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护理_第1页
肠套叠护理_第2页
肠套叠护理_第3页
肠套叠护理_第4页
肠套叠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陈清雯指导老师:张发珍,肠 套 叠 护 理,概念:,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临近肠腔内造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60%的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80%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为4:1,健康肥胖儿多见。,01,原发性肠套叠,原因:,继发性肠套叠,02,原因:,饮食改变:出生410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生的高峰期。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病毒感染肠蠕动紊乱,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遗传因素,01,急性肠套叠,02,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腹痛 患儿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出汗,拒食。持续数分钟腹痛缓解,可安静入睡,间歇1020分钟反复发作。呕吐 在腹痛后数小时发生,早期反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晚期梗阻性呕吐,可吐出粪样液体。血便 重要症状,85%病例在发病612小时发生,果酱样粘液血便。,粘液血液,果酱样便,临床表现:,腹部包块 蜡样肿块,表面光滑,晚期可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全身情况 早期尚好,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常有严重脱水、高热、嗜睡、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慢性肠套叠:,以阵发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腹痛时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肿块,缓解期腹部平坦无包块病程长达十余日。由于年长儿肠腔宽阔可无梗阻现象,肠管也不易坏死。呕吐少见,血便也发生较晚。,辅助检查:,1.腹部B超:在肠套叠部位横断扫描可见同心圆或靶环肿块图像,纵段扫描可见“套筒征”。2.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可见靶环状肿块影退至回盲部,“半岛征”由大到小,最后消失,诊断治疗同时完成。3.空气灌肠:可见杯口阴影,能清楚看见套叠头的块影,并可同时进行复位治疗。4.钡剂灌肠:可见套叠部位充盈缺损和钡剂前端的杯口影,以及钡剂进入鞘部与套入部之间呈现的线条状或弹簧状阴影。5.X线检查,X线检查肠梗阻征象,腹部X射线检查有肠管充气和液平面等急性肠梗阻表现,空气或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回盲部套叠的诊断,可看到空气或钡剂至套入部肠管的远侧顶端即受阻,呈“杯口”状影像为其特点。,在肠套叠部位横断扫描可见同心圆或靶环肿块图像,纵段扫描可见“套筒征”。,B超检查显示肠套叠包块,非手术,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钡剂灌肠,手术,手法复位肠切除肠吻合术肠造瘘术,护理措施:,空气灌肠:,空气灌肠气体压力可为8.0-12.OkPa,(60-90mmHg),注入空气时,可轻柔按摩腹部或者改变体位以利于套叠复位。复位时可见套叠顶端逐渐向结肠近端退缩。直至看到空气突然进入回肠末端,即表示已复位,此时拔出肛管即见患儿排出大量臭气,腹部肿块消失,患儿一般情况好转。,非手术治疗:,发病24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腹壁柔软者最佳适应证;发病在24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腹胀较轻,无高热、中毒症状者相对适应证。禁忌证:病程48小时以上,伴高热、脱水等中毒症状者;腹胀明显,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坏死者;套叠部位已达结肠远端或直肠者;空气灌肠加压,套叠阴影不变,不移动,套叠肿块不缩小者。,复位的护理措施:,1.生命体征观察: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大便次数常会照平常增加,并伴存血便,出现这种症状与肠套叠后肠管水肿,肠粘膜出血,梗阻解除,肠内容物排除有关,应告知家长不必惊慌,一般术后数日可缓解,但应注意大便次数。如次数增多,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补液对症治疗。2.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及腹部包块情况。 成功复位后患儿可表现为安静入睡、呕吐消失,不再哭闹,如患儿再次出现烦躁、哭闹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复套。,复位的护理措施:,3.饮食指导:复位成功6小时可实验性给水,患儿无呕吐可进少量流食,而后进低纤维易消化饮食,如进食后再发生呕吐,立即暂停饮食,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再行决定何时给予患儿饮食。,手术治疗:,晚期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作灌肠复位的病例;已经灌肠未能复位的病例;复位达3次以上者;已出现腹膜炎、肠坏死的晚期病例。手术方法:单纯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肠造瘘术等。,术前护理措施:,1.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禁食,胃肠减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并记录降温效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准备。5.心理护理: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耐心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及手术前后配合知识,让家长能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护理过程。,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监护: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麻醉未清醒前予去枕平卧头侧向一侧,及时清楚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2.体位:46小时后予半卧位。3.饮食:禁食期间按医嘱予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注意输液速度。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应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注意有无腹胀。少量流质流质半流质。,术后护理措施:,4.胃肠减压,保持胃肠道通畅,预防感染及吻合口瘘。5.观察患儿腹部情况,注意肛门排气、排便,观察大便性质、颜色次数。6.防止切口裂开:输血或给予白蛋白,避免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