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1页
结题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2页
结题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3页
结题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4页
结题论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训练研究成果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指导教师: 组 长: 组 员: 完成时间: 2016 年 4 月 15 日目录1.摘要- -3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1.前言-61.1 研究意义-61.2 研究内容-61.3 研究过程-6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82.2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8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 -83.中国传统文化-93.1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93.2 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 94.数据分析- 104.1 调查数据-104.2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05.结论- 125.1 研究结果-125.2 研究建议-12致谢-13参考文献-13附录-14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历代中华儿女思想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影响着每一代青年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传统文化又将如何影响当代的大学生青年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过去几年中,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入侵在中国愈演愈烈。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部分人的价值观的势必受到深刻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以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这不仅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坚守民族精神,建设民族灵魂的需要。在大国博弈的时代中,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要部分。大学生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更容易被外界影响。因此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关系着国家的荣辱兴衰。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源泉。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其成长的重要环节,利用传统文化帮助、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积极向上的、有助于其自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一大任务。在当前社会的教育环境下,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这一行为的主体以高校教师为主。本文将着重研究如何以中国传统文化对塑造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争取通过对此问题研究给国家、社会以及高校提供一些建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依据、建议,哪怕只是一些一手的资料。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AbstractIn the past few years, internet culture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eign culture invasion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multi-culture society it is hard to cultivate and shape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 So it is important to carrying forward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trained to qualified constructer and successor of Chinas future economic society and socialist cause.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ore valu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main priority at present. And how to build university with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is what we will talk about in our research.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hinese tradition culture;core value;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第一章 前言1.1 研究意义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将原本就联系紧密的世界各国拉得更近,国与国之间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也更加激烈。在和平时期,价值观的渗透与反渗透开始成为一些西方敌对国家对付中国的手段。大学生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拜金、崇洋、尚权等非主流价值观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因而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时代意义。1.2 研究内容当前社会状况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政治环境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分析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以高校作为建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营分析如何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稳固核心价值观。1.3 研究过程(1)查找文献、资料。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相关方面知识,以便于研究过程顺利进行。(2)阅读相关方面期刊论文,把握研究的精准方向和学界动态,掌握已经研究出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内容。深入大学生人群,切实了解大学生价值观。(3)设计问卷调查。根据前期掌握的有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影响、对大学生的影响等知识,设计问卷调查。获取包含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看法的数据。(4)分析数据。整理以上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态度以及感情态度,得出本次研究所需数据。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2.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在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领域出现深刻变革,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突显个人主义等特征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文化以及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也涌入中国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大学生的价值观必然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反集体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等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西方敌对国家有意为之的价值观的渗透,大学生的价值观在虽然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却开始扭曲、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不断接收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其核心价值观自然与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其价值观是容易被为外界误导的。具体表现在高校投毒案件、学术造假等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令人侧目的行为的发生。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观以外的非主流的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价值取向,例如背信弃义、弄虚作假、只追求物质享乐、不思进取,部分大学生缺乏爱心、诚信;诚信缺失在大学生身上具体表现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弄虚作假等完全与大学生所受教育程度显得格格不入的行为。爱心缺失,在九零后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一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食无忧,这种成长环境是部分人贪图物质享受、不珍惜父母同学付出、忽略他人感受的主要原因。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也是部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部分,从网上层出不穷的炫富事件,到各种名牌奢侈品在校园的频繁出现再到伤害自己身体换取金钱,这些例子都说明拜金主义正在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并非像我们预期的那样乐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价值观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其价值观中有关传统文化的部分也正在被稀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的一大重要任务,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党领导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部分。2.2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积极为高校建设做出努力,所以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网络文化传播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极大的影响,长期情况下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产生影响。互联网技术发展趋于成熟的今天,网络文化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电子科技的最求也比较高,同时他们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也是最多的。网络文化传播以其便捷高效的传播速度在各种媒体中占据领先地位,也因此,网络文化会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长期内网络仍将是大学生中影响力最大的舆论平台。高校的课堂教育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中国的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从流传下来的古代书籍三字经 、 弟子规 、 道德经 、 论语 、 “六经”等即可窥见一二。近年来应试教育之风盛行,思想道德教育渐渐淡出课堂,尽管素质教育早就开始实行,但由于这种惯性的存在,一时之间还是难以转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无论何时,学校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阵地。从中国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确信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机。媒体和舆论是西方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渗透的主要阵地。现在每天都有美剧、韩剧在中国热播。美国甚至一再创作带有中国文化历史的影片如早年的花木兰 、 功夫熊猫 ,再到现在的疯狂动物城这些影片将美国文化、价值观融入其中,像个人主义、反集体主义、追求金钱、物质享受。并不时诋毁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由于形式是文学艺术作品,其目的并不易被入世不深的大学生发现,反而被这些东西吸引,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文化渗透。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上论述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最高层次,从价值目标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中起着统领作用。代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最求,也是广大人民对国家的期许。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它描述了一个令人期待的美好社会,是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期许。自由、平等、公正代表着社会中每一个人的需求,任何一个社会都希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自由、平等、公正的前提是要形成法制社会,没有法制社会的保障,前边的美好社会就知识空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对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包含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3.1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智慧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分支众多,其中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他们强调伦理道德,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以忠、孝、礼、义、信等思想为主。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他们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天人合一” 、 “道法自然”等思想均体现了其以上特点。3.2 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大转变时期,由于所处时期的特殊性,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中国社会正面对着信仰缺失的挑战,部分群体的身上已经失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是凭着自身最原始的欲望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金钱。诚信缺失也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问题,诚信的缺失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只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彻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章 数据分析4.1 调查数据在本研究中,小组成员采取了发放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看法。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各个年级段的学生,调查范围比较广。以下是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出来的数据。A B C D E F1 60% 36% 1.7% 0.3% 3%2 42% 38% 6.7% 10% 3.3%3 6.7% 63.3% 10% 20% 0%4 56.7% 10% 33.3%5(多选) 99% 98% 95%6 53.3% 13.3% 20% 13.3%7 56,.7% 30% 13.3%8(多选) 30% 70% 16.7% 60% 5%9(多选) 36.7% 26.7% 16.7%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