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_第1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_第2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剽悍 (pio hn) 萦回 (yn) B 针鼹 (yn) 蛰伏 (zh)C 翌日 (y) 蹇劣 (jin) D 隽逸 (jn) 威慑(sh)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局促 络驿不绝 B 颠簸 别具匠心C 滂沱 相题并论 D 诅丧 鞭长莫急3、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3 分)A 当他的同班同学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 “扑腾”的时候,他已在微积分中畅游了。B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C 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 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D 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4、按照课文默写。(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采菊东篱下, 。(饮酒)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梨花喻雪的句子是-,-。 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 汉朝无名氏创作的迢迢牵牛星有“-,- 。” 这样隔水之近却之能彼此相望的苦恼,杜甫有面对花香鸟语却依然 “-,- 。” 的忧国忧民之心。5、根据规定的情景,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套用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例句: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造句:上午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校园里就愈来愈热闹。二、阅读 (41 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一) (15 分)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成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1、 文段从哪几个方面对石榴进行描写?(3 分)答:2、 文中的“梅柳之长”“梅柳之短”分别是什么?(3 分)答:3、“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中的“那” 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3 分)答:4、“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 ,这里的“演艺”是指石榴生长过程中的什么变化? (3 分)答:5、从作者描写石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3 分)答:(二)(15 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6、第一段文字,口技艺人模拟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2 分)答:7、在原文上用“ ”给第一段划分两个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大意。 (4 分)答:8、描写各种声响,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 分)9、第二段是全文结尾,再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有何作用?(3 分)10 、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能?(3 分)答:(三)人类与技术环境(11 分)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 15 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跟技术环境的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 2.5 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 5000次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 ?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 140 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11 、文中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变革 发展 演变 B 变革 演变 发展C 发展 变革 演变 D 演变 变革 发展12 、本文通过 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3 分)13 、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否定的是 。(3 分)14 、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3 分)A 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B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C 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D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四、名著阅读(6 分)名著片段,完成 79 题。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 ch( )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 它飞走了,真狡猾。” 他无力地笑了一下。1、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熬过” 一词的理解。(2 分)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4 分)保尔是一五、作文(50 分)1、写作大平台,请你秀风采(50 分).亲爱的同学们,学校图书馆里可能有这些书籍:肖复兴的友谊比爱更长久、日本黑柳彻子的小时候就在想的事、陈慧的同窗的缘分。这些书籍,有的可能曾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有的也许我们没有读过,但它们别具一格的书名一定能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意。今天,让我们借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作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45 分 )写作提示:本题是“三选一”的形式,文体不限。因此,我们首先可以选择自己有把握写好的题目和最擅长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善于叙事,可以选择友谊比爱更长久,甚至还可以把它当成小小说来写,如果你以抒情议论见长,不妨选择同窗的缘分,如果你联想丰富,不如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你的理想在小时候就在想的事里高高飞扬。但无论选取哪一个文题,都必须通过真情实感来表达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2、对自己写的这篇作文你满意吗?请你自己评价并说说理由。(5 分)参考答案一、1.A 2、B 3、D 4 、略 5、开始开关课桌的声音此起彼伏,转眼间脚步声、说笑声从各处传来,不久群摩肩接踵,人声喧哗,最后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二、(一)1、作者从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几方面对石榴进行了描写。2、“梅柳之长” 是指奇崛、清新;“ 梅柳之短”是指枯瘠,柔媚。3、“那” 指代石榴的花。因为“石榴花”与“ 心脏”两者在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4、这里的“演艺” 是指石榴的花到果实的变化过程。5、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由衷的喜爱之情。(二)6、表演者模拟了一个从起火到救火的声响场景。7、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