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呼吸衰竭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衰的分类 (1)按动脉血气分类:型呼衰:换气 功能障碍 PaO260mmHg和PaCO250mmHg(吸氧) 肺泡通气不足 单纯肺通气不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 血症的程度是平行的 若伴有换气功能障碍,则低氧血症更 明显,.,9,(2)按发病急缓分类: 急性呼衰:某些突发致病因素,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短时间内引起呼衰 慢性呼衰:慢性疾病造成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所 致,pH在正常范围*慢性呼衰急性加重: 在慢性呼衰的基础上,病情急性加重,短 时间内PaO2显著下降和PaCO2显著升高,.,10,(3)按发病机制分类: 中枢性呼衰: 呼吸泵: 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和外周 神经系统、神经肌肉组织、胸廓 泵衰竭: 主要引起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 型呼衰,.,11,周围性呼衰: 肺衰竭: 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衰 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 能障碍,表现为型呼吸衰竭 严重气道阻塞性疾病影响通气功 能,表现为型呼吸衰竭,.,12,缺O2、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一)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轻度缺O2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66kPa 可致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低于3.99kPa时,会使神志丧失,乃至昏迷;低于2.66kPa则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细胞损伤。CO2潴留降低脑细胞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随着CO2的增加,对皮质下层刺激加强,引起皮质兴奋;若CO2继续升高,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在出现麻醉前的患者,往往有失眠、精神兴奋、烦躁不安的先兆兴奋症状。缺O2和CO2潴留均会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小,血流量增加以代偿之。严重缺O2会发生脑细胞内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间质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挤压脑组织,压迫血管,进而加重脑组织缺O2,形成恶性循环。,.,13,(二)对心脏、循环的影响,心率加快,心搏量增加,血压上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在缺O2时明显增加,心脏的血流量远超过脑和其他脏器。心肌对缺O2十分敏感,早期轻度缺O2即在心电图上显示出现,急性严重缺O2可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缺O2和CO2潴留均能引起肺动脉小血管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右心负担。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可使心率加快,心搏量增加,使脑、冠状血管舒张,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而使脾和肌肉的血管收缩,再加心搏量增加,故血压仍升高。,.,14,(三)对呼吸影响,缺O2对呼吸的影响远较CO2潴留的影响为小。缺O2主要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刺激通气,如缺O2程度缓慢加重,这种反射迟钝。CO2是强有力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吸入CO2浓度增加,通气量成倍增加,急性CO2潴留出现深大快速的呼吸;但当吸入超过12%CO2浓度时,通气量不再增加,呼吸中枢处于被抑制状态。而慢性高碳酸血症,并无通气量相应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与呼吸中枢反应性迟钝、通过肾脏对碳酸氢盐再吸收和H+排出,使血pH值无明显下降,还与患者气阻力增加、肺组织损害严重,胸廓运动的通气功能减退有关。,.,15,(四)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缺O2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使谷丙转氨酶上升,但随着缺O2的纠正,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动脉血氧降低时,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量、尿排出量和钠的排出量均有增加;但当PaO250%时,Pa0260mmHg加用PEEP:515cmH2O严格控制液体量保持出入量负平衡,每天出量超过入量500ml根据肺毛细血管楔压调整输液量,.,48,多环节减轻肺和全身损伤 糖皮质激素 可作用于多个环节,但不主张常规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早期应用有效 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 富露施、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管扩张剂 山莨菪碱:尽早用好,量不宜过大, 1020mg,q6h,.,49,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胆碱能受体激动剂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自然提取物、改良天然制剂、人工制剂、重组表面活性剂 减轻肺水肿控制补液量,尤其是胶体量 加强营养支持,.,50,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51,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52,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53,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三)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54,三、临床表现,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一)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55,(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56,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定机构检测。(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呼吸道标本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但仅可作为初筛实验。(2)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4)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57,(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58,四、诊断,(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59,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2)确诊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60,(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61,五、治疗,(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见附件)。,.,62,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2)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重点在以下人群中使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流感样病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或无条件检测的流感样病例,具有下列情形者,亦应使用抗病毒药物:A.有密切接触者(包括医护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者;发生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及在1周内接触过禽类的流感样病例;B.有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高龄,孕妇等流感样病例;C.病情快速进展及临床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D.其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病超过48小时亦可使用。,.,63,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1)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量75mg每日2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疗程5-7天。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不足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2)扎那米韦(Zanamivir):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3)帕拉米韦(Peramivir):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天。 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轻症病例应首选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应根据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情况,决定是否延长疗程。,.,64,3.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65,(四)中医药治疗。1.发热、高热、咳嗽、痰少、喘闷、白细胞减少或疑似、确诊等患者: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舌红苔薄,脉数滑。舌红苔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参考处方和剂量:银翘散合白虎汤。金银花30g、连翘15g、炒杏仁15g、生石膏30g知母10g、桑叶15g、芦根30g、青蒿15g黄芩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功效的药物。中药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66,2.高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患者: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或见咯吐粉红色泡沫痰,伴四末不温,四肢厥逆,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暗红,脉沉细数或脉微欲绝。治法:解毒泻肺,益气固脱。参考处方和剂量:宣白承气汤合参萸汤。生大黄10g、全瓜蒌30g、炒杏仁10g、炒葶苈子30g生石膏30g、生栀子10g、虎杖15g、莱菔子15g山萸肉15g、西洋参15g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加减:,.,67,(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六)重症病例的治疗。1.呼吸功能支持:(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68,2.循环支持:加强循环评估,及时发现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时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条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治疗。3.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和循环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69,Thank you,.,70,慢性呼吸衰竭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71,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COPD、肺结核、支扩、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2)胸廓病变: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72,发病机制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1)外呼吸: 外界与血液在肺部的气体交换(通气和换气)(2)气体运输: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3)内呼吸: 血液或组织液与组织的气体交换,.,73,* 呼衰机制:(1)肺换气功能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障碍(2)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74,(1)肺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有效气体交换的条件:足够肺通气量和血流量通气/血流比例适当(4/5=0.8)*通气与血流分布不均匀以及比例的严重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使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换气,这是肺部疾病引起呼衰最常见的机制,.,75,* V/Q比例失调两种形式: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病变部位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值减小,肺动脉内未经氧合或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经肺泡毛细血管或短路流入肺静脉(功能性动-静脉分流) *正常人功能性分流占肺血流量的3,慢阻肺严重时,约占3050,严重影响换气功能病理性动-静脉(真性)分流:流经肺的血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入动脉血,.,76,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肺血流减少时,V/Q比例增大,肺泡气不能被完全交换(无效腔通气)*V/Q比例失调仅引起低氧血症,而无CO2潴留的原因: 动、静脉血的氧分压差为60mmHg,二氧化碳分压差为6mmHg,未经充分氧合的血直接进入肺静脉,使PaO2下降更明显,.,77, V/Q比例失调时,机体为维持V/Q正常,会代偿性增加肺泡通气量,所以能排出更多CO2 ;而且CO2弥散率是O2的21倍,解离曲线又呈直线,肺泡通气量增加后有利于排出更多的CO2,所以,出现PaO2下降而无PaCO2升高,.,78,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模式图,.,79,弥散功能障碍 主要影响氧的交换正常成人肺弥散量:35mlO2/mmHg.min*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肺泡毛细血管床容积肺泡毛细血管膜面积弥散膜厚度和通透性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气体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心排量,.,80,* 弥散功能障碍时,提高肺泡氧分 压能克服弥散阻力,吸入高浓度氧能 纠正低氧血症* 动-静脉分流时,提高吸氧浓度 不能纠正低氧血症,分流量越大, 吸氧的效果越差;若分流量超过 30%,吸氧不能明显提高血氧分压,.,81,*(参考)引起弥散障碍的因素: 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储备量大 正常人肺泡总面积约为80m2,静息呼吸时参与换气的肺泡表面积约仅3540m2只有当肺泡膜面积极度减少时,才会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见于肺实变、肺不胀、肺叶切除,.,82, 肺泡膜厚度增加: 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膜,其厚度小于1m,气体从肺泡腔到达红细胞的厚度也不到5m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浆层变厚,可因肺泡膜通透性降低或弥散距离增宽而影响气体弥散,.,83,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 正常静息时,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约0.75秒,只需0.25秒血红蛋白即可完全氧合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厚度增加时,虽然肺毛细血管血液中氧分压上升较慢,但在静息时肺内气体交换仍可达到平衡,不产生低氧血症,只是在体力负荷增大时,才会因为血流加快,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缩短而发生弥散障碍,引起低氧血症肺泡膜病变时发生的呼衰,主要还是因为存在V/Q比例失调,.,84,正常人与肺泡膜增厚时肺循环中血红蛋白氧合的时间过程:休息时红细胞经过肺毛细血管的时间运动时红细胞经过肺毛细血管的时间,.,85,(2)肺通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取决于: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限制性通气不足:(TLC和VC下降) *发生机制: 呼吸肌活动障碍:表现为呼吸泵衰竭 呼吸中枢受损或抑制 神经肌肉病变、胸廓运动障碍 肺顺应性降低: 顺应性(Compliance):肺与胸廓扩张 的难易度,.,86,(参考)影响肺顺应性的因素: 肺容量: 肺容量小,肺顺应性也低,主要取决于肺弹性回缩力 表面活性物质: 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回缩力,提高肺顺应性,维持肺泡膨胀的稳定性,.,87,阻塞性通气不足(RV/TLC增加、FEV1、FEV1/FVC下降) 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气道阻力增高 *原因: 支气管壁充血、肿胀、增生、痉挛,管腔分泌物阻塞,肺泡壁破坏和肺泡间隔缺失所致的肺弹性降低,以致对气道壁的牵引力减弱,使气道内径变窄或不规则而增加气道阻力,.,88,* 氧耗量增加加重低氧血症的原因: 导致混合静脉血氧分压下降,加重动- 静脉分流所引起的低氧血症 氧耗量增加引起肺泡氧分压下降,健康人通过增加肺通气量可以防止缺氧。若伴有通气功能障碍,则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89,病理生理 (一)缺氧的病理生理(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缺氧(PaO260mmHg)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反射性增强呼吸运动,使呼吸肌氧耗量剧增当PaO230 mmHg时,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且抑制作用大于反射性兴奋作用,而使呼吸抑制,最终呼吸停止,.,90,(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缺氧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而此时心、脑血管受局部代谢产物影响而扩张,血流量增加,保证了心、脑的血供慢性缺氧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91,* 严重缺氧对心血管的影响: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抑制心脏活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得不到充分氧供或发生严重代酸时,组织和细胞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下降缺氧引起心肌不可逆损伤,.,92,* 缺氧引起慢性肺动脉高压原因:缺氧引起广泛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肥大、增生,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合成增多,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93,(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缺氧使脑血管扩张和损伤血管内皮使其通透性增高,导致脑间质水肿缺氧使细胞氧化过程障碍,细胞内ATP生成减少造成Na+-K+泵功能障碍,又因乳酸生成增多,细胞内pH降低,引起细胞内Na+及水增多,引起脑细胞水肿脑组织充血、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压迫脑血管,加重脑缺血、缺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出现脑疝,.,94,PaO2降至60mmHg时,兴奋性增高、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神经精神症状: PaO2降至4050mmHg以下时,出现头痛、不安、定向与记忆障碍、精神错乱、嗜睡PaO230mmHg时,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PaO280 mmHg时,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和麻醉效应,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PaO2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得以维持,.,99,(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最突出的影响是血管扩张一定程度CO2潴留可刺激心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高,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100,* 严重CO2潴留时,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并出现心律失常,原因:心血管运动中枢受抑制出现严重呼酸(pH7.20),并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心输出量下降外周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下降,引起血压下降心肌室颤阈下降引起室颤,.,101,(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CO2直接抑制中枢神经CO2潴留使脑脊液中H+浓度增加,降低脑细胞兴奋性,抑制皮层活动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高轻度CO2潴留,对皮质下层刺激增加,间接引起皮质兴奋:失眠、兴奋、烦躁不安,.,102,*肺性脑病:由严重CO2潴留引起的头痛、头晕、言语不清、神经错乱、木僵、视力障碍、球结膜水肿、发绀、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等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 肺性脑病发生与CO2潴留的速度、缺氧程度、酸中毒有关,.,103,(4)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CO2潴留致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肾脏代偿等机制,维持pH相对正常,.,104,临床表现 (1)呼吸功能紊乱最早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增快 表现为呼吸费力伴频率加快,呼吸表浅,鼻翼扇动,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中枢性疾病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所致的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陈-施呼吸、比奥呼吸,.,105,(2)发绀 *PaCO250mmHg(SaO280%)时,出现发绀,而且受血红蛋白、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外周性发绀:末梢循环障碍引起,即使动脉血氧分压正常,也可出现发绀中央性发绀: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