃窦,胃角,胃体,27,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二)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1、消除病因 2、控制症状 3、促进溃疡愈合 4、预防复发 5、避免并发症,28,1.降低胃酸的药物抗酸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抑制胃酸分泌药物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洛赛克2、保护胃黏膜硫酸铝:餐前服,不宜与抗酸剂、食物同服。-黑便枸橼酸铋钾:餐前服。-牙齿蓝、黑便,29,(二)消化性溃疡治疗措施,3、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4、内镜下的治疗,(二)消化性溃疡治疗措施,31,心理支持,疼痛护理,用药护理,休息与活动,评估、观察病情,(二)消化性溃疡护理措施,33,活动性溃疡或大便潜血试验(OB)阳性者卧床休息,休息与活动,病情轻者可以边工作边治疗,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二)消化性溃疡护理措施,33,(二)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饮食,(二)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药物,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疼痛特点、伴随症状 用药后的反应 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能盲目止痛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35,(二)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由于紧张、焦虑、烦躁引起迷走神经紧张,刺激胃酸分泌,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积极治疗。,34,(二)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37,l生活指导:生活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对胃肠粘膜的损伤。 对嗜烟酒者,帮助制定可行的戒烟酒计划,并督促执行。2用药指导:嘱病人慎用或勿用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咖啡因、糖皮质激素、利血平等,按医嘱正确服药,不擅自停药和减量,学会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防止溃疡复发。3疾病知识指导:帮助病人认识和去除病因,预后良好。4、嘱病人定期复诊。,(二)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健康指导,(三)肝硬化的护理概念: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的肝损害。病因: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代谢营养障碍等引起。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特征,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三)肝硬化的护理,1、休息与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戒烟酒、适当锻炼。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严禁饮酒。有腹水者低盐饮食:每日钠少于2g,腹水显著者钠应限制在500mg/天以内,饮水量一般为尿量加1000ml。肝性脑病者应禁食蛋白质,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好为植物蛋白。食管静脉曲张者应进食稀、软、烂的食物,避免粗糙和刺激性食物。,(三)肝硬化的护理,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药片较大时,要指导患者研成粉末冲服。观察利尿剂用药后的效果。4、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疾病恢复。5、病情观察及护理:、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尿量、腹痛、腹胀、呕血、黑便、皮肤弹性等。、询问有无乏力、口渴等,及时发现肝硬化的并发症。,(三)肝硬化的护理,6、基础护理:、床单元、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清洁、加床栏7、健康教育,(四)上消化道出血,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四)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主要病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临床表现:以呕血、黑便为主。,(四)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一般护理1、休息与运动:急性出血期安静卧床,呕血者、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负压吸引。出血停止可逐步增加活动量。2、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可进食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少食多餐,逐步过渡。,(四)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及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如:生长抑素半衰期35分钟,注意及时更换。4、心理护理5、病情观察及护理:、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量。、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周围循环症状和并发症。,(四)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6、基础护理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消化性溃疡:饮食规律、避免劳累、精神紧张、过度受寒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避免进食粗糙、刺激、油炸的食物,防止划伤曲张的静脉,避免用力排便、打喷嚏、剧烈咳嗽,以免增加腹内压诱发出血。、禁止酗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损伤胃粘膜的药物。8、健康教育,概念:急性胰腺炎是指胰酶在胰腺内被激 活后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病因:胆道疾病暴饮暴食酗酒等,(五)急性胰腺炎,(五)急性胰腺炎分型,按病情轻重:,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预后较好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高,关键: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按病理:,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包括局部和全身性改变 胆汁、胰液返流或胰管内压 胰酶被激活 自身消化 胰腺充血、水肿及急性炎症反应 重症者胰腺及周围组织有出血坏死, 并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五)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腹痛、腹胀 主要症状(持续性) 恶心、呕吐 发热 重症者呈弛张高热 黄疸 (多见于胆源性) 低血压及休克 重症 其他全身并发症,(五)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症状:,轻症:仅中上腹轻压痛 重症:上腹广泛压痛 腹膜刺激征显著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皮下出血(Grey-Turner 征、Cullen征),体征:,(五)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Grey-Turner 征、Cullen征,血清淀粉酶:500U/dl 尿淀粉酶:300U/dl 血清钙:2.0mmol/L 预示病情严重 血糖:可能提示胰岛破坏,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与病变严重度不成正比,(五)急性胰腺炎辅助检查,B 超:有助判断有无胆道疾病(胆源性胰腺炎多有微小结石) 腹部 X 线平片:胃肠道充气扩张等 腹部 CT:助诊断、明确坏死部位和胰外侵犯程度,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适用于有腹膜炎体征而诊断困难者,(五)急性胰腺炎辅助检查,禁食和胃肠减压 纠正体液失衡和微循环障碍 抑制胰腺分泌及抗胰酶疗法 镇痛解痉,非手术治疗:,预防和治疗感染 营养支持 中医中药,(五)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处理胆道病变胆道紧急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及渗出液,掌握手术指征,(五)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1、休息与活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身体恢复。,(五)急性胰腺炎护理措施,2、饮食护理,(五)急性胰腺炎护理措施,急性期应禁饮食,必要时性胃肠减压。,3、用药护理:,、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等镇痛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