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发看政府应急机制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生姓名: 陈敬杏 准考证号: 260113200846 指导教师: 刘荣春(教授) 完成日期: 2014年10月10号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瓮安事件”发生的缘由,阐明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职责和职能作用,以及它的基层地位,揭示了县级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必须在思想上重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根源和应对的积极性,另外在制度上必须强化突发性2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同时还需建立和完善其应急机制,只有这样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我们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关键词:县级政府; 公共事件; 应急机制3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clarifying the duty ,function and grass-root status of county government in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public emergency event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Wengan Scandal”.It reveals all kinds of problems when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dealing with the unexpected public emergency events.In the last part ,the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of what the county government can do in dealing with events.The county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cause of unexpected public emergency events seriously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m.Moreover,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its skill to response to such events and perfect the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Only in this can we lower the cost of the loss to a minimum when the unexpected public emergency events break out.Key Words:county government; public emergency events; emergency mechanism4目 录第 1 章 引言 .1第 2 章“瓮安事件”事件缘由2.1 群众利益漠视不得,积怨过深当心积重难返 .12.2 作风粗暴易激化矛盾,动用警力须慎之又慎 .22.3 捂盖子反致疑窦丛生,信息公开才能赢得信任 .2第 3 章 “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必要性 .33.1 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和职能作用 .33.2 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结构中处于基层地位,必须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33.3 规律也要求县级政府必须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33.4 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县级政府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 .4第 4 章 从“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4.1 缺乏应对能力和处理经验 .44.2 信息公开不够 .54.3 问责机制缺失 .5第 5 章 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机制 .65.1 制定应急预案 .65.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65.3 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65.4 做好应急经费、物资准备与科研工作 .75.5 做好监测与预警工作 .75.6 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 .8结 论 .9参考文献 .105第 1 章 引言2008 年 6 月 28 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以下简称“瓮安事件”)。可以看出,这次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目标是针对政府的,是对政府实际工作状况和公共政策质量的检验,因此,面对一切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导致的危机,现代政府都应该确立新的职能意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仍然时有发生。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尚不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发布机制也不够完善,应急准备不足、先期处置能力较低,特别是县一级政府显的更为突出。而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结构中的基层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更加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第 2 章“瓮安事件”事件缘由2008 年 6 月 28 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据了解,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关于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该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有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2.1 群众利益漠视不得,积怨过深当心积重难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一些群体性事件突然爆发出来,实为多年矛盾蓄积而致。如瓮安县玉山镇大坪村村民因土地占用费等问题,多次与矿山发生纠纷,2005年、2006 年分别与当地矿山发生冲突。其中一次冲突中,矿山叫来 20 多个村外人殴打村民。村民堵矿以示抗议,村、乡、县均协调未果,最后竟是矿山方面叫来中间人调停,才算了结。 大量积案和积怨的存在,早已达到民声鼎沸。这起事件的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6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必须有作为、早作为,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在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2.2 作风粗暴易激化矛盾,动用警力须慎之又慎 当前在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时,一些基层政府过度依赖于采取强制手段,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反而不断制造矛盾,加剧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反思贵州瓮安事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曾经十分痛心地说过:“一定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政法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的手段来对待人民群众。” 在一些基层政府的各种预警制度设计上,要么是无视民情民意,要么是把民众的一举一动都当成“敌情”。目前,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下,为了完成上级分派的各项任务及众多的一票否决指标,一些基层政府及干部的行为越来越出现强制的暴力趋向,这种情况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3 捂盖子反致疑窦丛生,信息公开才能赢得信任 在瓮安事件中,关于一个女学生的死因及死亡事件处理的各种半真半假的信息,凭借现代传播手段四处流传。由此,不明真相的群众聚集起来,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 群众“不明真相”是实,但他们不明真相事出有因。当地政府失去公信力,新闻媒体声音单一乃至失声,社会又缺乏具备公信力的非政府权威信用机构时,民众必然“不明真相”。不明真相而又义愤填膺的民众,最容易被高度情绪化的传言动员起来。他们采取的行动势必过激,势必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在指出群众不明真相的同时,必须指出导致群众不明真相的责任方是掌握“知情权”和“信息发布权”的当地政府。 任何不利于自己的信息首先封锁,成就逐级放大、问题逐级缩小,只报喜不报忧,一些基层政府的惯常做法,在信息社会里已经完全失灵了。但是这些陈旧的观念,某些干部仍然固守不放,出现了问题就“怕”、“包”、“捂”,小事不报告,大事先处理完毕后再报告,可等摆不平被迫报告时,局面往往已经难以收拾,丧失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的最佳时机。实际上,具备公信力的非政府权威信用机构的出现已经是当务之急7了。3 “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必要性3.1 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和职能作用县级政府是我国各级政府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县级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直接投射和缩影,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础。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的职能定位和职能发挥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的基本职责和职能作用, 它通过实施行政职能来实现国家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开展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这也就是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3.2 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结构中处于基层地位,必须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县级政府处于我国政权结构的基层,这就使它具有扎根基层、接近群众的天然优势。理论上来讲,县级政府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背景原因、具体状况,也应该比其它层级政府更多了解。鉴于此,县级政府更加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既与宪法设计该层级政府之初衷相吻合,也是政府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具体表现,更是县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有力表现。3.3 规律也要求县级政府必须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由小到大的发生、发展规律往往表明,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越早越及时,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小,造成的恶性损失越少。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要“早发现、早处理”,向时间要效果。县级政府接近群众的得天独厚之优势,自然决定了其必须充当各级政府中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排头兵。83.4 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县级政府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人民群众是政府的衣食父母,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政府一切事务的核心。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于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从而严重违背政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职能,并进而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损坏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县级政府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县级人民政府在我国政权结构中的权力地位已经不利于其在人民群众中公信力的树立和良好形象的养成了,如果没能妥善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极端危害性只会使情况更糟糕。因此,更加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就成为县级政府充分体现并代表人民利益的试金石,成为其维护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的重要方式。4 从“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1 缺乏应对能力和处理经验县级政府还不习惯于应对、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往往缺乏应对能力。一方面,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县级政府一般没有更好的寻根追源,有效的化解危机,而是放任自流,最终导致事态的扩大;另一方面,面对突发性事件,县级政府更多的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的回避问题,甚至是不惜动用警力,采用威胁、恐吓等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导致事态扩大。面对突发性事件,政府尤其是地方性政府还缺乏一种紧急应对的能力。在治理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全能政府的治理理念,即政府包干一切的做法,不能有效利用社会、媒体、公民三位一体的公共性危机处理资源,从而不利于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及时妥善化解。反思“瓮安事件”,所在地的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长等领导,平时没有认真研究新时期新阶段发生社会公共危机的特征、特点、规律及其处置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没有制定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没有一个主要领导出现在现场解决突发事件,9以至群体性事件越闹越大,逐步升级,矛头直指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4.2 信息公开不够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信息公开不够,还不习惯与社会共享信息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处理,致使事态有扩大的可能。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涉及广泛,作用具有社会性、扩散性、衍生性,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避免因为信息不畅而引发公众集体性恐慌,并进而引发社会骚乱。政府信息公开一直是公民社会所努力诉求的目标,近年来,公众的呼声逐渐高涨,在中央政府的倡导下,各级地方政府逐步扩大了政务公开、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化,增强了对公众的回应力度。然而在现实领域,县级政府却因种种原因,在信息公开方面仍然严重滞后。要在第一时间把真实、准确的信息全面地让媒体知道,并借助媒体力量披露事件真相和细节,这样做是大有益处的。“瓮安事件”发生之初,网上有许多谣言,群众也认为官方是自圆其说,但是通过媒体披露事件真相后,群众的质疑得到回应。那时,所有境内外媒体采访,政府都积极配合,坚持信息透明是迅速平息瓮安事件最重要的原因。4.3 问责机制缺失目前,县级政府问责机制缺失,少数干部仍然存有滥用职权、违规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但由于这些行为没有触犯法律法规、违反党纪政纪,往往无法进行有震慑力的责任追究。问责不到位,反思必不彻底,社会公众也无法从老一套的官话中看到一级政府的执行能力。官员问责之所以形成如此虚浮的套路,缺乏真正的社会监督是主要原因。就“瓮安事件”而言,在当地基层司法监督缺位的情况下,若非舆论监督力量尤其是网络舆论的推进,没有自上而下行政监督的跟进,事件未必能有现在的结果。105 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机制5.1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对应急预案予以修订,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