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  小抄_第1页
幼儿美术教育  小抄_第2页
幼儿美术教育  小抄_第3页
幼儿美术教育  小抄_第4页
幼儿美术教育  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幼儿美术教育 1第 1 题 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 ) 。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C.裴斯泰洛齐和蒙台梭利D.蒙台梭利和哥仙修泰勒答案:A“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是( )儿童常用的形式。A.2-3 岁B.4-6 岁C.7-8 岁D.8-11 岁答案:C3第 8 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重点是认识美术作品的( ) 。A.背景知识B.表现技法C.材料特质D.审美特性答案:D4第 11 题 对作品的第一感觉,注重作品形式和该形式引发的理念。这属于发展幼儿美感知觉能力( )的层面。A.经验B.形式C.象征D.主题答案:A5第 12 题 从实用性的观点解释艺术的学说是( ) 。A.模仿说B.游戏说C.巫术说 D.表现说答案:C6第 13 题 美术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形式之一,它作为教育中的独立学科,最早出现在西方的( ) 。A.17 世纪末期B.18 世纪初期C.18 世纪末期D.19 世纪初期答案:C7第 14 题 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和意味。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 )目标。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答案:D8第 16 题 你认为对儿童绘画评价应更重视( ) 。A.画得像真的一样B.画得和老师的示范画一样C.画面整洁、色彩均匀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答案:D9第 19 题 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娱乐功能B.认识功能C.审美价值D.社会价值答案:C10第 20 题 依据艺术分类的物化形式,美术主要是( ) 。A.动态艺术B.静态艺术 C.时间艺术D.空间艺术答案:B11第 21 题 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服饰、道具等布置环境,并注意装饰美。这属于( )岁儿童手工教育目标。A.2-3B.3-4C.4-5D.5-6答案:D12第 22 题 引导儿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是( )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C13第 29 题 认为教育把人的潜能看作早已存在的一种物质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渠道,它就自动喷发出来的教育思想是( ) 。A.灌输式B.园丁式C.综合式 D.对话式答案:B14第 30 题 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 。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答案:A15第 31 题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席勒B.泰勒C.亚理士多德D.托尔斯泰答案:A16第 2 题 雕塑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可分为圆雕和 。答案:浮雕17第 3 题 引起幼儿学习美术兴趣的方法是:语言讨论、视觉经验、材料经验和感觉经验。答案:亲身体验18第 4 题 当代日本美术教育界认为,儿童内在的世界,包括儿童的情感、想象、个人独特的体验和表现手法等是“ 的领域” 。答案:不可以教19第 5 题 符号性表现能力的发展是 班幼儿绘画的重要特征。答案:中20第 9 题 儿童在绘画中喜欢和擅长运用 的表现手法,这和他们的“泛灵论”的思维方式有关。答案:拟人化21第 10 题 无目的的活动期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 ,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着自主运动的快感,体验着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点。答案:意图指导儿童手工要将临摹、仿制与 相结合。答案:独创23第 24 题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审美兴趣和 。第 2 页 共 7 页答案:审美能力24第 25 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 教育的范畴。普通艺术25第 26 题 西泽克将儿童美术教育从过去重技术训练的功利立场,转到重视儿童艺术的 和表现性。答案:创造性26第 27 题 中班幼儿绘画中,逐步建立起一个以 为基础的统一的空间框架概念。答案:垂直定向27第 17 题 美术答案: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28第 28 题 概括表象答案:是记忆中的某一类事物的形象, (2 分)这是一种对事物的审美本质特征的概括,它保证了艺术的理性成分。 (3分) 29第 18 题 欣赏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教师这样提问:“请看一看,画面上使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是向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点儿什么感觉?”“画家使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么安排的?”“画面里前面画了写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看完整幅画后,你有什么感觉?”请问: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的哪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这阶段教师指导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这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中的形式分析阶段。形式分析是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运用。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在形式分析阶段,首先教师自己对美术形式应有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能够掌握形式美的原理,体验作品的意味。同时,要有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反复多次的深入感知、体验作品,或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真正理解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内涵。再则,儿童对欣赏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原理的认识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来获得。教师在用问题引导儿童进行形式思考以后,要进行小节,以帮助儿童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印象。 30第 7 题 简述发展美感知觉能力的六个层次。答案:艾斯纳提出了可以透过六个层面来把握发展美感知觉能力:经验的层面:作品给予我们什么感受?注意作品形式和该形式引发的理念。这是对作品的第一个感受。 (1 分)形式的层面:注意作品的形式结构,着重整体结构的观赏。 (1 分)象征的层面:对作品图像意味的了解。 (1 分)主题的层面:掌握作品的主旨和基本意义。 (1 分)材料的层面:欣赏材料的特质和由材料引发的视觉经验的性质。 (1 分)环境的层面:了解作品的背景与条件,以及其在艺术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1 分)31第 23 题 简述绘画的种类。答案: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1 分)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2 分)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1 分)从作品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 (2 分)1第 6 题 对作品的第一感觉,注重作品形式和该形式引发的理念。这属于发展幼儿美感知觉能力( )的层面。A.经验B.形式C.象征D.主题答案:A2第 7 题 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是: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答案:C3第 8 题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美术主要是( ) 。A.实用艺术B.表演艺术C.造型艺术D.语言艺术答案:C4第 9 题 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是( )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D5第 10 题 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和意味。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 )目标。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答案:D6第 11 题 认为教育把人的潜能看作早已存在的一种物质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渠道,它就自动喷发出来的教第 3 页 共 7 页育思想是( ) 。A.灌输式B.园丁式C.综合式 D.对话式答案:B7第 12 题 据罗恩菲尔德研究发现,在美术创作中, ( )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表现主义风格。A.内向型B.外向型C.视觉型D.触觉型答案:D8第 13 题 “蝌蚪人”形成于儿童绘画的( ) 。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答案:B9第 18 题 感受线条、形状、色彩在视觉上产生的对称感、平衡感和节奏感。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 )目标。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答案:B10第 20 题 一般采取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特点“各行其是”的方式,教师决不干扰和限制儿童学习活动中个人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的教育思想是:( ) 。A.灌输式B.园丁式C.综合式D.对话式答案:B11第 25 题 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B.亚理士多德C.雪莱D.席勒答案:A12第 26 题 从实用性的观点解释艺术的学说是( ) 。A.模仿说B.游戏说C.巫术说 D.表现说答案:C13第 27 题 儿童对具体生命运动模式的感受更具有( )性,这是成人所不及的。A.情感B.直觉 C.逻辑 D.有序答案:B14第 28 题 引导儿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是( )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C15第 29 题 当代日本幼儿美术教育在造型表现方面推行一种基本的指导方法,分为形象思维、技巧运作和( )三个环节。A.欣赏评价B.装饰美化C.传达内心活动 D.游戏练习活动答案:C16第 1 题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 和诱导型两种。答案:自发型17第 2 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 教育。答案:审美18第 3 题 福禄倍尔创设了一系列造型性游戏玩具,称为 ,它们不仅能帮助儿童学习分辨不同形体和颜色,还能探索多种的组合和变形方法,以培养儿童的美感知觉和造型能力。答案:恩物19第 4 题 大部分儿童喜欢用红、黄等暖色和圆形、弧形等表现“欢乐”和“热闹” ;而用黑、蓝等冷色和方形、三角形等表现“神秘”和“悲伤” 。这说明儿童在不同感知和情感之间具有较强的 。答案:联想迁移力20第 5 题 中班幼儿绘画中,逐步建立起一个以 为基础的统一的空间框架概念。答案:垂直定向21第 16 题 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主要发展儿童的 能力和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答案:美感知觉22第 22 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目标可分为审美感知目标、目标和审美创造目标。答案:审美情感23第 23 题 评价是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谈论作品的 ,用创造性的知觉发现艺术作品具有的潜在美感价值。答案:结构24第 24 题 大班幼儿已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和某些细部,表现人、房屋、树木、花朵都是 面的。答案:正25第 30 题 我国的美术教育历史悠久,但新式学校美术教育的起步比较晚,产生于 。答案:20 世纪初期26第 31 题 学前儿童的立体手工活动主要有 、折纸、厚纸制作和废旧块状材料的立体造型等形式。答案:泥塑27第 14 题 曼陀罗答案:是圆的意思,指具有同心结构的几何图形。 (2 分)儿童所画的曼陀罗是以结合体、圆、正方形,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十字形分割而成的。(1 分)曼陀罗是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 (2 分)28第 19 题 恩物答案:是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把培养儿童的美感知觉和造型能力的玩具称为“恩物” 。这些恩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圆球、立方体、圆柱体、拼图、小棍、铜环、插板等;另一类是刺纸、绣纸、粘纸、编纸、折纸、穿豆和捏泥等。第 4 页 共 7 页29第 17 题 试分析以下例子,它反映了中美的幼儿美术教育有什么差异?并分别分析两种教育方式的利弊。黄先生一家刚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 5 岁的儿子进了一所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才去了不到 5 次,孩子就不想去了。孩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画画!每次都给一个题目,就叫我们自己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只说好哇!好哇 ,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后来,黄先生发现,那些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会问老师“好不好” ,而中国的孩子问的多半是“像不像” 。答案:(1)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过于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教师按确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步骤让幼儿亦步亦趋地模仿教师的范本。这样,孩子就把“像”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离开教师的“教”的范本就好像没了“学”的方向。 (4分)长此以往,幼儿在习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感受、自己加工信息的能力,扼杀了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4分)(2)美国的幼儿美术教育注重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发展。老师往往不设样本、不规定模式,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及与自然的交流中会产生绘画的愿望,依靠他们的直觉和知觉或者幻想自由地展开描绘,表现他们纯朴的情感,孩子画的画是一种“创作” 。(4 分)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思维活跃,能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形成自发创作的自信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忽视前人的经验,缺乏技能的学习,可能将难以进一步提高和保持孩子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创造能力。 (3 分) 30第 15 题 简述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感目标。答案:(1)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1 分)(2)能体验作品的线条、形状、颜色、质地;(2 分)(3)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能表达这种感觉;(2 分)(4)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 (1 分)31第 21 题 如何引导幼儿表现线的力度和方向?答案:表现线的力度和方向的直线和曲线。感受力的轻和重,用线条的粗和细来表现;(2 分)感受力的方向,用单向或多方向的放射线条来表现;(2 分)感受力的角度,用网状线条来表现;(1 分)感受力的旋转,用螺旋线条来表现。 (2 分) 1第 1 题 学前儿童的美术是其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其心理表象的( ) 。A.模式化B.图式化C.具体化 D.情绪化答案:B2第 2 题 儿童画画时倾向于( )地表现事物。A.客观B.主观C.具体D.准确答案:B3第 3 题 从实用性的观点解释艺术的学说是( ) 。A.模仿说B.游戏说C.巫术说 D.表现说答案:C4第 4 题 认为教育把人的潜能看作早已存在的一种物质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渠道,它就自动喷发出来的教育思想是( ) 。A.灌输式B.园丁式C.综合式 D.对话式答案:B5第 5 题 感受线条、形状、色彩在视觉上产生的对称感、平衡感和节奏感。这属于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的( )目标。A.审美兴趣B.审美感知C.审美情感D.审美创造答案:B6第 6 题 儿童绘画表象符号的运用依次为( ) 。A.曼陀罗太阳放射形人B.曼陀罗放射形太阳人C.曼陀罗人放射形太阳D.太阳曼陀罗放射形人答案:A 7第 13 题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的心理过程的基本顺序是( ) 。A.构思与意图设计与制作装饰B.设计制作与构思装饰C.制作设计与构思装饰D.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答案:D8第 17 题 对作品的第一感觉,注重作品形式和该形式引发的理念。这属于发展幼儿美感知觉能力( )的层面。A.经验B.形式C.象征D.主题答案:A9第 18 题 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是: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答案:C10第 24 题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指导的关键是( ) 。A.提供较好的工具和材料B.引导孩子根据材料或意图进行独特的构思C.让孩子反复练习第 5 页 共 7 页D.让孩子多临摹别人的手工作品答案:B11第 25 题 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 。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答案:A12第 26 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重点是认识美术作品的( ) 。A.背景知识B.表现技法C.材料特质D.审美特性答案:D13第 27 题 小班幼儿处于儿童绘画的( ) 。A.涂鸦期B.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C.象征期D.象征期至图式期答案:B14第 28 题 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答案:A15第 29 题 将美术课程分为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美术课程框架的人是( ) 。A.艾斯纳B.吕凯C.罗恩菲尔德D.里德答案:A16第 7 题 引起幼儿学习美术兴趣的方法是:语言讨论、视觉经验、材料经验和感觉经验。答案:亲身体验17第 8 题 学前儿童主要以 的方式对客体做出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进行形象的变形与重组,特别富于艺术的创作特色。答案:形象思维 19第 10 题 评价是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谈论作品的 ,用创造性的知觉发现艺术作品具有的潜在美感价值。答案:结构20第 11 题 大班幼儿已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和某些细部,表现人、房屋、树木、花朵都是 面的。答案:正21第 12 题 无目的的活动期的后期,儿童用粘土制作出 。对于儿童来说,它代表着一切固体物体,不管是一个人、一只动物,还是一座房屋。答案:圆球22第 19 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分为本能直觉期和 两个阶段。答案:直接感知美术形象的时期 23第 20 题 儿童在绘画中喜欢和擅长运用 的表现手法,这和他们的“泛灵论”的思维方式有关。答案:拟人化24第 21 题 大部分儿童喜欢用红、黄等暖色和圆形、弧形等表现“欢乐”和“热闹” ;而用黑、蓝等冷色和方形、三角形等表现“神秘”和“悲伤” 。这说明儿童在不同感知和情感之间具有较强的 。答案:联想迁移力 25第 22 题 中班幼儿绘画中,逐步建立起一个以 为基础的统一的空间框架概念。答案:垂直定向26第 23 题 在色彩的造型练习中, 训练可围绕着陀螺的填色游戏,用红、黄、蓝色的吹画等形式展开。答案:间色27第 16 题 低控制原则答案:指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1 分)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 (2 分)让他们自由、充分地体验和表达。(2 分)28第 30 题 实践性原则答案:指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2 分)实践性原则应让学前儿童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2 分)避免两个倾向,即纯技巧和纯抽象的思想内容说教。 (1分)29第 15 题 欣赏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教师这样提问:“请看一看,画面上使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是向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点儿什么感觉?”“画家使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么安排的?”“画面里前面画了写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看完整幅画后,你有什么感觉?”请问: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的哪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这阶段教师指导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这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中的形式分析阶段。形式分析是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运用。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在形式分析阶段,首先教师自己对美术形式应有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能够掌握形式美的原理,体验作品的意味。同时,要有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反复多次的深入感知、体验作品,或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真正理解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内涵。再则,儿童对欣赏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原理的认识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来获得。教师在用问题引导儿童进行形式思考以后,第 6 页 共 7 页要进行小节,以帮助儿童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印象。30第 14 题 学前儿童美术有哪些特点?答案: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2 分)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反映了他们整体智慧的发展;(2 分)学前儿童美术是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 (2分)31第 31 题 幼儿学习简笔画有什么弊端?答案:简笔画提供的图式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2 分)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2 分)更为严重的是还容易扼杀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2 分) 1第 5 题 对作品的第一感觉,注重作品形式和该形式引发的理念。这属于发展幼儿美感知觉能力( )的层面。A.经验B.形式C.象征D.主题答案:A2第 6 题 儿童画画时倾向于( )地表现事物。A.客观B.主观C.具体D.准确答案:B3第 7 题 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 。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答案:A4第 15 题 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是( )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D5第 16 题 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服饰、道具等布置环境,并注意装饰美。这属于( )岁儿童手工教育目标。A.2-3B.3-4C.4-5D.5-6答案:D6第 17 题 在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 )期,其泥塑作品主要体现为浮雕式。A.样式化B.象征C.无目的的活动D.基本形状答案:D7第 18 题 据罗恩菲尔德研究发现,在美术创作中, ( )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表现主义风格。A.内向型B.外向型C.视觉型D.触觉型答案:D8第 19 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重点是认识美术作品的( ) 。A.背景知识B.表现技法C.材料特质D.审美特性答案:D9第 23 题 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娱乐功能B.认识功能C.审美价值D.社会价值答案:C10第 24 题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席勒B.泰勒C.亚理士多德D.托尔斯泰答案:A11第 25 题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美术主要是( ) 。A.时间艺术B.视觉艺术C.空间艺术 D.造型艺术答案:C12第 26 题 美术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形式之一,它作为教育中的独立学科,最早出现在西方的( ) 。A.17 世纪末期B.18 世纪初期C.18 世纪末期D.19 世纪初期答案:C13第 27 题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萎。”这句话朴素地道出了幼儿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它出自我国教育家( ) 。A.康有为B.王守仁C.蔡元培 D.陈鹤琴答案:B14第 28 题 在我国新式学校美术教育产生于( ) 。A.20 世纪初期B.20 世纪中叶C.19 世纪末期D.19 世纪中叶答案:A15第 29 题 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是( )岁儿童绘画教育目标之一。A.2-3B.3-4C.4-5D.5-6答案:B16第 1 题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对话法的基本形式有:儿童与艺术品的对话、儿童与自然对话、人际对话以及 。答案:自我对话17第 2 题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它包括解释艺术品的 ,评价美术作品的价值。答案:内涵18第 3 题 在色彩的造型练习中, 第 7 页 共 7 页训练可围绕着陀螺的填色游戏,用红、黄、蓝色的吹画等形式展开。答案:间色19第 4 题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重点应放在开发孩子们的 的意识上。答案:审美特性20第 8 题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审美兴趣和 。答案:审美能力21第 9 题 命题画是教师提出绘画的 和要求,幼儿按指定的课题完成作品。答案:主题22第 10 题 指导儿童手工要将临摹、仿制与 相结合。答案:独创23第 11 题 学前儿童主要以 的方式对客体做出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进行形象的变形与重组,特别富于艺术的创作特色。答案:形象思维24第 12 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 教育的范畴。答案:普通艺术25第 13 题 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方式,另一种是 的方式。答案:审美的艺术26第 14 题 当代日本美术教育界认为,能够外在传授的部分,如一些美术知识、技能和一定的习惯等是“ 的领域” 。答案: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