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法宝——了解学生的艺术_第1页
真法宝——了解学生的艺术_第2页
真法宝——了解学生的艺术_第3页
真法宝——了解学生的艺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法宝了解学生的艺术教师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人,人各有性格,各有志向,各有情趣。教育人成才,乃是天底下最难为也最崇高的事业。北宋著名教育家,人称横渠先生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张子全书 语录 )可见,难处在于“尽人之材” ,即通过教育的技巧和功能,不同的人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然而,要开发学生的才华,教师必须具有更可宝贵、更可信赖的智慧。师生的关系和位置一旦被明确,学生大多数是仰视教师的,教师面对这一双双企盼的眼睛,心中是否有“知” ,十分关键。张载说:“知其美恶,知人也。 ”(正蒙 中正篇 )这个 “知” ,针对学生而言是“知道” ,针对教师而言则应作出有“智慧”的阐释,因为有了“智慧” ,所以才“知道” ,因为“知道”了,所以才能进行指导。总之,教师的“智慧”构筑了极为重要的前提。于是,张载对这种教师的“智慧”提出了标准和要求: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圣人之明,有若庖丁之解牛,皆知其隙,刃投余地,无全牛矣。人之才足以有为,但以其不由其诚,则不尽其才;若曰:勉率而为之,则岂有由诚哉!(张子全书 语录抄)这就是说,教师要观察学生,并找到最适宜的教育点才着手进行。教师应有圣人那样的明智,就像疱丁解牛,对牛的骨骼、筋络之间的缝隙了如指掌,于是做到游刃有余。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就不能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假如勉强轻率地2施教,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个教师面对全班人马,要真正地做到心中有“知” ,且这个“知”将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接受阀门。表面上的工作平平凡凡,内在里却充满了创造。比较肤浅的层次是对学生基本状况的“知” ,其中包括学生的生活状况,例如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双亲情况、习惯嗜好等。由此,一个由环境托举出来的学生形象就比较清晰,之所以是“这一个” ,而不是“那一个”的缘由也比较明白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说明中国古代教育家深知个中道理) 。教师“知”学生的生活环境,大致也就会“知”学生了。再加上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由此,一个由现象显示出来的学生形象就有了轮廓,之所以被称作为“好学生”或“差学生” ,也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孔子强调“好学” 、 “学贵有恒”等,就说明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已重视对学习的研究了。因此,教师“知”学生的学习状况,大致也就会“知”学生了。深入一步的层次是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知” ,其中包括学生的个性心理,例如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由此,便可把握学生的举止言行、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便可“知”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言行举止,其行为之所以会有种种独特的表现的根由所在。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 )就是从个性差异的角度对学生作评价的,这说明中国古代教育家早有这方面的眼光了。因之,教师“知”学生的个性心理,基本可“知”学生了。还有学生的学习心理,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定3势等。由此,便可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可“知”学生之所以学习优秀或学习困难的根由所在。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就说明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已知道观察现象、透视内心。因此,教师“知”学生的学习心理,基本可“知”学生了。教师“知”学生,从外在的“知”环境,到内在的“知”个性;从外在的“知”手段,到内在的“知”心理,教师的“知”只是从“不知道”到“知道” ,即学生在教师面前变得通体透明了,而这时教师仍然还只限于“知道”的水平,还没有上升到“智慧”的境界,因为还有完成“诊断”和“处方”的过程。为此,张载提出要进行综合分析,以注意学生的接受水平对症下药,量力而行。他说:“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 ”(经学理窟 学大原下)就是说,学生没有在知识或心理方面做好准备,教师强力去灌输是没有益处的,这就犹如用水浇在石头上(坚硬的石头不是泥土,泥土可吸纳水,水可使泥土滋润)它只可能使水飞溅而去。在此,学生的接受作为一个判断标准,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教师的“知”不是为了说明学生,而是为了教育学生, “知”的最终落实只能是因“知”而教,明“知”而教。由此,这个“知”就一定包含对“教”的判断和思考,其伸展的方向便是因“知”而确定“教”的程序和手段,使之与学生的接受相符合,与学生的接受相适宜。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在教与学的过程和关系中,学生的基本状况最终也落实并表现在接受的水准和可能上。于是,所4谓接受状态,一方面是学生吸取知识的张口处,一方面也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切入处, “接受状态”成了“知”与“被知”的聚焦点。正是从这个判断上说,教师对学生的“知”只有与学生的接受相通联,才是准确和有效的。否则“今日勉强,有太甚则反有害,欲速则不达,亦须待岁月至始得。 ”(张子语录下 )可见, “知”在最后一个环节上,不能化为学生接受状态相吻合的“教” , “知”也就会被悬置起来,成为“不知”了。学生的情况多种多样,接受的条件多种多样,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这一切都得于对学生的“知” 。学生的接受处于不平衡状态,有的极为敏感灵巧,有的则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张载说:“人岂不欲有所能已,安责之?须求其有渐。 ”(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哪一个人没有上进心呢?对那些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